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亮劍之軍工系統》第30章 炮彈
  第30章 炮彈
  張萬和的辦公室其實就是三分廠旁的一間土屋,一張方桌和幾把凳,旁邊的炮彈箱上胡亂的摞著一疊疊文件和資料,似乎是剛搬過來還來不及整理。

  因為兵工廠附近不允許生火,所以屋內沒有炕有些生冷,警衛員往玻璃瓶裡加了些開水,塞上木塞子給張萬和取暖。

  “給,暖和暖和!”張萬和隨手將熱水瓶遞給王學新:“咱們兵工廠就這條件,別人都還以為我們富得流油呢!”

  王學新見張萬和凍得直搓手,哪敢接這熱水瓶,趕忙推辭道:“部長,咱年輕人……”

  “誒!”張萬和直接把熱水瓶塞在王學新懷裡,打趣道:“你可是咱們兵工廠的大恩人哪!這要是虧待了你,兵工廠上上下下都饒不過我!”

  說著就呵呵笑了起來。

  其實張萬和心裡是另有算盤。

  這要真說什麽恩人不恩人的,他張萬和早就看淡了。

  都是革命軍人,為了革命事業你救救我我救救你,都要報恩哪能算得清。

  可是這小東北不同,聽李雲龍說他在鬼子兵工廠呆了好多年,這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吧!

  再加上之前會場裡的那番話,最重人才的張萬和就知道這家夥有點料了。

  這時幾個主任先後進屋,蘇欣也是其中之一。

  張萬和招呼幾個人坐下,就向王學新介紹道:
  “一分廠主任吳為民,之前在上海五金廠工作,因此得了個外號叫五金。”

  “二分廠主任張若中,之前就是鋼鐵廠乾翻砂的,現在是乾回老本行了。”

  “三分廠主任就不介紹了,咱們的高材生。”

  “這是四分廠吳雲濤,以前是采石廠的,專製火藥,人稱藥罐子!不過這可是黑火藥的藥……”

  說著就跟著大夥一起“嘿嘿”的笑了起來。

  張萬和介紹的同時,各主任就一個個上前與王學新握手打招呼。

  “這是誰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張萬和朝王學新揚了揚頭對各主任擺出一副無奈的樣子:“自從咱廠搬到這魯家溝,你們成天念叼著小東北小東北的,念得我耳朵都快起繭了。得……這回我把真人給你們請來了!”

  這話說得各主任都有些尷尬的笑了起來。

  蘇欣看了看眾人,說:“要不,我們請王學新同志給我們說說戰鬥經過?”

  “對對!”其它人也七嘴八舌的讚同道:
  “聽說王學新同志才加入部隊兩個多月?”

  “聽說王學新同志是從鬼子那套出的消息,還俘虜了十幾個鬼子?”

  “我怎麽聽說是幾十個呢?”

  ……

  於是王學新就明白這抗戰神劇是怎麽來的了。

  “哎哎……”張萬和打斷了眾人的談論,他端起警衛員倒的開水悠閑的吹了吹熱汽後小喝一口,然後說道:“王學新同志這次來,不是給我們做報告的,他有任務。”

  外號叫五金的吳為民一下就來了興趣:“任務?什麽任務?難道……兵工廠裡有奸細?王學新同志是來抓奸細的?”

  “我說你這個家夥!”張萬和沒好氣的回道:“你那腦袋瓜子裡到底裝著什麽呢?不是想著抓奸細就是上前線打鬼子,兵工廠哪不好了?”

  “部長,這可沒鬼子!”五金苦著臉回答:“我當初投奔八路軍為的就是打鬼子,你看看現在……”

  後來王學新才知道,五金原是一家上海五金廠的技術人員,上海淪陷前他冒著生命危險將一輛裝滿了機械設備的汽車開了出來,這批機械就成了一分廠也就是機械製造分廠的底子。

  “現在有什麽不好?”張萬和把牙杯往桌上一丟,氣呼呼的說道:

  “我說五金同志,我們這難道不是在打鬼子?”

  “我們只是在不同的戰場戰鬥而已。”

  “你想想,我們要是能多造武器多造新裝備,那能救多少同志,又能打死多少鬼子,能為部隊帶來多少勝利哪?”

  ……

  叭啦叭啦的一大堆,老半天也沒見停。

  蘇欣微笑的提醒道:“廠長,還是說正事吧,這要是耽擱了,鬼子就少打啦!”

  “對對……還是小蘇明事理!”張萬和點了點頭,然後就懵了:“我剛才說到哪了?”

  “說任務!”蘇欣提醒道:“王學新同志的任務!”

  “沒錯,任務!”張萬和又喝了一口熱水,然後抱著杯子當熱水瓶熱手,說:“都別打岔,上級分配我們一個重要任務,王學新同志是來配合我們一起仿製擲彈筒的!”

  這話立時就讓眾人吃驚的望向王學新,就連蘇欣也不例外。

  一個個都在想,這仿製擲彈筒哪有那麽簡單呀,難道這王學新同志不僅會打仗,還會造裝備?
  張萬和語重心長的解釋道:
  “我們的隊伍不容易啊!”

  “就比如這一仗吧!鬼子一個大隊不過七百多人,短短二十幾分鍾的突圍就使新二團傷亡三百余人。”

  “主要原因就是鬼子的擲彈筒太猖狂了。”

  “首長對此很重視,要求我們一定要仿製出擲彈筒,打掉鬼子的囂張氣焰,減少部隊的傷亡。”

  “對此,大家有沒有意見?”

  幾個主任都沉默了,然後全都將目光投向了蘇欣,似乎她才最有發言權。

  蘇欣想了想,就回答道:

  “部長,您說的我們都懂。”

  “可是別說我給您潑冷水,以我們的條件,想要仿製鬼子的擲彈筒……”

  張萬和打斷了蘇欣的話:“原本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王學新同志給出了一個新思路。”

  說著張萬和就將王學新在會場上說的重述了一遍。

  翻砂廠主任張若中點頭說道:“這話在理,如果只是要求能打500米的小炮,那或許並不困難。”

  五金搖了搖頭,為難的說道:“炮或許可以,但是炮彈……”

  說著又將目光轉向蘇欣。

  蘇欣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就如數家珍的說道:
  “生產炮彈先要將生鐵鑄成彈殼,然後用車床車彈口、彈帶和尾部。”

  “它不僅要求車光滑,還要求尺寸精確。”

  “此外彈口和尾部還要挑出絲扣,以便安裝引信和彈尾。”

  “所有這些,都需要灰口生鐵才能做到。”

  “而我們用土法方爐生產的白口生鐵,它含碳量過高,我估計至少有3%到4%,這導致它硬、脆、沒有韌性。”

  “這種鐵無法用車床車削加工,一削就碎!”

  說著蘇欣就微微搖頭並下了結論:“因此,就算是把要求降低到這程度,要生產只怕也不現實。”

  王學新這才恍然大悟:難怪系統用來仿製炮彈的費用更貴,原來生產炮彈的難度與火炮比還真不是一個層次的。

  張萬和顯然也考慮過這些,他聽了蘇欣的話便點了點頭,說道:“鐵的問題,我們可以考慮吃兩條線嘛!”

  見王學新一臉懵,張萬和解釋道:“兩條線指的就是鐵軌,咱們偷著去扒鬼子的鐵路,然後把鐵軌熔了造裝備。”

  王學新“哦”了一聲,這倒是個好辦法。

  只是……這鐵軌的量夠用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