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唐朝小官人》第六百二十五章:一戰定乾坤
  第3章

  對於韋陳亮他們來說,秦少遊這個條件實在有些優渥,甚至優渥的有點兒讓人難以置信。

  某種程度,他們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韋家和秦少遊乃是大仇,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況且,韋家已經成了公敵,即便秦少遊處死自己幾人,也絕不會有人詬病。

  甚至可以不客氣的說,秦少遊殺了他們,那也叫為民除害。

  可是現在,秦少遊居然居然要招降他們。

  一瞬間,韋陳亮明白了。

  秦少遊這樣做,絕不只是不忍韋家滅族這樣簡單,他這樣做,實在是一箭雙雕。

  想想看,韋氏因為對大臣的不信任,因而將所有的要害職位,都分封給了韋家的親族和門生故吏,這些人,如今要嘛掌握著軍隊,要嘛成為封疆大吏,也有人在朝中的要害機構任職。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天下,幾乎就是韋家的天下,韋家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對於這個天下的朝野滲透實在太深太深,現在秦少遊討韋,和韋氏已經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正在這時,除了韋氏堅決抵抗之外,其余的韋家人也與韋氏幾乎是一鼻孔出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至少在所有人看來,秦少遊討韋就是討伐韋家,大家已經沒有了退路,除了拚死抵抗之外,別無他法,因此,韋氏下詔‘討賊’,韋家上下也是同氣連枝,因為他們自覺地,自己和韋氏已經是命運共同體,雖然知道前途無亮,卻非要垂死掙扎不可,反正坐以待斃是死,拚命還能博得一身榮華。這個韋家的體系也正因為如此,開始在這種重壓之下,不得不高速的運轉起來,與秦少遊分庭抗禮。

  而如今,秦少遊赦免他們,並且願意留用,這幾乎是告訴天下人。韋家人只要肯歸降,依然可以保住富貴,保住自己的性命,韋家人和秦少遊,根本就沒有什麽天大的仇怨,這一切。不過是秦少遊和韋氏之間的仇恨罷了。

  如此一來……即便那些韋家人未必肯來歸降,可是也不再有那樣強烈的緊迫感了,從前是不拚命就可能要身死族滅,全家死光光,不拚命成嗎?而如今卻是,自己的職責是要遵守的,韋家若是能夠獲勝。自然再好不過,實在不成……似乎也並非全然沒有退路。

  這便是人心啊,這人心一旦起了如此微妙的變化,那麽秦少遊討韋便成功了一半。

  除此之外。秦少遊招降自己這些人,某種程度,怕也是有迅速控制自己封地的打算。

  各鎮的封地,都督們都已經經營了幾年,有的管理的好,也有人管理的壞,可是有一條卻有共同之處。那便是各鎮幾乎都都督們的人安插和控制,這些人,有的是都督的親友。有的是都督們提拔的故舊,他們在各鎮治下的各種職位上。有的出任幕僚,有的治理一州一縣,不一而足,這些人說穿了,就是都督們的親信。

  秦少遊當然可以直接帶兵殺過去,然後將這一州一縣,通通接收起來,只不過,即便秦少遊要新任官吏,可是新官想要在短時間內立即熟悉本地的情況,並且展開治理,只怕沒有一年半載的功夫,也是不成的。

  而那些人,本質上就是地頭蛇,若是得到他們的協助,事情顯然就好辦的多,至少對於現在的秦少遊來說,假若讓秦少遊為了接收這七鎮而荒廢一年半載的功夫,只怕他也等不及。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面安撫住這些舊部和舊吏,利用各鎮都督的影響,暫時先穩住局面,而後,軍隊開始派駐,接著便是一些秦少遊安插的官員進入各鎮各州各縣開始熟悉情況,再之後,就是對於那些從前的官吏,若是用的上的自然留任,那些草包則在情況穩定之後一腳踢出去,自然,踢出去也是會有技巧的,總是不至於讓人徹底絕望,多半也是掛個閑職,給一些俸祿供養。

  總而言之,利用這些韋家人,秦少遊立即便可讓七鎮改旗易幟,一月之內,就能穩住局勢。

  如此種種,都是對秦少遊百利無一害的事,何況,秦少遊控制住了七鎮,利用的卻是五軍府和五軍營的模式,這就意味著,這些都督雖然享受著高官厚祿,而且也能有一定的權利,卻幾乎將這七鎮控制的死死的,完全不可能脫離控制范圍之外。

  雖然韋陳亮明白了秦少遊的居心,心裡卻也只能苦笑,即便明白他的謀劃又如何,自己還有選擇嗎?此人工於心計,在這種情況之下,依然還存著清明和理智,又掌握著如此精兵,現在看來,韋家覆亡的幾率極大,難道自己非要硬碰硬,讓韋家跟著自己一道滅亡?

  韋家未必就需要攀附著一個韋氏,韋氏的那場大富貴固然很是吸引人,可是對於韋家人來說,終究還是風險太大,自己要活下去,韋家也要延續,面對這個有致命吸引力的要求,他無法拒絕。

  事實上,就算韋陳亮想要拒絕也沒有用,因為這時候,其他人紛紛已經道:“願為殿下效命。”

  韋陳亮苦笑,似乎不差自己一個了,他忙道:“下官何德何能,蒙殿下不棄,也願為殿下效命,殿下有命,絕不敢辭。”

  秦少遊似乎早料到會是這個結果,這六人對他有大用,其實一切都如這韋陳亮所料,秦少遊就是想的,分化韋家,同時快速控制七鎮,這是秦少遊最好的結果。

  秦少遊笑了笑,道:“既如此,明日開始,本王會抽調一部分兵馬,保護你們各回本鎮,其余的事,自有五軍府和五軍營處置,你們好好盡心用命,本王斷然不會虧待。”

  眾人千恩萬謝,忙是去了。

  秦少遊卻在大帳之中,接下來則是開始起草了一份奏報,自然是向二皇子報捷。

  現在的二皇子,某種程度就是天下人眼裡的儲君。秦少遊帶兵在外,發生了什麽,自然也該報請他知道。

  半個時辰過去,奏報書完,命人快馬送出去,一面對那親兵道:“傳來,明日清早。五軍營除趙虎一部之外,其余人等,各撥五千人馬,保護各鎮都督回自己本鎮駐所,明日神策軍和趙虎所部,清早出發。立即回函谷關,一刻都不能耽誤。”

  這一路,還有許多的事要處置,函谷關那兒,也不能小看,不能給他們出關決戰的時間,也就是說。秦少遊得趕在韋玄貞意識到自己的主力已經抵達這裡之前,以最快的速度,與自己的大軍會和,如此一來。才可讓函谷關的敵人不敢輕舉妄動。

  此戰之所以能夠有如此戰果,說穿了就是靠秦少遊這麽多年經營下來的資源,更直白一些,無非是用錢砸出來的機動能力,運河、大量的船隻征用,如此種種,玩的就是心跳。

  而現在。秦少遊要做的事還有許多,一方面,那七鎮必須盡快控制。五軍營的鄭榮必須及時派出官吏分赴各州各縣,五軍營也要在那兒駐軍。至於那些俘虜,一部分精壯的,可以擇選去衛州操練,其余之人,只能發放路費,讓他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了。

  當然……秦少遊更為關注的,還是各鎮都督們的態度。

  這些老油條,可沒有一個人是省油的燈,只怕接下來,自己更多的精力,是應付他們。

  想到明日清早就要啟程,又是幾日的旅途勞頓,秦少遊沒有多想,連忙睡下。

  捷報已在次日用快馬送到了洛陽。

  對於這場戰爭,許多人格外的關心,無論是這些秦少遊提拔起來的官員,還是那些已經從秦少遊體系中分到一杯羹的關東士族,又或者是商賈,甚或者是尋常的匠人,乃至於一些販夫走卒,他們都非常清楚,自己能有今日,憑借的就是秦少遊,是秦少遊開創了今日,也正因為如此,這場戰爭幾乎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

  因此當捷報傳來,洛陽沸騰,這似乎是一場全民的戰爭,似乎所有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因而神策府的煙花爆竹買賣,一日之間,銷量暴增,滿城都是鞭炮的轟鳴聲,比之尋常的年節都更熱鬧一些。

  街頭巷尾,已經開始在議論此事了。

  不過這個時候,王琚和楊炯二人卻沒有怠慢,他們拿著秦少遊的奏報,連忙入了龍門宮,前去拜見李重福。

  李重福在這宮中,待的實在是煩悶,他聽說外間許多人對自己抱有極大的期望,尤其是不少從關中來的人,更是對自己十分熱切,只是……這些人幾乎都和迎賓館打交道,而自己這個皇子,卻不能與他們相見。

  時日久了,李重福不免有些惱火,只是心裡的怒火,卻是無處發泄,一方面,是怕隔牆有耳,自己的一些話,若是傳出去,難免使自己和秦少遊的關系僵化,而最重要的卻是,眼下非常之時,韋家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大患,他若是在後方拖了後腿,當真這神策軍完了,自己也不能幸免。

  他焦灼的在宮中等著消息,顯得悶悶不樂,當聽說王琚和楊炯求見,讓他打起了幾分謹慎。

  王琚和楊炯是秦少遊身邊最得力的兩員乾將,這二人在這裡,幾乎相當於宰輔,為秦少遊打理著方方面面的事,現在這兩個重要人物突然尋上門,肯定是有什麽事發生。

  王琚和楊炯進了正殿,先是向李重福行了禮,李重福朝他們點頭,這時王琚拿出奏報,道:“恭喜殿下,托殿下洪福,魏王殿下率軍一舉擊潰韋陳亮所部,捷報剛剛傳來,十幾萬賊軍,已是灰飛煙滅。”

  聽到這裡,李重福不由精神一震,大捷了,這韋家……如此不堪一擊,哈哈……

  他抖擻精神,道:“好,魏王果然非同凡響,韋賊該死,該死。”

  王琚和楊炯對視一眼,對於這場大捷,他們也頗為興奮,他們很清楚,韋家的兩線大軍,最為脆弱的自然是韋陳亮這一路軍馬,魏王選擇從這處著手,目的自然而然是借此來動搖韋家的根基,這場大捷一出,其實軍事上的意義並不大,因為聯軍的實力本就不強,說是不堪一擊或許是過份了,可是至少對於魏王來說,真正的敵人,顯然是函谷關內,最為精銳的數十萬禁軍,可是在政治上,這一戰卻是極為關鍵,甚至可以說,在政治上,魏王殿下已經大獲全勝了,韋家再無出關中的可能,現在的韋氏,某種程度也不過是一個軍閥罷了。

  王琚道:“這都賴殿下的洪福,魏王殿下大勝之後,立即傳書,讓臣與楊公前來向殿下報喜。”

  這句話,倒是聽著挺舒服的,李重福頜首點頭:“魏王這是大功一件,噢,是了,既大敗了韋陳亮,那麽接下來,理應殺入函谷關,將那韋家斬殺殆盡,為本王的兄弟們報仇了吧……”

  其實現在李重福最憂心的就是這個,他急著要入關,真的不願在這洛陽待下去了。

  時間拖得越久,越是夜長夢多啊。

  聽了李重福的話,王琚和楊炯都是面面相對,都不禁微微笑起來。

  該入關了嗎?

  全章送到。(未 完待續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