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紅色莫斯科》第1660章
  第1660章

  “布拉斯科維茨將軍,”由於蘇軍在第聶伯河的多次地域發起了渡河作戰,曼施坦因正在部署部隊加強防禦,以阻止蘇軍在右岸登陸。此刻得知布拉斯科維茨找自己,便暫時放下了手裡的工作,走過來拿起話筒,問道:“你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元帥閣下, ”一聽到曼施坦因的聲音,布拉斯科維茨連忙向他匯報說:“我的部隊正在遭到俄國人的進攻。”

  曼施坦因聽布拉斯科維茨這麽說,卻誤會了,以為對方說的是奇吉林地域的戰鬥呢,便不以為然地說:“布拉斯科維茨將軍,不要擔心。俄國人對你們所發起的進攻,不過是在做垂死掙扎,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我們全部趕進第聶伯河。”

  布拉斯科維茨聽到這裡,明白對方搞錯了,連忙解釋說:“元帥閣下,我們遭到俄國人進攻的部隊,並不在奇吉林方向,而是在克列門丘格右岸的橋頭堡。”

  “什麽,在克列門丘格右岸的橋頭堡?”曼施坦因不禁聳然動容:“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元帥閣下。”布拉斯科維茨向曼施坦因報告說:“如今俄國人正在用猛烈的炮火,轟擊我們留在那裡的裝甲師。”

  第1集團軍在蘇軍登陸場南面留下了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師,這件事是曼施坦因知道的。但他當初調走部隊時,曾反覆向布拉斯科維茨核實,確認那裡的蘇軍並沒有絲毫的進攻跡象,才放心大膽地從該地區抽調了三個師的兵力,去參與奇吉林地域的戰鬥, 試探消滅或趕走奇吉林城內的守軍。

  此刻得知留守在的裝甲師,居然遭到了蘇軍猛烈炮火的襲擊,曼施坦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布拉斯科維茨搞錯了,他反問道:“布拉斯科維茨將軍,我從你那裡調走部隊時,你不是說你們正面的俄國人,正在大興土木修築工事,擺出一副防守的態勢。怎麽過了不到兩天,他們就會轉守為攻呢?”

  曼施坦因這麽問,還是對布拉斯科維茨的說法表示質疑。要知道,大兵團作戰,不是指揮官一拍腦袋,決定在什麽方向展開進攻,就能展開進攻的,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別的不說, 光是集結兵力和囤積物資, 就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沒錯,元帥閣下。”布拉斯科維茨從曼施坦因的語氣中, 聽出對方的質疑和疑惑,連忙解釋說:“俄國人的確在炮擊裝甲師的防區,看樣子他們是打算從這一方向實施突破。”

  曼施坦因連忙展開放在桌上的一副地圖,仔細地查看起來。其實他對第聶伯河兩岸的地形,早已是熟記在心,就算不看,他也能知道蘇軍在突破第1集團軍的防線後,接下來進攻的城市肯定是亞歷山德裡亞和基洛夫格勒。一旦這兩個城市失守,就意味著蘇軍在第聶伯河右岸站穩了腳跟。

  曼施坦因的心裡很清楚,一旦第聶伯河防線被蘇軍突破,就意味著接下來的戰鬥,會在烏克蘭右岸地區展開,這一點是德軍統帥部絕對不願意看到的。為了避免這種最糟糕的局面出現,協助第1集團軍的部隊擋住索科夫的部隊,就是目前面臨的首要任務。

  “布拉斯科維茨將軍,”曼施坦因盯著地圖看了一陣後,發現距離防線最近的部隊,也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到達,而在此之前,只能依靠第1集團軍的部隊來守住現有的防線。想到這裡,他對布拉斯科維茨說:“一旦俄國人突破了你們的防線,那他們接下來就會兵鋒直指亞歷山德裡亞,在我們的防區楔入一根釘子。”

  “是的,元帥閣下。”布拉斯科維茨聽到這裡,連連點頭說道:“您說得太對了,一旦俄國人突破了我們的防線,那麽他們就能很快在右岸尋找到新的支撐點,這樣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須擋住並擊潰他們。”

  “但是離你們防區最近的部隊,都在幾十公裡之外,哪怕現在命令他們趕去增援,恐怕也要等到明天,才能到達指定位置。”說到這裡,曼施坦因有些擔憂地問:“布拉斯科維茨將軍,你覺得你的部隊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嗎?”

  “不能,元帥閣下。”布拉斯科維茨回答得很乾脆,“別說是明天,我的部隊在俄國人的瘋狂進攻下,能堅持到天黑都很困難。”

  “那你有什麽打算嗎?”

  布拉斯科維茨給曼施坦因打電話,就是想從他這裡獲得幫助,既然對方主動問起,他自然不會客氣:“我希望能得到空中支援。”

  “空中支援?”其實曼施坦因早就考慮派空軍去轟炸進攻部隊,以緩解守軍的壓力。但此刻由於他正組織部隊全力進攻近衛第7集團軍建立的登陸場,大量的飛機都投入了那個方向,要想再支援布拉斯科維茨,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布拉斯科維茨將軍,我恐怕無法答應你的這個請求。”

  “為什麽?”曼施坦因的答覆,讓布拉斯科維茨大吃一驚,他不解地問:“為什麽不能為我們提供空中支援,我們龐大的空軍都去什麽地方了?”

  聽到布拉斯科維茨的質問,曼施坦因的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自己的軍隊建制裡的確有數目龐大的空軍,但這支空軍部隊如今卻在第聶伯河的上空,和數量更多的蘇軍戰機爭奪戰場的製空權。

  “布拉斯科維茨將軍,你也知道,我們正在進攻奇吉林地域的俄國人,和他們所建立的橋頭堡。”曼施坦因思索片刻後,覺得還是應該向布拉斯科維茨解釋一下,免得對方產生誤解:“不過地面在進攻,同時也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但令人遺憾的是,短短兩年的時間,俄國人的空軍已經龐大到足以與我們勢均力敵的地步了。我之所以說無法為你們提供空中掩護,完全是因為我們主要的空中力量,此刻正在第聶伯河上空與俄國人的戰機交戰。”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元帥閣下。”曼施坦因的話讓布拉斯科維茨變得絕望起來:“您無法為我們提供空中支援,而地面的援軍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趕到。難道我們就眼睜睜地看著俄國人佔領我們的陣地嗎?”

  曼施坦因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思考之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布拉斯科維茨將軍,如果俄國人的進攻力量強大,我覺得在必要時,完全可以放棄一些無關輕重的陣地。”

  可能是擔心布拉斯科維茨不理解自己,還特意補充說:“放棄一些不重要的陣地,把兵力集中起來,可以使我們局部的力量變得強大。而俄國人呢,隨著佔領地盤越來越多,他們就不得不分兵去把守。如此一來,他們用於進攻的部隊,就會變得單薄……”
    聽著曼施坦因的講述,布拉斯科維茨的心裡開始琢磨起來:貌似年初時,曼施坦因就采用過這種戰術,面對從四面八方湧過來的俄國人,他果斷地命令部隊放棄了大片的地盤,並朝著第聶伯河岸邊撤退。而蘇軍在佔領這些德軍放棄的地盤之後,不得不抽調大量的兵力用於防禦,從而導致力量分散,結果在德軍接下來進行的反擊中,被打得一敗塗地。

  雖然布拉斯科維茨清楚地記得曼施坦因引起為傲的戰例,但此時此刻他的心裡卻沒有底,要知道他面對的不是普通的蘇軍部隊,而是索科夫的部隊,那可是大多數德軍官兵的噩夢。他沉吟片刻後,緩緩地說道:“元帥閣下,您覺得我們用這樣的戰術,能對付得了索科夫的部隊嗎?”

  “我想應該可以吧。”曼施坦因同樣沒有底氣地說:“不過我想索科夫就算再厲害,看到我們主動放棄的陣地,他也不可能不派部隊去進行防禦吧?如此一來,在局部地區,我們就能在兵力和火力方面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好吧,元帥閣下。”既然曼施坦因都這麽說,布拉斯科維茨知道自己再說下去,也無法改變什麽,倒不如按照曼施坦因所說的方法試試,沒準有意外的收獲也說不定:“我這就把您的命令貫徹下去。”

  布拉斯科維茨放下電話後,把自己的參謀長叫到自己的面前,苦笑著對他說:“參謀長,曼施坦因元帥告訴我,說暫時無法為我們提供空中支援。因為我軍的大量戰機,正在第聶伯河上空與俄國飛機爭奪戰場的製空權。”

  “什麽,不能為我們提供空中掩護?”參謀長聽到這裡,頓時大驚失色:“司令官閣下,沒有空軍的支援,我們的部隊怎麽可能擋住俄國人的進攻呢?”

  “曼施坦因元帥說了,”布拉斯科維茨一臉無奈地說:“如果俄國人的攻勢猛烈,而我們的防禦力量又嚴重不足時,可以考慮放棄一些無關輕重的陣地,采用收縮兵力的方式,來抵抗俄國人的進攻。”

  一說到收縮兵力,來抗擊蘇軍的進攻,參謀長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肯定是曼施坦因的主意,畢竟當初在第聶伯河岸邊,他就是用這種辦法,打敗了兵力和裝備都佔據優勢的蘇軍主力,並徹底地扭轉了戰局。

  參謀長試探地問布拉斯科維茨:“司令官閣下,您覺得應該放棄哪些無關輕重的地段,並巧妙地扔給俄國人,還不引起他們的懷疑呢?”

  “是啊,該放棄哪些地段呢?”布拉斯科維茨盯著面前的地圖,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在布拉斯科維茨思考應該放棄哪些不重要的陣地,以達到集中兵力的目的時,蘇軍對裝甲師的炮擊已經接近了尾聲。

  薩梅科抬手看了看時間,隨後向索科夫介紹說:“司令員同志,炮擊還有三分鍾結束。”

  索科夫輕輕地嗯了一聲,隨後問道:“部隊開始向敵人的陣地運動了嗎?”

  “是的,擔任進攻的先頭部隊,在五分鍾之前,已經悄悄向敵人的陣地移動了。”薩梅科呼吸有些急促地說:“最先出發的部隊,此刻距離德軍的陣地應該不超過兩百米。”

  利用炮擊德軍無法觀察戰場形勢的有利時機,進攻部隊提前向敵方陣地運動,並在進入指定位置後,做好一切戰鬥準備,這就是索科夫部隊常用的一種進攻戰術。為了防止炮火誤傷到自己人,索科夫曾經命令部隊必須停留在炮擊區域三百米外的距離,但如今的指戰員求戰心切,都是直接把進攻位置推進到距離德軍陣地兩百米,甚至更近的地區,以便在炮擊一結束,就立即向敵人的陣地發起衝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指戰員們的這種冒險的做法,索科夫原打算製止的,但又擔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出現被自家的炮火誤傷,他不打算過問此事。

  “司令員同志,”最近很少到司令部來的盧涅夫,此刻出現在索科夫的面前,試探地問:“需要派出廣播車嗎?”

  盧涅夫這麽問,是因為剛配備一批宣傳車,車上的大喇叭出了平時對德軍進行宣傳外,還可以在蘇軍進攻時,為他們播放各種慷慨激昂的歌曲,以達鼓舞士氣的作用。

  索科夫雖然知道盧涅夫新推出的廣播車,在進攻戰鬥中,能起到鼓舞士氣的巨大作用。不過權衡再三,他覺得還是暫時不使用廣播車,萬一被德軍的炮火摧毀,恐怕對士氣會起到反作用。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他緩緩地搖搖頭說:“軍事委員同志,我覺得今天的進攻戰鬥中,暫時不使用廣播車來鼓舞士氣。”

  “為什麽?”盧涅夫不解地問。

  “原因很簡單,我們即將進攻的是德軍在郊外的工事,如果我們使用廣播車,在無遮無攔的開闊地上,它們很容易成為德軍炮兵的靶子。”索科夫見盧涅夫有些失望,便補充說:“軍事委員同志,別擔心,等我們進攻亞歷山德裡亞時,這些廣播車就能派上用途了。它們可以躲在德軍射擊的死角裡,一刻不停地播放鼓舞士氣的音樂,或是對負隅頑抗的德軍喊話,督促他們放下武器向我們投降。”

  盧涅夫把索科夫的話琢磨了一番,覺得還是蠻有道理。讓廣播車在開闊地帶進行廣播,等於是讓車裡的人去送死。如果是攻城作戰就不同了,廣播車可以躲在一個德軍槍炮打不到的地方,一刻不停地進行宣傳鼓動工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