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撿到一個末世世界》第1389章 威武異動
  第1389章 威武異動
  科技的發展歷史,本質是人類對能源的利用歷史。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於能源的需求將會變得無比龐大。

  比如最開始的原始人,他們對能源的需求只是簡單的木炭,到了後面則是煤炭,石油等能源。

  但這些資源在地球上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

  尋找新能源或可代替的可再生資源已經成為了各國追求的方向。

  這些資源在地球上是不可再生資源,不妨把目光放到更遠處去。

  比如廣袤無垠的宇宙。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唯一需要想辦法的是如何想辦法攝取這些資源。

  現在各國發展航天技術,也正是為此而打基礎。

  現在或許因為地球上還有石油等資源,這種迫切感還不是非常強烈。

  但等到石油真正枯竭的時候,再想辦法就再也來不及了。

  為此,各國對新能源的探索一直都沒有放棄。

  宇宙中擁有無限資源,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不管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還是為了以後的科技發展,尋找新能源都已經成為各國的頭等大事。

  對宇宙的探索也同樣是他們的頭等大事。

  誰也不希望在這一方面落後。

  人類未來的發展,步入太空時代已經可以預見得到的事情了。

  地球的資源非常有限,即便是劉明宇即將帶來的可控核聚變,也不會阻止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

  全球的科技方向,甚至會因為可控核聚變的產生,提早進入太空時代。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科技發展的最重要的阻礙就是能源。

  只要能夠解決能源問題,科學技術將會得到飛速的發展。

  而科學技術得到發展,就能夠更加容易獲取能源。

  兩者之間相輔相成。

  這種科技發展道路,已經在末世世界那邊得到了體現。

  末世世界那邊對外太空的開發,就是因為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出現。

  如果不是這次喪屍病毒來得太過突然,導致全球絕大部分人類死亡,恐怕過不了多久,全球的科學技術就會得到欣欣向榮的發展。

  從研發出可控核聚變技術,到喪屍病毒降臨,這裡的間隔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還沒有真正起來,根本無法阻擋那塊些帶著喪屍病毒的惡魔彗星。

  如果當時的科技能夠更加發達一點,把那顆惡魔彗星直接炸毀在地球之外,或許人類就不會遭受此劫難。

  不過這一切都是假設,事實已經發生,誰也無法改變。

  不知道現實世界以後會不會遇到類似的事情?
  或許也會。

  雖然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都沒有找到除地球生物之外的其他生物,但不代表著宇宙中沒有其他生物。

  宇宙之大,難以想象。

  現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只有以地球為中心向四周輻射138億光年的距離。

  難道宇宙就是這麽大了?

  並不是,這138億光年只是人類的可觀測范圍,超過這個距離的地方,光還沒有跑到地球,人類還無法觀測。

  可觀測范圍就高達半徑138億光年的圓球,在無法觀測的地方還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就算按照138億光年的可觀測范圍內,地球就是最特殊的存在嗎?

  當然不是,根據科學家預測,不要說放到全宇宙了,就放到銀河系裡面,可能擁有生命的星球也是一個非常嚇人的數字。

  銀河系的恆星數量約在1000億到4000億之間,每顆恆星周圍都有數量不等的行星,這樣算下來,行星的數量就更多了。

  在如此龐大數量的行星中,地球並非唯一特殊的存在。

  人類沒有監測到生命的跡象,不代表宇宙中沒有其他生命跡象的存在。

  比如末世世界那邊,就遇到了來自外太空的喪屍病毒。

  只有拚命的攀升科技,把危險擋在地球外面,甚至是太陽系外面,才是最佳選擇。

  只要自身實力強大,就不怕危險降臨。

  強大的一定程度的時候,直接搶佔先機,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劉明宇不止擁有末世世界的先進科技,同時還能夠從系統中獲得頂尖的科技,對於攀升科技這一方面看起來問題似乎不大。

  不過單純的擁有資料還不行,還需要有人把資料上面的技術轉化成為真正有用的技術。

  這就需要專業人士了。

  總不能讓劉明宇自己上陣吧?

  而且有一些技術所需要原材料是被嚴格管控的材料,並不是很好處理。

  一些技術實驗的動靜也有一些大。

  如果放在地球上的話,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現實世界的科技能力雖然沒有末世世界那麽高級,但末世世界的技術也沒有達到可以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做一些實驗的地步。

  為了避免麻煩,還不如把目光投向廣闊無垠的星空。

  在那裡,擁有無數多的資源,又何必拘泥於地球之上呢?

  劉明宇已經著手研究通往月球,甚至是通往火星的太空飛船。

  他記得抽獎抽到過宇宙飛船的全套設計圖,即便只是最低等級的宇宙飛船。

  但足以載人到月球或者火星。

  到時候海量的資源不是應有盡有,又何必跟他們在這裡扯皮呢?
  地球之外的資源並不屬於管控范圍之內,誰有實力獲取,就是誰的。

  不過外太空的環境可跟地球的環境不一樣,必須要做好完全的準備工作。
    劉明宇這次讓陳武奇他們招募人,為的就是以後研發出宇宙飛船之後,能夠有人做這個實驗。

  本來做這個載人實驗,最好的選擇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人。

  喪屍人身體素質強悍,即便是一階喪屍人,也遠超大部分普通人。

  可以說他們是最理想的載人實驗對象,都不需要特別訓練。

  理論上確實是這樣,但劉明宇希望的是普通人也能夠進去,並且安然無恙。

  當然,這是劉明宇的設想,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

  就算是陳武奇他們也不知道。

  為了能夠讓普通人移民到其他星球上去,劉明宇在威武設置了一個模擬測試場。

  為的就是能夠在以後派上用場。

  相對比其他技術,製造真正的宇宙飛船可以說是對劉明宇真正的挑戰。

  劉明宇曾經查看過研發宇宙飛船所需要的積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即便是已經有一套完整的圖紙,但是想要真正製造出來,劉明宇起碼還要再往裡面搭上上千萬的積分。

  這看得劉明宇頭皮發麻,一度有打消製造宇宙飛船的念頭。

  不過這個念頭還沒有升起來,就被劉明宇按壓下去了。

  無論如何,該做的還得做。

  之所以會需要花費近千萬積分,那是因為想要製造宇宙飛船的前置技術實在是太多了。

  即便是劉明宇在末世世界擁有更加先進的技術也不行。

  不過有一個好處,就是這些前置技術,並不只是專門針對宇宙飛船,對其他方面也有極大的作用。

  比如,宇宙飛船的動力系統。

  其實也有相當多的選擇,動力系統的選擇,決定著宇宙飛船的級別。

  比如,目前現實世界航天器所使用的動力系統,大多采用的是液態燃料或者是固態燃料作為動力。

  相對於末世世界使用可控核聚變作為動力系統,現實世界的動力系統還差得遠。

  甚至是連核動力系統都還沒有解決。

  所以製造一艘宇宙飛船,所涉及到的技術實在是太多了。

  但劉明宇沒有氣餒,他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終將會取得成功。

  在劉明宇時不時花費積分,幫助點亮一些前置技術。

  製造宇宙飛船的進度還算可觀。

  特別是劉明宇這一次從末世世界帶來了大量的技術人員,整體的各項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關於宇宙飛船的製造,劉明宇並沒有讓普通人進入裡面,所有人都是喪屍人。

  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夠確保萬無一失。

  還有一點就是,他們才掌握了這些高端技術。

  劉明宇回來之後,去視察過這家公司,總體來說進度還算滿意。

  實際上對外公布,這家公司屬於星辰航天有限公司。

  說實話,自從成立星辰集團之後,其旗下的子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瘋狂湧現。

  多一個星辰航天有限公司,也並沒有太多的人感到意外。

  進行商業化的航天技術,星辰集團也並非第一家公司。

  有許多家公司都曾設立過航天公司。

  人類對未知的事情,充滿了恐懼,但也充滿了探索欲。

  地球之外的浩瀚星空,是人類向往的地方。

  成立航天公司最為著名的企業,當屬特斯拉。

  馬斯克成立航天事業部,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所以說,星辰集團成立航天子公司,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剛剛成立的時候,有許多人把星辰航天與特斯拉航天放在一起作比較。

  兩者都是屬於私人企業,且兩者都屬於高科技產業。

  放在一起比較,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星辰航天威武霸氣,也只有星辰集團擁有如此膽量,有星辰集團出手,怕是不久之後就能夠看到星辰航天飛機了。”

  “你在開玩笑吧?航天飛機?那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實在是太小看星辰集團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會驚天動地。

  我懷疑,等星辰航天正式公布的時候,怕是會拿出宇宙飛船吧。”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想想看,星辰集團出品的商品,哪一件不是超越當前科技的存在?
  簡直就是小說中的黑科技般的存在。

  不要說航天飛機了,真要搞個宇宙飛船,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想多了吧,真的以為研究載人航天飛船很簡單嗎?如果真要那麽簡單的話,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到現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了,有能力實行載人飛向太空的也就那麽幾個國家。

  這幾個國家可都是傾盡國家之力才得以實現。

  你們覺得星辰集團有這樣的實力?”

  “不可否認星辰集團的產品非常給力,很多產品是有一種黑科技的味道。

  但航天飛船,特別是載人航天,不是一家企業能夠搞得定的。”

  “不知道星辰集團的負責人是怎麽想的,可能是看到馬斯克的成立航天事業部並獲得成功,以為這種技術很簡單,但也不想想看他們後面站著的是誰,沒有技術支持,他們能夠那麽容易成功嗎?”

  “呵呵,有一些人就是看不得自己好,其他人能夠成功,難道華夏人就做不到嗎?雖然還沒有華夏的企業以一己之力完成這種事情,但不代表其他企業沒有這樣的實力。

  以星辰集團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來看,既然能夠成立星辰航天分公司,說明在這方面已經有一定的技術儲備。

  期待星辰航天成功的那一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