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晉北府一丘八》62.第62章 賭坊落戶平虜村
  第62章 賭坊落戶平虜村

  刁逵今天一身官袍,跪坐在刺史正堂的一張小榻之上,劉毅垂手侍立一邊,在他面前的小榻之上,堆滿了公文。

  劉裕大步而入,在堂中站定,拱手行禮道:“蒜山鄉裡正劉裕,見過刁刺史!”

  刁逵抬起了頭,臉上變得笑容可掬:“劉裡正來了呀,很好,本官的一點心意,你可收下?”

  劉裕淡然道:“使君的好意,卑職心領,只是無功不受祿,這些東西,卑職萬萬不敢收下!”

  刁逵的臉色一沉,看向了刁毛,嚇得刁毛連忙說道:“小的幾次三番地解釋過了,可是劉裡正他…………”

  刁逵一下子抬起了手,沉聲道:“好了,本官知道了。劉裡正,這些東西只不過是本官對於昨天接受你的提醒,告訴本官這個京口法則的一點感謝而已,沒有別的意思。既然你不想要,那本官也就不勉強了。”

  劉裕微微一笑:“使君若是能體察民情,是京口百姓之福。刁家院說,您這次喚屬下前來,是有公務要交代,請問是什麽呢?”

  刁逵的眉頭一挑,嘴角邊勾起一絲微笑:“這個嘛,其實劉裡正應該也清楚,北虜即將南下,朝廷有令,地無分南北,民無分老幼,都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赴國難。”

  “而本官這回出鎮徐州,也是捐出了全部家產,以作軍資,這一點,劉裡正應該清楚。”

  劉裕的心中一動,看起來這刁逵主動提出這個高大上的口號,要保家衛國,舍小家為國家,顯然是有什麽後續的陰招了。

  這刁逵捐錢換了個官,是為了瘋狂地搜刮本地的百姓,把強悍的北方流民據為已有,而其他的普通民眾,哪可能跟他一樣,有本錢和國家作交易?
  想到這裡,劉裕沉聲道:“刁刺史一心為國,卑職佩服不已,只是我京口百姓,歷年來交稅征丁,一向沒有違反國家的律令,就是您這裡的差役,也是我京口各鄉各村的役丁。”

  說到這裡,他看向了劉毅:“劉從事,我說的沒錯吧。”

  劉毅點了點頭,剛要說話,刁逵卻是說道:“劉裡正,請不要誤會本官的意思,本官沒有說京口百姓在這之前是偷了稅或者是逃了役,只是說,現在國難當頭,大家應該比平時出更多的力,是不是?”

  劉裕的臉色一變,他大概有些聽出刁逵的意思了,沉聲道:“刁刺史,朝廷自有法規,卑職也沒有看到或者接到朝廷要求加稅征丁的命令。”

  刁逵哈哈一笑:“劉裡正大概還是忘了一件事情啊,你看看,這是什麽?”

  刁逵一揮手,在一邊角落裡的刁弘,冷笑著站了出來,他今天換了一身綠色的官袍,手中,卻是持著那杆天子節杖!

  劉裕的心在急劇地下沉,這回的情況和那夜可不一樣了,那天是沒有官身的刁弘假節巡視,下不了令,也治不了人。

  但今天刁逵可是持節都督州中軍事,可以代表天子下任何的命令,而自己,只要還是個裡正,就只能從命!
  劉裕一咬牙:“既然天子節杖在此,那請問刁刺史,要加多少稅,抽多少丁?”

  刁逵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說道:“現在是一丁三斛米的年稅收,徭役一年是要四十天,顯然已經不適用了。”

  “軍情緊急,從現在開始,京口郡每口人納稅十斛米,至於這徭役嘛,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啥時候胡虜退兵了,啥時候回家。”

  “劉裡正,此事麻煩你親自辦,十天內辦不到,嘿嘿,休怪本官翻臉不認人了!”

  此話一出,就連劉毅的臉色也變了,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這是歷代都極為少有的軍製,非滅國之戰不會采用,因為,有勞動力的丁壯給這樣大量征發,帶來的必然是田地的大片荒蕪,往往敵人沒來,自己的糧食先垮了。

  劉毅的眉頭一皺,拱手道:“刁刺史,請您三思啊,朝廷並沒有…………”

  刁逵冷冷地打斷了劉毅的話:“朝廷?天子節杖在本官手中,本官現在就是朝廷。軍情緊急,哪能等朝廷慢慢地軍議?”

  劉裕正色道:“請問胡虜現在打到江北了嗎?不過是秦軍即將南下的傳言罷了,現在我們並沒有見到秦國的一兵一卒。刁刺史,您這樣興師動眾,真的好嗎?”

  刁弘“嘿嘿”一笑:“傳言?你劉裡正不是親自接待了不少南下的北方流民嗎,不是跟他們稱兄道弟的嗎?若不是秦軍準備滅我大晉,他們又怎麽會拋家舍業,舉家南下?難道他們這一路之上死了這麽多人,就是給傳言騙的?”

  劉裕咬了咬牙:“我的意思是,現在秦軍還沒有南下,事情沒到這麽緊急的地步。”

  “再說了,就是江北的廣陵、彭城、東阿諸郡都沒有這樣三五抽丁,加稅收糧,為什麽我們江南的京口郡要這樣?”

  刁逵哈哈一笑:“劉裡正啊劉裡正,本官本來以為你是條英雄好漢,鐵骨錚錚,可以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現在看來,是本官看錯了你啊。”

  劉裕慨然道:“劉某不才,尚知忠義,若真的是外敵入侵,自當從軍報國!刁刺史,你這話是對我的侮辱,不知為何出此言!”

  刁逵冷笑道:“是嗎?昨天是你劉裡正在擂台上說,上次我大晉北伐,你們京口這裡的老少爺們齊上戰場,幾萬人為國捐軀,家家都披麻戴孝,對吧。”

  劉裕點了點頭:“正是,難道這不是事實嗎?”

  刁逵與刁弘相視一笑,嘴角的胡須跳了跳:“是事實啊,本官可沒否認。本官的意思是,京口既然百姓隨時練武備戰,想著精忠報國,那在這一塊上,不應該走在前面,為全天下之楷模嗎?”

  “別的地方沒動起來,是因為他們的民眾沒有京口百姓這樣的報國之心啊。要是各州各郡都是互相觀望、推諉,有兵不征,有糧不交,那我們還怎麽能形成合力,保家衛國呢?”

  “劉裡正啊,這京口百姓可是王者之民,跟秦國胡虜有深仇大恨,天天做夢都想打回北方老家,為父祖報仇,現在報仇的機會來了,本官給他們這個機會,為何說本官的提議有問題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