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796章 所謂後台皆呵呵(第五更)
  第796章 所謂後台皆呵呵(第五更)

  “東主,查出來了。”宋德親自負責的事情,晚上他給李易一個資料。

  在京兆府,就沒有李家莊子查不出來的事情,除非你不做。

  要說殺人,自己一個人誰都不告訴,就去殺,人死了,查起來不容易。

  但你要是告訴了別人,或者是合夥去殺、去搶、去偷。

  李家莊子要查,保證能查出來。

  當然,長安縣和萬年縣也能查出來,現在他們對地下勢力控制力度很強。

  這點必須感謝李易,李易出的主意。

  而換成去欺負一個莊子,還大喊出來名號了,查起來更容易。

  若不喊名號,沒有後續手段,誰怕你呀?

  歷史上的源乾曜還能再次當宰相,包括張說。

  至於李隆基的文采,李易沒覺得有什麽,他願意寫他也可以寫。

  別人一見到他就覺得這個人好,口蜜腹劍嘛,那是那些人沒經歷過我那個時代。

  武則天又加劇了這個情況,到韋氏、太平公主。

  說明李隆基對薑皎比較重視,撤的時候也挺無奈。

  好不容易權力拿到手了,把幫助自己的王有容推上皇后位置,又是沒有嫡子。

  找誰說情都沒用,凡是能夠接觸到李家莊子的人,都拿著李家莊子的好處呢。

  薑皎就是今年這樣被李隆基給弄下去滴,但實職沒有了,依舊有文散官。

  李易知道李隆基提拔薑皎的時候寫了一篇散文,把薑皎撤權的時候又寫了一篇散文。

  李家莊子第一個問的就是誰告訴你的,說出來,我就放過你,不說,那你就死。

  往更高的地方找,那些人就是宰相、尚書了,他們會保你而得罪李易?
  越是見不得光的行業,越守規矩,看人守規矩。

  張知運被抓了,又被人救回來,李隆基說他喪師辱國,殺掉。

  “唉!不涉及到薑皎該多好,這下我又得忙了,宋璟這人不辦事啊,都過年了,趕緊跟李隆基說薑皎的的事情啊。

  越往上,對物質需求越高,你說得再好,沒用。

  “東主,需要我做些什麽嗎?”宋德不去管這個事情怎麽發展,他只需要執行。

  今年他應該下去了,權力太大了,是陛下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認識的人。”

  宋德出手,代表了一種規矩。

  李易為對方默哀,你說你怎不好好考慮一下,能在長安西邊六李莊附近買地的是什麽背景。

  “薑皎的遠房親戚,和李林甫勾結,不知道那裡是誰的地方。也就是說李林甫不知道、薑皎也不知道。

  比如李家莊子找人查那個姓薑的商人,有人知道了,他沒給李家莊子提供信息,轉而去告訴薑姓的商人。

  宋德出去,安排人手,不用花一錢,想要這樣簡單的信息,無數人願意提供。

  同行一點都不可憐的,因為他壞規矩了,更主要的是,他針對李家莊子壞的規矩。

  就是和姚崇一起當宰相,又被收拾下去,現在的京兆尹。

  顯然李林甫不知道,薑皎不知道,是薑皎的遠房親戚跟李林甫接觸上,想要弄點好處。

  不,薑皎甚至都沒接到此事,不然他早跪了。

  我那個時代可不講究什麽說的好不好聽,關鍵是你得給我好處。

  現在降戶在華州一帶被自己掌握著,輪不到別人說話。

  “看對方這個產業的具體情況,包括大概的人員雇傭、收入、投入、銷售渠道。”

  此事要說起來,跟源乾曜同樣有關系。

  說白了,從李世民的時候開始,整個延續便處在一種緊張和恐懼感中。

  要通過表象分析其內在。

  世家的存在、前臣的干擾、后宮的不平、外邦的戰略,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

  很多時候,現實比文學作品還精彩,寫的人都認為不能的事情、不敢寫的事情,現實告訴其你還是不夠大膽。

  一般人都看不懂的散文,引經據典,說以前的權貴最後怎樣怎樣,換成你,你看你現在是不是很像?你比較愛好田園,你就下去吧,我把你子孫照顧好了。

  張知運就沒被捉,沒死。

  然後還有很多兄弟他也沒殺,他要樹立自己的正確性。

  李易就很無奈,怎麽弄呢?等一等?等宋璟出手,歷史上宋璟會收拾薑皎。

  人和人的渠道不一樣,高度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就有差別。

  “行吧,能理解。”李易想了一會兒又覺得沒問題。

  提供完情報還不敢往外說,道上的規矩。

  總有傻逼存在,包括他那個時候的。

  李隆基經歷過許多事情,不反抗就被殺,殺太多的人之後,父親李旦他沒殺。

  薑皎是誰呢,資料中記載,張知運收降戶的兵器,然後弟弟薑晦過去當好人,把人家的兵器又還回去,結果對方拿了兵器叛變。

  然後李隆基還寫了個散文,叫放薑皎歸田敕。

  大唐現在就這樣,凡是能夠升上來的,就沒有一個文學水平低的。

  李隆基精神狀態始終是緊繃著,他需要一個避風港。

  “這是打著薑皎的名義,與李林甫接觸,想弄個好的賺錢的地方行賄,然後選的地方卻是……”

  喊出來,一準兒有人知道。

  李隆基的散文可不是李易那個時候的散文,人家李隆基文采好著呢。

  從祖父起,童年,李隆基經歷的就是那一次次刀光劍影。

  李易無所謂薑皎,你認識李隆基在先又如何?
  認識李隆基在先的人多了,幫助李隆基的人更多,挨收拾的少了嗎?
  李易認為李隆基其實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看人不能只看表象和表現。

  寫的是:西漢諸將,多以權貴不全;南陽故人,並以優閑自保……沐我恩貸。庇爾子孫。宜放歸田園,以恣娛樂……

  他又明白朝堂需要什麽樣的人,所以把姚崇給提上來了,卻懼怕任何一個宰相坐大。

  他在極力克制自己,他是個人,經歷的事情對他造成了影響。

  李易看資料沉思起來。

  薑姓的商人害怕了,找李家莊子認錯。

  換個說法就是,凡是你這種人,最後都沒好結果,現在退了,一切好辦。

  把他弄下去,我都不用出手,就李林甫現在的地位,呵呵!他算個屁。

  薑姓的商人為了活命保證說,說出來,傳信的……

  口蜜有個屁用?你不給我錢,我就收拾你,哎呀,老李,咱倆見一面啊?”

  李易嘟囔著,根本沒把姓薑的背後勢力放在眼裡。

  但他很生氣,因為對方的出現,讓他不得不又一次變得不那麽少年。

   今天第五更,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農家多說一句,情節的事情看推進,連載的小說,不要因幾章而斷定全文,所有的走向都有因果關系。月票和推薦票現在十分需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