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155章 賞賜不休小海鬧(第十四更)
  第2155章 賞賜不休小海鬧(第十四更)

  “賣報賣報,趕緊買,一會兒我去上課了。”

  “好消息,我大唐軍隊從東北地區帶回六萬余百姓,已在船上,一人未死。”

  “陛下高興,請洛陽百姓吃海米,一人一大包,一人一大包,按照人頭算,嬰兒也算。足足八兩,足稱的八兩。”

  “李東主請大家吃餃子,後天,一人十個,嬰兒也算,不知道什麽餡,攤上哪種是哪種,可以自己找人換。”

  報童早上又趁著上學堂的間隙賣報、送報。

  擦鞋的孩子沒有了,包括長安的,一律進學堂,多給補貼。

  想買報紙的人早早等著,確實過時沒有,再想買就得去報亭,價錢貴一錢,一錢不是小錢。

  百姓們知道了,又有六萬多人加入,人越多越好,不愁吃喝。

  “諸位,看到沒,宣傳手段,你說半斤海米,聽著少,一大包,足足八兩,足稱的,聽著多。”

  余懷德小聲跟其他人說,同樣的數量,換個說法就覺得多。

  “餃子呢?”馮掌櫃沒發現餃子怎麽宣傳多。

  “餃子在陛下之後說,要弱於陛下。你要是說成大個餃子,肉菜皆全,壓陛下一頭?”

  余懷德講,李東主必須弱才可以。

  沒看百姓擺長生牌位要把陛下放在最高的地方麽?把李東主擺高,你跟李東主多大的仇?

  “確是如此。”宋掌櫃認同。

  趙掌櫃想想:“六萬人,值得?”

  “今年六萬多,明年六萬多,當地一年出生多少?能長大的多少?老死的多少?”

  這回馮掌櫃明白了,架不住年年從那裡帶人過來。

  何況今年六萬,明年還是六萬?
  “不錯,此消彼長,圖遠謀而不看近利,測長距而不以寸記。”

  “確實不錯,我等……”關掌櫃的意思想表示表示,咱們有錢。

  “我等捐錢,以前捐過軍隊的,不用擔心百姓指摘,現在捐錢給後來的人修房子,六萬人又不是六萬套房子。”

  余懷德決定出錢,不吃虧的。

  “我支持,現在找料,到時候他們一來,就讓他們自己建房子,快了,幾天的工夫。”

  宋掌櫃同意,蓋房子他們不敢隨便找人,修鐵路、修路、修橋、工廠,他們用錢搶人?

  真不好找人,運河一條線,同時平整土地,準備鋪鐵軌。

  李家莊子醫院,李易再一次見誰都笑,不過只能通過眼睛看出來,他戴口罩了。

  新護士又選出一批,通過考核才行,要聰明的,還得有一些經驗。

  他不教新護士,扔給老護士們。

  永穆公主今天沒有事情,又不想看書,拉小蘭過來一同查房。

  “李郎,我看到剛才的一個十五歲的少女對你拋媚眼。”永穆公主擠擠眼睛對李易說。

  “她別看是骨折,但眼角也摔到了,看誰都那樣。

  倒是有個少年看你就發呆,魂兒都丟了,我真的去地府幫他找?”

  李易才不上當,那少女摔的,四根肋骨加左大臂骨折,好在非粉碎性的,胳膊的骨頭打石膏,不用手術。

  “那少年做的全麻胃鏡,結果就是個賁門撕裂,正常喝粥、吃雞蛋羹,沒問題。”

  永穆公主也不甘示弱,什麽就魂丟了,你上的全麻。

  “他的情況屬於胃酸分泌過多,總是嘔吐,不全麻的話,下胃鏡他反應敏感,加劇嘔吐。

  他從哪學來的理論呢,以為多吃東西可以減少胃酸,結果胃酸分泌更多,吐,把賁門給撐破了。”

  李易說少年的情況,這個就得常備藥,中和胃酸的藥,製造簡單,莊子就能做。

  這個跟遺傳有一定關系,等年歲再大大就好了。

  “渤海來的人,你安排好住處是吧?”

  “早準備妥當。”

  “可是我聽說余懷德他們要給建房子,怎麽辦?”

  “建,暫時住在我準備的房子裡,他們自己建。”李易瞬間想到應對方式。

  他給的房子算臨時住,人家余懷德等人一片好心,不能冷了。

  小蘭推個小機器人:“李郎,餃子憑借機器包得過來?”

  “一直包著呢,時間夠用,機器包的餃子蒸不行,立不住。”

  李易對餃子機還是信任的,速度快,把面和菜扔裡,自己調整。

  缺點在於蒸餃子得把餃子放在屜布上,機器包的一放就歪,包子可以。

  他那時為什麽蒸餃子比煮餃子貴?一個在於時間,另一個煮餃子即便不手工,機器可以處理。

  兩種餃子的包法不一樣,蒸的包法可以煮,煮的包法不能蒸。

  他請大家吃餃子,沒打算蒸,太耗費時間,煮的在大鍋翻騰,熟的速度快。

  “李郎,我和小蘭給你包蒸餃子吃好不?”

  “好,要牛肉大蔥餡的,放點五花的豬肉進去也行,不然太乾。”

  “東主,你三哥找你。”被小蘭推著的小機器人突然出聲,嚇大家一跳。

  “接。”李易深呼吸,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易弟,有個事情,後突厥羽林飛騎電報,後突厥欲借製式羽箭二十萬支,捕獵求生。”

  李隆基的聲音傳來,別人要借箭。

  “回電,告訴他們,立即給他們送去大量肉食和糧食。箭咱們都快淘汰了,咱們用槍。”

  李易反應迅速,給東西,也不說借,借了會還?借箭一樣不會還。

  人家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冒風險,這個借沒風險。

  “大臣們也是這個意思,說他們借箭目的乃趁冬季向北擴張。

  一為真借,二為試探,你以為何?
  若拒絕,後突厥自然明白我們知曉其意而阻之。”

  李隆基又說,箭不是那麽好借和好拒絕的。

  “借不借都一樣,借什麽,亦一樣。總給咱們找事兒。”

  李易挺欣慰的,大臣們不傻哈!
  “正是。”李隆基認同,後突厥要以大唐幫助他們的名義去打別人。

  到時候別人連著大唐一起恨,你不借,後突厥也這麽說。

  “告訴後突厥,羽林飛騎兩萬,募兵三萬,將過去幫他們狩獵。”

  李易咬著牙說,你後突厥敢刷存在感,威脅我,來吧,我幫你忙。

  “沒事了。”李隆基那邊終止通話,解決。

  一個回復,後突厥就不敢去打別人。

   還有!為什麽更這麽多?因為之前編輯琉星給個主編力薦,前幾天說好的,要暴三萬字,十五更,不更到,以後還有何臉面要推薦?所以還有一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