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攻掠天下》第913章 百官
  第913章 百官
  三日後,秦王宮。

  禁軍林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巍峨雄偉的各個宮殿,座落在王宮各處。

  朝議大殿外的百步台階上,百官正在入朝。

  不少人也在互相打著招呼,拱手寒暄。

  等進入朝議大殿,也出現了很有意思的一幕,百官像是心照不宣,開始分左右而站,秦官在左,宣臣在右。

  當時的官服,有點像漢官,非常大氣。

  而秦宣兩國的官服樣子雖然差不多,但顏色是有所不同的。

  秦國的官帽,兩邊的絲帶是紅色,宣國則是一種青色。

  現場一目了然。

  不多時,蕭遠亦身穿王服,頭戴王冕,額前九串玉珠,邁步行至王座。

  眾臣也開始齊齊跪拜:“參見大王,我王萬年——”

  “眾卿平身。”

  蕭遠擺了擺手,於王位落座。

  “謝大王——”人們再次齊呼,起身之後,各站班列。

  不少宣國大臣都有些緊張,以致不時與左右對視。

  環視一周後,蕭遠開門見山道:“上官文若,宣詔吧。”

  “諾。”後者上前,恭敬接過詔書,站在正上方的位置,回轉過身,開始大聲念道:
  “眾卿都是社稷之臣,皆有輔政之功,孤,思慮再三,今日特以王詔,授任各部官職。”

  念到這裡,上官文若下意識看了眼一眾宣國大臣。

  宣臣之中,許多人也都豎起了耳朵,更加緊張了起來。

  後者接著念到:

  “任,姚廷玉為尚書令,總領四部。”

  後者聞言,連忙出列,跪伏於地:“臣,叩謝王恩。”

  “任,竇建章為監察令,設府置事。”

  “臣,叩謝王恩。”竇建章心中一喜。

  “任,燕齊為征南將軍,上將軍俸,兼領水師統帥。”

  “任,謝紅菱為平南將軍,領上將軍俸。”

  “任,王肅為諫議大夫。”

  “任,許宗成為治粟內史。”

  “任,魏長林為廷尉。”

  “任,胡敬為衛尉。”

  “任,張景瑞為工部尚書。”

  “任,韓舉為工部侍郎。”

  “任,王之棟為戶部侍郎。”

  “任,陳懷明為戶部尚書。”

  “任,董舒為章台閣大學士。”

  “任,傅清逸為禮部侍郎……”

  這場任命,一封詔書是不可能念完的,上官文若念完一封,又恭敬接過一封,直到口乾舌燥,殿內右側,一眾宣國大臣已全部跪伏於地。

  而在這次官職的改動中,尚書令一職顯得至關重要,總領四部什麽概念,已是真正大權在握,可與丞相分庭抗禮了,當然,憑姚廷玉的才能和地位,獲此官職,並無任何意外。

  監察令,則是有效的分化了禦史府的權利,加強了中央集權。

  而四部尚書,吏部、禮部未改,張景瑞從戶部調任到了工部,也是更合適他,戶部尚書,則是被宣臣佔據。

  從中亦可看出,蕭遠對待宣國臣子,是一視同仁的。

  軍隊方面,蕭遠更是給予了燕齊足夠的信任,不僅沒有剝奪他的軍銜,仍以上將軍俸,更是讓他兼領水師統帥。

  而這個水師統帥一任,秦國現在,四帥的稚形已經出現。

  蘇毅,步軍作戰的第一統帥,擅長攻城拔寨,山地殲滅,奇兵繞襲,平原決戰,說白了,就是完全的進攻型。

  趙牧,秦國第一善守統帥,多被蕭遠調令鎮邊守地。

  孫起,統兵與謀略並長。

  燕齊,臨江水戰,渡河戰役,秦將之中,無人能出其右。

  而宣將之中的譚震、馬麟、萬勇等人,更是一個沒有落下。

  單是偏將校尉,被封賞的就有好幾十人。

  文官武將,蕭遠都做到了仔細的斟酌,這個斟酌,不僅是深思熟慮,更與陸雲煙有過多次商議,最後才確定的,最後才有的這份王詔。

  因此,幾乎所有人都對自己的官職比較滿意,在這一點上,皆無怨言。

  反倒是秦國大臣那邊,不少人開始與左右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這也是必然的,因為宣臣一來,就佔了這麽多要職,且個個都不是空頭名銜,而是實打實的權利機構。

  這就難免會讓一些人生出嫉妒心理。

  可在兩國融合的大事上,人們也都明白,什麽是重,什麽是輕。

  討論聲使大殿有些許亂哄哄的,蕭遠拿起王案上的竹簡,又重重擲下。

  現場瞬間安靜。

  他也再次環視一周,溫和說道:“今次授任之後,眾卿當各歸其職,不得延誤,盡快整理政務。”

  “臣等遵命——”宣臣齊齊說道。

  “好了,今日朝議,到此為止,退朝。”說著話,蕭遠也大手一揮,離開了王座。

  “恭送大王——”

  下朝之後,百官依舊分成了兩派。

  “哎呀,恭喜恭喜,恭喜姚大人……”

  在出王宮的路上,宣臣那邊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人們不住拱手,滿臉笑容。

  在宣國的時候,姚廷玉就是丞相,現在兩國合一,他仍是正一品大臣,那宣國官員,自然就會把他當成領頭人。

  姚廷玉也同樣在與眾人不住拱手還禮。

  眼下的秦國朝堂,派系之分,已越發分明了。

  以前,分什麽秦州元老和川蜀系,可是現在,秦官那邊卻心照不宣的站到了一起,亦形成了秦宣兩大派系。

  不過只要明君在上,這些,都不是問題,反而會起到互相製衡的作用,使社稷更加穩定。

  宣官這邊聚在一起,邊討論邊往宮外走,秦官那邊同樣如此。

  江儀是湊到劉玉之跟前的,忍不住微微搖了搖頭,感歎道:“王后娘娘的近臣就是近臣啊,一來就是當朝一品,還有那個王肅,過來就是諫議大夫。”

  “呵呵。”劉玉之笑了笑,道:“江大人話不可亂說,姚廷玉本就是宣相,授任一品,理所當然的事,王肅乃謀臣之首,這個諫議大夫也是實至名歸,大王若不如此,恐難服眾啊。”

  “這,這倒也是。”江儀無奈點了點頭。

  另一邊。

  蕭遠回到王府後,沒過多久,上官文若就前來求見,試探性問道:“大王,今宣臣官職已定,可是,青衣衛那邊……”

  這個機構有點特殊。

  蕭遠眉頭稍皺,略作沉吟道:“青衣衛,陸氏王族的內衛,暫時不要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