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亮劍之軍工系統》第1243章 信心
  第1243章 信心
  最終的戰果,就是殺進城內的三個大隊三千余人就只有四百多人活著逃了出來,這還是林芳太郎不顧一切用炮火為部隊提供火力掩護的結果……

  按正常情況,林芳太郎在鬼子攻進城內後是無法用炮火對部隊提供火力掩護的,主要是因為有城牆的阻隔,另外就是敵我佔領的民舍犬牙交錯即便有炮兵觀察員在城內也很難將炮火引導到正確的區域實施轟炸而不誤傷友軍。

  但是……

  林芳太郎做了一番這樣的計算:如果再這樣打下去,城外的部隊又無法進入救援,還不如冒險一搏還有點希望。

  於是,林芳太郎幾乎是咬牙切齒的下令:“開炮!對準城牆,掩護部隊撤退!”

  鬼子炮兵幾乎是用炮彈為被困的部隊炸出了一條退路,他們對城牆處實施無差別的地毯式轟炸,來來回回的犁了兩遍,這才壓製住八路軍布設在缺口兩側的交叉火力。

  所謂的“壓製”,指的就是原有火力點被炸毀駐守的戰士犧牲了,準備補充的戰士和火力又因為炮火的原因一時上不去。

  鬼子就是乘著這個間隙把殘余部隊從城裡拉了回來。

  即便如此,鬼子依舊死傷慘重,而且還是在鬼子丟棄傷兵的情況下才撤了出去……鬼子拋棄傷兵是常有的事,他們對敵人狠對自己人也狠,簡單的說就像是隻講生存的野獸,那些負傷的傷員對他們來說是累贅,平時有條件的話還有可能帶著一起走,否則,他們就會塞給傷兵一個手榴彈或炸藥包,美名其曰“玉碎”。

  然後就是八路軍戰士看到的,當他們跟著鬼子後頭追殺出去時,就發現那些傷兵一個個大喊著拉燃了手榴彈和炸藥包的導火索……

  這成功的阻止了八路軍追殺的腳步,不過也省了八路軍一些麻煩,他們不必再接收什麽俘虜了。

  此戰下來,八路軍僅僅隻抓了七名俘虜,由此也可知這場戰鬥的殘酷。

  經此一仗,八路軍算是穩定了軍心民心,其中尤其是民心……原本他們以為八路軍肯定打不過鬼子,於是始終都在猶豫都處在深深的恐懼之中。

  也難怪百姓會這麽想。

  之前鬼子只需要幾個騎兵就能佔領一座城市的事還歷歷在目,雖然那是不爭氣的頑軍,但鬼子對八路軍也是一比三甚至一比五啊!
  以這比例計算,鬼子應該只需要兩千人左右就能攻下大同。

  可現在鬼子卻有一個師團一萬多人,那拿下大同還不是有如吃瓜切菜般的容易嗎?
  如果鬼子肯定會拿下大同,那幫八路軍一起打鬼子,是不是就要遭到鬼子瘋狂的報復呢?

  於是,整個大同十余萬人,幫助八路軍抬傷員、運物資的百姓不過只有一千多人。

  這一千多人之所以會幫助八路軍,他們那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的,這部份人他們看得很清楚,他們一邊幫助八路軍一邊沿途衝著躲在房裡不敢有動作的百姓大喊:

  “鄉親們!反正都是死,為啥不挺著腰杆死?”

  “鬼子進城還不是大殺特殺?活路就只有一條,幫八路軍守住大同!”

  “俺就算死,也要拚幾個鬼子夠本!豁出去了!”

  ……

  但能有勇氣這麽想的人畢竟是少數,道理雖然大家都懂,但真到了生死抉擇的時候,更多人寧願躲在屋裡瑟瑟發抖,他們兩腿軟得連路都站不穩了,還能指望他們走出房門幫助八路軍?
  但是,在八路軍狠狠的打退鬼子一波進攻後,就暫時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了。

  尤其有一部份民兵親自參與到對鬼子的這次圍剿中,他們知道鬼子死傷多少人然後迅速把消息在城內傳播開。

  百姓一聽,私下就議論開了:
  “看來這事還沒個準呐?”

  “是啊,八路軍這一仗就打掉了鬼子三千多人,這可不是少數啊……”(注:民兵半真半假的把戰果誇大了些,這是作戰部隊常乾的事)
  “這麽一算,八路軍要是再這麽打兩場仗,可就把鬼子給消滅乾淨了嗎?”

  ……

  百姓往往就會用這麽簡單的思維計算傷亡比,他們當然不知道戰爭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麽簡單。

  不過這樣也好,百姓有了信心,出門幫助八路軍的百姓也就越來越多。

  一千多人很快就漲到兩千多人,不久又翻一倍。

  送水送糧送彈藥的,幫助照顧傷員的,幫助準備物資的等等,使八路軍基本沒了後顧之憂。

  確切的說不只是沒有後顧之憂,這麽一整馬上就有更多的百姓希望加入民兵直接與鬼子作戰。

  之前隻組織起一千多民兵,這如果是按照比例來算的話,十幾萬百姓裡怎麽也能征個五、六千的民兵……

  和平時期的征兵比率通常能達到五比一,也就是五個人裡有一個年齡適合參軍作戰。

  但在戰爭時期尤其是鬼子佔領區,十個甚至二十個都很難挑出一個適齡青年,青壯都被鬼子抓去當兵或者做苦力了,家裡種田的都是老人。

  然而,十幾萬人裡挑出五、六千人卻是將近三十比一,這還是沒什麽問題。

  之所以只有一千民兵而且這些民兵中還有一部份是女同志以及歲數較大的百姓,還是那句話:百姓有顧慮,他們擔心八路軍在大同呆不久,八路軍前腳一走鬼子後腳就來了,誰要是參加了八路軍……那可是全家包括鄰居在內十戶都要遭殃。

  這也是鬼子保甲制度的厲害之處,百姓的恐懼和顧慮沒那麽容易放下從而使八路軍很難得到人民群眾的幫助,這也算是一種釜底抽薪。

  其結果就是八路軍在大同倉庫裡繳獲了大批的槍支彈藥卻愣是發不出去。

  現在就不一樣了,百姓受到八路軍這一仗的刺激,紛紛要求加入民兵隊伍跟八路軍一起打鬼子。

  其中還有許多老頭和年齡未到的青年。

  趙剛原本還不允許他們加入部隊,但百姓們卻對趙剛說道:“政委,咱們要是擋不住鬼子,鬼子就會進城把我們全殺光,反正都是死,為什麽不讓我們拿起槍反抗呢?”

  趙剛一聽這話就沒聲音了,隻得點頭同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