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亮劍開始崛起》第433章 李大團長的叮囑,與這可能麽?
  第433章 李大團長的叮囑,與這可能麽?
  “鬼子大將,本莊繁。”

  李雲龍念出這個鬼子大將的名字後,停頓環視了一圈圍團部桌子前的幾人。

  特種小隊隊長王根生,副隊長李元,以及其他三位小組組長,合計五人,這五人全是獨立團資歷最老的一批,最低的入伍時間也是三年半。

  壽縣時期,特種小隊大擴張,從原本的三十七擴增到六十七,合計六個小組,每個小組十人,轉移到趙家裕之後,部隊大擴軍,軍官數量嚴重不足,抽調了一部分隊員去一線部隊擔任基層軍官幹部,人數又回到了三十七人。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十七人其實完全足夠了,各營都有精銳的偵察排,是特種小隊的補充。

  大將····
  話音落下,屋內除去早就知道的王根生外,其余四人紛紛眼神亮起,呼吸逐漸粗重。

  這次團長親自開會布置任務,他們就意識到這次是個大任務,有一條大魚需要他們去撈。畢竟隨著獨立團的強大,一般的任務,比如射殺大佐一類的鬼子軍官,都是隊長傳達的。

  但。

  一個鬼子大將,依舊超乎了眾人預計。

  房間內的都是精銳,不僅僅是戰鬥,還是文化學習,都很不錯,他們很清楚,鬼子大將,包括鬼子海軍在內,也就五十來個人。

  頓時,一股淡淡的殺意在團部會議室逐漸匯集。

  果然是一條大魚!
  “嘿嘿嘿嘿····”

  “不錯,不錯。”

  對於這群獨立團資深老兵精銳的神色變化,李雲龍很滿意,他抽出一張照片放在桌子上:

  “本莊繁這老鬼子,曾經當過鬼子關東軍司令,九一八事件都知道吧,哼哼,就是這老鬼子策劃的。”

  話音落下,房間裡的殺氣陡然變得凝重許多,連王根生眼神也是殺氣騰騰。

  滿意笑了笑,李雲龍指著桌子地圖上面的張家口,繼續說著:

  “二十六天后,這老鬼子會抵達張家口,參加一次聚會活動。你們這次的任務,就是前往張家口,乾掉這個老鬼子。”

  說完,李大團長手指重重的點在莊本繁照片頭上。

  “團長您放心,我們特種小隊保證完成任務。”

  王根生語氣帶著濃濃的自信:
  “這個本莊繁老鬼子,死定了。”

  王根生有他自信的底氣,他看過資料,也去張家口實地考察過。

  情報資料中有本莊繁的具體行程,護衛兵力,他們只需要守株待兔就可以了,而且張家口的警戒措施比起太原,遠遠不如。

  他有好幾種方法都能確保乾掉這個本莊繁。

  “這一點我相信你們能夠做到。”

  李雲龍環視了一圈。

  經歷三年的磨礪,一次次實戰經驗,特種小隊執行這種情報充足的刺殺任務,完全是手到擒來,更別說如今武器裝備也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還是要小心,張家口畢竟是鬼子駐蒙軍的司令部,駐扎兵力可不少。”

  “另外。”

  叮囑一句之後,停頓片刻,李雲龍陰惻惻的笑了笑,並突然提高了語氣:

  “嘿嘿嘿···”

  “咱們這裡距離張家口足足有五百公裡路途,一去一來要十幾天。你們幾十個人跑這麽遠,就為了殺一個鬼子,這生意呢,做的缺了點味道。”

  說到這裡,李雲龍看向王根生。

  隨著獨立團的大擴編,張大彪已經沒有精力來指揮特種小隊作戰了,這次負責直接指揮的是王根生,雖然經過三年多的磨礪,王根生指揮能力提升很大,指揮這次任務完全沒有問題。

  但,有些東西,還欠缺了點,需要點撥點撥。

  迎著眾人詫異的眼神,李雲龍掏出了一張從報紙上剪裁下來的照片:

  “二十六天后,這天鬼子駐蒙軍前任司令官七田一郎中將離任調往國內的參謀本部,新司令官上月中將上任,本莊繁這老鬼子就是來祝賀駐蒙軍新司令官的,據說兩人關系不淺。”

  “鬼子新司令官的照片我沒有,但原來的那個七田一郎曾經登過報紙,這是他的照片,地圖上也標注的有他的私人住所。”

  “這次任務,我給你們調撥三百五十公斤新式炸藥。威力不比黃色炸藥差。”

  “嘿嘿嘿,到張家口之後,王根生你自己看著辦。”

  話畢,李雲龍將有些模糊但依舊可以看清臉的紙質印刷照片放在桌子上。

  “是。”

  王根生明白團長的意思了。

  “這些情報資料都拿去。”

  李雲龍將手裡的資料整理好遞給王根生:
  “十天之後出發,這段時間你們好好商量一下具體的行動方案。”

  ······
  特種小隊離開後,李雲龍來到了趙剛的房間。

  為了應對鬼子的轟炸,建設大隊對趙家裕進行了一次大建設,翻新重建了幾乎所有房屋,順便也新修建了一個團部,李雲龍和趙剛都有一個房間。

  走進屋子,李雲龍發現趙剛正趴在桌子上看書,桌子旁還堆放著一大堆書本,仔細看了看,李雲龍發現這些書是陳老弟生產線的各種專業書籍。

  “老趙。”

  李雲龍喊道。

  “老李。”

  趙剛放下手裡的書:

  “找我有事麽?”

  “炸藥廠情況怎麽樣?搞清楚哪裡出問題了麽?還要多久才能生產出來?”

  李雲龍直接問道。

  昨天炸藥廠的試生產失敗了,生產的第一批炸藥成品不合格,至於具體原因還沒搞清楚。

  “昨天就找大師傅問過了。”

  趙剛笑了笑:
  “雖然化工類的技術細節他也不清楚,但他可以確定生產線和設備都沒有問題。”

  “陳老板和生產線一起給資料說的很仔細,各種問題和解決辦法都有說明,而且還配有彩色圖文,連管理方面的都有。”

  “借助這些技術資料,昨晚我和總部兵工廠來的那幾個專家組織了攻關,早上就確定具體問題了,昨天是工人不熟練,加工出來的材料純度不達標。”

  “明天就能正式開工,不過咱們工人不熟練,這生產線對工人要求還挺高的,現階段需要總部來的技術專家盯著才行,一開始只能每天產出一百多公斤炸藥。”

  回想起總部過來的那十幾個技術專家看到生產線和設備之後的激動,以及一連串‘這不可能,這是怎麽做到的,居然還能這麽做,’,趙剛意識到,陳老板給的生產技術,工藝,以及所謂簡易生產線,可能比他預計的還要先進的多的多。

  這個簡易生產線,和他想的‘簡易’可能不是一個意思。

  這批專家,有人在國外大廠乾過技術骨乾,甚至有人是化學博士,眼界還是有的,能讓這群人全部驚駭,可見這技術的不凡,為此趙剛還加強了技術的保密措施。

  “給我留三百五十公斤,我十天后要用,其他的都送去張萬和那邊吧,不枉費這小子把他那裡的化工技術專家都送過來。”

  李雲龍笑著說道。

  從張萬和那邊來的幾個化工技術專家,何止是技術底子不錯,這些人,在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專業設備,嚴重缺乏原材料的情況下,土法生產出來少量黃色炸藥。

  “好。”

  趙剛點點頭。

  他們這邊武器彈藥都是陳老板那邊弄來的,基本不需要這批炸藥,如果不是簡易生產線需要那位大師傅經常檢修,他都想把設備送去後勤部那邊了。

  “建造工廠這事,比我想象的要難不少。”

  趙剛突然笑著感慨了一句:
  “大規模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非常多,工人的培訓和管理,質量的控制把關,比建設大隊修公路可難多了,雖然原材料上,年底前滿足日產三十噸不是問題,但今年實際產能,最多能達到三到五噸每天。”

  “除非有個化工類的大師傅。”

  修械所之所以能蒸蒸日上,發展迅速,核心在於那位大師傅,不僅僅技術方面頂尖,會教學生,會培訓工人,管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趙剛和孫德勝負責管理修械所,兩人遇到問題就谘詢大師傅,幾百人的修械所井井有條,沒有任何問題。

  “這其實是個好事。”

  李雲龍微笑著說道,語氣帶著認真:

  “一年兩千噸炸藥,小鬼子只會派飛機持續轟炸,然後慢慢組織兵力從地面進攻,要是年產一萬噸,那就不一定了。”

  隨著獨立團越來越強,自然的,李雲龍眼界也越來越寬,他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思考的東西越來越,再加上平時和陳凡吹牛,聽了一些有意思的理論,結合實際所見,如今的李大團長思維和三年前完全不同。

  “這話說的沒錯。”

  趙剛點頭讚同。

  “嘿嘿嘿···”

  突然,李雲龍笑容一變,變得靦腆,然後拿出了一本書,走到趙剛面前:
  “老趙,來給我講講,這些話是啥意思?我有點看不懂。”

  本來打算趕人然後繼續看書的趙剛眉毛一挑,接過書一看,發現是一本炮兵類書籍,主要講的是炮兵操控和瞄準、指揮,尤其是看到書裡面還做了不少筆記,差點沒控制住表情:

  “你小子這是吃錯藥了?”

  團裡學習氛圍很濃鬱,不少人一有時間就抱著書啃,但這絕不包括李雲龍,這家夥現在識字已經沒有問題了,但絕對不會這麽潛心研究專業書籍。

  即便是炮兵書籍。

  “嘿嘿嘿···”

  李雲龍老臉微微一紅,隨即馬上恢復:

  “我尋思,咱們今後必然和鬼子還有一場血戰。”

  “現在部隊發展速度快,規模也越來越大,好裝備越來越多,好幾個炮兵連,防空連,汽車運輸大隊,今後還有坦克,想要在戰場上發揮這些裝備的全部力量,我這個負責指揮的團長確實得學點知識了。”

  “是麽?”

  看著一臉認真的李雲龍,趙剛深表懷疑。

  雖然這邏輯合情合理,沒有任何問題,但他可是看到了之前的那一閃而逝的臉紅,而且這學習的深度有點超乎想象,都和炮一連連長岩盛有的一拚了。

  “你他娘的,到底教不教!”

  李大團長生氣了。

  “哈哈哈···”

  趙剛當即笑起來:
  “教,我教。”

  炮兵技術,難道是·······趙政委想起了不久前發生的那一件事情,那次是在重建團部的時候,頓時,趙剛看李雲龍的眼神都變了。

  不過李大團長沉迷於知識的學習中,沒有注意到。

  ······
  幾天后。

  北平。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

  崗村寧次看著吉本貞一送過來的情報資料,回想著吉本說的話,手指敲著桌子,陷入了沉思。

  “獨立團在組建年產一萬噸以上的炸藥廠!”

  “噸?”

  他皺著眉頭,重點在噸字上咬了咬重音,隨後搖了搖頭:
  “這絕對不可能。”

  近期他確實收到消息,八路軍在大規模搜集桐油,並擴產食鹽,煤炭,準備組建炸藥廠,但當時沒有多在意,認為只是一個手工作坊而已,一年製造不出來多少炸藥。

  年產一萬多噸,在世界上也算大型炸藥廠了,帝國單個達到這種產能的炸藥廠也只有兩個而已。

  這種炸藥工廠需要大量技術人員,需要數千工人,還需要上遊原材料供應,涉及到數萬人的大型產業鏈,世界上能單獨組建這種炸藥廠的國家不超過十個。

  沒有任何工業基礎的八路軍所謂根據地,組建出年產一萬噸的炸藥廠?

  怎麽想,崗村寧次都覺得,這不可能。

  要說有人給了那群遊擊隊一萬噸炸藥,比如那個陳凡,他還信。

  畢竟那邊出現的大量糧食,證明了此人有帝國所不知道的秘密運輸渠道,好在那個陳凡沒有大規模武器援助,至於糧食,幾萬噸聽上去挺多,但對整體局面並沒有太大影響,帝國軍事實力依舊佔據絕對優勢。

  等南方局勢明朗,等東南亞的資源源源不絕輸送到國內,帝國就能擺脫物資不足的困擾,到時候可以再一舉解決國府和這群叫花子遊擊隊。

  但說八路軍自己從收集原材料到成品製造,實在是很難相信,化工業,還是大規模化工業是一群土哈哈能玩轉的,哪怕有別人技術支援,也不可能。

  以那群人的實力,年產一千噸都不可能。

  不過想到吉本信誓旦旦的話,以及桌子上詳細的各種資料,其中還包括一些獨立團內部的‘機密文件’照片,崗村寧次內心有了一絲絲猶豫。

  常理確實不可能。

  但是。

  “李雲龍···”

  “陳凡。”

  手指動作停止,崗村寧次低頭沉思。

  李雲龍和他那個獨立團從來就沒有符合過常理,還有那個甚至都不知道存不存在的陳凡,那些高質量的武器裝備哪裡生產的?怎麽運輸進去的?同樣完全不符合常理。

  那個陳凡所歸屬的未知勢力,能生產如此高質量的武器,能突破帝國封鎖運輸給李雲龍數萬噸糧食,說不定還真能援建一個炸藥廠。

  就算沒有一萬噸,只有一千噸,也是一個大麻煩,那群叫花子有了千噸計的炸藥,將會給華北地區造成嚴重的治安問題。

  如果,萬一真的是年產一萬噸以上工廠,那可就不是治安問題了。

  沉思片刻,他找來一個衛兵:
  “來人,去叫筱塚義男過來。”

  對於李雲龍,一直和他交手的筱塚義男最了解,崗村寧次打算谘詢一下筱塚義男。

  等待期間,崗村寧次眯了眯眼睛,然後叫來了一個特高課大佐。

  ······
  重慶。

  軍統。

  戴局長辦公室。

  戴老板最近很忙。

  雖然國際上局勢一片大好,鬼子也減弱了軍事攻勢,美國源源不絕的援助也在抵達,但國內的形式偏偏很不樂觀,鬼子一波波輿論攻勢攻勢,製造心裡壓力,不少眼光短淺之輩叫囂著投降。

  趁此機會,鬼子間諜也大肆活動,他自然毫不留情,對鬼子間諜全力出手,收獲頗豐。

  敲門聲響起,隨後走進來一個軍官。

  “有什麽事?”

  戴老板問道:

  “找到給那群人提供武器彈藥和物資的勢力線索了麽?”

  此人是軍統內專門調查那群人的負責人。

  “局座。”

  來人遞上一份期報告資料,語氣有些猶豫:
  “我得到了一個情報,他們正在大量購買桐油,數千噸以上規模,並擴產食鹽,擴產煤礦。準備組建一個年產一萬噸以上的炸藥廠。”

  “年產一萬噸以上的炸藥廠?”

  戴老板嘴角抽了抽,盯著來人看了許久,看的來匯報的人額頭冒冷汗,才說道:
  “你覺得,這可能麽?”

  “局座,這個情報很有可能是真的,我們在那個趙家裕附近的人送過來的消息,他們確實在組建一個大工廠,也發現了不少化工類的設備。”

  來人連忙解釋:

  “而且,他們搜集的那些材料,確實可以製成炸藥。”

  “他們確實在組建炸藥廠。”

  戴局長冷哼一聲:
  “鉀桐炸藥嘛,這種技術,我們也有,二十六工廠那邊已經在向國外購買子技術和設備籌備生產,”

  “你知道二十六廠設計產能多少麽?”

  面對戴局長的詢問,來回報的人一愣。

  戴局長繼續說道:
  “我們的工廠用了美國技術,美國設備,單單技術設備方面的花費超過兩百萬美元,而設計最大年產能是一千噸,這還是理論最大值,實際上能達到四百噸就很不錯了。”

  “年產一萬噸。”

  “這事,比你之前匯報的他們建設機械廠,自己生產發動機和大炮坦克還要可笑。”

  “可局座,那群人真的在搜集大量桐油物資,總量大約在一千噸,咱們這邊都有人運輸桐油過去,這規模可不小。”

  來人繼續解釋道。

  同時,他心裡也暗自腹誹,那個工廠他當然知道,但以那群人的作風,數百萬美元的技術設備,哼哼······
  “炸藥廠是真的,產量也不會低,但年產超過一萬噸,這不可能,我谘詢過美國技術專家,一萬噸鉀桐炸藥,最低也需要消耗桐油三萬七千噸。”

  戴局長能到今天這個位置,自身能力不必說,做事風格一向謹慎細致。

  “三萬噸。”

  來回報的人愣了愣沒有再說話,這個數據,國內產量是達到了,但他們都搜集不起來。

  “你知道年產超過一萬噸這個消息,是誰放出來的麽?”

  沒等手下回答,戴局長接著一字一句,自問自答:

  “日軍華北方面軍情報部門。”

  “啊?”

  來人愣住了。

  “以後辦事情多懂點腦子,不要隨便就被人利用了。”

  戴局長語重心長。

  隨後他面色凝重的說道:

  “確認一下這個炸藥廠的產量,估計是那個陳凡提供的技術。”

  “另外,也調查一下八路軍那個所謂的機械廠。”

  “自造發動機大炮雖然不可能,但最近,這夥人在山洞裡搞出來的兵工廠似乎規模越來越大了,居然能大規模量產槍支了。”

   錯字明天改····
    明天應該有兩章,但全在晚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