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紅色莫斯科》第2072章
  第2072章

  索科夫聽西多林這麽說,不禁冷笑起來:“若是奪取華沙真的如此容易,就好了。”

  西多林聽後不禁一愣,隨後反問道:“為什麽?前段時間獲取的情報裡,不是說德軍在本月3號就要撤出華沙城麽?”

  “參謀長同志,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是波涅傑林插嘴說:“如果城裡沒有爆發什麽起義,那麽德國人完全有可能按照計劃撤出華沙城。但如今城市裡爆發了起義,德國人假如還按照原來的計劃撤退,就意味著會蒙受巨大的損失。所以,根據我的判斷,德國人不但不會撤退,相反還會向華沙城內增兵,平息了城內的起義之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可是我們的坦克第2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的部隊,已經衝進了華沙的東部。”西多林不服氣地說道:“而且崔可夫將軍的近衛第8集團軍也從華沙的南面成功渡河,並建立了登陸場,只要他們能盡快地向北發起攻擊,與城東方向的部隊配合,我相信解放華沙,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參謀長同志,你實在是太樂觀了。”索科夫搖著頭說:“雖說我軍已經衝入了華沙城東,但要想佔領整座華沙城,就必須首先渡過維斯瓦河,在城西建立一個登陸場,以方便我軍集結部隊,向城西的敵人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但是……”

  說到這裡,索科夫指著桌上的華沙地圖,對西多林說:“參謀長同志,你瞧瞧,維斯瓦河上只有四座橋梁,如果我軍能順利地拿下,那麽在短時間內奪取華沙還有一線希望。可要是德國人狗急跳牆,直接將維斯瓦河上的這四座橋梁一炸,你覺得我們的部隊還能順利地解放華沙嗎?”

  對於索科夫的這種說法,西多林無言以對。但他還是不甘心地說:“就算是德國人炸掉了維斯瓦河上的橋梁,使城東的部隊無法到達城西,可崔可夫將軍的部隊呢?他們如今已經渡過了維斯瓦河,沒有天然的屏障阻隔,要進入華沙城,恐怕要容易得多吧。”

  “參謀長同志,伱又錯了。”這次還是波涅傑林出口反駁西多林:“崔可夫將軍的部隊之所以能強渡成功,主要還是德軍在這些河段的防禦薄弱。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這些地方的河流縱橫,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的展開,德軍覺得我軍就算從這一地域渡河,也很難展開大部隊,對他們構成的威脅並不大。”

  “參謀長同志,”索科夫等波涅傑林說完之後,也補充道:“剛剛元帥同志給我打電話時,曾經提到過崔可夫將軍的部隊,說他們所建立的登陸場,此刻正遭到德軍四個師的攻擊。為了防止堅守登陸場的部隊被德軍趕進維斯瓦河,方面軍司令部派出了舟橋部隊,正在爭分奪秒地架設浮橋,以便把集結在右岸的部隊和各種裝備運過去。”

  得知崔可夫的部隊處境艱難,西多林沉默了,他沒想到局面居然會在短時間內,變得如此嚴峻。如果照現有的趨勢發展下去,不但無法盡快拿下華沙不說,進攻部隊甚至還有遭受重創的可能。

  “司令員同志,我不明白,德國人為什麽會下達撤離華沙的命令呢?”

  索科夫在腦子裡組織了一下詞匯,隨後說道:“根據小道消息,在十天前,小胡子曾經遭到了他手下的軍官刺殺。雖然這次的刺殺行動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多少還是影響到部隊的軍心和士氣。再加上德軍在白俄羅斯和波蘭境內都遭到了慘敗,為了穩住局面,就需要適當地放棄一些城市,集結重兵防守重要的地段。我想,這大概就是德國人原先打算放棄華沙的初衷吧。”

  聽完索科夫的分析,波涅傑林點點頭,用肯定的語氣說:“司令員同志,你說得沒錯,德國人之所以想放棄華沙,應該就是你所說的原因。如果華沙城內沒有發生什麽起義,我想我軍過兩天就能順利地開進城內了。但隨著起義的爆發,城裡的形勢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我想我們短時間內進入華沙,已經是不現實的。”

  西多林盯著地圖看了一陣,隨後抬頭對索科夫說:“司令員同志,假如我們還有氣墊船可以利用,如今倒是一個進入華沙的最佳時機。”

  對於西多林的這種說法,索科夫倒是表示讚同:“沒錯,參謀長同志,你說得沒錯。靠著氣墊船強大的機動性,我們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地點渡過維斯瓦河,並迅速地集結起一定規模的部隊。乘著德國人在城西和起義軍打得不可開交,我們出其不意地向城西方向發起進攻,沒準能在一兩天時間內,成功地佔領這座城市也說不定。”

  索科夫的話讓西多林的眼前一亮:“司令員同志,要不,我們向元帥同志提出請求,讓武器裝備部重新把氣墊船配備給我們,那樣我們就能出其不意地渡過維斯瓦河,並趁著德軍防守混亂之際,拿下華沙城。”

  西多林的提議的確很誘人,但索科夫思索了一陣,還是拒絕了他的提議:“參謀長同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我覺得上級可能不會同意。你想,我們當初完成了在白俄羅斯的攻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肯定還有很多使用氣墊船的地方,但上級還是毫不猶豫地調走了氣墊船,證明他們打算把這些裝備用在其它更重要的地方,我們就算提出請求,恐怕也不會同意。”

  雖然索科夫的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但這次波涅傑林也附和了西多林:“司令員同志,我覺得你可以嘗試一下。就算被拒絕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反正我們這段時間也是奉命休整。可要是上級同意將氣墊船交給我們使用,沒準就能成為改變當前戰局的一個關鍵。”

  “是的,司令員同志,試一下唄。”西多林也順水推舟地說:“就算被上級拒絕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可萬一要是同意了,對我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

  兩人的話讓索科夫心裡動搖了,他心裡很清楚,若是有了氣墊船的配合,自己可以在一夜之間,將一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旅渡過河,並趁著華沙城西的德軍和起義軍打得不可開交之際,發起突然襲擊,沒準還真的拿下整座城市也說不定。

  “好吧,”索科夫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嘗試一番,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接通了方面軍司令部。一聽到馬利寧的聲音,他便試探地問:“方面軍參謀長同志,我是索科夫,我有急事要找元帥同志,他在嗎?”

  “在的,在的。你等一下,我馬上幫你叫他。”很快,索科夫就聽到聽筒裡傳出馬利寧喊羅科索夫斯基的聲音:“司令員同志,索科夫將軍說有急事找您。”

  羅科索夫斯基聽說索科夫有急事找自己,心裡也覺得挺奇怪的,自己剛剛和他通話時,有什麽事情為什麽不說,偏偏現在打電話過來說:“喂,米沙,你找我有什麽事情?”

  “您好,元帥同志!”索科夫字斟句酌地說:“我覺得如今華沙城東的戰鬥和華沙南面建立的登陸場,恐怕都達不到我們的最終目的,所以打算請求您同意讓我的部隊加入戰鬥。”

  “什麽,讓你的部隊加入戰鬥?”羅科索夫斯基有些詫異地反問道:“為什麽?”

  索科夫心裡很清楚,要想說服羅科索夫斯基,就必須先向他分析清楚當前的形勢:“元帥同志,我軍雖然已經衝進了華沙的東部,但這座城市卻被維斯瓦河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一旦德軍炸毀了維斯瓦河上的橋梁,那麽我們的部隊就算佔領了城東,恐怕也很難渡河進入城西地區。”

  “而崔可夫將軍指揮的部隊,雖然在維斯瓦河的左岸建立了登陸場,但德國人肯定不會聽任他們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鞏固登陸場,肯定會出動部隊實施反擊,試圖將登陸場上的部隊消滅或者趕回右岸地區。”

  “我正是考慮到這兩點,所以打算重新開辟一條新的進攻路線,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新的進攻路線?!”羅科索夫斯基有些驚詫地問:“在什麽地方?”

  “在華沙城與馬格努舍夫登陸場之間的位置。”索科夫說出自己打算實施突破的位置後,又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我之所以選擇這個位置,一是因為距離華沙城比較近,利於展開進攻;二是背靠著馬格努舍夫登陸場,現在可以幫他們牽製一部分德軍的兵力,將來我們在兵力不足時,還能得到崔可夫將軍部隊的支援。”

  “那你為什麽不選擇從華沙北面發起進攻呢?”羅科索夫斯基問道。
    “原因很簡單,元帥同志。”索科夫回答說:“因為在華沙的北面有莫德林要塞,它所擁有的遠程炮火,將給我們的進攻部隊造成巨大的傷亡。”

  羅科索夫斯基等索科夫說完之後,又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道:“你們集團軍的渡河器材,不是都交給崔可夫的部隊了麽?你打算用什麽器材,把你的部隊運送到維斯瓦河的左岸?”

  “氣墊船!”索科夫說道:“這種運輸器材,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大量的部隊和裝備運送到左岸地區。”

  “可是氣墊船不是被武器裝備部收走了麽?”羅科索夫斯基有些意外地問:“難道你有辦法讓烏斯季諾夫同志把這些裝備,重新送給你們嗎?”

  “元帥同志,這正是我給您打電話的原因。”索科夫說道:“我希望能由您出面,和烏斯季諾夫同志商議一下,看他能否再將這批氣墊船交給我們。”

  對於索科夫的這個請求,羅科索夫斯基有些為難了,別看他如今已經是元帥了,但級別依舊無法和烏斯季諾夫這個年輕的人民委員相提並論,就算自己向對方提出請求,對方能否答應,依舊是一個未知數。

  索科夫聽到羅科索夫斯基遲遲沒有說話,便猜到他肯定正在為難,連忙補充道:“元帥同志,時間緊迫,如果氣墊船能早一點到達,我們奪取華沙城的幾率還比較高。若是等德軍的主力部隊趕到,就算我們再多的部隊過河,要想奪取這座城市,難度也會成倍地增加。”

  索科夫說的這些話,羅科索夫斯基何嘗不明白。在權衡一番後,他對索科夫說:“好吧,米沙,我立即給烏斯季諾夫同志打電話,希望他能將這批氣墊船交給我們使用,以便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放華沙。”

  羅科索夫斯基結束和索科夫的通話之後,坐下來思索了一陣,覺得如果自己冒冒失失地聯系烏斯季諾夫,大概率會被對方拒絕。正在左右為難之際,馬利寧湊了過來,好奇地問:“司令員同志,您在想什麽?”

  羅科索夫斯基便把自己剛剛與索科夫的對話,向馬利寧重複了一遍,最後說道:“我和烏斯季諾夫同志們沒有什麽交情,如果向他提出這個請求,很大幾率會被拒絕。”

  “也許我們可以找朱可夫元帥幫幫忙。”馬利寧向羅科索夫斯基建議道:“不管怎麽說,他們兩人都是最高統帥部的成員,彼此能說得上話,由他出面,沒準能解決這件事。”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羅科索夫斯基想到朱可夫如今就在第65集團軍司令部,連忙命人幫自己接通了該司令部的電話:“我這就給朱可夫元帥打電話。”

  電話接通之後,接電話的巴托夫以為羅科索夫斯基有什麽作戰任務交給自己,還主動問道:“司令員同志,您有什麽作戰任務要交給我們嗎?”

  誰知羅科索夫斯基卻問:“朱可夫元帥在嗎?”

  “在的,元帥同志就在我的司令部裡。”巴托夫說道:“我馬上叫他。”

  很快,聽筒裡傳出了朱可夫的聲音:“科斯契卡,崔可夫部隊的進展情況如何?”

  “他們已經在左岸建立了一個登陸場,不過德國人正在不停地實施反擊,試圖將他的部隊趕回到維斯瓦河右岸地區。”羅科索夫斯基簡短地匯報了崔可夫的情況之後,就直截了當地說自己打電話的目的:“元帥同志,我想請您幫一個忙。”

  聽羅科索夫斯基這麽說,朱可夫不禁笑了起來:“科斯契卡,以我們兩人的交情,有什麽事情你盡管說,別說什麽幫忙不幫忙的。”

  “是這樣的,元帥同志。”羅科索夫斯基連忙把索科夫對自己所說的那番話,又向朱可夫複述了一遍,最後說道:“米沙讓我聯系烏斯季諾夫同志,希望能獲得武器裝備部的那批氣墊船,用來把他的部隊渡過維斯瓦河。”

  等羅科索夫斯基講完之後,朱可夫沉默了。平心而論,由他出面和烏斯季諾夫進行交涉,拿到那批氣墊船的幾率是很大的,不過他正在考慮的是,目前是否有必要拿下華沙。

  見朱可夫遲遲不說話,羅科索夫斯基不免有些著急了,連忙問道:“元帥同志,難道您在烏斯季諾夫的面前也說不上話嗎?”

  “不是的,科斯契卡。”朱可夫覺得有必要把當前的形勢給羅科索夫斯基講清楚,讓他自己來做決定:“找烏斯季諾夫要氣墊船的事情,我可以出面。不過我如今考慮的是,我們是否有必要在現在拿下華沙城?”

  羅科索夫斯基聽後不禁一愣:“元帥同志,您這是什麽意思?”

  “根據未經證實的消息,華沙城內的起義是有克拉約夫軍領導的。”朱可夫在電話裡說道:“你也知道,這支部隊對我軍是不友好的,這一點從他們刻意地封鎖起義的消息就能看出來。我剛剛還在想,就算我軍真的進入了華沙的西面,與他們產生了接觸,你說說,到那個時候,他們是歡迎我們呢,還是反對我們呢?”

  朱可夫的話讓羅科索夫斯基想起兩天前與克拉約夫軍接觸的那一幕,不免覺得朱可夫說得很有道理,若是自己真的幫索科夫找來了氣墊船,讓他的部隊趁著德國人混亂之際,衝入了華沙的西面,到時城裡的起義軍會對進入城內的蘇軍部隊采取什麽樣的態度。

  “這麽說來,元帥同志。”羅科索夫斯基謹慎地說道:“我們在目前進入華沙城內,是不合適的。”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朱可夫點著頭說:“雖然我們還沒有搞清楚華沙城內的起義規模是怎麽樣的,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起義軍裡的主要勢力,是以克拉約夫軍為主導,若是我們協助他們打敗了德軍,恐怕他們不但不會感激我們,甚至還會與我們為敵,並想方設法將我們擠出華沙,等待倫敦的流亡正府來接管城市。”

  “我明白了,元帥同志。”羅科索夫斯基在此刻也做出了決定,便對朱可夫說道:“既然目前奪取華沙的條件不成熟,那麽我們就不用再找烏斯季諾夫同志了。我打算再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措施來奪取華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