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唐朝小官人》第一百三十章:國本動搖
  秦少遊冒出來的想法,一點兒也不過份。

  畢竟他只是個民團頭頭而已,這個民團連做輔兵的資格都不夠,而且只有這寥寥兩百人,不跑,難道還找死嗎?

  秦少遊真打算跑了。

  他不欠任何人,什麽忠君愛國,那是放屁,忠君愛國,何至於自己混到這個地步,何至於自己花錢養兵,何至於去北邙山刷功勳的時候就沒有自己一份。

  於是他直接下令,收拾行囊,準備跑路。

  ……………………

  在洛陽城裡,當楊紹福謀反的消息傳來,立即開始震動。

  滿城嘩然。

  誰也料不到這位晉州折衝都尉也會謀反,要知道,這廝這幾年可沒少拍武家的馬屁,每年都是一車車的賄賂送給武家的族人,對武則天更是恭敬得無以複加,甚至檢舉了不少‘反臣’。

  也正因為如此,有作為河北屏障的晉州都尉楊紹福在,山東叛亂之後,朝廷並沒有加強河北的防務,而是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北邙山。

  可是現在,楊紹福反了。

  在宣政殿裡,一乾大臣已是面面相覷。

  事情鬧得太大,也來得過於突然,讓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

  更何況……

  對於許多人來說,楊紹福的反叛本就是琅琊王李衝的延續,也就是說,這是宗室的叛亂,而李氏的宗族在朝廷內部本就有足夠的號召力,武家坐了天下,在座的人裡,又有幾人對武家的忠心是真心實意的呢。

  說穿了,武家在,他們不失富貴,而李家在,他們依然還是王侯。

  所以他們未必就有平叛的意願,甚至還有人暗中竊喜罷了。

  因而在這宣政殿裡,無人做聲。現在提出任何平叛的建言,一旦叛軍入了城。琅琊王李衝坐了天下,這就等於是了斷了自己的一切後路,等到反攻倒算時,自己可就徹底的完了。

  而這種沉默才是真正讓人恐懼的。

  武則天目光幽深,她隻問了一句,諸卿以為如何,就沒有再問了。

  因為她問不出答案。她終究只是女人,她姓武。

  這就是所有人給她的答案,這個答案十分露骨的說明了一件事,那便是,對於她這個女人,沒有人相信她的國運能堅持多久,天下終究還是姓李,也正因為這個心思,所以她永遠得不到這些曾匍匐在她腳下之人的任何忠臣。

  武則天只是冷酷地笑了笑。她看著這些盡量躲閃她眼睛的人,幾乎可以確認,無論是姓崔還是姓王的人。他們毫無疑問會是神都動蕩之後拜倒在李衝的腳下稱臣。

  她於是長身而起,淡淡道:“武承嗣。”

  武承嗣打了個激靈。忙是出來:“臣在。”

  “卿以為如何呢?”

  武承嗣傻眼了,他其實已經開始慌了,因為在入宮之前,神都之內已經有了許多的流言,而這些流言大多是偏向李家的,內憂外患啊,此時此刻,他能崩出什麽屁來。

  有的人天生就適合享受富貴,卻絕對不會有任何擔當的。

  而武承嗣就是這樣的人。於是他憋了老半天,才道出了一句話:“臣之愚見。當調北邙山各禁軍回防洛陽。”

  武則天終於笑了,她一甩袖子,揚長而去,留下了一群沉默和一些無知的大臣。

  沉默的人,他們有辦法,可是他們想要蛇鼠兩端。

  而無知的人,居然還看不清大周朝真正的敵人在哪裡,居然能夠說出如此幼稚的話。

  這教武則天如何不笑?

  她已出了宣政殿,通過了甬道,抵達了寢殿紫微宮。

  武則天推開了窗。

  她依舊享受這種獨自凝望窗外的感覺,只是在春光明媚之時,她享受的,乃是窗外的牡丹怒放和青草幽香。

  可是如今,窗外只剩下蕭瑟秋風和一地的枯黃。

  那些三呼萬歲之人,如今卻變得老謀深算,從前那些恭維,如今卻只有永恆的沉默。

  窗外景色依舊,誠如上一個秋日,蕭瑟秋風今如是,卻已是換了人間。

  她目光幽幽,抿了抿朱唇,最後她淡淡地笑了。

  武則天緩緩地道:“婉兒。”

  “臣在。”上官婉兒一如既往的拘謹。

  武則天慢悠悠地道:“武尚書所言之事可行嗎?”

  上官婉兒道:“臣以為不可。”

  武則天道:“為何?”

  上官婉兒小心翼翼地看了武則天一眼,道:“大周的敵人不是一個楊紹福,也不是一個李衝。大周的敵人是在洛陽內部,李衝和楊紹福正因為看破了這一點,所以才兵行險招,他們的目的是要把大周的真正敵人引出來,等到那時,就是他們得逞之日。”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道:“陛下的真正隱患在於人心,現在叛軍即將進入關東,這世上還有誰更可靠?楊紹福的兵馬不過區區萬人,而城中的禁軍則有三萬,可是這三萬人可靠嗎?既然神都之內的禁軍不可靠,那麽即便調動北邙山的禁軍,又可靠嗎?陛下調動北邙山的軍馬前去討伐關東的叛軍,若是這些人從賊了呢?”

  一切的真相終於可以解釋了。叛軍不可怕,可怕的是周軍內部的這些人,有幾人可靠呢?

  他們出了城,或者從北邙山調撥過來,又有什麽用?李家在他們眼裡才是正統,只要有一人臨陣倒戈,那麽就會發生連鎖的反應,最後摧枯拉朽,葬送掉武則天所有的一切。

  況且……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只有天知道,在城中有多少人在蠢蠢欲動,男人總是不願受製於女人,即便現在這個高高在上的女人比絕大多數人要強上許多。

  這才是問題的所在,才是動搖國本的關鍵。

  武則天淡淡一笑,不由回眸看了上官婉兒一眼,道:“大周的男人,有幾人有婉兒的樣兒呢?既然你認為武尚書所言之事不可行,那麽不妨就來說說看眼下當如何?”

  “固守待變!”上官婉兒苦笑道:“只能固守,洛陽城內的一兵一卒都不能發出,以防生變。而北邙山以及虎牢諸軍亦不可輕易調撥,越是調動,越是讓人以為事態惡化,只會讓人生出異心,陛下,此戰不是刀兵之戰,戰的是心,誰更穩妥,誰的心更強,誰就是勝者。”

  “文武百官,乃至於禁軍內部,絕大多數人,其實都在觀望,陛下穩一分,越是不急不躁,他們對陛下就越是忠心耿耿,可是陛下越是驚慌失措,四處調撥大軍馳援神都,那麽無數的流言就會甚囂塵上。”

  “你的意思是,朕就這樣乾等著?”

  “聖皇,右羽林軍大將軍李多祚掌握禁軍多年,素來為軍中之人欽服,他的兒子李承訓已經成年,聖皇何不此時將太平公主下嫁李承訓,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武則天頜首道:“這是個不錯的方法。”

  李多祚此人,在軍中的威望很高,立下過不少的功勞,最重要的是,他執掌禁軍許多年,禁軍各衛大多是是他的親信。現在上官婉兒提出拉攏李多祚,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只是……

  武則天微微一笑道:“可是朕若是將太平下嫁他的兒子,未必就能得到他的忠心。”

  “聖人……”

  武則天踱了幾步,慢悠悠地繼續道:“朕可以下嫁公主,難得那李衝就不可以嗎?這些年,有多少公主下嫁了,可是國難之時,靠得住的又有幾人,你啊,雖是看清了一些東西,可是有些東西卻依舊沒有看清。你想要得到忠心,是不能靠這些來維系的。”

  “臣愚鈍。”

  “傳旨,朕要出宮,移駕南衙。”

  南衙,便是禁軍的所在,而上官婉兒的臉色卻是變了。

  她忙道:“此非常之時,禁軍之中未必就沒有心向叛賊之人,聖皇此去,恐有刀兵之禍,請聖皇三思。況且那李多祚也未必就忠心耿耿,假若他效仿楊紹福,行那不軌之事,豈不正好讓聖皇落入了賊手?”

  武則天卻是冷酷地道:“朕再說一遍,移駕南衙!”

  上官婉兒隻得道:“臣……遵旨!”

  宮中開始雞飛狗跳起來,半個時辰之後,鑾駕便開始出發了,出則天門,往南衙而去。

  這一路上,武則天猛地想起了什麽。

  “太平去了哪裡?”

  上官婉兒在鑾駕前隨侍,突然想起什麽,有些慌亂地道:“陛下,據說她在孟西的田莊。”

  武則天的眼眸掠過了一絲冷色和焦慮:“回京了嗎?”

  “臣不知,臣想起來了,秦少遊是孟津團結營校尉,他……也在孟津……”

  叛軍南下,孟津首當其衝,這也難怪上官婉兒的臉色不好了。

  這個時候,只怕叛軍已經開始渡河了吧,無論是李令月還是秦少遊,能夠幸免嗎?

  “陛下……”

  武則天大手一揮:“不要再說了,且先去了南衙再說。此外,擇選一百最忠心的飛騎速去孟西接公主回京,至於秦少遊……給他傳個信,告訴他,若是他想回來,就立即返京,朕……不會加罪!”

  ……………………………………

  老虎需要大家的支持,求票呀!(未 完待續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