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第1006章 吏治整頓風波下的河口機械公司
  第1006章 吏治整頓風波下的河口機械公司
  河口機械公司把熱管點火搞出來後,迅速進行專利注冊……這玩意目前是他們的獨家專利。

  依靠這一技術,他們搞出來的煤氣機在壓縮比以及熱效率值上都要超過唐山機械公司和遼東機械公司的煤氣機。

  這三家公司的早期煤氣機,其實都是使用敞開式煤氣機,壓縮比受限,單機功率也小,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後來唐山機械公司搞出來了電子點火……後面兩家公司也迅速跟進,最終通過專利互換引入了這一專利,煤氣機研發的後續幾年裡,其實三家公司都在死磕電子點火。

  但是這玩意技術難度太高,直到目前依舊無法走出實驗室,最終導致三大農業公司的煤氣機項目不約而同的死在了實驗室裡。

  而隨著去年展開的內燃機扶持計劃,三大農機公司又展開了內燃機研發,並且都選擇了煤氣機作為繼續研究。

  考慮到上頭要看到實際效果,所以三家公司也不得不暫時放棄太過先進,短時間內無法實用化的電子點火模式,遼東和唐山機械公司都只能采用敞開式點火模式。

  之前沈旭飛前往唐山機械公司視察的時候,已經看過了他們的煤氣機樣機……壓縮比很低,只有兩點六多點,轉速也低,單機功率也低……這玩意說實話整體技術水平都還停留在四十年左右,更主要的是,唐山機械公司的煤氣機項目,依舊是作為拖拉機等移動式平台的動力使用的,采用的還是立式設計,有受到體積和重量限制,安全性能非常堪憂!

  尤其是那個儲氣罐……沈旭飛視察的時候,唐山機械公司的人都沒敢讓他上前近距離視察樣機點火運動,生怕下一秒就來個爆炸、

  換句話說,過去五六年裡,唐山機械公司在煤氣機項目上,並沒有獲得什麽實際性的進展……整體技術水平,基本和河口機械公司三十年代末期差不多,當個樣品看看還行,但是不具備大規模實際應用價值。

  不過河口機械公司這邊的煤氣機,卻是給了沈旭飛一個驚喜。

  他們家的煤氣機,點火方式更加先進,效率更高,單機功率也更高。最重要的是更換了點火方式,同時因為設計用途是工業使用,對體積和重量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有更多的體積和重量用來做安全設計余量,確保使用安全問題。

  同時也不需要什麽高壓儲氣罐,直接連接煤氣管道就行了。

  這些都證明了,河口機械公司他們的這東西並不是純粹的實驗室產物,而是為量產而設計研發製造的樣品……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考察了市場後,針對市場需求設計研發出來的工業用煤氣機。

  也就是說,這玩意是具備大規模量產並進行產業應用的可能性的……當然要想做到量產並投入市場,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沈旭飛對此非常高興,當場就指示了河口機械公司要繼續努力,加把勁,爭取早日完善這種工業煤氣機,為帝國的工業發展助一份力。

  對此,沈旭飛的確是有理由高興的……盡管他本人對這個什麽內燃機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喜好,甚至也不怎麽看好這玩意的未來應用前景……他本人對電動機更加看好,在他看來,電氣化才是未來,以後的工廠就該用電動機作為動力!
  甚至海軍的戰艦,普通的輪船,也可以弄個發電站上去,再裝上一個電動機作為動力。

  火車也可以弄個電動機上去,沿途架設電線提供動力。

  未來甚至都還可以把馬車變成電動馬車,弄個蓄電池再加上個電動機,那可就是電動馬車了嗎。

  電動化的技術路線簡單,明確,前景一眼都能看得到……

  電動戰艦、電動車、電力火車這些東西基本都是原時空十九世紀的產物,第一艘電力驅動的水面船只是1886年,1888年第一艘電力驅動的潛艇出現。

  然後一直到二戰都有大量的電力驅動的戰艦,尤其是在美國這個基礎工業不怎地的後進國家裡,因為機械製造能力不太行,所以大量建造了電力驅動的戰艦,比如列克星敦號航母,這玩意就是電驅的。

  電力火車……或者說電力軌道公共交通車輛,這麽說興許有點陌生,但是你看老電影的話,肯定看到過諸多街頭上的電車,那玩意就是電力驅動的,你把它搞成長途的,那就是電動火車了……這東西在十九世紀末期裡滿大街都是。

  而電動車則是要更早一些,第一輛有據可查的電動車,嗯,或者說新能源車在1881年就出現了,比內燃機汽車還早……

  電力驅動的相關技術和應用,可是非常早的,後世二十一世紀常說新能源,真要嚴格來說,電動車應該是舊能源,內燃機才是新能源……

  內燃機的歷史可比電動機還晚。

  沈旭飛也算是了解國內基礎工業發展的,在他看來,電力驅動已經到了可以大規模應用的前期,後續只需要投入相應的資源,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那麽就能夠促使電力驅動大規模發展應用的。

  而內燃機呢,這玩意裡的汽油機和柴油機現在連個毛都還沒有……煤氣機的話雖然出現了但是性能還太差,也就河口機械公司裡的工業用煤氣機勉強可用。

  這內燃機的前景可能是有的,但是現在就進行扶持推廣太早了……

  不過這都是他的私人看法,他的這些私人看法並不妨礙他在公開場合裡多番表態支持內燃機的發展。

  理由很簡單,內燃機是陛下看重,並親自安排下來的重點研發項目。

  別說他了,就算是工業部尚書都得要重視!

  而他沈旭飛只能是更加重視……誰讓他這個右侍郎,是負責分管通用機械設備業務的,這內燃機和蒸汽機一樣,也屬於通用機械設備范疇裡。

  這煤氣機也是內燃機的一種,煤氣機搞出成績來了,回頭他向陛下進行匯報的時候,才有東西可說啊,要不然陛下問你扶持內燃機發展的措施也搞了一年多了,有沒有搞出什麽成果啊?

  伱回答說啥也沒有……這陛下當然不會因此就生氣,但是肯定也不會對你有什麽好臉色看啊。

  但是,如果有了成果可以回報,陛下一高興,說不準對他沈旭飛的印象又會好一些,等到未來有機會的時候,說不準就能得到陛下的欣賞,進而進入參務院呢,哪怕只是混一個協辦大臣那也是好的啊!
  可別看不起協辦大臣,這個協辦大臣的名頭已經是絕大部分高級官員一輩子的最高奢望了。

  這說的還是高級官員……中低級官員連奢望都不敢奢望!

  雖然說帝國官場裡,用狂妄的話說參務以下皆螻蟻……但是這話也就只有參務大臣有資格說啊,其他人哪有資格說這話啊。

  大楚帝國裡的協辦大臣不定員,但是一般都維持在二十多人,多不過三十多人的規模。

  在帝國的政治生態,權力排序裡,那已經是能進入前五十名了。

  僅次於陛下以及參務大臣之下!
  此外帝國的政治生態裡,臣子的權力以及工作模式,主要是采取分管模式,也就是協辦大臣實際上並不是參務大臣的下屬……比如負責工業部方面的尚書成為協辦大臣後,在參務院裡的職權是協助統管經濟事務的參務大臣分管官辦企業的管理工作。

  在業務上,其他的參務大臣都管不到他頭上的。

  同時哪怕是分管經濟事務的參務大臣,其實也沒有對工業部尚書這種關鍵職務擁有管轄權,有什麽事的話其實得商量著辦。

  畢竟協辦大臣,並不是參務大臣的下屬,而是協助者。
    諸多大事其實都得大家商量著辦,參務大臣要是不顧部門尚書協辦大臣的反對,要強行推動某一事務,那也辦不成……因為理論上,參務大臣本身就沒這個權限,工業部尚書的頂頭上司,可不是參務大臣,而是陛下!

  當然,人家參務大臣發狠了,直接撕破臉皮,請求陛下調整你也要強行推動這事……陛下一般也不會拒絕這種請求。

  因為發生這種事,基本都是參務大臣賭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屬於成了沒啥好處,但是一旦失敗了基本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

  饒是羅志學也好輕易在這種事上做出拒絕!

  就和之前的參務大臣,大督察院大都禦史徐龍澤,一直試圖推動審判院體系進行改革乃至內部肅清,不過受到大審判院院正,協辦大臣林先安的強烈反對,說審判必須保持獨立,不應該受到其他機構的任何干擾。

  結果徐龍澤為了對審判院體系進行改革,強行彈劾林先安。

  林先安受此影響,被迫乞骸骨致仕,徐龍澤如願以償的對審判院體系發起了大規模清洗……但是因此,徐龍澤的風評也迅速下跌,不知道多少人冷眼旁觀,等著這一次的吏治大整頓結束呢。

  根據帝國政壇傳統,吏治大整頓結束的那一天,就是徐龍澤致仕的時候……他不可能和那些政壇常青樹一樣,能夠在參務院裡混十年以上。

  此人,三五年內必定下台!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徐龍澤自己也很清楚……而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才更加的瘋狂。

  他必須在吏治大整頓結束之前,為自己撈取到足夠的政績,而這些政績將會成為他吏治大整頓結束之後,平安致仕的有力保障。

  只有讓陛下對這一次吏治大整頓滿意了,他才能平穩落地,並且在致仕之後享受該有的榮華富貴……好歹在以後的春節國宴裡要有自己一個致仕參務大臣的位置吧。

  雖然說帝國的參務大臣,致仕後都不用擔心人身安全以及待遇問題,但是這待遇有好也有差啊!
  好的逢年過節都有皇家賞賜,還會授予爵位以及各種優待,一些重大事務上,有時候陛下都還會召見詢問他們這些致仕參務大臣的意見,也就是說,部分致仕參務大臣依舊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體現自己的權力。

  而壞的……那基本只有最基本的安保以及生活待遇保障了,其他的就別指望了,連春季國宴都沒資格去,徹底遠離帝國權力中心了,這對於這些玩弄權術一輩子,曾經站在政壇最高層的前參務大臣們而言,已經是最大的懲罰了。

  對於徐龍澤這個分管司法,實際上被提拔起來專門乾吏治大清洗的參務大臣而言,陛下的滿意,就是他的最大追求……

  至於說外頭官員們對他的評價,這對於一個反腐出身,一輩子都在抓貪官的貪官而言,並不重要。

  所以,他才會不顧帝國高級官場的傳統生態,強行彈劾大審判院的院正,也要推動對審判體系的清理,哪怕不惜背上干擾司法審判公正的名頭。

  因為他知道,陛下想要清理審判體系……貪腐瀆職這些東西,可不是在行政體系裡才會爆發,在司法體系裡也是屬於重災區。

  而司法體系裡的督察院體系以及審判體系還有執法體系都一樣,同樣存在著諸多問題。

  而審判體系因為審判公證,同時內部人員往往需要專業的法律素養,升遷也是內部升遷為主,長久下來就會形成內部抱團排外的情況。

  別說外界了,哪怕是同為司法體系裡的督察院體系也很難深入其中,進行相應的反腐瀆職調查。

  這種情況持續久了,陛下也就不滿了……而徐龍澤雖然沒有得到陛下的明示,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務是什麽,所以在理清楚了督察院內部體系,又肅清了一番巡警體系後,他就把屠刀對準了審判院體系,最終通過強行把協辦大臣,大審判院院正逼的致仕後,舉起了自己的屠刀,對審判院體系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

  這個時候,經過一年的布局以及鬥爭,徐龍澤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司法體系內部的清洗,同時也對傳統行政體系進行了前期的反腐排查工作。

  是時候對其他體系舉起屠刀了,而被徐龍澤第一個看重的就是貪腐瀆職重災區,帝國治理了幾十年都算不上成功的官辦企業體系。

  承順四十六年夏六月,徐龍澤上書,請求對官辦企業進行全面的,大規模的反腐瀆職調查,推行禦史進駐官辦企業就地辦案模式。

  陛下批準之!
  隨後,來自大督察院的多名高級禦史官員進駐工業部以及工業部下屬的各超大型官辦企業,各省督察院也派遣高級官員進駐各省工業廳,省辦企業。

  一時間,工業部以及各省工業廳以及下屬的各官辦企業人心惶惶!
  這種風波,甚至都波及到了遼東河口機械公司裡,之前剛靠著工業用煤氣機裡出了一把風頭,有望更進一步的的遼東河口機械公司總督辦被帶走調查,然後是協辦和會辦也被帶走。

  經查,他們相互勾結,協同以諸多方式貪腐了遼東河口機械公司數十萬楚元資產,其中都還包括了上頭下撥用於研發內燃機的科研經費!
  然後這三個之前還做著升官美夢的人就全倒霉了……因為貪腐數額巨大,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死刑起步的刑罰。

  此外該公司裡的多名合同雇員也因為貪墨企業資產等行為觸犯刑罰,繼而被當地督察院提起公訴,這些人也免不了牢獄之災。

  剛有起色的河口機械公司在這一場風波裡管理層被一鍋端……但是考慮到這家公司乃是帝國裡僅有三家內燃機研發企業,同時也是目前為止僅有一家把內燃機投入生產並推向市場,也取得一定市場積極反饋的企業。

  因此上頭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更不可能存在說清洗了原有的管理層後,就會導致企業陷入崩潰之類的……這世界可不存在離開誰就無法運轉的情況。

  帝國高層前腳剛清洗了河口機械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後腳就通過就地提拔、外調管理層的方式充實了該企業的管理層。

  動蕩肯定是會有,但是並不會因此而影響到企業發展的步伐,更不會因此影響到帝國在內燃機領域裡的布局。

  這個企業,並不會因為離開了誰就無法運轉了……相反,肅清了諸多貪腐人員,避免了大量的企業資產以及內燃機的研發經費流失後,該企業的內燃機研發速度還能更快。

  畢竟在這之前,河口機械公司說是在內燃機領域裡投入了諸多經費,但實際上很多經費都被貪墨了,真正能夠投入到內燃機領域研發的只有擬定經費的半數左右。

  如今經費都追回來了,後續的經費也能有保障,因此河口機械公司的內燃機研發進度還會更快一些。

  沒多久,一方面是新管理層為了證明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繼續尋求上頭的扶持,不至於讓上頭因為這一次的貪腐事件影響對河口機械公司的扶持力度。

  河口機械公司迅速完成了工業煤氣機的量產設計,並最終定型後參加了松江機械博覽會。

  在松江機械博覽會上,河口機械公司的工業用煤氣機一鳴驚人,成為了展覽會上的焦點!

  畢竟這可是第一款可以實用化的內燃機產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