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829章 不論長遠說眼前(第五更)
  第829章 不論長遠說眼前(第五更)
  宮女太監們又刷刷記,原來信鴿還有那麽大的本事?

  “東主,養鷹不容易。”宋德在旁說。

  “薑皎會,他不是進團兒了麽,讓他養,我給出錢。”

  李易想起個人,張九齡會養鴿子,後世不知道哪個瞎編的說他和韓愈是好友,那純粹扯淡。

  但張九齡真的養鴿子,而且還不錯。

  另一個薑皎養鷹也厲害,他和李隆基相遇的時候就是因為鷹。

  李隆基會養鴿子,也會養鷹,總不能叫李隆基乾那個活兒吧?
  李隆基會的多了,但他只能管朝政。

  李易惦記上薑皎,人啊,要盡其才,比如說鍾紹京,現在修辭海呢,字典就乾得不錯。

  莊子裡的活字印刷的活字,就是老鍾的書法,可漂亮了。

  聽說老鍾一說起這個就驕傲,活得那叫一個滋潤啊。

  “東主,薑皎跟著去合州了,他會不會生病死在那裡。”宋德知道情況,為薑皎擔憂。

  “不可能,他命長著呢,要不是……所以我不能去當官,太累,當皇帝更累,沒有自由。”

  李易一說起當官,就有無限感慨。

  最初他想當官,當個縣令啥的,好增加壽命。

  後來發現不用了,處在體制之外,可影響體制之內的事情,這誰還進體制啊。

  “東主,現在聚居區的婦人能乾的活兒又少了,棉花全處理完畢,還有皮毛和鴨絨、鵝毛、雞毛、羊絨。

  綿羊沒有羊絨,羊絨比較少,綿羊的羊毛倒是很多,已經脫了脂。

  不若叫她們全部織毛衣?也好多個收入來源。”

  宋德現在考慮的事情很多,趁機說出來。

  李易眯著眼睛想,嘴上說道:“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手工業,對原材料的依賴過大。”

  宮女太監們繼續記,東主說的話,都是需要整理的,尋常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對大唐的發展有指導意義。

  宋德等待著,他相信東主會有辦法安排聚居區的女子們。

  “磨面吧,多製造腳踏式磨面機,三班倒磨面,總要有個事情做,從別處購買麥子。

  順便製作面皮,往外批發,面筋和面皮的比例調整一下。

  製作面皮過程中的麵粉水的密度大的話,蒸餾一下,然後製作甜面醬,試試,理論能支撐,實際操作不知道。”

  李易想出了一個臨時的辦法,讓突然閑下來的聚居女子磨面。

  面皮的製作就有意思了,面筋多則面皮少,面皮多則面筋少,但還是有麵粉的水被衝出去。

  隻製作一次,保證那水浪費了,就跟以前澱粉廠的河流汙染一樣。

  短時間內的麵粉含量多的水,經過蒸發處理,加上烹製,可以製作成甜面醬。

  甜面醬和大醬是兩回事兒。

  甜面醬就是用面製作,大醬用豆子製作。

  甜面醬短時間發酵或不發酵都可以,大醬必須發酵。

  歷史上中國之所以有甜面醬,是窮。

  沒有錢買大豆的醬,就自己弄點麵粉製作。

  那已經不是他那個時候的事情了,要更早,北平、天津地方,用麵粉來製作簡單的醬當調料。

  最經典的菜是京醬肉絲,裡面的醬是麵粉糊做的甜面醬。

  後來大家也弄不到那麽多的甜面醬,就各種醬按照地方習慣來整。

  同時出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全聚德烤鴨,後者就是用甜面醬。

  最後大家發現不好吃了,還貴,憑什麽?就因為品牌嗎?

  對,就是品牌。

  “把豬肉的肥肉和瘦肉搭配好了,製作成餡往裡打水,再蒸出來的包子,就是油多又鮮。

  把鴨子使勁灌食,吃得肥肥的,烤完後,油脂的香味會被大家接受。

  前提是不能放在莊子裡吃,莊子裡不缺油水,這兩種東西莊戶看不上眼。”

  李易嘟囔起來,他思維發散,想著想著就想到了兩個品牌。

  兩個品牌在他到大唐的時候其實已經沒落了。

  最初兩個品牌好吃,是因為百姓窮,沒有油水,肥鴨子就愛吃,注了水的包子就香。

  等百姓不缺油水的時候,吃這兩個東西,是嘗個新鮮,沒有說哪一個人盯著頓頓吃的。

  這就是死板,缺少了變通,沒把自己的品牌給做大,直到日落西山。

  如剛建國的時候,老陳還組織過盤尼西林的生產。

  當時就有人說,外國有,還便宜,何必自己造?
  在那個時期,中央政治下,這種言論被認為短視。

  後來電子產業發展,有人二逼一樣還地球村,不需要自己生產和研究技術。

  結果呢?說不給你芯片就不給你芯片。

  喊著地球村分工的二逼們就不吱聲了,當初不是喊得挺歡嗎?
  要說沒有盤尼西林那個都寫在課本上的事情,喊地球村分工還沒問題。

  已經經歷過的事情,包括原子彈,怎就那麽缺心眼?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
  別人二逼過,李易不想自己也二逼。

  他對宋德說:“告訴莊子工坊,每研究出來一個新的東西,就給最少十緡的獎賞。

  當然,自由是沒有了,這輩子別想脫離李家莊子,不過允許子弟去當官。

  子弟若考不上,我直接給安排,該得到的他們都能得到。”

  “是!”宋德就回一個字,記住了,繼續鼓勵工坊搞研究,哪怕投入很大。

  李易又看一眼宮女太監們:“國已不同,則政有所改;內外不一,則民有所變。

  中庸之說,非左非右;中庸之思,亦不中間。

  如騎馬奔馳,動靜結合,又如自行車,動中求衡。

  不可改者,青山巍峨之勢;可改者,流水無常之動。

  百姓生活,軍隊運轉,別無二樣。朝廷如樹,立根穩固,則不應限其葉茂。”

  宮女太監努力記,知道,東主突然就有了一些想法,關乎與朝堂和百姓。

  “水活魚出、日轉物生。流雲送雨,物運少剩。”李易又說一句,背個手往回走。

  不想說了,太深,意義不大,趕緊想辦法解決眼前的事情,比如……抄醫書!

  理論知識再豐富,文采再好,都不如扔一本能夠幫助治病的醫書出去現實。

  要麽就是新發明點節省百姓時間的工具,還有解決民生的辦法。

  “記得提醒我,多燒大陶缸,我多賺點錢,讓朝廷出點錢,把糞坑汙染的事情給處理下。”

  說具體,李易馬上想到了一個情況。

  沼氣池沒成功,土地糞便汙染好辦,就是個錢的問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