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撿到一個末世世界》第3158章 兩年(上)
  所有的技術只是複刻到那些科學家們的腦子裡面,並不是憑空出現。

  科學家們把相應的技術從他們的腦袋中弄出來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然,這個時間絕對不會很久,頂多也就一兩天的功夫。

  相對比按照原本的研究進度,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現在把時間壓縮到一兩天的時間,已經算得上是非常給力了。

  兩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能夠在原始星雲狂暴能量下正常運轉的監控機器人已經被研發出來。

  只需要更換一下外殼,就可以在原始星雲那惡劣的環境下正常使用。

  對於原始星雲這一片區域的監控,布控的速度也非常之快,完整的布控下來,也只是用了不到十天時間。

  等到方圓四光年內,都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

  在這片區域有任何異常情況,都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反饋。

  監控智能機器人的作用,不僅僅只是觀察可能存在的敵人。

  同時也包括了對周圍環境的觀察。

  特別是原始星雲這一塊,更是給許多科學家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之前他們只能夠在邊緣地帶觀察,獲得的數據相對比較少。

  但是現在因為能夠抵擋原始星雲狂暴能量的材料被製造出來。

  不僅僅只是可以用在監控機器人上面,同時也包括了科研考察船等一系列的飛船和設備。

  對於許多科學家們來講,能夠親自進入原始星雲裡面觀察,近距離的觀察原始星雲的形成,對於今後的發展能夠提供更大的幫助。

  除了對原始星雲近距離觀察之外,劉明宇同時還給他們了一個任務。

  在原始星雲當中尋找可能出現的星核。

  如果能夠僥幸獲得星核,對於研究恆星的形成擁有更大的幫助。

  同時甚至是有可能能夠從中尋找到對於能量使用更加高效的方法。

  又或者能夠從中領悟到提純能量的方法。

  現在劉明宇雖然已經掌握了能量晶石的提純技術,但是想要讓能量提升到更高級別的能量,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

  劉明宇希望能夠自主的製作基石,這樣子就不用為能量不夠用而擔心。

  可控核聚變技術理論上來講,是擁有無限的能源。

  但實際上相對比基石所提供的能源,可控核聚變技術產生的能源還是相對要差上許多。

  更重要的是有許多技術需要的能量等級非常高。

  單純的依靠可控核聚變技術產生的能量,根本就達不到這個要求。

  除非是能夠把可控核聚變技術產生的能量進行能量等級的提升。

  把能量等級提升到足夠高,才能夠滿足需求。

  科學家們也一直在這一方面努力。

  不過很可惜,關於能量提純技術一直都是重點研究的對象,劉明宇就算是有心想要利用積分來幫助科學家們突破瓶頸,也沒有辦法。

  如果說生物基因技術,劉明宇還可以看到具體的積分數,那麽關於能量提純技術的積分需求,根本沒有辦法看到。

  完全是一個問號。

  這就意味著,以現在劉明宇所掌握的能量提純技術,想要把能量提純技術提升到能夠製造基石的地步,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一個問號完全打消了劉明宇這一個想法。

  但是有時候掌握某些技術,並不一定只能夠依靠劉明宇來提升。

  科學家們的靈光一閃所獲得的靈感,能夠幫助劉明宇節省大量的積分。

  根據行星母艦自帶的資料當中顯示,原始星雲當中是有概率誕生基石。

  如果能夠掌握其中的奧秘,那麽基石對於劉明宇來講,將不再是一個秘密。

  退一步講,就算是沒有找到基石,能夠在這種環境下領悟到能量提純的技術,也是對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原始星雲能夠誕生基石,就算是沒有發現基石,也一定有機會找到提升能量等級的方法。

  這片原始星雲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根據檢測結果反饋,原始星雲是一個直徑達到兩百光年的球體。

  這是一個無比巨大的球體。

  原始星雲內部的環境非常複雜。

  越是往中心靠攏,各種惡劣的環境層出不窮。

  別看現在已經掌握了能夠在原始星雲正常運轉的材料。

  但實際上這種材料只能夠在原始星雲的邊緣地帶運轉,稍微往裡面一些,這種材料將變得毫無用處。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想要探查原始星雲,還需要繼續努力的發展科技。

  劉明宇在得知情況之後,也不由得暗暗歎了一口氣,看來想要尋找到星核,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想要尋找到能量提純的方法,難度非常之大。

  不過劉明宇也沒有放棄。

  好不容易遇到原始星雲,盡可能的收集足夠多的資料。

  現在不一定能夠找到,或許以後再次遇到的時候,就有機會找到了。

  時間一晃,距離行星母艦返回正常宇宙空間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行星母艦已經補充了將近80%的能量。

  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估計只需要再有半年時間就可以補充完畢。

  在這兩年時間裡,劉明宇幾乎把原始星雲的邊緣地帶十光年的范圍探查了一遍。

  沒有找到星核的痕跡。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根據科學家們對原始星雲的研究,如果這片原始星雲真的有星核存在,那最大的可能,就只有最中心的位置了。

  這兩年各項科學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特別是能夠在原始星雲正常運轉的技術,也是得到了大幅度的發展。

  不過很可惜,即便是發展得如此迅速,想要探索原始星雲內部,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人類的探測范圍只能夠在原始星雲邊緣十光年的位置。

  不是人類不想,而且沒有這個能力。

  除了這個技術,其他技術或多或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這主要得益於在原始星雲所獲得的高等級的能量。

  除了沒有尋找到星核之外,在能量提純技術這一方面倒是有了不少的長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