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軍工科技》第2681章 科技的魔力
  第2681章 科技的魔力

  月球南極距離知海幾千公裡,即便是月球南極的固態冰能夠被開采出來,如何從月球南極運回到知海的月面科考站,這也是一個問題,你們有想過嗎。另外月球南極的環境更加糟糕,幾乎都是凍土層,開采難度非常巨大,你們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

  張俊看了一眼大屏幕,然後衝著衝著周向明說道。

  聽到張俊的問題,周向明也是點點頭,然後衝著張俊以及吳浩認真回答道:“其實關於您所提的這兩個問題,我們在項目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進去了。

  月球南極的冰蓋其實並不只是局限在月球南極圈以內,還向外延伸了不少,因此從知海到南極冰蓋的直線距離其實並不太長。

  其次,月球上的引力很小,因此這些物體的重量很輕,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一次性運輸更多的貨物。

  這些水資源開采出來,我們可能不會選擇利用和地球上面一樣的罐車來進行裝運。而是采用一種更加直接的方式,我們會將這些開采出來的固態冰加熱液化,然後將它們注入到一些立方體容器裡面。每個容器剛好是一立方米,這也意味著每個立方體大概有一噸水。

  這也意味著,利用這種單軌運輸系統,我們就可以在幾個基地之間建立一條常態化的交通運輸體系,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初期階段的運輸需求。

  軌道運輸系統相比之下成本更低一些,它只需要架設軌道即可。不僅施工簡單,而且安全可靠,可以說是月球上長距離運輸的最佳選擇。”
    聽到周向明這麽一解釋,張俊這才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講下去。

  但是其難度相比於我們從地球到月球的難度其實已經容易很多很多了,我們認為是可以克服的。而且相比於地球上礦產資源開采比較注重成本控制,月球上可能沒有那麽多要求,尤其是在水資源這種重要資源上面。

  並且後續,我們可以以這條單軌運輸系統為基礎,修建更為高效,運量更大的運輸系統,比如雙軌列車,高速軌道器等等。”

  因為月球上的坑很多,石頭更多,山也挺多的,凹凸不平的地形修建高速公路的話,就必須填埋這些坑,移走這些石頭,在山上開辟隧道,這無疑施工難度太巨大的。

  就說在這些乾涸的月壤中也能夠分離還原出來水,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利用月壤中的玻璃珠來還原生產水。再比如利用月壤中的氧化鐵礦來還原生產出來水等等。

  而一輛車我們就可以運輸十幾噸這樣的冰塊,一次運輸就可以滿足我們科考站很長時間的需求。

  周向明當然是被這個問題問的有些無語,但誰讓張俊是領導,是老板呢。於是還是非常耐心的解釋道:“是這樣的,相比於軌道運輸系統,在月球上修建高速公路的成本更高,而且修建起來更為困難。

  吳浩這個時候才衝著張俊笑著說道:“你以為我們為什麽將科考站選址在這個地方呢,難道是因為這裡風景秀麗嗎?”

  而月球上的引力大概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這也意味著一噸水在月球上的實際重量大概在一百六十多公斤左右。

  未來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也會利用月球上的礦產資源來製作單軌列車,或者說單軌軌道器。

  除此之外,月球上的引力非常小,要在這上面壓堅實的路基非常不宜。而且沒有軌道的束縛,車輛在低重力的環境下高速飛馳,就會很容易失控,從而造成安全事故。

  另外一方面,就從我們的勘探來看,這附近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水資源,去月球南極開采水資源運回來這並不是最佳選擇,只能說是我們的一個備選應急方案罷了。

  一三.一一四.一四一.一二二

  就目前來說,我們還是很有信心在這附近尋找到儲量豐富的水資源的。”

  科學家們為在月球上定居生活已經設計出來了十幾套水資源的開采辦法了,比如前面所提到的直接去尋找隕石星核。

  相比於雙軌列車,這種單軌運輸系統更加簡單,成本更低,而且對於地形的要求更低一些,還方便施工。只需要向地下打入樁基即可。

  聽到周向明的介紹,張俊和在場的眾人都紛紛點了點頭。

  聽到這個問題,吳浩不由的翻了個白眼,不過他還是沒有吭聲,望向了周向明,等待他的回答。

  而且相比於地球粗狂的開采技術,月球上運用的開采技術更為先進,也更為智能。所以綜合來看,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周向明暗下松了一口氣,隨後接著解釋道:“至於您所說的在月球南極開采資源比較困難這個問題,的確,這是事實,也是我們無法回避的。

  其造型和原理其實有點像是我們農村果園裡面運輸水果的那種小車。它只有一條軌道,車子固定在軌道上面,沿著軌道車子就可以運輸,而且有著很強的攀爬能力。

  打趣了張俊一句,吳浩隨即看著大屏幕說道:“其實不用過多的擔憂水資源,月球上的水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先不說蘊含在月壤中的水資源,以及在月球陰影處,裂縫峽谷裡面,以及南極冰蓋的固態冰資源。

  為什麽是軌道列車高鐵,不可以修高速公路嗎?張俊有些好奇道。

  依靠這套水資源,我們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科考站內的水資源。這樣一來,其實我們對於水資源的消耗並不大。

  講到這裡,周向明看了張俊一眼,然後說道:“其實在我們科考站內擁有一套非常完善且成熟的水資源可再生重複利用系統,這套系統相比之下比在空間站上面的那套再生水系統更加完善,而且水資源處理能力更強。

  甚至再不濟了,從地球上運輸水過去嘛。反正也才三十八萬公裡嘛。現在看起來可能長了點,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點距離也會變得越來越短的。

  就跟我們國家高鐵沒有通之前一樣,從京城到商海需要十幾個小時,而高鐵通了後,從京城到商海只需要不到四個小時,這就是科技的魔力。”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