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軍工科技》第2265章 超極限越障飛行測試
  第2265章 超極限越障飛行測試

  “去!”

  隨著一聲指令發出,食人蠅微型攻擊無人機蜂群陣列中的第一架食人蠅微型攻擊無人機脫離集群,隨即高速飛向了布置好的障礙通道。

  整個障礙通道非常的狹窄,其實就是用木板和亞克力板隔出來的,最狹窄的地方只有幾厘米寬,且需要連續轉彎。並且,猶豫亞克力板的透光性,所以極大的增加了無人機上面傳感器的探測難度。

  隨著第一架食人蠅微型攻擊無人機進入障礙測試通道,速度就隨即降了下來。不過速度還是非常快,整個無人機機身在狹小的空間中快速穿梭,躲避著各個方向的障礙物,按照‘Z’字形飛行路線,在狹小的障礙測試通道中前進。

  不過,這架食人蠅微型攻擊無人機在障礙測試通道中並沒有飛行多長時間,就在過一個狹小的亞克力障礙物的時候,無人機上面的微小扇葉掛上了亞克力板的邊緣,導致無人機失控,直接裝上了另外一邊的木板,直接撞毀在了障礙測試通道之中。

  可可,飛行數據傳輸回來了嗎?吳浩開口詢問道。

  其實整個測試過程完全不需要吳浩參與,可以交給其他人來負責。當然,還有一個更加方便便捷的方法,那就是交給可可和智能仿真機器人來負責,它只需要坐等實驗數據結果就可以了。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就是樹木和植物枝葉隨風擺動。大的無人機可能不需要考慮這些,但是微型無人機必須將這些考慮進去。很可能就是一片樹葉,都能夠將整個無人機攔住。

  所以之前那些無人機所積累下來的飛控數據,不一定適用於這種微型無人機。可以部分借鑒,其它的都需要無人機自主飛出來。通過飛行數據的不斷積累,那麽無人機的智能飛控系統就可以學會在遇到同樣或者類似情況後該如何應對處理了。

  這也是集群控制系統的一大特性,那就是資源共享,所有的偵測數據都可以實現共享,包括飛行線路等等。前一架無人機會將已經探測到的相關障礙物傳輸給蜂群陣列,這也讓其它無人機知道這裡的障礙物分部是什麽樣子的,因此後續飛來的無人機就可以沿著前面無人機的飛行軌道來進行跟進飛行。

  比如從可可誕生到現在,其實可可的性能一直在持續性提升,相比於最初,現在的它更加聰明,也更加接近於人了。要不然的話,陳可人也不可能在公司裡面混這麽長時間。

  尤其是這種微型無人機,更加容易受到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

  當然了,也不是完全的跟進和模仿,這些飛行線路只是作為參考,可以極大的減少無人機的探測數據處理能力,因此可以讓它在狹小的通道中飛的更快。

  這個時候如何沿著前面飛機的飛行軌跡的話,就很有可能撞上障礙物墜機。

  它們可以非常的理性,但卻沒辦法感性。這就是當前世界上人工智能技術最大的技術難題,如何讓它們感性,這是讓他們產生自主意識的關鍵。

  但是呢,這些都是大中小型無人機,即便是他們做的最小的無人機也比現在這架要大很多。

  一三.一一四.一四一.一二二

  很快,第二架第二架無人機越過第一架無人機的殘骸開始繼續向前穿越飛行,不過相比於前面的飛行速度,現在的飛行速度明顯下降了很多。
    這架無人機向前飛行了大概一米左右,又因為拐彎不及,直接裝到了障礙物上面,導致整個無人機被撞毀。

  吳浩聞言點了點頭,微笑著擺擺手:“第二架測試開始!”

  這麽做並非是在玩,也並非是在浪費,而是在對無人機的智能飛控系統進行訓練。通過大量的越障飛行數據,可以極大提升無人機的飛控避障性能,尤其是在這種狹小空間內的避障穿越性能。

  事實上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無人機飛行數據,畢竟他們也算是最早從無人機技術方面起家的,一路發展過來,可以說在這方面積攢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這不代表它就完全放棄探測周圍的環境數據信息了,因為在現實中,哪怕是這些無人機飛行間距再短,周圍環境都有可能在這個間隔時間中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飛行同道中人的障礙物位置,角度發生變化。

  不過,有一些東西是人工智能沒辦法理解的,它們雖然聰明,但卻無法擁有人類那麽多發散性創造性思維。有時候太準確的數據,或者說太理性的判斷並不利於進行創新。事實上很多創新發明成果都是在不經意間的意外,甚至是錯誤產生的。而人工智能呢,卻不會在意這些錯誤或者說本能的過濾這些錯誤,追求成功結果。

  而吳浩顯然是突破了這些,利用他腦子裡面的東西,創造出來了可可。但是受限於當前世界綜合技術水平的限制,他也沒辦法將腦袋裡面的動向全部發揮出來,智能一點一點進步。

  一旁的屏幕中出現了一個窗口,裡面是可可的虛擬形象身影,它開口匯報:“先生,飛行數據已經回傳收入數據庫,並通過集群控制系統數據鏈同步共享給其它無人機。”

  接著又是第三架無人機脫離蜂群陣列,開始繼續測試起來。

  好的。隨著可可應聲,第二架食人蠅微型攻擊無人機飛出集群陣列,開始飛入障礙測試通道。再有了第一架無人機的飛行數據後,這架無人機的在前段障礙穿越飛行中速度明顯快速了很多,很顯然,它參考了第一架無人機的飛行數據。

  而且很多事情說出來和做出來就是兩種感覺,就像是有句老話說的“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一樣。有的東西大腦能夠想到,也可以做出來,但是如何將其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思考了。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成果的論文很難撰寫的原因,你得將成果直觀,準確無誤的表達出來,且不能讓讀者有任何曲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