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為長生仙》第391章 當罷人皇!
  第391章 當罷人皇!

  這老青牛,乃是太上之坐騎,道人騎青牛而來,持八景宮燈入世,自是有說不出的分量,若是往日入世是獨自力量,遊歷四方以磨礪自身之道心,以破劫破災,那麽這一次的出世,就是太上衣缽傳入,玄門聖徒,道門嫡傳入世,行單手匡扶天下之事。

  皆是入世,皆太上弟子。

  分量,意義,卻已是截然不同。

  老青牛張大嘴巴,無奈至極。

  好好好,合著您和大法師二位師徒都盯著我了。

  要不然換我那老黃牛兄弟如何?
  老青牛無可奈何,上清大道君眉頭皺起,玉清大天尊睜開眸子看著那位白發白須的老者,素來是惜字如金的玉清大天尊,難得開口頷首,語帶三分讚歎道:
  “上善。”

  隻那少年道人尚且不知道這禮物的分量。

  玉清大天尊的拂塵隨意一掃,在這山上就出現了第三個院落,仍舊是和之前兩個院子一般無二,掌握了玄元一炁的玉清元始天尊,這等千變萬化之事,可謂是最強,更在太上和上清之上。

  只是原本兩個院子還可以說是比鄰而居,現在成了三個院子,倒是如同坐三才位一樣的彼此對峙著,就隱隱約約有了針鋒相對之感,嗓音頗平淡道:
  “明日午後,且來此地,隨吾修行吐納,參悟玄門道法。”

  “三月之後,既要下山,便要拿出下山的手段。”

  大天尊拂塵一掃,拂塵之上絲線流轉,清淨自在,語氣平和冷淡道:

  “三教原來無上品。”

  雲氣流轉而動,纏繞於這中年道人身邊,說不出的清淡縹緲,腳步落下之時,已如入那雲霞深處,再不複見,唯平淡語氣落下從容,嫋嫋散去,猶如雲煙。

  “古來唯道,獨稱尊。”

  “勿要掉了道門之風。”

  聲音落下散去,大天尊已不見了,大道君則亦是按劍而起,放聲大笑道:“那吾便是準備鑄劍了,明夜來尋我,那劍胎早已經夠了時候,就等你親自過來握劍。”言罷大笑,也化作了雲霞散開消失不見了。

  後土娘娘笑了笑,道:“既如此,等到你出行時候,吾自也有禮物送上給你。”

  “不過,現在嘛,就先容我保密了。”

  她摸了摸少年道人的頭髮,旋即寒暄片刻,飲一杯茶,也便離開了,唯那老者轉身笑著目送眾人離開,撫須立於此間,而外面大日將落,萬物安寧,就仿佛是農家老者送別老友一般,一切皆自然而然,從容平淡。

  後土含笑離去,上清大道君瀟灑恣意,玉清大天尊冷淡而自傲。

  眾皆有說所謂得,眾皆有所求。

  唯獨角落裡——

  諦聽:“…………”

  自始至終努力把自己貼在牆壁上,傾盡全力消除自我存在感的諦聽臉上微笑逐漸凝固:“嗯???”

  “嗯???!”

  幾位伱們是在做什麽?
  在下知道這些玩意兒,真的沒問題的嗎?
  我多少可以算是佛門的哦?
  我佛門的哦!
  你們就這樣讓我聽到了?!!

  沒問題的嗎各位?
  諦聽的腦海裡面胡七八糟各種念頭此起彼伏地響起來,然後看到那位送別朋友的老者回過身來,微笑地衝著自己笑了笑,道:“諦聽小友,如是不嫌棄的話,不如留下來吃一頓便飯。”

  於是諦聽腦子裡面的諸多想法全部都消失不見了!
  爽朗和善道:“當然沒有問題!”

  是夜飯菜吃完老者自去休息,青牛本就是大妖真身,懶洋洋地趴在院子裡面曬著月亮,這雖然說隻一處尋常的山脈上,不是什麽靈脈,也不是什麽靈泉,光靠著這些靈氣的話,遠遠不能夠和兜率宮之中相比,但是這裡面左邊兒太上,前面玉清,一側的上清。

  天上天下哪裡有什麽洞天福地可以和這裡相比的?!

  不可能!
  齊無惑洗漱之後,站在窗邊,看著天上的明月,月色清朗,伸出手端著茶杯對著這太陰月色,心神卻如已在萬裡之外的神武朝都城之中,卻未曾想到皇帝會在這等時候做出這樣的事情。

  先是和東華大帝麾下的四隱曜聯手而祭祀錦州;

  又和妖族妖皇結盟。

  仍舊是以人族子民和氣運作為代價和籌碼。

  現在又是倒向佛門,仍舊是如此。

  似乎這人之一族,神武九州,不過只是他求長生,求自我超脫的籌碼,自始至終多不曾在他眼中,耳畔聽聞低鳴輕嗡,腰間的那一枚古樸的印璽亮起流光,是人皇印,那一股人道氣韻的存在極為清晰。

  齊無惑托舉印璽,這印璽的明光流轉於道人雙目之中。

  三月之後下山。

  當歷數其罪行,罷黜人皇!
  是夜,太平萬萬裡,無事,安。

  第二日的時候,天色顯得尤其的高遠卻單薄,卻是深秋已經過去了,終於要轉而入冬日,天高氣遠,萬物乾燥而酷寒,齊無惑在早上的時候和老師吐納修行,想了想時間,提著東西下山,還需要去給山下的孩子們繼續上課。

  只是過去了一夜而已,就仿佛徹底不一樣了。

  鎮子裡面溫度逐漸變冷,秋冬肅殺之氣漸濃鬱,仿佛城鎮都變得蒼白起來,襯托著屋簷下掛著的辣椒更紅豔,齊無惑給孩子們講學教導文字,孩子們學得認真,而前些日,不在此地的教書先生也已來了,往後少年道人便可以不必日日下來。

  “明日之後,就由趙夫子來教導你們了。”
    少年道人的離別早是注定了,這些孩子們之前就知道這個山上的道人是來短暫代替先生的,可是相處了兩個月,也是多出許多的感情,自然會有很多的不舍,就連讀書的時候,都有些悶悶不樂,無精打采的。

  “哈哈哈,看起來,這些孩子們都很喜歡你啊,齊道長。”

  趙夫子是個年約三四十歲的讀書人,年少的時候有才氣,一直以為自己可以為國效力,只是未曾通過科舉的舉薦,消磨意氣,年歲漸長,又有家室要養活,就回來教導學生了,先前只是有些其余事情,前往他處,接回來了老母。

  對眼前這個十六七歲少年人,也只是頗誇大地稱呼一句【道長】。

  道門的尊稱裡面,就是道士都需要諸多的手續,要有足夠的修為,何況於能夠作一觀之主的道長?眼前這少年道人,觀其年歲,也只是個【道童】罷了,趙夫子很是感謝齊無惑這一段時間的幫忙,取出了兩串大錢,非要讓少年道人收下,又喚來妻兒侍弄一桌飯菜。

  只是有些簡單的菜,又有兩盤豆子,一壺濁酒,邀請少年道人坐下。

  天如鉛灰一般顏色,壓得很沉,趙先生押了口濁酒,發出一聲舒坦的聲音,抬眸看著窗外天色,道:“要下雪了啊,也是,要入冬了。”

  “趙先生三月之後,也要入京春試嗎?”

  趙先生笑一聲,道:“不然呢?”

  “已讀書讀了大半輩子,只是可惜啊,科舉終究需得要諸多貴人舉薦,至少得是前代的科舉舉人,才好考過去,如此一代一代,倒是如同盤根錯節一般地纏繞在這朝堂之上,師傳徒,徒再舉薦徒,永無止盡也。”

  “而今我終於找到了願意舉薦於我的老師,可又聽說,今上憧佛。”

  “趙夫子也知道?”

  “哈哈,人皇,乃聖人,聖人之舉動,猶如日月,抬眼即明。”

  “聖人之暗,亦如日月。”

  “我又怎麽不知道嗎?哈哈,那幾個番僧成了國師之後,我曾經知道許多的地方自己給自己剃度打算去做和尚,皈依佛門,就連讀書人都是如此;今日往後,怕是能寫佛門詩詞者可為青雲直上咯。”

  “又有傳言說,這人皇要拆祖祠,化作大崇佛寺。”

  “那幾個番僧卻連番退讓,稱為【大崇皇寺】。”

  “更有許多地方,已要拆祭祀媧皇娘娘的古祠,並諸道觀,化作佛堂,更連續地頒布好多法令,免去了所有佛寺的賦稅,又撥給他們供養僧人之田地,呵呵,我之前在縣衙做那師爺,也是聽聞,就因為這等原因,有許多的良民都自願做那寺廟的農奴,因可免去賦稅。”

  “落到手裡的,比起往日更多些。”

  “哈,不說了不說了。”

  “一喝酒就想要提這些事情,一提起這些事情,心底裡就煩悶地厲害,就想要喝酒,可這學生在旁邊,先生喝酒卻不大合適,需得想個旁的消遣之事,說起來,齊道長可會下棋?”

  “會。”

  “哈哈哈,正好,正好,拙荊不會下棋,我可是獨自一人忍了許久了,來來來,道長且來和我大戰三百回合!”他在裝著豆子的碗旁邊放了一棋盤,而後便和齊無惑下棋,本來因這少年道人年少,心底還有幾份看輕於他。

  可是連下了好幾盤棋,卻是給那少年道人好一頓殺,臉上的表情都遲滯了。

  卻看到那少年道人連續下子,皆是指著那大龍且越是下棋越是凌厲,一開始還有幾份道門衝虛之感,越到了後面下棋越發凌厲,竟然是短短半盞茶時間就斬了大龍,趙夫子看著這棋盤上局勢,手掌一哆嗦,那棋子都落在地上,禁不住慨歎,道:
  “直斬大龍,好殺氣,好殺氣啊!”

  少年道人微微俯身下來撚起那一枚棋子,溫和微笑道:
  “只是下棋而已。”

  “又哪裡來的什麽殺氣?”

  他拈著一枚棋子,輕輕放在棋盤上,無聲無息,背後一名道人走出,其質清朗,仿佛清炁,眉宇五官和那少年道人一般無二,只是氣質更為平淡遙遠,而趙先生卻不曾看到,少年道人和趙夫子同時整理這棋盤,少年道人道:
  “夫子說的,人皇之暗,亦如日月,確實是對……”

  “因為人皇高位,一念之間就會引來諸多的問題,如同漣漪化作浪濤一般地越來越大,每過一天,都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麽決策,而他的決策又不知道會影響到多少人,一日如此,三日更多,三月百日的話,足以把清平之世變得一片混亂。”

  “不知道趙夫子有什麽辦法嗎?”

  趙夫子歎息道:“當今人皇畢竟算是勤懇,只是被那佛門遮了耳目,才做出這樣的錯事,只需有朝一日,陛下知道這些人之問題,便可以撥亂反正,重塑清平……”他說的話,卻連自己都不肯相信了。

  似乎聽到一聲歎息,抬起頭,窗戶旁邊坐著的少年道人,一身白衣,外罩深藍色的道袍,玉簪束發,臂彎搭著一柄拂塵,撚起一枚棋子,輕聲道:
  “罷了。”

  趙夫子心底一滯。

  不知道為何,竟然自這一句話語當中,感覺到了一股說不出的沉厚和威嚴。

  旋即卻反應過來,背後一身冷汗,卻是歎息道:
  “是啊,罷了罷了,你我不過尋常,我隻一師爺,功不過舉人;道長則是化外之人,山間清修,又能夠如何呢?”

  “也只能罷了!”

  而在他看不到的前方,那更為清朗的少年道人化身微微躬身,手中多出一枚印璽,少年道人的神通尚且還沒有修持到隨心所欲的地步,此刻的一炁所化之身要離開的話,終究需要一句話語的指引,如道標,如敕令。

  元炁所化之軀乃腰懸人皇印,隻單手一道禮,自然而然,淡淡道:

  “領法旨。”

  棋盤之上,黑白分明。

  少年道人再度下了一子,而後邀前面書生下棋,背後化身已消散不見。

  何必等三月之後?
  罷黜大賊,只在今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