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416章 念頭不通達的黃庭浩
  第416章 念頭不通達的黃庭浩
  殺到高郵州的楚軍部隊,其實也是黃庭浩比較熟悉的老對手了:第一近衛師。

  去年的時候,第一近衛師就已經渡江參加了江北戰役,隨後攻克了滁州和天長這兩場城池。

  後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第一近衛師就以天長為前進基地,頻繁派兵東進運河沿線,連高郵州都來過好幾次了。

  黃庭浩帶著麾下的部隊,已經和第一近衛師的兵力交手過好幾次了。

  這個第一近衛師給他的感覺就是,比之前和州對上的第四師還要難對付。

  而當了解到這個第一近衛師,乃是楚賊頭目羅志學的近衛部隊後,他對此也就釋然了。

  畢竟是楚賊裡的天子親軍,戰鬥力強一些也是清理當中。

  而這,也是更讓他沒有守住高郵州的信心了。

  ——

  後續的戰況發展也的確和他預料的一樣,哪怕是他帶著麾下六七千兵力頑抗死守,但是在火力,尤其是炮火上差距是在太大。

  楚軍第一近衛師在殺到高郵州的第二天下午時分,就開始了對高郵州外圍的明軍堡壘陣地進行了進攻。

  明軍在高郵州部署的防線,和其他方向明軍的防線都不太一樣,並沒有單獨依靠城池本身的防禦,而是把主戰場轉移到了城外的土木工事當中,並且擁有成熟的反擊火力,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甚至都會出動步兵發動反擊。

  這是宋祖舜所部的一大特色,采取的是守中有攻的策略,並不是一味的龜縮死守。

  這說實話,很罕見!

  很少有其他明軍會和他們一樣,面臨楚軍進攻的時候,竟然還敢打反擊的!

  甭管是不能還是不敢,總之這麽乾的非常少,但是宋祖舜所部卻是經常這麽乾。

  之前他們在和州防線的時候也是這麽乾的,一邊用大量土木工事防炮擊,等到楚軍的步兵衝上來的時候,這些江北新標軍的明軍士兵也不會傻乎乎的繼續躲在胸牆、壕溝內進行抵抗,而是會主動衝出來發動反擊。

  盡管大多時候也是敗多勝少,但是這種近距離混戰當中,也能夠給楚軍帶來不小的傷亡。

  當初在和州戰役裡的時候,第四師就是被打過好幾次反擊,傷亡一度不小,後續就是為了避免太大的傷亡,這才慢慢打,最終讓江北新標軍硬生生的抗住了楚軍數月之久。

  作為參加過和州戰役的將領,黃庭浩自然也是複製了和州戰役裡的防線,並且沿用了宋祖舜的戰術思路:守中有攻!
  ——

  當楚軍第三天在西線出動了一個步兵營發動試探性進攻,黃庭浩果斷的派遣了一個新標軍營發動了反擊。

  這一次的反擊在剛開始的時候獲得了一定的戰果,雙方混戰在一起的時候,死傷了不少的楚賊。

  然而這個時候,高郵州裡江北新標軍兵力稀少的劣勢卻是被進一步放大了。

  當楚軍又派遣了足足兩個營加入這一場混戰的時候,出動反擊的江北新標軍的一個步兵營就撐不住了。

  此時黃庭浩也沒辦法抽調更多的新標軍兵力上去增援,他手底下一共也就三個主力營而已,這三個營分別部署在左右兩翼以及中間的城池。

  當西線的這個步兵營落入下風的時候,黃庭浩只能是讓千余衛所兵上前支援。

  按照計劃,這些衛所兵要火槍、弓箭短袍齊發,阻擋追上來的楚軍步兵的,掩護新標軍的主力步兵營剩下的三四百人退回來的。

  但是這個時候,楚軍的炮兵部隊卻是對明軍的戰線上又發動了一輪急速射的覆蓋性炮擊,並且至少是集中了四十多門以上的火炮。

  剛準備出擊,同時又缺乏和楚軍主力部隊作戰經驗,不懂的如何有效躲避炮擊的這一千多衛所兵遭到猛烈炮擊後,頓時被炸的人仰馬翻。

  緊接著……這些衛所兵就一股腦轉身跑了,比那些從前線潰退下來的新標軍士兵跑的還要更快……

  看著前頭的一千多衛所兵一眨眼功夫就跑了個精光,城頭上觀戰指揮的黃庭浩嘴裡喃喃道:“就知道,就知道不該信任他們的,只是一輪炮擊而已,就都炮了,玩了,防線要玩了!”

  於此同時,對面的第一近衛師的師指揮部裡,李東紹中將看著前線,嘴角露出了一絲不屑:“看樣子,參謀部的判斷沒錯,對面的兵力看似增加了不少,但是平均戰鬥力卻是下降了不少,僅僅是一輪試探性進攻就不行了!”

  “既然對面戰力羸弱,那麽也別浪費時間了,讓二團也發動進攻吧,今天就拿下高郵,然後南下揚州。”

  “第四師還在揚州等著我們呢!”

  李東紹看見對面的明軍實力不強,頑抗的作戰意志也不是很高,尤其是他們的衛所兵就如同大漏杓一樣後,果斷的下令擴大了進攻規模。

  在他的命令下,很快第一近衛師下屬的第二近衛團也發動了進攻。

  整個戰場上,第一近衛師除了炮兵部隊外,已經投入了兩個步兵團發動了一線進攻。

  這兩個步兵團的兵力總數,都已經是高州守軍裡新標軍的兩倍之多了。

  至於衛所兵……剛才那一千多衛所兵遭到炮擊後潰散,已經是再一次證明了明廷的這些內陸地區的衛所兵,連當炮灰的資格都沒有了。

  別說這些明廷的內陸衛所兵了,就連楚軍自身待遇更好,冷兵器裝備也更好,整體戰鬥力更好的守備軍,也是無法適應這種新式的槍炮為主的戰爭了。

  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戰爭,也是楚軍下定決心全面裁汰守備軍的緣故。

  甚至都已經明確了,後續戰爭裡哪怕接受了大批戰俘,也不會再新編守備軍了。

  到時候合格者會被直接補充到正規軍裡,至於不合格的,直接編為屯墾營、建築營、務工營算了。
    傳統的冷兵器搭配火門槍的軍隊,已經是徹底無法適應當代的戰爭了。

  這一點,不管是在明軍裡,還是在楚軍裡都是得到了非常明顯的體現。

  如此情況下,也就不能怪雙方交戰的將領,很自覺的把三四千的衛所兵給直接無視了……

  黃庭浩後續的防禦作戰裡,依靠著兩千新標軍苦苦頑抗,至於那些衛所兵,頂多就是讓他們吸引楚軍的注意,然後用以消耗楚軍的彈藥。

  而第一近衛師的進攻部隊,也是把打擊重點放在了江北新標軍上。

  雙方激戰大半天后,下午時分,楚軍已經是全麵粉碎了黃庭浩所部新標軍的抵抗。

  下午四點左右,面對已經全面戰敗,麾下新標軍已經只剩下千人不到的黃庭浩,在無奈之下選擇了投降。

  至於突圍……

  人家楚軍早就把高郵州團團包圍了!
  為什麽第一近衛師明明有一萬四千多人的兵力,但是進攻高郵州的只有炮兵部隊以及兩個步兵團,加起來也就六千人左右?
  就是因為一部分兵力負責其他幾個方向的包圍,還有一個加強團被派到高郵州南線外圍,以防揚州城裡援兵殺過來。

  楚軍第一近衛師,是把半數兵力都用於外圍包圍以及打援上了……

  嗯,盡管直到拿下高郵州城的時候,也沒半個明軍援兵殺過來,但是不能因為沒有敵軍的援兵就不部署外圍兵力啊。

  打仗嘛,是需要預防萬一的。

  當大幾千第一近衛師的兵力都部署在外圍的時候,黃庭浩所部其實已經被全麵包圍了,根本沒路可突圍。

  突圍不成,而黃庭浩也不願意帶著近千殘部死戰都最後一刻,然後全軍覆沒,他對自己麾下的士兵還是有一些感情的,不願意讓他們最後白白送死。

  在高郵州,他也頑抗過了,哪怕是在存在巨大劣勢的情況下,他也毅然帶兵進行了頑抗,並且為此付出了過半的傷亡。

  黃庭浩自問已經對得住朝廷,對得住那個從來沒有見過,也沒給他發過俸祿的崇禎皇帝了。

  只是有些愧對老上司宋祖舜而已。

  但是他不能因為自己對老上司宋祖舜的一絲愧疚,就讓麾下近千殘兵做無所謂的犧牲。

  他們已經頑抗大半天,並且直到黃庭浩下令投降之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潰逃、投降的情況,這些黃庭浩都看在眼裡。

  士兵們信任他,願意為他賣命,他黃庭浩也不能帶著他們一起去死。

  所以,黃庭浩最後選擇了投降。

  只是在投降之前,黃庭浩還做了一件私事。

  他派遣親兵在城內,把當地知州連帶其他幾個文官都一刀砍了。

  連人頭都被他挨個扔進了茅坑裡!

  媽的,自從他駐防高郵州的時候,這幾個文官們,尤其是當地知州就看他不順眼,天天找他麻煩,今天彈劾他設卡收稅,明天彈劾他強行攤派,縱兵劫掠,搞的民不聊生雲雲。

  設卡收錢,找士紳攤派軍費,這本來就是屬於地方官兵湊集軍費的常規操作,並且這還是湊集軍費的手段裡非常克制的了。

  這朝廷不給錢糧養軍,你們高郵州地方官府也不給錢養軍,我手底下這幾千人怎麽辦?不設卡收錢,不搞攤派別說打仗了,連吃喝都成問題。

  總不能讓我們都餓死吧!

  老子沒直接讓麾下大軍去劫掠鄉野,哄搶高郵州城那都是已經很克制了,換成北邊的左良玉,還有吳三桂他們,早把你們搶一百遍了,說不準連你們的妻女都給你賣了換軍費……

  而且攤派的這些錢糧又不是進了我黃庭浩自己腰包,而是用來養軍的,而養的軍可是用來保護高郵州的。

  你們彈劾個屁……

  最後,讓他不爽的是,設卡收稅、攤派得來的錢他竟然還要和知州他們分帳……

  最後用於軍費的才只有七成,剩下的三成都被這幾個文官們裝進了自身腰包了。

  黃庭浩早就看他們不爽了,現在反正都要投降了,以後也不再明廷裡混了,乾脆一股腦全殺了。

  而且先殺了他們,還能避免這幾個人一轉身也投誠楚軍那邊去繼續當官……

  一想到他們極有可能轉身就投楚,然後繼續瀟灑當官,黃庭浩就跟生吃了好幾斤的蒼蠅一樣,惡心的很。

  不殺他們,黃庭浩念頭不通達!

  而殺完後,又把這幾個人的人頭扔進茅坑裡,黃庭浩感覺整個人都舒暢了。

  隨即大手一揮:“走,出城投降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