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1041章 扶人亦是扶中華(第三更)
  第1041章 扶人亦是扶中華(第三更)
  晚上下班之前,畢構收到了二十二萬八千八百緡的稅,二百八十六個鍾的八成稅錢。

  “小易今年要幫朝廷完成三千萬緡的稅收,希望商人們快速回攏資金。”

  畢構對流動資金的情況有所認識,商人只有快點把東西換成錢,才能繼續購買。

  這一次大量購買,需要等段時間才會再次爆發。

  一個一千緡,並不是小數目。

  看手下清點完錢財,他出來與其他人匯合,回家吃飯。

  今天他請客,請團兒裡的人和宋璟、蘇頲、魏知古去他家吃。

  哦,還有禮部尚書趙恬,他也被邀請了。

  因為張九齡回來,他就下去,畢構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今天有生魚片,請的廚師。

  廚師有經驗,知道什麽樣的魚片上沒有寄生蟲,吃了不會出問題。

  同時冰多,畢構不是自己派人送回家一百多斤的冰麽,正好用來凍魚片,把可能存在的寄生蟲給凍死。

  一大幫人集體出行,代表了大唐如今的權力巔峰。

  看到這等陣容,別人紛紛讓路,護衛那麽多,表明了身份。

  然後隊伍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一動不動。

  前面有個盲人,拄根棍在橫穿馬路。

  有人想上前攙扶,害怕衝撞了朝廷重臣,結果發現隊伍停下,就站在旁邊看。

  “怎麽沒有動靜了,別撞了我。”拄棍的人不清楚情況,他感受著棍子觸地,同時聽動靜。

  周遭一下子變得安靜,他停下,扭頭又聽聽,感覺到很害怕。

  蘇頲下車,撩起袍子,快步走過去,攙扶住對方:“兄長怎不乘車?你乘車不花錢。”

  “總乘車,會記不住路,不能總指望別人幫忙,路,還是要自己走才踏實。”拄棍的人被扶著的時候就不用棍子點地了。

  表示信任扶他的人,要是有什麽溝和檻,別人會提醒。

  “兄長說得對,大家不能總指望一個人,哪怕那個人很厲害。”蘇頲給引申了。

  他發現朝中的人太過倚重李易,不好。

  “要看是誰,若李東主啊,叫人放心。怎麽大家都不動了?沒聲音。”拄棍的人又轉頭聽聽。

  “朝裡的一些人去畢宰輔家吃飯,看到你隊伍停下,旁人就瞅著。”蘇頲說實情,就這麽點事兒。

  隊伍規模再大,難道就讓一個瞎子給讓路?

  明天禦史台不彈劾,相信李易都會彈劾。

  “我耽誤諸位吃飯了,我快點走。”拄棍的人一下子明白過來。

  “不不不,大家多等一會兒,這樣才能多吃。”蘇頲找個理由,這道太寬了,還要走幾十步。

  “你是哪一位?”拄棍的人突然問。

  “蘇頲,我年歲最小,我來扶你。”蘇頲還是誠實。

  “蘇宰輔?多謝,有你們在,大唐有盼頭了,你能扶我,你們就扶得起大唐。”

  “我現在扶得就是大唐。”

  兩個人說著,過完馬路,蘇頲轉身回去上車,隊伍再次前行。

  前面的百姓全部讓開,站在路兩邊注視著隊伍過去,許多人微微鞠躬。

  之前的躲避是因為權勢,現在的讓路是認可。

  “大唐變了。”站在皇城門前剛好看到這一幕的伯訛感慨不已。

  對於吐蕃來說,不存在這等情況,管你瞎子不瞎子呢,而且還那麽大的年歲。

  瞎子你沒聽到馬蹄聲?還敢走?拿鞭子抽你,不撞死你都是恩德。

  而在大唐長安,宰相尚書前宰相們集體出行,突然就停了,宰輔還過去親自扶。

  凝聚的是民心,大唐民心所向,往後怎麽與大唐征戰?
  伊辛巴搖搖頭:“是李易,李易每次出行,前面只要有別人橫穿道路,他都會讓。”

  伊辛巴想不通,李易權勢滔天,為什麽要‘討好’別人?
  既然你能夠討好普通百姓,為何不討好一下我吐蕃?

  “把買來的十個鍾送回去,看看我吐蕃能不能照著製作出來,再寫信告訴我們的人,與金城公主說,大唐有好東西不給她。”

  伯訛想盡辦法離間,近乎於瘋狂的程度了。

  伊辛巴攥了攥拳頭:“讚普那裡有一顆夜明珠,凡是拿著的人,都會生病,且查不出是什麽病,不如把那顆夜明珠送給李易。”

  他所言的是一顆據說被施了法的夜明珠,是神想要,卻得不到,於是叫得到的人生病死去的夜明珠。

  “好!”伯訛也想到那個東西了,但是得繞開金城公主和服侍金城公主的大唐人。

  兩個人不想去夜市溜達了,趕緊回去寫信,他們也是用密語寫。

  畢構一行人抵達他家,他家新翻蓋的,蓋成了樓。

  現在各坊流行蓋樓,只要別太高,別擋了其他人家的陽光即可。

  魚在桶裡養著,廚師幾人準備好,當著面殺魚放血。

  最好的放血方法是先給魚開口子,然後扔回水裡,讓魚遊動。

  魚一邊遊一邊流血,等血流得差不多了時,魚就死了。

  不過在京兆府沒有那麽做的地方了,據說是李易反對,殺魚放血有很多種方法,何必如此?
  魚殺完,開始片肉,再放到冰上鎮,多鎮一會兒,把可能存在的寄生蟲給凍死。

  等待的時候先上其他的菜和酒,陳醋皮蛋、烤大蒜、辣椒油拌的蹄筋,等東西。

  “還記得幾年前麽,咱們當中有幾個人聚餐,吃的東西也沒有肉。”魏知古突然感慨。

  當時並不是宰相吃飯就有肉,尤其是租房子住的官員,還有家要養。

  “那是因為豬肉不會做,羊肉貴,魚肉做得也不好,魚膾處理不好會生病。”盧懷慎道明原因。

  “正是。”畢構出聲。

  現在各種菜的做法被李家莊子給宣傳出來,大家哪怕是用陶的罐子也能做。

  有條件的製作了鐵鍋,沒條件的用大點的淺陶罐,甚至是專門燒的陶鍋來做菜。

  還有各種調料,包括河邊的蒿子、紫蘇葉子等東西。

  李家莊子,甚至是有的商人,專門賣小的雞鴨鵝苗。

  豬肉的腥臊味道居然可以拿冷水泡出去,這個以前誰知道?
  還有豬皮熬凍兒,豬蹄也能熬,放點醬,燉魚涼後的魚凍兒不腥。

  “不曉得李易哪一個方面貢獻最多。”蘇頲沒參與過這幾個人的聚餐,他說李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