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第168章 船若燒,我爹豈不淪為襄樊笑柄?
  第168章 船若燒,我爹豈不淪為襄樊笑柄?

  廖化在畫圖,作為關羽的主薄,他對那“伏虎山”、“卓刀泉”的石碑有些印象。

  故而大體能繪製出船停靠的位置。

  反觀關麟,他則背著手在房內不住地來回踱步,不時的眼眸望向那廖化繪製著的輿圖。

  他徘徊猶豫的身影投在窗上。

  《三國志》中有一條記載——“(文聘)攻(關羽)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

  隻這麽一條…不斷的在關麟的腦海中回放。

  或許,文聘燒船,未必就是這一次的行動,是關麟多想了。

  或許,又因為曹仁的暈厥,引發的蝴蝶效應,老爹的船,就不會被文聘給燒了。

  但是無論如何,從廖化的口中,關麟得知到的現有線索。

  ——至少現在為止,文聘還沒燒船。

  考慮到枯水期,以及老爹那些船舶停留的位置,關麟沒法不去擔憂。

  “廖叔…”關麟已經不再用“廖將軍”這樣的稱呼了。

  這種時候,得拉近關系,“你必須即刻告知我爹,需得派重兵保護這批船!”

  啊…

  關麟的話,讓廖化愈發的摸不著頭腦。

  他提醒道,“四公子,如今的荊州步入的是枯水期,沒有水戰,要這些船舶無用,何必要派重兵駐守呢?”

  “就因為你會這麽想,所以我爹他一定也是這麽想的。”關麟的話宛若就在唇邊。“的確,枯水期沒有水戰,故而要船無用,正常人都會這麽想,可偏偏,倘若那文聘也想到了這一層,那他會如何?他一定會派人突襲了這批船,他運不走,就會一把火燒掉。”

  這…

  關麟的話明顯觸碰到了廖化某一根敏感的神經。

  這讓他的情緒一下子變得緊張了起來…

  他連忙問:“四公子的意思是?”

  “我沒什麽意思。”關麟解釋道。“我只是覺得,這批船若被燒了,那固然對現在的局勢並無太大的影響,可枯水期總將過去,待得明年漲水期到來,沒了這批船,我爹那賴以成名的水軍,就完犢子了!”

  關麟加重語調,“關家軍之所以強,強在其是水戰、陸戰均精通,倘若這些船被一把火燒了,那就無異於老虎被拔掉了牙齒,雄鷹被摘去了翅膀,關家軍會淪為一個最大的笑話!我爹也會淪為這襄樊最大的笑柄!”

  關麟的話有些重…

  但,這卻是——愛之深,恨之切。

  歷史上,在湘水劃界之後,襄樊戰場,有至少二到三年的和平期。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初,關羽才再度開啟北伐,才有了建安二十四年八月的水淹七軍;

  有了這一年十月的白衣渡江;

  也有了這一年底的敗走麥城。

  關麟推測,之所以北伐推遲了三年,襄樊戰場相對平靜的三年,或許有“湘水劃界”的原因,將長沙、桂陽這樣的糧草、軍械重城劃分給了東吳。

  導致糧草的積攢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繞不過去的,一定有文聘的那次燒了關羽戰船的行動。

  要知道,古代造一艘戰船,需要耗費的時間、人力、財力、物力…是不可想象的。

  極有可能,就是因為文聘的這一把火,關羽才被迫拖延北伐。

  否則,按照他的性子,怎麽可能兩、三年按兵不動,讓襄樊戰場風平浪靜。

  乃至於這兩到三年,曹操竟把重心放在了東吳的濡須口上,這是完全不把老爹關羽放在眼裡呀。

  關麟將他能說的話,能講的道理悉數娓娓告知於廖化。

  而直到此時…

  廖化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呼…呼…

  粗重的呼氣聲自他的鼻息間傳出,他已經徹底將“來此的目的”、將那“張仲景的弟子”,將那‘張仲景的義女敲響的登聞鼓’拋之腦後。

  所謂——事有輕重緩急。

  “——來人,備馬…備馬…”

  遙遙,便聽到廖化這般咆哮似的聲音。

  只因為關麟的一番話。

  刹那間,廖化整個人慌了神兒…

  他變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他心裡就嘀咕著一句話。

  ——『這船,可不興燒啊!』

  …

  …

  ——《唐本草》、《千金方》、《針灸甲乙經》、《肘後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本草綱目》……

  諸如此類的“醫學”大作,紛紛就擺放在牢獄裡的桌子上。

  油燈已經燒殘了,灰白的晨光稍稍透進來,張仲景的兩名弟子杜度與韋汛經過了一夜的奮戰,總算,兩人將《唐本草》悉數背下來了。

  此刻,兩人的精神都有些萎靡…

  韋汛年齡小,精神頭兒旺,已經再度拿起《肘後備急方》,杜度卻有些扛不住的感覺。

  其實,他的年紀也不大,但…他與韋汛的最大差別在於,心裡壓力。

  他沒有辦法做到韋汛那樣的天真,那樣的義無反顧。

  他太糾結了。

  說起來,杜度比韋汛年齡大五歲,閱歷也更豐富一點。

  他自詡已經識破了那關四公子的詭計。

  這位“惡公子”哪裡是用他們師兄弟打賭啊…

  分明就是…就是要廢了他們的醫術。

  試想一下,如今他倆跟隨張仲景學藝,腦海中記著的藥劑方劑、醫學理論也不過才幾百條。

  如今,卻驟然被這麽萬條“無用”、“未曾檢驗過”的方劑湧入,那勢必與原本的那“經過恩師檢驗”的方劑產生了巨大的衝突。

  短時間內,或許還能分清楚。

  可…時間久了,乃至於未來行醫問診時,哪裡還能分得清,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哪個是經過檢驗的,哪個是沒有經過檢驗的。

  這就相當於,他這一生,再難像師傅一樣,本著一顆純粹的心去提壺濟世了。

  可…

  可若是不背,又出不得這該死的牢獄。

  師傅如此病症…又還能堅持多少時日呢?
  這關四公子何其陰險,然…他的一句話,說的卻再透徹不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每每想到此處,杜度就會咬咬切齒…

  恨不得將這位“關四公子”碎屍萬段,也正如此,他的壓力要遠比韋汛大太多了。

  他感覺…他的腦袋,就要被那莫大的壓力塞滿,就快要裂開了。

  倒是張飛,作為監考官,早就坐在主審的位置上,腳翹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起來,鼾聲如雷!
  關麟拜托他的事兒,就是盯著眼前這倆年輕的醫者。

  隔三差五的給他們提提神兒,讓他們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學子嘛,有幾個讀書的時候能不分心的?

  莫說是學子了,就是作者碼字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去刷會兒小破站,刷會兒抖音。

  但是為啥作者每天還是能碼這麽多字呢?

  就一個字——窮!

  窮,使得作者廢寢忘食,不知疲倦。

  其實,關麟想多了。

  在古代…“窮”字的威力,比起“孝”字來,可差得遠了。

  大漢以“孝”治天下,“孝”這個字已經根深蒂固的埋藏在每一個漢人的骨髓與經驗世界裡。

  哪裡需要張飛給他們提神兒啊?

  一句“子欲養而親不待”足以逼著杜度與韋汛,義無反顧的往死裡背。

  呼。

  杜度長長的籲出口氣,他斜睨了一眼一旁的師弟韋汛,心頭暗道:
  ——『師弟啊師弟,你現在還在天真的背誦,卻尤未意識到,背下這些後的嚴重後果啊…』

  “唉”的一聲長長的歎出口氣,杜度不敢點破,甚至不敢與師弟交談。

  他怕師弟的心態崩了呀!

  當即,杜度強忍著困意,再度拿出一本,這次拿的是放在最醒目位置的《千金方》。

  剛剛打開《千金方》,一行小字躍然眼前。

  ——五髒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

  嘶…隻這麽一句,就吸引住住了他。

  “這…”

  杜度不僅失聲…不僅額頭冷汗直流。

  誠如官渡之戰時,曹操聽陳琳撰寫的那一篇《討賊檄文》,第一句話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

  文學與醫學,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誠如曹操會被陳琳的文字功底所吸引,杜度則是一下子就被這《千金方》所吸引。

  ——“人安身的根本,在於飲食;要療疾見效快,就得憑藥物。”

  ——“不知飲食之宜者,不足以長生;不明藥物禁忌者,無法根除病痛。”

  讀到《千金方》中“緒論”部分的這兩句,杜度像是刹那間被震住了。

  區別於方才背誦的《唐本草》中,只是記載了一系列生僻的藥物。

  對每位藥物的性味、產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詳細介紹。

  這些藥物,大多杜度並不認得,或者最多是見過其中的幾種。

  但,因為就連恩師也不能講述清楚其中的功效。

  故而,杜度隻以為是山野郎中隨手編寫的,誤人子弟!

  這也是他對《唐本草》的評價並不高的原因。

  可這千金方…

  其中闡述的食療觀點,竟與師傅四十年行醫感悟出的一般無二。

  杜度忍不住繼續往下看。

  飲食能排出身體內的邪氣,能安順髒腑,悅人神志。

  這《千金方》中還有《千金食治》。

  將食物分為果實、蔬菜、谷米、鳥獸等不同的篇章。

  各種食物的藥理性和功能一應俱全。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許多觀點,竟與他的師傅張仲景的不謀而合,比如吃大棗、雞頭實、櫻桃,這些食物能使人身輕如仙;
  比如——梅,壞人牙齒;桃仁——令人發熱氣;李仁——令人體虛;
  安石榴——損人肺髒;梨——令人生寒氣;胡桃,令人嘔吐,動痰火。

  杜度已經忍不住往下接著看。

  ——越瓜、胡瓜、早青瓜、蜀椒不可多食;
  ——莧菜、小莧菜、苦菜、苜蓿、薤、白蒿、茗葉、蒼耳子、竹筍均可長久食。

  這些食物不僅可以讓人身體輕松有力氣,更可延緩衰老。

  如果說這些也就罷了。

  或許是巧合!
  或許,這些山野郎中因緣際會之下,與恩師得出了相同的“醫理”、“藥理”、“食療”的結論…

  可…鳥獸篇中,提及的這些食補,就截然不同了。

  ——虎肉不能熱食,能壞人齒;

  ——石蜜久服,強志輕體,耐老延年;
  ——腹蛇肉泡酒飲,可療心腹痛;
  ——烏賊魚也有益氣強志之功;

  特別是最後一條——鱉肉食後,能治腳氣!

  要知道,哪怕是他的師傅張仲景。

  也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才得出了食鱉…能治腳氣這樣的結論。

  哪怕這一年臥病在床,還囑咐三位弟子去親自嘗試。

  果不其然…鱉是腳氣的克星啊!
  讀到這裡時,杜度整個人是懵的,是震驚的,他驚訝到無法呼吸。

  而這《千金方》中,一系列的…食療之法全部予以提及,甚至通過具體的案例,來一一論證。

  刹那間,杜度就意識到這《千金方》的博大精深。

  這就好像,一個普通人,無論看到多麽精湛的醫學著作,也不會心情悸動。

  但醫者就不同,特別是很厲害的醫者。

  越是厲害,他們就會有一套自我醫學體系,往往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一些方劑是真是假。

  杜度就是如此。

  起先,他對這《千金方》。

  不…不止是《千金方》,他對這牢獄中擺放著的《唐本草》、《千金方》、《針灸甲乙經》、《肘後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本草綱目》都不熱衷。

  都覺得是山野中粗鄙的郎中流傳下來的,是四公子關麟報復他們師兄弟的…

  莫說是登大雅之堂,一旦背下來,勢必誤人子弟。

  可隨著…看的越發深入,杜度越發感受到這些“醫書”的博大精深。

  甚至於,這些醫書何止是驗證了師傅許多的醫藥理論!
  不誇張的講,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開拓!
  這些書籍就宛若是為杜度打開了一項新世界的大門。

  一扇能夠能夠窺探到“醫學”真諦的窗子。

  就在杜度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之時。

  “二師兄,伱看這個…”

  突然,三師弟韋汛像是看到了什麽,連忙將他手中的醫書遞到了杜度這邊。

  杜度不舍的將眼睛從醫譜《千金方》的字跡中移出。

  他看到師弟遞來的是一本——《肘後備急方》!
  這本沒什麽…

  可當杜度看到師弟指向的那一段時。

  他一下子就不淡定了。

  ——發熱重而且多有出血的症狀;
  ——會形成體內瘀血凝結;

  ——吐膿血;

  ——咽喉處出血;

  《肘後備急方》闡述的一個病例,其症狀…不正與他們的師傅張仲景一般無二麽?

  杜度的眼睛一時間瞪得碩大…

  就連呼吸都變得急促。

  他看到了《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的,這病狀叫做——“中焦血證”!
  看到這兒,這些已經足夠讓杜度,讓韋汛震驚。

  可最震驚的還在後面。

  這病遠非不治之症!

  ——這病能治!
  醫書中記載著文字——“心下急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證!亦或者是——“大柴胡湯證。”

  ——“腸道血痹的;小建中湯證,桂枝加芍藥湯證,桂枝加大黃湯證等!”

  這是…

  一時間,杜度與韋汛彼此互視。

  那滿是震驚的眼瞳中,他們像是刹那間,就尋覓看到了醫治師傅那“烈性傷寒”的方法!

  …

  …

  長沙郡,撈刀河邊,羅漢莊旁。

  張仲景的宅院內,一處偏房,微微似有人聲…

  “恩公,恩公,恩公…”

  貂蟬被噩夢驚醒,雙手用力的去抓住額頭,她的眼前一片黑暗,又感到芒刺纏身般的劇痛,覺得自己在混沌中漂浮了許久。

  她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十五年前的夜晚…

  她像是突然被拉醒,“嗖”的一下,從床上坐起,艱難的睜開眼。

  她沉吟了許久,方才自言自語的吟道。

  ——“恩公,關公…”

  ——“我…我是不是做錯了。”

  是啊,原本她一門心思都在師傅的身上,在兩名師弟的身上,在公平與正義身上。

  可…突然她意識到一個無法抹去的事實。

  那就是…就是…她敲響登聞鼓,她狀告的人是關家的四公子哪。

  是曾經在月下…放她一命的關公的兒子啊!

  這…

  貂蟬刹那間想明白了。

  她敲響的那登聞鼓響,會給關公的名望帶來多大的影響,她…她這是…

  像是驟然的想通了什麽。

  十五年前的故事,一幕幕映入眼簾。

  那土地廟前,關公的話歷歷在目。

  ——“你走吧,你女兒靈雎,關某會想辦法給你送去!”

  ——“當然,你也無需謝我,只是,關某的刀不斬老幼,不殺婦孺罷了。”

  “咳…”想到這裡,貂蟬猛地咳出一聲。

  巨大的彷徨與無措刹那間席卷她的全身,讓她的心情如同墜入谷底。

  也讓她恍然明白了這一切。

  “我…我…那登聞鼓…關…關四公子。”

  “我…我這是恩將仇報麽?”

  “——咳咳…”

  一時間貂蟬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這道咳嗽引來的大弟子王叔和,隨著“哐哐”的敲門聲,王叔和問:“師姐…師姐你沒誰兒吧?”

  “方才…方才許多杏林中人趕來,說是聽師姐敲響登聞鼓,他們要來聲援我們!”

  “這麽多杏林中人,明日再去那長沙郡衙署,我就不信…那關家四公子還能不放人!”

  這…

  王叔和的話一句句傳入貂蟬的耳畔,這讓她牙齒緊咬,這讓她心中的負罪感無限的擴大、蔓延。

  ——『我該怎麽做?』

  ——『一邊是義父,是救命恩人,可另外一邊也是救命恩人哪!』

  突然想通了這件事情的貂蟬,她陷入了巨大的迷惘中。

  她已經不知道…

  該…

  該怎麽辦!
  …

  …

  天空中一輪朗月在長沙城樓上泄下芳華…

  長沙的夜格外的寂靜。

  城樓之上,廖化迅速的將信箋塞入了信鴿的腿上,他親手將信鴿放飛。

  看著信鴿翱翔於天際,廖化的心情也提到了嗓子眼兒。

  他口中不住的催促。

  ——“快點,飛快點。”

  到後來,他的眉毛緊緊的豎起,一張臉寫滿了“間不容發”四個大字。

  呼…

  伴隨著一聲粗重的呼氣。

  廖化抹了把額頭上那豆大的汗珠。

  他顫巍巍的開口:
  ——“千萬不要是…不要是,也不能是烏鴉嘴啊!”

  這一刻,他不願意相信四公子是神機妙算,他更不希望,四公子關麟是一語成讖!
  作為關羽的主薄,廖化太明白不過了。

  那些船是關家軍之所以能在“漲水期”縱橫襄樊的關鍵,是全部的身價。

  燒了…局勢就變了
  ——風向也就變了!
  ——“四公子,我廖化求求你…不能是烏鴉嘴!不能是烏鴉嘴,求求了!”

  …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