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唐朝小官人》第二百二十章:徒勞無益
  卻說蘇靜得了欽命,其實不需授意,他也明白怎麽回事,兵部與昌平之間的往來公文,他俱都已經調出來,仔細一查,便曉得了一個關鍵人物——都尉秦少遊。

  當然……這個案子卻是不必急於一時,得先從黑齒常之著手,而黑齒常之大家卻都是曉得,此人心向李家,陛下早有收拾他的心思,那麽……黑齒常之當然不能動,而矛頭指向,只能說秦少遊。

  他一路至孟津,旋即渡河,輕松愉快的前往昌平。

  隻十幾日功夫,便抵達了晉州。

  晉州這裡,與其他地方不同,因為李衝謀反,晉州府兵竟是從賊,這些賊兵在孟津為秦少宇所破,朝廷又任命了總管,帶兵招討晉州,殺了不少亂黨,自此之後,這晉州的百業蕭條,路上行人皆無。

  蘇靜因為急著趕路,卻不得不在這城中暫時歇下,誰曉得這裡的防禁竟是森嚴了許多,叫人打聽,才曉得那秦少遊帶著千余兵馬南下,也是途徑與此,不過這個家夥排場倒是不小,又帶著千余兵馬,秦少遊又曾破了此處的賊軍,生怕有人襲擊,所以加強了防衛,便是本地刺史,雖然未必喜歡秦少遊,卻也知道原由,生怕再此出了什麽亂子。

  因而蘇靜的大駕,卻是城門處被攔住。

  門口的兵丁似乎非同一般,並不像是新募的府兵,一個個全副明光鎧,目中帶著警惕。

  “站住。是什麽人,轎中的人,落下檢查。”

  遇到這種情況,蘇靜坐在轎中,卻如古井之波,面色不改。

  轎外的隨便大喝道:“轎中坐著的,乃是蘇禦史,爾等何人。竟也敢攔駕。”

  帶隊的武官卻是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低聲議論了幾句,便有人上前,道:“我等乃是秦都尉帳下,奉命在此值守,以防宵小滋事。請禦史大人下轎。也好讓我等交付一下差使,若有得罪之處,還請禦史海涵。”

  外頭的隨扈不禁笑了:“你既知道我家主人的身份,卻還敢教他出來?堂堂禦史,代天巡守四方,可是你們這些人能看的嗎?快快滾開,休要在此擋道。”

  這……

  領隊的人,乃是當年團結營的核心。便是那位曾經又懶又讒的王二,不過現在的王二,早已是脫胎換骨,人有了見識,經過了一次次的磨礪,總是能讓人刮目相看,現在王二在營裡任伍長,這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官,此時他面露出猶豫之色。因為上頭給他的軍令是無論何人,都要接受察驗。顯然下令的人,沒有想到晉州這個山疙瘩地方。居然會來一個禦史,他竟也不知該怎麽辦了。

  只是團結營的軍令,向來是沒得商量的,王二隻好硬著頭皮,正色道:“某職責所在,卻還是要得罪。”

  聽了這話,那些個隨扈頓時勃然大怒,有人冷笑:“倒要看看,你們憑什麽攔人。”

  “慢著。”轎中的蘇靜終於有了動靜,他咳嗽一聲,立即有人乖乖掀開了轎簾,他慢騰騰的走出來,左右看了一眼,最後目光落在王二身上,緊接著他又咳嗽,不得不把拳頭握緊,放下嘴下,走了幾步之後,他慢悠悠的道:“不是說要檢查嗎?盡管來查吧,且來看看,老夫是不是亂黨!”

  那王二便上前,小心翼翼的打量了蘇靜,又有人鑽進轎子裡去,朝王二搖搖頭,王二連忙躬身行禮,道:“蘇禦史,得罪了,請入城吧。”

  蘇靜卻突然冷笑:“慢著。”

  王二隻得道:“不知蘇禦史還有什麽吩咐?”

  蘇靜惡狠狠的看著他,道:“你們的公務既然完成了,可是本官的功夫卻還懸而未決。本官帶著聖命,是來巡視你們這些不知好歹的官軍,還有你們這些冥頑不化的武官,你們自稱自己是團結營的,可是這裡是晉州,這晉州之事,與你們何乾?你們的都尉可是秦少遊?可笑,他一介河南府的都尉,倒是在此擅自調動官兵起來了,今日……你們就給本官一個交代罷。”

  蘇靜正想借題發揮呢,結果偏生這團結營卻是給他送了個枕頭來,現在趁著這個機會,先坐實了一個罪狀再說。

  要知道,雖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隨意調動官兵,去做超出了自己職責的事,這種事可大可小,真要往大裡說,說是圖謀不軌,卻也說的過去。

  王二嚇了一跳,忙道:“這只是為了保護秦都尉的安全,這個地方,畢竟非比尋常……”

  說到這裡,蘇靜卻是笑了,道:“來人,將這些亂兵,給本官暫且拿下,我們就不必入城了,咱們這就轉道去城外的十裡驛站歇下,等老夫這便親書奏疏,現彈劾了這河南府的都尉再作計較。”

  那些個隨扈聽罷,精神一震,紛紛拔出刀來,個個窮凶極惡,便要拿人。

  要知道,似王二這些人,畢竟是出身在底層,即便現在當了兵,跟著秦少遊,有過不少見識,可是天性上,對這禦史卻是敬畏的。況且蘇靜說的如此嚴重,居然說自家的都尉擅自調兵,這種罪名是否牽強附會他也不知,可是唯一知道的,卻是眼下絕不能給都尉大人惹麻煩,一見對方要動強,眼看幾個乳臭未乾的兵亦要拔出腰間的刀來,王二倒是冷靜的很,忙道:“不可無禮,都把刀收起來,更不要給人口實。”

  蘇靜的隨扈們見狀,更加猖獗,一個個將這些七八個團勇給製住,緊接著,這一行人,直接取道驛站去了。

  ……………………………………………………………………………………………………………………………………………………………………………………………………………………………………………………………………………………………………………………………………………………………………………………

  方靜心急火燎的尋到了剛剛從晉州刺史府上回來的秦少遊。

  秦少遊尋那位刺史,不過是禮節上的拜會罷了,這裡剛剛發生叛亂,所以朝廷對這裡極為關注,既然任命了刺史來,此人必定是個能臣,不過到底能乾不能乾,顯然卻不是秦少遊說了算。事實上,他對此人幾乎沒有什麽印象,更像是庸庸碌碌之輩。

  見方靜臉色不好看,秦少遊反而失笑,道:“方校尉,你這又是怎麽了,怎的,莫非又是營裡打架了?打就打吧,一群人年輕氣盛,偶有一些矛盾,也是理所應當,等他們打累了,再把他們吊起來,每個人抽幾鞭子也就是了,何必什麽事都急急匆匆,似你這樣的性子,兵倒是帶出來了,人卻是急死了。”

  方靜壓低聲音道:“不知是何故,城外突然來了個禦史,伍長王二人等去例行檢查,誰曉得卻被這禦史拿了,現在他們就在城外,又不肯進城,秦都尉,是不是下個公文,去把人索要回來?”

  秦少遊臉色微微一滯,他背著手,怫然不悅:“這個禦史,可是姓蘇。”

  “聽說是的。”

  其實在回來的路上,秦少遊就收到了上官婉兒的書信,上官婉兒提及了京師之中發生的許多事,而且還特別提到,從洛陽那兒,出發了一個叫蘇靜的禦史,是要昌平,核查黑齒常之擅自調兵的事。

  本來秦少遊倒也不以為意,因為朝廷的禦史就是乾這個的,這天下文武百官發生的事,他們都有資格去核實,問題就出在上官婉兒那兒,畢竟洛陽城裡發生的事實在太多,上官婉兒給自己寫信,當然會揀重要的說,一件和秦少遊無乾的事,怎可能特意在信中提及。

  唯一的可能無非就是這個禦史和秦少遊有關系,而且查的是黑齒常之調動官兵,而黑齒常之調動官兵是為了聲援秦少遊,如此一來,事情也就很清楚了,上官婉兒這是告訴秦少遊,有人似乎打算對自己動手,動手的人是蘇靜,他是要通過黑齒常之,把這件事延燒到秦少遊的頭上。至於這個蘇靜背後的人是誰,似乎也不難猜測。

  秦少遊臉色凝重的原因就在於,現在王二這些人,居然好巧不巧,落在了蘇靜的手上,蘇靜是禦史,按道理來說,他確實有權利去抓幾個官兵,也有資格,對這些官兵進行審問,這是天子給禦史的特權,尤其是在這大周朝,禦史的權威極大,否則也不可能湧現出來俊臣等一批酷吏了。

  現在方靜希望自己下一份公文,先把人撈出來,秦少遊卻是搖頭,道:“我看這個姓蘇的禦史,是有備而來,絕非是無的放矢,他既然動手拿了人,就絕不會輕易放人,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做這等徒勞無益之事。”

  ………………………………………………………………………………………………………………

  第二章送到。(未 完待續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