快點來登入喔~!!
《刑警日志》第117章 縱火案
  第117章 縱火案

  “叮!”

  “進階任務:根據屍體上匹配的指紋信息,鎖定清河遊樂場拋屍案犯罪嫌疑人,協助專案組偵破案件。”

  電腦中指紋匹配成功的同時,陸川腦海中同時傳來系統任務的提示音。

  刑偵支隊一號會議室。

  “屍體上發現的指紋?”

  秦勇對劉國棟匯報的情況大喜過望。

  能在屍體上留下指紋,而且是在腳踝處的膠帶綁縛痕跡上留下的,這種情況,大概率就是凶手的指紋。

  果然,靠譜的還得是現勘。

  “陸川發現的?”

  劉國棟點點頭:“剛剛陸川再在給第二具屍體做微量物證采集的時候,發現的這枚指紋。”

  投影儀上,正是陸川發現的指紋照片。

  “說來也算是巧合,在偵破宋坤案件的時候,陸川曾經做過一次指紋鑒定分析,都是下邊送上來的案子。”

  “有三組指紋當時沒有鑒定成功,指紋庫裡沒有目標對象。”

  “但是陸川對那幾枚指紋有印象,在看到屍體上的指紋後,有熟悉感。”

  秦勇認可的點點頭,痕檢刑警鑒定分析指紋,就跟一線刑警抓逃犯一樣。

  整個海州市公安局,基本上每年都有因為各種意外而抓捕到的嫌疑人。

  比如上個月,友好路派出所的兩個民警,值班結束後在飯館吃牛肉面,就感覺一起吃麵的一個食客眼熟。

  偷拍了照片,讓所裡的同事一查,果然,一個在逃盜竊犯罪嫌疑人。

  兩位民警其實只是兩周前看過協查通報上的照片,有一定的熟悉感。

  結果意外遇上了,核實一下確認後就給抓了。

  劉國棟切換投影,出現的是一套卷宗:“匹配上的指紋雖然沒有身份信息,但是有案件的相關資料。”

  指紋涉及的是一起縱火案。

  “三周前,華光街派出所轄區發生了一起縱火案。”

  投影儀上是案件的具體情況。

  “著火的是一家水務公司的一處檔案資料庫。”

  “水務公司的檔案資料庫?”

  秦勇仔細翻看手中的卷宗,有些疑惑。

  這個案子,其實不是什麽大案。

  檔案庫裡的資料,都是水務公司的工程結算決算資料。

  要說重要性,對水務公司來講還算有點價值,但是從經濟價值上講,就是一堆賣廢紙的錢。

  當時報案後,華光街派出所派人勘察了現勘,發現了汽油殘留物。

  當時就確認應該是有人縱火。

  縱火案,不分涉案價值大小,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

  “當時立案後,華光街派出所那邊查了兩個星期,但是沒有什麽頭緒。”

  工程資料檔案室被人故意縱火焚燒,目的肯定不是為了錢。

  當然,這種事刑偵支隊以前也不是沒有遇到過。

  放火的不一定是外人,自己人的可能性也有,而且相當大。

  工程資料是工程審計的基礎資料,水務公司的某些人如果在工程裡動了手腳,然後焚毀資料,搞一個死無對證,不是沒這種可能。

  只不過,當時這個案子發生的時候,正是全局上下全力偵辦宋坤被害案的時候。

  得到的關注度比較小,也基本沒有投入什麽警力。

  就是兩個民警去采集了一枚模糊的指紋,華光街派出所所長黃強民都沒出面。
    又因為涉案價值不大,縱火也沒有造成人身傷害,案子就撂下了。

  但是現在,案子中發現的指紋和清河遊樂園施工現場發現的裸屍聯系到了一起,性質就不一樣了。

  “走,咱們去一趟縱火現場。”

  偵辦一起縱火案,總比偵辦連環殺人案要容易的多。

  而現在,只要偵破縱火案,那關聯裸屍案的指紋也就有了著落。

  下午四點二十八分。

  華光街道二十八號,水務公司在這有一處獨棟二層小樓。

  被放火焚燒的正是這棟樓房一層。

  黃強民在做匯報:“當時火勢不大,觸發煙霧報警器後,自動噴淋系統就啟動了。”

  小樓的消防設施比較完善,檔案室內有自動噴淋系統。

  “但是因為縱火者潑了汽油,檔案基本上全燒毀了。”

  縱火現場,陸川已經開始做現勘了。

  現場非常混亂。

  一方面是火災發生的時候,噴淋系統啟動,就已經銷毀了縱火者留下的痕跡。

  另一方面,火災後應該有人對現場進行了打掃。

  現在,整個現場烏漆麻黑,地面上的水漬已經乾涸,很難有什麽大的發現了。

  “楊子,當時的指紋是在哪采集到的?”

  當時采集指紋的辦案民警現正是陸川的大學舍友楊林:“汽油桶上。”

  楊林打開手機:“當時我們在現場發現了一個汽油桶,在油桶的底部,發現了指紋。”

  這個還是上次楊林和陸川吃飯的時候,大家聊天,陸川隨便聊了聊指紋采集的一些小方法。

  “我就是用你上次說的,那個過火指紋采集的方法弄出來的,怎麽樣,哥們還行吧?”

  楊林最近在華光街派出所,混的很開。

  現在隱隱有些華光街派出所專職現勘的意思了。

  由於楊林和陸川經常通電話,微信聊天,偶爾就會說到一些指紋采集的事情。

  陸川經常給楊林說一些小技巧,小方法。

  雖然不是什麽成體系的知識,但是對付一般現場的需求也足夠了。

  楊林在縱火案現場的指紋采集就是例子,雖然不是非常清晰,但起碼不是用膠帶粘附。

  可以對指紋進行後續的鑒定分析了。

  “那個汽油桶還在嗎?”

  楊林點點頭:“在派出所呢,當天我就給帶回去了。”

  這就是科班出身,下意識的有對案件的嚴謹態度。

  現場已經沒有什麽可看的了,地上的腳印亂七八糟,縱火案後不知道有多少人進出。

  整個現場已經被破壞的沒有任何價值。

  二十分鍾後,陸川在華光街派出所看到了楊林提取指紋的汽油桶。

  說是油桶,但其實是一個藍色塗料桶。

  只不過臨時裝了汽油。

  “這桶調查過來源沒有?”

  這是目前縱火案唯一保存下來的證據,也是嫌疑人唯一有可能留下線索的東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