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攻掠天下》第1376章 授封結束
  第1376章 授封結束
  “任楊恆為武義伯,車騎將軍,從二品俸祿。”

  “高盛為武信伯,衛將軍,從二品俸祿。”

  “聶興為武忠伯,驍騎將軍,從二品俸祿。”

  三人出列,紛紛跪地,異口同聲:“臣,叩謝皇恩!”

  這是武字開頭的,也是唯一有封號的三位伯爵,位居伯爵之首,僅在四征將軍之下,除了戰死的關奎外,八驍將全部晉升。

  弄完這些,侍從接著念道:

  “為表眾將之功,授任大秦八驍將。”

  聽到這話,譚震、萬勇、王烈等將領紛紛緊張了起來,有人忍不住扯了扯自己的官服。

  “伯爵奮武將軍王烈,正三品俸祿。”

  “伯爵奮威將軍譚震,正三品俸祿。”

  “伯爵建武將軍陳暉,正三品俸祿。”

  “伯爵建寧將軍萬勇,正三品俸祿。”

  “伯爵振武將軍周定,正三品俸祿。”

  “伯爵振威將軍陳貫,正三品俸祿。”

  “伯爵昭武將軍曹延,正三品俸祿。”

  “伯爵昭寧將軍趙辰,正三品俸祿。”

  這是新的八驍將,正三品高級將領,清一色的伯爵,他們的戰功記錄的清清楚楚,皆是參與了許多大型戰役,在統帥級手下指揮萬人的那種,打了很多的勝仗,立下了汗馬功勞。

  本來,周定、陳貫是鎮武、鎮威的,不過為了避鍾白鎮武將軍名號,就改成了‘振’。

  這其中,王烈、曹延等,資歷都是差不多的,很早就跟隨了蕭遠,宣系將領則是佔了三位,分別是:譚震、萬勇、陳貫。

  侍從繼續念著:

  “任李正方為吏部尚書,伯爵位,正二品俸祿。”

  “閻明為禮部尚書,伯爵位,正二品俸祿。”

  這兩個大臣的職位沒變,皆授予了伯爵,雖然沒有什麽大功勞,但也是兢兢業業,且畢竟從龍,是該有爵位的。

  兩人心中一喜,先後出列,跪地謝恩。

  侍從停頓了一下:
  “任陳敬為鎮威將軍,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陳敬的功勞很大,不僅是秦靈決戰之時東靈最高級別的軍機長官,更是摧毀過敵國數次滲透計劃,真要論的話,不比八驍將差。

  “臣,叩謝皇恩!吾皇萬歲!”

  後者激動出列,眼眶已經泛紅,是的,他是暗中的軍機將軍,常年潛伏東靈指導密探工作,不得回家,終於天下一統,他封官受爵了,可想而知,此刻更是哽咽。

  “任許宗成為涼州令,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章公佑為靈州令,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李庸為楚州令,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呂范為秦州令,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田授為西寧都護使,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

  蕭遠將大部分封疆大吏進行了對調,以相應的政績授爵,包括川蜀、桓地等,呂范因為治理西疆突出,被調回了秦州任最高長官。

  武將有戰功,文官有政績,沒有文臣的地方治理,就不會有兵馬錢糧,所以戰功和政績是一樣的,都要論功行賞。

  “任王之棟為治粟內史,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韓舉為諫議大夫,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兩人都升官了,之前一個戶部侍郎,一個工部侍郎,聞言都是心中一喜,連忙出列。

  然後又是其他一些大臣,詔書中念到一個出列跪地一個,短短時間,已經跪倒了一大片。

  侍從還在念:“任魏長林為廷尉,伯爵位,正三品俸祿”

  至此,伯爵授封完畢,共計開國功臣58人。

  其中,武將37,文臣21。

  接著,侍從恭敬放回詔書,再接第三封。

  “季平為國家武庫軍械司主事,子爵位,正三品俸祿。”

  “於鴻為禦史中丞,子爵位,正三品俸祿。”

  “傅清逸為禮部侍郎,子爵位,正三品俸祿。”

  “關超為郎中令,子爵位,正三品俸祿。”

  這些官員都有各自的功勞,其中,關超值得一提。

  此人,是原八驍將關奎的胞弟,當年與其兄一同參軍,不過戰功就沒有關奎大了,兄長戰死後,曾一力請戰先鋒,每每身先士卒,忠心耿耿。

  而郎中令,掌管宮廷侍衛,可以說是與皇帝非常親近的官職了,這也與其兄戰死有關。

  這個時候,丁榮已經慌了,忍不住用官服衣袖擦了擦額頭汗水,因為已經到子爵了。

  終於,侍從開始念到:
  “任丁榮為少府令,子爵位,正三品俸祿。”

  丁榮心中一跳,跟過山車似的,慌忙小跑出列,跪伏於地:“臣,叩謝皇恩,陛下萬歲!”

  同時心下大喜,他與那些開國功勳是沒法比的,能獲子爵,已經心滿意足了。

  “任薑平為安遠將軍,子爵位,正四品俸祿。”

  “王禾為安西將軍,子爵位,正四品俸祿。”

  “裴陽為安南將軍,子爵位,正四品俸祿。”

  “喬雲為安東將軍,子爵位,正四品俸祿。”

  薑平、王禾,資歷較高,兩人曾分別鎮守過秦關、西寧,亦參與過不少戰事,身上有著不可磨滅的戰功。

  裴陽、喬雲則是原宣國將領,參加了入桓作戰、滅楚之戰、秦靈之戰、白亭戰役、蔡州戰役等。

  這四個人,以前都是校尉級將領,現在因功晉升獲爵。

  “任嚴睢為中書令史,子爵位,正四品俸祿。”

  嚴睢是曾經宣國有名的辯才,為官以來,出使他國很多次,是有著外交功勞的。

  “龐思安為內史參議,子爵位,正四品俸祿.”

  一個接一個的文武大臣出列跪地。

  片刻之後,子爵授封結束,共計72人。

  侍從再取詔書:

  “任李敬之為步騎校尉,男爵位,正六品俸祿。”

  “羅衝為越騎校尉,男爵位,正六品俸祿。”

  “石恆為征虜校尉,男爵位,正六品俸祿。”

  “郭度為平寇校尉,男爵位,正六品俸祿。”

  這四個人,都是從小兵到伍長、什長、千夫長,憑戰功一步步升上來的,別看只有六品武職,但卻有爵位,很多正四品郡守連男爵都混不上。

  而這次男爵授封,也是最多的,念的侍從口乾舌燥,直到大殿中跪滿了人,才終於結束了。

  至此,開國公爵僅6人。

  侯爵21人。

  伯爵58人。

  子爵72人。

  男爵126人。

  蕭遠沒有一個是亂封的,全部都是有著詳細明確的功過記錄,更沒有一封一大把,對爵位相對苛刻。

  也說明了爵位的重要性。

  獲爵的開國功臣總人數在283人,武將佔了兩百左右。

  這些,都是開國君主手下的驕兵悍將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