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亮劍之軍工系統》第894章 資本
  第894章 資本
  “製空權”決定戰爭的輸贏,這話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對的,尤其是對鷹醬這樣的過度依賴後勤補給的國家……這也可以衍生到此時的列強。

  因為列強已實現工業化,科技達到一定的水平,其軍事上的戰略、戰術全都是圍繞其本國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制定的,比如每個連隊配什麽樣的裝備、多少發子彈、坦克需要多少油、多少零件等等。

  對於這些國家而言製空權相當重要,因為一旦失去製空權就意味後方補給線將會遭到轟炸,前線的軍隊就無法持續既沒有補給又沒有空中掩護的戰鬥,於是很快就會全線崩潰。

  然而,事實卻證明事事無絕對,因為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就打了一場沒有製空權的戰鬥。

  這其實跟志願軍的裝備較原始也有關系……因為裝備落後且一直以來都是在缺少補給的狀況下作戰,從打鬼子起再到打頑軍,打的無一不是裝備落後彈藥奇缺的仗。

  結果就使志願軍從上到下都習慣了這種缺乏彈藥的戰鬥,使其能在被敵人製空權壓製下建立起來的僅僅只能運送少量補給的後勤堅持戰鬥。

  所以,王學新認為,製空權對相對原始的軍隊反倒無法形成有力的扼殺。

  就像曾經的鬼子的航空兵對打遊擊的八路軍也無可奈何一樣。

  不過當然,有了部份製空權更好。

  比如現在,八路軍需要構築“高火”發射井,第一時間就從運城的鋼鐵廠調鋼材,而且是在白天用汽車運,這在以前都是無法想像的。

  坑道則選擇在運城後方十五公裡處的一座無名高地。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是經過一番計算的:

  “鬼子重炮能打18公裡,咱們的應該恰好避開鬼子的重炮范圍!”

  “考慮到運城防線能往前三公裡到五公裡左右,鬼子重炮不敢進入這范圍……因為地遭到我軍火箭炮打擊。”

  “因此,我發射陣地應該構築在運城後方十五公裡較為合適!”

  ……

  其實更安全的是布設在運城後十八公裡處,這樣一來鬼子的重炮就徹底無法打到發射陣地了。

  但一來這是坑道,而且每個坑道都至少有48米深度……此時的“高火”發射架需要48米,就算鬼子重炮也很難對這樣的坑道造成打擊,頂多就是其坑道口炸塌,到時費點時間修複就可以。

  二來,則是“高火”布署得越靠前對八路軍越有利。

  “高火”的最遠射程有50公裡,扣除陣地到運城的距離15公裡還有35公裡,那麽在地圖上從運城起往前35公裡的范圍一劃……整個半圓區域全在“高火”的打擊范圍之內。

  所以別小看這往前推進的3公裡,這3公裡就能將鬼子許多兵營和軍事設施都納入“高火”的打擊范圍了。

  就在王學新忙著指揮構建坑道發射陣地時,陳松勇那邊又收到了新的情報。

  “營長!”陳松勇給王學新遞上了一封電報,說道:“鬼子擴大的‘零戰’規模,最近又飛來了一批‘零戰’,現在鬼子的‘零戰’估計達到兩個戰隊六十余架了!”

  王學新聽著這情報頗有些意外,鬼子在太平洋戰爭打得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居然還會把寶貴的“零戰”調到華夏戰場?
  然後想想就明白了,岡村寧次這或許是利用了“高火”一把,也就是把八路軍的“高火”當作要裝備的資本了。

  王學新猜的沒錯,岡村寧次的確是這麽做的。

  他對八路軍擁有新式裝備也就是所謂的“特殊裝備”一點都沒有隱瞞……這與鬼子指揮官甚至是岡村寧次往常的做法都相悖。

  鬼子指揮官通常是報喜不報憂,也就是打了勝仗往上報,打了敗仗就極盡弱化甚至不報,以此就能獲得上級的嘉獎。

  但岡村寧次這次上報的卻極為詳細,包括重炮部隊的損失以及獲得的八路軍“特殊炸彈”的所有資料。

  完了後,岡村寧次還加了幾句自己的分析:“此‘特殊炸彈’至少能有三十余公裡的射程,估計還會更遠,而且其裝藥量巨大殺傷力驚人,如果用於我軍與鷹醬之作戰,尤其用於太平洋戰場駐守島嶼,將使敵人軍艦無法靠近!”

  東京方面一聽,有道理!
  射程幾十公裡,又有這麽大的威力,那是不是說可以將敵人的軍艦擋在三五十公裡之外?

  這要是布署在島嶼上,那是不是就立於不敗之地?
  更有甚者,還有人想到,如果這種“特殊裝備”能裝備到軍艦上……

  這些想法還真不是不可能,因為它們往後發展其實就是反艦導彈,只不過打移動目標對控制系統的靈敏性以及對雷達的要求就比較高,尤其自主尋的的反射導彈還要自帶雷達能探測到目標。

  誠然,反艦導彈在這時代還很難實現,因為雷達性能差體積大,這使“高火”很難攻擊移動目標。

  但鬼子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想著既然軍艦還可以互相用艦炮射擊,為什麽不能用這種“特殊炸彈”攻擊?
  因此,原本海軍方面是極力反對把他們急需的“零戰”再次派往華夏戰場的,但聽說了華夏的“特殊炸彈”再考慮到它可能發揮的作用後,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松口了。

  於是岡村寧次手裡就有兩個大隊一共67架“零戰”,這讓岡村寧次又有了底氣。

  有這數量的“零戰”,就意味著重新掌握了八路軍的製空權,或者說壓縮了八路軍航空兵的空間。

  在有製空權的情況下,八路軍那些“特殊炸彈”還能放心布署?
  岡村寧次打算從三個方面針對八路軍的“特殊炸彈”。

  首先最重要的是情報戰。

  這包括地面情報人員的偵察和空中偵察,只需要知道敵人發射陣地的大概方位。

  其次就是用轟炸機轟炸其陣地。

  再次,就是“零戰”一邊對轟炸機護航,一邊做好攔截“特殊炸彈”的準備……知道敵人發射陣地的大致方位,“零戰”就能在附近做好準備。

  以“零戰”的速度,即便反應時間很短,他們也有可能做到有效攔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