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285章 從不賠本出口限(第三更)
  第2285章 從不賠本出口限(第三更)
  太陽繼續升高,終於透了些光亮下來,雪看著與之前所差不大。

  莊戶、護衛、官員的家屬、休息的宮女太監,紛紛投入到掃雪作業中。

  本應雪停再掃,但怕那時雪太厚,清掃起來費勁。

  李成器和李易由於喝白酒,吃飯的時間變長,永穆公主和小蘭吃過飯,推著小機器人先回去。

  “易弟,你估算一番,彩圖印多少冊、成本幾何?”

  李成器夾豆豉,停在碟子上面。

  “該問怎麽把錢賺回來。”李易看一眼那個發酵的豆豉,吸吸鼻子。

  這個豆子的製作工藝跟正常豆豉不一樣,介乎於納豆和正常的豆豉之間。

  李家莊子上三種豆子製作的東西都有,他就像吃臭豆腐一樣,偶爾才吃一點。

  “賺?哦!對,易弟說能賺,絕對能賺。”

  李成器說著把豆子抿嘴裡,微微眯起眼睛品嘗。

  待咽下:“易弟,這豆子和另一種更臭的,真有報紙上說的許多好處?”

  “在李家莊子指望吃這樣的豆子保持身體健康,實在太看低我的本事了。”

  李易撇下嘴,你們的身體調整是靠吃一種食物完成的?

  除了吃的方面,還有游泳、散步、泡澡、按摩、音樂輔助等等。

  “大哥,圖冊多印,新婚的給,其他的賣。禁止商人在未繳稅的情況下攜帶出去。”

  李易在提圖冊怎麽賺錢,給的不要錢,賣時價錢可就不一定了。

  “百分之八十的稅?畢宰輔定然高興。”

  李成器看向畢構的方向,畢構吃飯慢,與其他大臣一般,年歲大,細嚼慢咽。

  “這等圖冊,一冊賣不出一百緡,就是失敗。”

  “基金至少要賺五十緡,另外四十多緡給朝廷,其他的屬於成本。”

  “這等彩圖的紙不同,噴塑目前莊子辦不到,加一層透明的膠還是可以的。”

  李易把彩圖冊當成更貴的奢侈品,就那紙,現在只有莊子能生產。

  技術代表著錢,對大唐百姓,自己有很多技術不要錢,不代表自己不懂得。

  自行車、煤油燈、縫紉機、暖水瓶、座鍾、掛鍾,哪個價錢低了?

  火柴在大唐賣得便宜,目的在於讓百姓能用得起。

  看老畢,他又抬手看表了,誒?他還戴著懷表?找小機器人過去?
  他不會是兩塊表都忘了上弦,然後全停了吧?小機器人過去給他對表?

  “大哥,鍾表不外銷,若哪天我忘了,提醒我一聲。”

  李易看到畢構果然是找小機器人對表後,與李成器說。

  “嗯!為兄記下,安排人專門記,那邊的畢宰輔是未上弦?”

  李成器答應著,同樣發現情況,畢構有兩塊表,手表、懷表。

  他話音方落,畢構起身往這邊走,有人幫他端東西。

  “小易,表總上弦是否易壞?上弦的時候不敢多擰,一覺起來表停住。”

  畢構先跟李成器點頭,站在旁邊問。

  李易起身給拉個椅子:“壞了再修唄!莊子製造。上弦上壞是擰多了,有一個小棍壞掉,好替換。”

  他提醒畢構,自己莊子的工匠做的東西,缺了誰的也不會缺你的。

  “造一塊表,耗時許久,不忍讓工匠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

  畢構搖頭,莊子的工匠寶貴,自己弄壞一塊表,耽誤工匠的工夫。

  “我讓工匠造表的目的不是賣錢,工匠需要在放大鏡、顯微鏡下熟練地操作。”

  “想賣錢,我換一個專門製造表的小自動流水線,一天能造出來很多。”

  “包括座鍾和掛鍾,技術含量比不上小機器人,天壤之別。”

  “小機器人身上的一個集成電路塊,累死大唐最好的工匠他也打造不了。”

  “我拿著工具,就能夠製造出來一塊機械手表。”

  “我的手比較穩,作腦外、心外、介入手術的時候需要用到。”

  李易告訴畢構你想多了,工匠們屬於練手。

  想大量生產,我有東西,只要材料充足,製造速度快。

  二十元左右一塊的機械手表,還帶日期和星期的,並且防水、夜光……

  關鍵還七天無理由退貨、包運費。

  “哦!”畢構悟了,這玩意兒也可以使勁降成本。

  “小易!戶部出錢,你給各縣造一個座鍾,用以對時,如何?”畢構考慮到一件事情。

  “科舉之後,長安與洛陽宮每坊放一口座鍾,供百姓看時間,額外加個玻璃罩子。錢我出。”

  李易這就表示同意了,各坊可有,各縣亦能有。

  現在就有很多百姓跑到慈惠坊外面看時間,聞恬蘭香閣門口。

  聞恬蘭香閣上面不好裝鍾樓,就把幾口鍾擺在外面。

  長安那裡有專門的鍾樓,有人校對時間,不讓鍾樓的鍾出現大的誤差。

  “你可不能賺朝廷的利潤哦!”畢構強調一句。

  “我搭錢進去不就行了嘛!然後鍾上面寫: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光陰流逝,望君珍惜!”

  李易表示不要錢,他要在上面寫大字,告訴每天看鍾的人別腐敗。

  畢構猶豫一下:“給錢,規矩不可破。”

  李易用另樣的眼神看畢構,你確定你守規矩?我莊子的東西……

  “哎呀!雪還不停呢?”畢構扭頭瞅窗戶外面。

  “咱們的腐乳、臭豆腐都能出口。需要製作只能裝十塊的小方陶罐,口是圓的,方便密封。”

  李易也不糾結之前的話題,老畢坐過來了,說賺錢的事情,老畢喜歡。

  等老畢乾不動進團兒後,就是新的戶部尚書接班,並且繼承斤斤計較,或者說是錙銖必較的優良傳統。

  如果一個戶部尚書礙於各種情況,而不算計李家莊子,那他就必須被撤換,不合格。

  “何不做大一些,眼下店鋪中賣腐乳臭豆腐,大壇子,買的人自己帶碟子和碗過來。”

  畢構顯然了解過民生,百姓買一兩塊腐乳,同樣用碗,賣的人加兩塊,再給舀一點汁。

  一般一大壇子賣完,汁基本上也跟著送出去,不會專門留著汁單獨賣。

  誰那麽賣,別人就不去買了,換一家。

  “出口的東西,大壇子顯得不值錢,小的罐子可以加價。老畢你退步了啊!”

  李易批評,你得整天盤算著從別人身上弄錢。

  “受教!”畢構抱拳,小易你說得對。

   今天沒有了,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