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1321章 難定之罪在能力(第一更)
  第1321章 難定之罪在能力(第一更)
  杜辛被拽回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未等挨打,他已經猜測出來,也回憶起來,就是陛下沒穿以前見那一面時穿的衣服。

  “石老六家的石頭燒出來的鉀肥比別處的好,我有罪!”杜辛誠實,不再提經濟發展。

  李隆基瞪他一眼,扭頭石老六:“石老六,你想要什麽?”

  “鉀肥賺到的錢我要兩成,以後再挖,給我石頭錢。”石老六站在那裡說要求。

  “只需如此少的錢?”李隆基露出笑容,看樣子石老六不貪。

  “不,不少了,他們采石頭、要粉碎、燒製,建窯得花許多錢,別處同樣的石頭多。”

  石老六分析一下,他家只有石頭,他自己燒不了。

  “嗯!”李隆基頷首:“家中日子可好過?”

  “好,杜明府天天看報紙,只要有什麽能賺錢的辦法,明府會找人四處宣揚……”石老六誇起杜辛。

  有背的力氣和時間,我們打個井算什麽?
  縣裡能燒的石頭多,即便不燒水泥修路,我們燒鉀肥,鉀肥賣出去,錢再繼續修路,甚至可以雇傭別處的人來修路。

  “李東主神了,我家種核桃。”石老六一臉好奇,你怎知道我種核桃?

  若其不是縣令,而是個大商人,朝廷必須表彰。

  “十年內凡與你有關系的人,不得擴張買賣,你也不能升官。

  李易提供縣裡資源的信息,礦產、水利、藥材……

  “易弟,他的家人和親戚撈的錢……”

  跪著不怕,跪著屬於懲罰,陛下能懲罰,說明有活路。

  “洛南縣鉀長石儲量非常高,另外還有含鋇的石頭。

  “是,陛……畢竟我有罪。”杜辛聲音顫抖,使勁喘氣,卻放下心。

  “李東主,打井,我們打,不怕費勁,現在從別處運煤,還有的人用背簍背。

  根據報紙上所寫的丹參種植技術,今年一早就讓百姓種,收獲了不少丹參,運送到長安賣給藥店。

  眼下為難了,你……

  “那倒不必,交稅吧,洛南凡是開廠子的一律交稅,再看看有沒有其他問題,有問題就重罰一次。

  有自己的製墨坊,造出來的水墨一樣免費提供給縣裡的人。

  “好,好,罰八成家財也行,再打我一頓杖子。”杜辛主動提高懲罰標準。

  縣裡的核桃好吃,石老六家應該種核桃吧?”

  如石老六家的事情,哪個親戚參與了,罰沒一半家財,小妾的哥哥?”

  整個縣的農具大更新,蔬菜大棚多,他還親自派人到長安領試紙。

  杜辛的親屬們賺得更多,他自己整天研究報紙內容,吃喝挑好的,甚至還有一張天上人間的會員卡,別人的名頭。

  說著他一抬頭,看到李隆基,又突然愣住。

  造出來的紙大部分送到河南府與京兆府賣,少量的免費發放給縣中的孩子和學子。

  百姓的收入翻了足足三倍,一大群人準備開春化凍後蓋新房子。

  李易答應,不錯,有這樣的人在洛南縣,自己省許多心,杜辛確實是努力發展縣裡的經濟,改善百姓生活。

  種什麽都長得不錯,尤其是一些藥材,如丹參、菖蒲、連翹。

  “啊?”杜辛嘴張得大大的,他不看李易,看李隆基。

  縣裡有養豬場剛弄好,冬天不適合收仔豬,價格高,待來年的。

  李易不願意換掉杜辛,這人自己能撈錢、懂享受、帶家屬們一起撈,百姓也管著。

  杜辛越說越激動,他準備得到煤礦的位置,就開始工作。

  “易弟,當地情況說一下。”李隆基坐在別人搬來的椅子上,手上多一個手爐。

  李易明白,不罰不行,必須讓別人看看。

  “李東主,山路多,卻難行,用水泥修路好,還是用當地的石頭修路好?”

  洛南的氣溫不算太低,眼下零下七八度,還是因為飄了輕雪的緣故。

  把杜辛給殺了,或者弄走,洛南百姓的日子又變差。

  除非你能讓商洛的百姓整體收入翻十倍,從現在的收入開始翻,收入最少的人達到京兆府普通人家的程度。

  “去找其他縣中的百姓過來,各行各業的。”李隆基要查證,順便對杜辛說:“你繼續跪著。”

  製墨所用松墨的原材料更充足……

  受水系發達影響,淤泥與水中的許多植物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豐沛。

  “石路為先,水泥燒煤多,縣中有煤的地方非露天,需打井,采煤難度大。”李易想了幾秒鍾,給出答案。

  跪在地上的杜辛聽入神了,順著問一句。

  忘了,自己現在還等著發落呢。

  他熟悉律例,知道自己偷竊別人東西是什麽罪,更清楚衝撞陛下的後果。

  孵化鴨苗、鵝苗、雞苗,雞就放在山上養,鴨鵝下水。

  洛南需要路,洛南群山林立,小路走不得大車,不然我不會琢磨著用輪船運輸。”

  杜辛跪在那裡還抖著,汗珠子順著臉往下淌。

  燒陶瓷器皿、建水泥廠,冬季河流儲冰,利用縣水利優勢,自己增加水網,仿製輪船。

  百姓絕對不會因為杜辛撈錢被收拾而高興,他們會恨。

  挨一頓打,養上兩三個月,事情就過去了。

  另外有縣裡自己的造紙大作坊,造紙需要的石頭縣裡同樣多。

  意思是:陛下,李東主說不給我標注金礦,我還能當縣令?你的意思呢?

  “回頭我就讓他們把東西捐了,隻留一點夠生活。”杜辛激動地保證。

  現在京兆府普通人家一天一人二十五錢,兩樣你都做到了,十年之限可解。”

  “倒是行,回頭我給你拿地圖,告訴你位置和深度,縣裡有金礦,不準挖,不給你標注。”

  剛才他準備絞了杜辛,杜辛的家人一律流放。

  李隆基不在乎殺不殺一個人,他琢磨有好處,杜辛家的人得利更多。

  “呵!”李隆基又一次打量起自己的好縣令,心情複雜。

  杜辛當縣令,采用報紙治縣的方法。

  甚至會說,他撈錢就撈錢唄,石老六吃虧了,大不了咱們賠給石老六錢,管你李東主什麽事兒啊?

  “石老六,你認為要不要把杜辛給殺了,或者流放了?”李易征詢受害人的意見。

  “不能,我就是想讓他們別挖我家的礦,給我錢。杜明府還幫我賣核桃呢。”

  石老六使勁搖頭,他此刻才反應過來,要出大事兒。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