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亮劍之軍工系統》第896章 應對
  第896章 應對
  王學新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消息是情報人員傳來的,確切的說是情報人員與運城相互驗證:運城遭到炮擊,情報人員那只看到一門火炮,然後別的位置又發現一門,接著又是一門……綜合起來一分析,就知道了岡村寧次搞的是什麽鬼。

  這倒是不常見的戰術。

  因為在戰場上炮兵炮戰最講神速,往往幾分鍾內就要求結束戰鬥十分鍾內就要轉移,否則就有可能被敵人炮火覆蓋。

  但鬼子卻反其道而行之,用幾十小時分別對分散在運城前方的數十門火炮進行引導……

  這種戰術之所以有用,其實就是欺負八路軍沒有同射程的火炮。

  否則,鬼子那分散在各處的重炮,早就被八路軍火炮給炸上天了。

  可是現在,八路軍要炸鬼子這些重炮,就必須得用“高火”。

  用“高火”就得架發射架,就有發射陣地,於是鬼子的航空隊就有發揮的空間了。

  王學新對此很滿意,因為他明白,鬼子如果做這個打算,那就意味著鬼子對八路軍的新的發射方式也就是在發射井裡發射的方式一無所知……否則他就不會認為這種作戰方式有用了。

  “發射井的準備情況怎麽樣了?”王學新打了個電話問負責這事的蘇教授。

  “已經有七個發射井可以使用。”蘇教授回答:“不過還需要進一步測試!”

  之所以會這麽快,是因為運城一帶有很多銅礦鐵礦,於是就有許多可利用的廢棄礦洞。

  這些廢棄礦洞只需要稍加改造再加上發射架,就能成為很好的發射井。

  如果僅僅只是多一個可利用的發射井,想要在這麽短時間內準備好七個也不容易,因為按照王學新的規劃,發射井下方還需要另一個獨立的坑道用於容納彈射器。

  構築一個長48米的坑道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這事卻被蘇教授解決了。

  他不是在下方構築一個坑道,而是直接把礦洞往下挖也就是加高,當尺寸合適後,再用鋼架將中間隔開,然後鋪上鋼板再鋪上一層厚厚的沙土用於隔熱……在完成這個工作的過程中,順便也完成了上下兩層力傳遞的問題。

  這樣一來就節省了許多時間,只是有點費鋼材。

  不過這其實也有好處,因為這樣一來坑道的結構也會更堅固同時也更抗炸。

  “很好!”王學新說:“讓這七個發射井做好戰鬥準備!”

  電話那頭的蘇教授聽了這話不由一愣:“戰鬥準備?可是營長,這是不是太倉促了?而且……這七個發射井大多都是在不同位置!”

  王學新知道蘇教授說的“發射井在不同位置”是什麽意思。

  “高火”其實與火炮也有部份相似點。

  比如幾十枚“高火”在同一個發射陣地朝測算好的目標發射,其命中目標的概率會更大。

  如果這些“高火”分散在多地,參數全都不一樣途徑的氣流情況等等也大不相同,命中概率就會低得多。

  王學新則回答道:“沒關系,我們不需要用這七個發射井對付一個目標,我們需要用它分別對付七個目標!”

  “七個目標?”蘇教授初時還沒聽懂,但往深處一想,就“哦”了一聲明白了。

  七個發射井對七個目標,也就是一個發射井負責一個目標。

  雖說一枚“高火”命中目標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在同一位置重複發射多枚呢?
  甚至還可以根據情況結合前線的炮兵觀察員進行調較,比如這次打得遠了,下一枚應該打近些,或是這次偏右多少多少公裡……

  於是就不存在多地朝一個目標發射參數都不同的問題了。

  唯一的缺陷,應該是每次發射時的氣流情況各異。

  但陀螺儀的自我修正就是針對氣流情況的,因此受這方面的影響產生誤差的可能相對較小,再加上有前線的炮兵觀察員協同,命中精度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

  於是蘇教授就沒有多想,馬上就向周元凱轉達了王學新的命令和作戰方案。

  “高火”發射本身並不困難,難的其實是“高火”發射前的準備工作。

  這裡的“準備工作”,指的並不是“高火”發射本身,而是偵察員對鬼子每門重炮坐標的觀測以及炮兵觀察員與“高火”的協同。

  前者還算好,鬼子重炮只要開炮,偵察員老遠就能根據火光和煙霧確定它的位置,然後就用三角函數的計算方法得出它的準確位置。

  其中涉及到的通訊問題可以通過拉電話線實現,而且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反覆測算和驗證。

  但炮兵觀察員與“高火”的協同,就很難用電話線解決了。

  這一是因為炮兵觀察員在協同時必須對“高火”的炸點以及目標位置一清二楚,這意味著炮兵觀察員距離目標要足夠近,而鬼子的八九式重炮卻有18公裡的射程布設點通常在距運城15公裡處。

  也就是說,炮兵觀察員要帶著電台深入敵後才有可能實現。

  實戰中,其實大多不是這麽做的,因為這麽做就意味著炮兵觀察員要越過敵人防線,這很危險也很困難。

  八路軍的做法,是直接教會原本就在敵後工作的情報人員成為炮兵觀察員。

  當然,這其中有許多困難,但也沒想像的那麽難。

  說它困難,是因為它至少要學會三角函數。

  說它沒想像的那麽難,則是因為深入敵後的情報人員往往都是知識份子……如果不識字,在關鍵時刻可能連傳遞的紙條或示警都看不懂,那也就很難成為一名合格的情報人員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高火”的修正沒有炮兵彈道修正那麽緊迫。

  炮兵必須在幾分鍾內給出修正數據,否則敵人很可能就逃了。

  但是在這情況下的“高火”……鬼子炮兵因為完成試射通常無法移動,所以情報人員算個十幾分鍾問題不大,算錯了還可以重來。

  鬼子炮兵要是沉不住氣逃了,也算是把他們給逼退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