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紅色莫斯科》第2188章
  第2188章

  接下來的兩天戰鬥中,第3集團軍和突擊第2集團軍的防線,已經和索科夫的第48集團軍戰線拉平了。但他們要想再繼續往德軍的防禦縱深推進,卻變得非常困難,德軍的抵抗變得異常頑強。

  在一天戰鬥結束後,索科夫等人坐在司令部裡一邊吃晚餐一邊聊天。

  西多林不解地說:“我們所發起的東普魯士戰役,對德國人來說是一次絕望的防禦,他們幾乎沒有絲毫勝算。但面對我軍的進攻,他們還在進行頑強的抵抗,甚至連沒有什麽戰鬥力的人民衝鋒隊都投入了戰鬥,這不是等於讓平民來白白送死嗎?”

  對於西多林的疑問,波涅傑林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參謀長同志,我們如今所對付的敵人,是剛改名為‘北方集團軍群’的德軍部隊,他們是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被我軍打敗的中央集團軍群,戰敗後退入東普魯士修整。

  對他們來說,東普魯士是德國人心目中的聖地,對**德國意義更為重大。從19世紀開始,德國人都自認為是普魯士人,‘普魯士人不會投降’,‘普魯士的將軍不會背叛國家’等這些觀念都深入了他們的骨子裡。德國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這塊發源地,在東普魯士地區大肆宣傳‘德意志民族已到了滅亡的懸崖邊’,讓大批老人和孩子穿上軍裝,進行簡單的軍訓後,就在老兵的帶領下加入了戰爭。”

  坐在波涅傑林身邊的波塔波夫插嘴說:“我聽說原來屬於立陶宛的梅梅爾市,早在去年十月就被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將軍的部隊所圍困,但時間過去了三個月,依舊沒有能拿下這座城市。”

  聽波塔波夫提到了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索科夫的心裡不禁一動,他清楚地記得,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在即將成為元帥的前一周,也就是2月18日,乘車到前沿視察時,遭到了德軍的炮擊,而不幸壯烈犧牲。令人奇怪的是,與他同行的四人,卻無一人負傷。

  眼看著一名蘇軍的高級將領在不久之後,就會犧牲在戰場上,卻又不能去提醒對方,這一點讓索科夫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時他聽到西多林在說:“德軍的第3裝甲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在東普魯士得到了修整和補充,並在邊界修建了大縱深防禦帶,有密集的工事,複雜的地道。如果我們想突破德軍的防線,恐怕就需要炮兵的通力配合。”

  誰知他的話剛說完,炮兵主任波塔波夫卻擺擺手說道:“參謀長同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想突破德軍的防禦,僅僅靠我們炮兵是遠遠不夠的。要知道,德軍的很多工事都位於我們炮擊覆蓋的死角,哪怕我們動用再多的炮彈,也無法摧毀德國人的這些工事。一旦等我軍的步兵發起進攻時,這些隱蔽的工事又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傷亡。”

  波塔波夫的話引起了索科夫的好奇,他試探地問:“炮兵主任同志,不知你有什麽好辦法,來對付德國人的工事呢?”

  “炮擊肯定是必要的。”作為一名炮兵主任,波塔波夫自然不會忘記他的職責:“我們首先要摧毀那些防禦地帶上較為明顯的工事,而那些隱蔽性強、又對我們步兵威脅巨大的工事,應該交給空軍來對付。”

  “沒錯,米沙說得沒錯。”波涅傑林附和道:“要摧毀德軍的防禦工事,僅僅靠炮兵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空軍的支援。那些炮火無法摧毀的工事,無非是處在炮火射擊的死角裡,但為了確保射界,它們所處的位置又格外顯眼,正好可以成為我們空軍轟炸的靶子。”

  索科夫此刻早已把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事情忘之腦後,他急於知道如何摧毀德軍的堅固防禦工事,為自己的進攻部隊開辟出一條進攻的道路。

  波涅傑林見索科夫似乎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便主動對他說:“司令員同志,你是不是應該給元帥打個電話,把我們所討論的事情,向他進行一個匯報?”

  “嗯,副司令員同志,伱說的有道理。”對於波涅傑林的提議,索科夫點點頭,說道:“我這就給他打電話。”

  接通方面軍司令部時,接電話的人正好是羅科索夫斯基,他聽出打電話給自己的人是索科夫時,便直截了當地問:“米沙,你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元帥同志,情況是這樣的。”索科夫對著話筒說道:“雖然第3集團軍和突擊第2集團軍的戰線,已經與我們集團軍拉平了,但由於德軍的防禦工事過於堅固,我們繼續向前推進,變得非常困難。”

  “沒錯,情況的確是這樣的。”羅科索夫斯基覺得索科夫不會無緣無故給自己打電話,肯定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要說,便主動問道:“你是不是想出了什麽好辦法?”

  索科夫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波塔波夫,謙虛地說:“元帥同志,其實這個辦法是我的炮兵主任波塔波夫將軍想出來的。他覺得光是對德軍的陣地實施炮火覆蓋,是無法摧毀一些位於死角的工事,而這些無法摧毀的工事,會在我們的步兵發起進攻時,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傷亡,所以必須采用其它的方式,來摧毀德國人的這些工事。”

  “那你們想到好辦法了嗎?”

  “是的,元帥同志,辦法已經想出來了。”索科夫說道:“炮火無法摧毀的那些工事,通常都位於比較顯眼的位置,如果我們出動空軍的話,就能輕易將它們摧毀。”

  “這兩天,我們也出動過空軍,對敵人的防禦陣地實施轟炸。”羅科索夫斯基歎著氣說:“但是所取得的效果不明顯。”

  “量的積累必然導致質的變化。”索科夫說完這句裝13的話之後,繼續說道:“我覺得這兩天的轟炸,之所以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還是我們出動的空軍規模太小。”

  “出動的空軍規模太小?”聽索科夫這麽說,羅科索夫斯基不禁皺起了眉頭,“我們的空軍第6集團軍每天出動一個航空師的戰機,對德軍的地面目標實施狂轟濫炸,但依舊沒有多大的效果。”
    “少了,一個航空師的飛機太少了。”索科夫搖著頭說:“要想徹底摧毀德軍的防禦體系,就必須采取大批次、不間斷的轟炸,使德國人根本沒有時間來修復工事。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再向敵人的防線發起進攻,突破他們防線的幾率就能大大地提高。”

  “米沙,如果按照你的說法,對德軍陣地實施大批次、不間斷的轟炸,所消耗的彈藥和燃料,將會成倍地增加。”羅科索夫斯基有些遲疑地說:“如果真的這樣做,空軍所儲存的彈藥和燃料,只能維持幾天時間。等把彈藥和燃料消耗光之後,我們的空軍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再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了。”

  “您說的沒錯,元帥同志。”索科夫對羅科索夫斯基表達出來的擔憂予以認同,但他接著說:“可是您想過沒有,也許等這幾天的轟炸結束後,德軍的防線就會被撕開一個個巨大的口子,而我軍部隊就能從這些口子裡深入到他們的防禦縱深。”

  對於索科夫的這種說法,羅科索夫斯基皺著眉頭想了想,覺得非常有道理。他點著頭說:“米沙,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此事關系重大,我還需要和方面軍的首長們商議之後,再做出最後的決定。”

  羅科索夫斯基和索科夫之間的通話,作為參謀長博戈柳博夫也聽到了。他等羅科索夫斯基一放下電話,就迫不及待地說:“司令員同志,我覺得索科夫將軍的提議不能采納。”

  羅科索夫斯基不置可否地問了一句:“為什麽?”

  “原因很簡單。”博戈柳博夫說道:“這段時間我們的空軍已經掌握了戰場的製空權,但假如按照索科夫將軍說的那樣,對德軍的防禦陣地實施大批次、不間斷的轟炸,那麽空軍儲存的那點燃料和彈藥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沒有了燃料和彈藥的飛機,根本就無法作戰。如此一來,德國人的空軍就會重新奪取戰場的製空權,從而導致我們的地面部隊在進攻時,無法獲得來自空中的掩護。”

  “參謀長同志,我承認你說得非常有道理。”羅科索夫斯基望著博戈柳博夫說道:“但我們這兩天不停地對德軍陣地實施炮擊和轟炸,但卻始終無法摧毀德軍堅固的防禦工事,從而導致部隊的進展遲緩。”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要知道,東普魯士戰役到今天,不過開展了三天,但我軍的傷亡已經超過了七萬人,而楔入德軍的防區不過區區的幾公裡。假如繼續這樣打下去,不但指戰員的軍心和士氣會受到影響,最高統帥部也會對我們的表現感到不滿。”

  本來還想反駁羅科索夫斯基的博戈柳博夫,聽對方提到了最高統帥部,頓時乖乖地閉上了嘴。是啊,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前段時間的進攻失利,讓史達林暴跳如雷。假如自己的第二方面軍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輝煌的戰果,恐怕也會引起最高統帥本人的不滿。

  停頓了片刻,博戈柳博夫小心翼翼地問:“元帥同志,不知您是如何打算的?”

  “戰鬥進行到現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盡快突破德軍的防禦,把戰火引到敵人的控制區域。”羅科索夫斯基說道:“我覺得應該聽從米沙的建議,出動所有的空軍對德軍的陣地實施大批次、不間斷的轟炸,徹底摧毀德軍的防禦體系,為我軍的進攻部隊打開缺口。”

  “元帥同志,”見羅科索夫斯基已經拿定了主意,博戈柳博夫知道自己再勸下去,也不會改變什麽東西,便及時地變化了話題:“我覺得應該通知後勤部門,抓緊時間搶運空軍所需的彈藥和燃料。我們的空軍有了足夠的彈藥和燃料,在加強對德軍陣地轟炸的同時,還能保證為地面部隊提供必要的空中掩護。”

  “嗯,是應該給後勤部門打這樣的招呼。”羅科索夫斯基說道:“不過還要提醒他們一聲,加大為空軍運送彈藥和燃料的同時,不能影響對其他部隊的補給運輸工作。”

  “明白,元帥同志。”博戈柳博夫點著頭說:“我立即把您的命令傳達給後勤部門。”

  羅科索夫斯基點了點頭,感慨地說:“如今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假如補給跟不上,哪怕我們佔據了兵力和裝備的優勢,也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這一點,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是時,就得到了證實。”

  博戈柳博夫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員,自然知道羅科索夫斯基說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是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結束後,西南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在第聶伯河左岸,對曼斯坦因部隊所發起的那次進攻。

  戰役開始時,蘇軍不管是在兵力上,還是在裝備上,都處於絕對的優勢。這次戰役從一開始,就有點像大人打小孩子。蘇軍是大人,而曼斯坦因的德軍就是那個小孩子。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要想消滅第聶伯河左岸的敵人,不過是舉手之勞。

  但接下來的發展,卻大大地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由於蘇軍的後勤補給基地距離前沿有一千多公裡,而沿途的公路、鐵路、橋梁和涵洞,都遭到了德軍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導致補給來得很慢,也很少,根本不足以彌補蘇軍在戰場上的消耗。

  結果這場戰役打到最後,原本應該取得勝利的蘇軍,卻被弱小的德軍打得滿地找牙。這場戰役成就了曼斯坦因的威望,他在獲得“塞瓦斯托波爾征服者”稱號之後,再次一戰封神,成為讓蘇軍感到恐懼的惡魔。

  “放心吧,元帥同志。”博戈柳博夫向羅科索夫斯基保證說:“我們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不是西南方面軍,也不是沃羅涅日方面軍,我們絕對不會輸給德國人的。”

  “參謀長同志,看到你有這樣的信心,我就放心了。”羅科索夫斯基衝博戈柳博夫擺擺手,說道:“快點去給後勤部長打電話,把我們的決定通知他。”

  趁著博戈柳博夫打電話的工夫,羅科索夫斯基仰頭望著牆上的地圖,心裡在暗自琢磨:米沙的建議真的有效嗎?我們的炮兵在對德軍的防禦陣地實施炮火準備的同時,又出動空軍,對敵人進行大批次、不間斷的轟炸,就真的能摧毀德軍的防禦體系,為我軍部隊打開衝向敵人防禦縱深的缺口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