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亮劍開始崛起》第626章 43。
  第626章 43。

  白宮。

  總統辦公室後面的醫療間內。

  “損失居然如此巨大。”

  聽完多諾萬的損失報告,躺在病床上的總統陷入了許久的沉默,雙眼微微閉起,似乎在思考,又似乎睡過去了。

  時間緩緩流逝,就在多諾萬和醫生逐漸緊張的時候,總統突然長長歎了一口氣。

  這一聲歎息,語氣也十分奇怪。

  無悲無喜。

  而且隨著這一句感慨,總統原本慘白的臉色也開始恢復紅潤,微弱的氣息也逐漸強壯起來,就仿佛,是想通了某件事情,心裡重擔被放下一般。

  這一幕,大大出乎了一旁的醫生和多諾萬的預計。

  他們兩人本來以為,總統在聽完他的美利堅損傷匯報之後,會加重傷情,甚至氣的暈過去,但沒想到,居然心情變好了!
  什麽情況?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都在外面吧?”

  沒給兩人疑惑的時間,總統先生突然問道。

  此時總統的語氣雖然帶著虛弱,畢竟剛剛遭受重大打擊,但中氣不弱,聲音也頗為洪亮,聽聲音就知道,已經從打擊中恢復過來了。

  “都在。”

  多諾萬連忙回答。

  雖然不清楚為什麽總統在聽到損傷報告後反而心情好起來了,但這是件好事。

  無論是對美利堅,還是對他。

  這個時候的美利堅合眾國以及聯軍,正在面臨戰爭最艱難的局面,德國人突然爆發,歐洲戰局遭到挫折,需要一個有民心的總統來領導人民,來領導美利堅。

  對他而言,情報局局長的位置並不文圖,情報局的勢力擴展嚴重受阻。

  總統在職越久,情報局就能得到更大的發展,他的位置也就越穩固,期間,他也能極大的擴展人脈和影響力,他今後能到的位置也就越久。

  今年是總統第四任任期的第一年,時間還有的是。

  只要總統身體沒有問題,他未來就穩了。

  所以,一定要搞到民國那個平安縣醫院的那些藥,不管多貴,都要買到,堂堂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利堅,還買不起幾瓶藥了還。

  “讓他們來一起開個會。”

  總統厲芒一閃。

  德國人的轟炸雖然出乎預計,美利堅損失慘重,堪稱傷筋動骨,但對強大的美利堅而言,一次傷筋動骨的打擊,能輕松承受。

  被摧毀的實驗室可以再次建立,美利堅物資充足,資金充足,建設幾個實驗室輕輕松松。

  被炸死的人才可以再次招募,如今全世界的人才都奔向美國,還怕找不到幾個人才?

  至於波音,麥道幾個大型轟炸機工廠被毀,影響也不大,都是組裝工廠,再建立就是了,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讓前線轟炸機供等一等就好。

  倒是曼哈頓計劃遭遇打擊,損失不是短時間能補上的,這個是個大麻煩。這個項目所研究的東西,可是目前國內最重要的項目,是他結束戰爭的希望。

  在總統的命令下,包括副總統杜魯門在內,一眾將軍在總統府臨時找來了一次會議。

  期間,多諾萬終於明白為何總統宛如聽到了喜事的表情。

  雖然這一次美利堅遭遇大轟炸,損失慘重,也是本世紀以來,美利堅合眾國本土遭遇的唯一一次來自敵人的軍事襲擊,甚至連自由女神像都被破壞,堪稱損失慘重。

  但從統計結果來說,損失其實並不大。

  不需要多少時間,美利堅就能恢復這些損失,對前線物資供應的打擊也很小,甚至可以說沒有。

  那三座轟炸機工廠,都是老舊的b17、B24等轟炸機的製造工廠,正好可以淘汰,轉而全力生產b29轟炸機,以及加速研究的b36轟炸機。

  反正配套工廠都還在。

  曼哈頓區對於經濟的打擊倒是有點麻煩,但現在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大量生產物資的國家,而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只要放開手腳印美元,然後貸款給其他國家,比如英國,法國這些,借助戰爭,很輕易就能將經濟盤活。

  無非是一次短暫的陣痛。

  而這次轟炸,只要宣傳的好,能極大的激起民眾對戰爭的支持,讓美利堅爆發出更強大的力量,全力的應對未來的戰爭,徹底解決國內的反戰勢力。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果然不愧為總統。”

  聽完會議,多諾萬心中恍然,同時也感受到了差距。

  他只看到了美利堅遭受到的損失,卻沒有發現危機背後隱藏的機遇。

  會議開得很快,總統下達了一系列命令,包括擴充武器生產,加開新式噴氣式戰鬥機,巨型洲際轟炸機的研究,加大對國外的貸款等。

  最後,他留下了兩個人。

  萊斯利·格羅夫斯上將。

  以及多諾萬。

  總統和兩人進行了單獨的會面,首先是萊斯利·格羅夫斯上將,既美利堅曼哈頓計劃總負責人。

  不同於一線的研究者,以及分項目負責人,因為本身在紐約辦公,所以這位避開了轟炸,安然無恙。

  “情況如何?”

  總統問道。

  “實際損失還在初步統計。”

  萊斯利·格羅夫斯上將回答。

  轟炸才過去不到一天的時間,哪怕是後世,也無法這麽快統計出詳細損失,更別說二戰時期了。

  “不過。”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敵人的轟炸非常精確,似乎有人泄露了情報。”

  “三個工廠,五個實驗室都遭到了精確轟炸,研究數據和研究人員都出現了重達損失,雖然所有數據都有多重備份,但人員損失過於嚴重,很多項目小組都受到嚴重犧牲。”

  “初步估計,最少需要大半年時間整理才能重新啟動計劃。”

  “再加上橡樹嶺的工廠也遭到嚴重損傷。”

  “預測,計劃會比預期推遲一到兩年,甚至可能更久。”

  “推遲一到兩年,甚至更久。”

  總統陷入了沉默。

  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眼下德國人實力強勁,後勁充足,地面戰爭短期內根本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他唯一能看到的快速高效結束戰爭的手段就是曼哈頓計劃中的東西。

  而現在這個新武器要延遲兩年。

  也就意味著地面戰爭需要持續兩年,甚至更久。

  “有沒有辦法加速?”

  總統繼續問道。

  “沒有。”

  萊斯利·格羅夫斯歎了一口氣:

  “這個計劃,是英美聯合研製,在國內有最高權限,所有項目都為曼哈頓計劃繞道,資金也非常充裕,已經不可能加快速度了。”

  總統聽完頗為遺憾,但也理解了這個原因。

  為了這個計劃,為了這個傳說中能改變世界格局的武器,美利堅已經用上了全力,甚至還拉上了英國一起研製,還要加一把勁的話,還真加不出來了。

  已經是最大的全力了,再怎麽擠也是沒有的。

  “對了。”

  說到這裡,萊斯利·格羅夫斯頓了頓,才說道:
  “因為需要維修和組建新工廠,需要大量白銀,還需要您出面。”

  上次修建工廠,其中電纜需要的白銀都是由政府拿出來的,而能讓國庫如此暢快的拿出白銀,也只有總統先生了。

  “這個簡單。”

  總統大手一揮。

  因為白銀計劃,如今美國國庫內有著海量白銀,而且還越來越多。

  “白銀···”

  說道這裡,總統突然話鋒一轉,他想起了一件事:

  “德國人的那份情報,結果如何了?”

  幾個月前,情報部門發現德國人正在研究一項新的武器計劃,一開始總統大為警惕,以為是和曼哈頓一樣的項目,但具體研究之後發現。

  德國人的計劃,似乎比曼哈頓更超前?

  以至於,超前到讓人有些無法相信,宛如科幻小說中的幻想。

  空間傳送技術。

  但那位陳凡,那些突然出現在前線的物資,以及德國人的大規模動靜,讓他們不得不懷疑,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世界上真的存在這種技術。

  “執行委員會現在還沒有討論出結果來。”

  萊斯利·格羅夫斯苦笑一聲。

  任何一個科研計劃開始之前,都需要判斷這個項目有沒有可能,之前的曼哈頓計劃,也是在S1執行委員會那會確定項目有可行性之後才展開的。

  但總統給出的這個新項目,實在是····
  “為什麽?”

  總統有些意外。

  距離他給出情報,已經一個月了,居然還沒有出來結果。

  “一開始,執行委員會是全盤否定這個項目的。”

  萊斯利·格羅夫斯回答道:

  “但,後來事情發生了變化。”

  “那份新情報?”

  總統想起來了。

  一開始,這個計劃是直接被推翻,因為從理論上來說,空間傳送技術完全沒有可行性,但後來出現了一個新情報,似乎是一個關於技術方面的情報。

  叫什麽量子糾纏。

  “對。”

  萊斯利·格羅夫斯點頭說道:
  “因為這份情報,再加上歐洲那邊的情況,空間傳送技術似乎出現了一絲絲可行性,但反對者依舊很多。”

  “知道了。”

  此時這位輪椅上的總統突然有點羨慕歐洲的小胡子了。

  在那邊,如果想執行一份科研計劃,哪怕成功的概率很小很小,也可以直接一言堂就行,完全不需要考慮其他掣製。

  “讓執行委員會盡快拿出結果來。”

  總統隨後叮囑道。

  曼哈頓計劃不能停,堅決不能停,但如果這份情報是真的,也不能落後於德國人之後。

  萊斯利·格羅夫斯離開後,多諾萬走了進來:
  “總統。”

  “說說看,關於這次轟炸,你有什麽想法?”

  總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我國的機密情報被泄露了。”

  多諾萬很清楚總統想說什麽,直接接過話茬。

  德國人此次轟炸雖然龐大,但放在美利堅龐大的國土上卻杯水車薪,但古怪的是,德國人的炸彈每一發炸彈都命中了關鍵位置。

  很顯然,德國人有著美利堅機密情報。

  德國人很清楚,美利堅本土上那些地方是重要軍事設施,甚至有著詳細的坐標和導航,不然不可能同時對數十個目標實施轟炸,而且是同步轟炸。

  “查出來。”

  總統殺氣騰騰。

  德國人的轟炸規模確實超乎他的想象。

  六發轟炸機,能裝載超過十噸炸藥之後,還能從歐洲抵達美國本土的轟炸機,而且一下次拿出超過七百架,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但根據歐洲轟炸的經驗,

  如果沒有那精確的美利堅軍事設施情報,損傷規模絕對會比目前少十倍不止。

  “是。”

  多諾萬也是殺氣騰騰。

  多諾萬離開之後,總統叫來了一眾幕僚等人,準備組織一次公開演講,向公眾解釋‘轟炸’事件,並趁機鼓舞這個國家民眾投入更多的力量參加戰爭。

  ·····
  東京。

  臨時首相府——原首相府被李雲龍炸了,現在已經成了一片焦炭黑灰。

  當然,作為首相,而且是戰時首相,自然有好幾個首相府備用,這裡就是其中之一,位於地下,有著很強的防空能力。

  “去請石原莞爾來。”

  米內光政坐在首相府之後,先是把東條英機的所有東西都清空,才命令手下叫石原莞爾過來。

  米內光政作為一個有想法的首相,自然不會和東條英機一樣,不管事情能不能做到,是不是超出能力范圍了,直接拍腦子決定,然後給部下來一句要化不可能為可能完事

  他會審時度勢,分析局勢,然後指定策略,並隨時修整。

  簡單來時,米內光政就是一個有腦子的人。

  這樣的敵人。

  更理性。

  也更難對付。

  他深知自己是海軍派系,受到陸軍的排擠,所以準備安排陸軍將軍石原莞爾進入他的內閣擔任重臣,以平衡海陸之間的矛盾。

  避免制定的戰略因為帝國的特色,海陸內耗而無法執行。

  當然,還有一個意思。

  他見過石原莞爾,此人的很多想法都和他不謀而合。

  都是堅定的不擴大戰場派,都沒有派系之分,而是從帝國利益出發,很多人認為他親歐美,實際上,他米內光政親的是帝國利益。

  只要對帝國有利益,就算是親民國他也能毫不猶豫的去幹。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