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695章 絲綢之路市舶司(第一更)
  第695章 絲綢之路市舶司(第一更)
  永穆公主靜靜地聽,聽到李易說換好處,莫名其妙地想笑。

  “李郎家財無數,還欲尋更豐之利?”永穆公主嘴角帶著笑容,問。

  “聞恬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這個小家維持起來已不易,何況大唐的大家。陛下派兵保護我,你說我是不是要為陛下多想想?”

  李易一副悲天憫人,要當賢臣的樣子。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李郎辛苦了。”

  “倒算不上多苦,只是突厥太過可恨,竟然把碎葉鎮給佔了,不讓商隊通過。”

  李易說起突厥,陸地上的絲綢之路斷了,不然一定有許多好東西從絲綢之路送過來。

  永穆公主輕聲問:“是做不了買賣了?那邊的東西很好?”

  她年歲小,絲綢之路斷的時候,她記不得什麽事情。

  “咱們用絲綢、茶葉、陶瓷跟他們換馬和羊毛做的東西,關鍵是種子,大唐沒有的種子。”

  李易耐心地講,不能指望誰都知道絲綢之路換的是什麽。

  永穆公主吃口飯,抬起頭來:“聽聞每年廣州有昆侖人乘船來換東西,走海路不可麽?”

  “聞恬,你太厲害了,不但人長得美,關鍵是聰明。對,前年的時候咱大唐有安南市舶使。

  不過那人一直在研究技術,想製作好玩的東西給陛下,陛下不要。”

  李易先誇永穆公主,再說安南市舶使,前年有的,人叫周慶立。

  他跟著波斯的僧人製作東西,要給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道怎想的,不要,估計是擔心勞民傷財,與百姓無利。

  永穆公主被稱讚,臉微微紅了。

  小蘭在旁邊聽著看著:“李東主,我聞恬姐姐自然是聰明。”

  “小蘭也是又漂亮又伶俐。”李易再誇一下小蘭。

  “那廣州呢?”小蘭高興了,要跟著研究買賣的事情。

  “廣州那裡才最應該成立市舶司,專門與外面的人買賣東西。

  周慶立他不應該把心思放在造東西上,而是賺錢,陛下缺錢,不缺那點玩具。”

  李易說起廣州時,猜出來李隆基為什麽不要周慶立的東西了。

  讓周慶立當市舶使是為了跟別的人貿易,不是造東西。

  “對呀,廣州,現在可以安排,帶東西出去,到別的地方賣了,珠寶什麽的不要,要香料和糧食。”

  李易有了想法,東南亞那裡的糧食不值錢,香料也不值錢。

  走陸路和用小船帶一些珍貴的東西,包括胡椒,賣很高的價。

  大唐主動出去,船隊出去,雷州、瓊州那裡的胡椒沒形成規模之前,用海上貿易來彌補。

  什麽乳香、沒藥、肉桂、丁香等東西。

  大料也少,莊子裡吃點東西可貴了。

  廣西那裡多,就是路不好走,從廣西走海路轉一圈進黃河到長安?
  “珠寶怎不要?”小蘭一說珠寶,兩眼放光。

  “李郎不喜奢侈之品。”永穆公主出聲,她覺得自己比較了解李易,李易不要珍珠,繡得好看的布。

  除非能當錢花,其他的更喜歡牲畜、糧食。

  “聞恬提醒我了,應該要,多謝。”李易又改變主意。

  “我說的,珠寶是我說的。”小蘭強調自己的重要性。

  “對,你也說了,聞恬說的奢侈品,應該換。你們看啊,一船陶瓷換過去……”

  李易講經濟帳。

  一船東西過去就換一船糧食,不劃算,香料也不劃算。

  帶空船過去專門拉糧食,浪費運力。

  可以換奢侈品,順便用香料和糧食把船裝滿運回來。

  “奢侈品賣給有錢人,從他們手中拿到錢,不能讓他們手上的錢太多,奢侈品數量增加,會慢慢不值錢。”

  李易說出他願意交換奢侈品的緣由,讓有錢人的身家縮水。

  把錢拿來修路,修學堂,免費給學子們發東西,給百姓發低保……

  “你怎那麽壞?”小蘭瞪大眼睛。

  “李郎定然有利民之思。”永穆公主幫著李易說話。

  “還是聞恬懂我,我跟你說小蘭,有錢的人不管買多少奢侈品,他們還有辦法賺錢。

  沒錢的人許多時候直接給他們錢,他們還是沒錢。

  我想出來的辦法不是讓有錢人沒錢,而是讓他們慢一點賺錢,貧富差距別那麽大。”

  “就知道李郎心善,宰相肚量。”永穆公主再一次認可。

  “謝謝。”李易笑,他願意聽永穆公主說話,聲音好聽,關鍵是內容更好。

  小蘭在旁邊翻白眼,啥都不想說了。

  待吃過飯,永穆公主告辭。

  “有時間來玩,桃紅,找幾個人送送。”李易沒去送,讓桃紅安排。

  永穆公主離開莊子,過橋,一群人圍上來,一輛車停好。

  她上車透過窗戶看看莊子,對小蘭點頭。

  “走啦。”小蘭喊一句,隊伍向皇城而去。

  李易恢復了正常狀態,回書房寫奏章,朝廷應該建廣州市舶司的奏章。

  中午之前,李隆基收到奏章。

  上面寫:陸路貿易不通,用海路補充,建廣州市舶司,可以收稅,外面糧食多,商人運糧食回來,減免稅額。

  就這麽點內容,李易沒心思寫得花團錦簇。

  李隆基看過,招呼一聲,讓宰相們過來一起吃飯。

  宰相數量多了一個,還沒有往下撤。

  正常情況兩個宰相就夠,有時三個,必然有一個很快就下去。

  多出來的宰相是源乾曜,正常來說他應該接替姚崇。

  可是他不能扛事,拿下姚崇的時候順手把他也給拿下。

  四個人到來,吃炸醬面,很多種小鹹菜,每種小鹹菜就一口的量。

  天熱,剛入秋。

  吃飯的時候李隆基沒說話,一口一口吃。

  四個宰相互相看看,不清楚情況。

  等李隆基吃掉最後一口面放筷子時,四個人正好吃完,很巧。

  宮女送上茶水,李隆基出聲:“聽說廣州那裡總是有昆侖人帶東西去買賣。”

  “陛下,臣想起一人,左拾遺張九齡是那邊的人,他剛辭了官回家去了,如今應該正在路上。”

  盧懷慎沒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提到一個人,張九齡。

  張九齡前幾天說他任期滿了,辭職回家,於是就走了。

  張九齡家就在南方,問別人不如問他。

   今天第一更,還有四更。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