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1355章 生活改變追求多(第二更)
  第1355章 生活改變追求多(第二更)
  張家村子的新衣服一律為軍大衣,甭管大人孩子,全穿這個。

  軍大衣本不對外銷售,奈何人家捐的錢多。

  平均每一個人二百緡的捐款,支援邊關。

  一戶人家要是有六口,就捐一千二緡,一百二十萬錢。

  沒辦法,村子有錢,家家大院子,青石鋪地,黃沙填縫。

  雇人養家禽和牲畜、雇人照看大棚。

  他們自己搞旅遊,第三產業,長安的富戶們願意在村子玩兒,尤其是把孩子扔到村子。

  他們的產業發展,始終由李易管。

  只要不帶外人,他們自己可以進李家莊子。

  好長時間沒見到李易,村民們怪想的。

  人家從一個文盲,努力向著新的高度拚搏,應該支持。

  富余的時間多了,他們就學習,在報紙上學,也到李家莊子借書看。

  李易聽著舒服,不像他那時的一些視頻,非要加上什麽‘嗯?咄!哈哈哈’等千篇一律的襯托的聲音,沒完沒了。

  年輕人低著頭,聲音顫抖地把自己作的詩背出來。

  他所知道的是,這個人以前不識字,窮啊,沒錢讀書。

  他發現宮女太監的配合太默契了,比自己的羽林飛騎還默契。

  村民們太累的活兒,自己不乾,請人。

  換個說法,就是:老死新命活,物競天有擇。但愛身邊事,莫歎歲月琢。”

  “這才像個百姓的樣子。”李旦背個手,看村子的布局,心情好。

  他的志向很宏大,至少李易都不敢說這個話,因為李易那時沒達到。

  “對,學一學,方便帶孩子。聞恬有時間也看看,挺有意思。”李易自己抄的書。

  眾人向前,後面的宮女和太監輕聲哼哼:“層層風雨不能阻隔,總有雲開日出時候,萬丈陽光照耀……”

  “蛤蟆賣不上價了,我們都在養林蛙,準備取蛙油。”

  “詩?”李易頓住,他不知該如何評價對方的行為。

  被簇擁著,李易等人進村。

  “我家……”

  現在居然要寫詩了,是否得鼓勵一下呢?

  張家村子的村民紛紛說著自己家中的情況,一個個就這麽富裕起來的。

  等到活兒實在太多,要麽就自己乾,少賺很多錢,要麽雇人,收入增加。

  於是下定決心,找人,把錢給別人一點。

  只不過這個更像現代詩,差別就在於用字方面。

  “好!小鴨孵化時不多,搖動腳底磨,隨同母鴨子學,遊進河。某天小鴨長大了,母鴨入湯鍋。一窩再一窩,死去又有活。”

  “東主,我在學作詩。”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激動地跟李易說。

  周圍一圈人蹙眉頭,這……這叫詩?屎吧?
  “好,押韻了,而且……能夠觸動人心,比一些狗屁的玩意兒韻都不押一下的強多了。

  只有遊客過來的時候,才由村子裡的人招待,怕別人不夠盡心。

  比如給遊客使臉子,遊客心情不好,以後不來了。

  “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桃紅一號在後面說一句,說完吐下舌頭,多嘴了,趕緊低頭。

  “可有詩作?”李易決定忍一忍。

  “都是東主教的,東主邊關還要錢嗎?我家再捐五百緡?”

  “現在學兒童心理學。”一個村民給出答案。

  “有,寫鴨子。”對方自信地點點頭。

  年輕人臉紅了:“我寫不出來這等好句子。”

  其他人很自然,郭子儀倒是認真聽和琢磨。

  “我家種蒜薹,現在就抽薹了,順便有蒜苗,在後面蓋的暖棚,賣得不錯。”

  這就是背景音樂,一定要小,不要蓋過說話的聲音,盡量烘托氣氛,而不是咣咣咣喧賓奪主。

  李易對對方的行文,實在是不知道怎麽批評了。

  帶一個孩子半個月,賺的錢比以前一年的收入還多。

  李易不知道為什麽,想起了這兩句,實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李易說著,把胳膊微微抬起,永穆公主心有靈犀般地伸手挽住。

  “一隻鴨子不溫暖,兩個鴨子共禦寒?”

  何況不是一個人就帶一個孩子,有時候十多個孩子在一家裡住。

  “是,真情像草原廣闊,繼續走吧。”李易哼哼一句,同時沒被挽住的手打個手勢。

  還有一開頭就背景音樂很大,似乎不加背景音樂就不是一個好視頻。

  他不允許,宮女和太監懂得掌握火候。

  “學著呢。”永穆公主露出兩個酒窩,長睫毛的大眼睛呼扇幾下,眯起來。

  李易:“……”

  張肖在旁不停地點頭,表示村民確實如此。

  “找人掃的雪?”李易隨意地問道。

  人家二十多歲,總寫總學,十年之後,就是另一番情況了。

  他希望整個大唐的百姓都如此,並且覺得自己能夠看到那一天。

  年輕人受到了鼓勵,卻摘了帽子撓頭:“東主,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曾經腦袋轉不過這個彎兒,總覺得把錢給別人,不如自己來。

  真說不好吧,看詞和曲,大多數不是七言和五言到底,中間還有四六駢儷、二三短句。

  但內涵不錯,而且人家行文的時候在努力押韻。

  看村民們的鞋和軍大衣沒遮擋住的一截褲子,現在他們沒清理雪。

  如此背景音樂,配合著飄雪,另人心中蕩起微波。

  “我家現在的大棚主要種大豆,豆蟲都埋起來了,是為了過年時吃毛豆,價格比黃豆貴十倍多呢。”

  雪依舊在下,村子的路面上只有薄薄的一層,旁邊放著清理雪的工具,清理雪的人沒見到。

  “歌詞?”年輕人感覺熟悉,隨後想起東主流傳出來的。

  “是雇的人,我們在家學習,要不就去大棚那裡看看,有遊客過來,我們照看。”村正張肖回答。

  “都學什麽了?”李隆基從未打聽過張家村子的具體情況。

  “說說!”李成器唯恐天下不亂。

  還有遊客的孩子,沒照顧穩妥,磕了碰了的,誰還放心把孩子扔村子?

  至於他自己的權利變小,無所謂。

  跟東主爭權?開玩笑嘛!
  沒有當初交出空白帳簿的那一刻,就沒有現在村子裡人的好生活。

  “明年就好了,你們要負責培育新的作物,自己不準吃,有的能吃一點,賺錢更多。”

  李易想著去外面弄種子,然後一部分教給張家村子的人種,是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