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096章 宗教政治幾許分(第三更)
  第2096章 宗教政治幾許分(第三更)
  李易從來不否認宗教的厲害,不管哪一個主流宗教,學明白了,都能用綱領來建國。

  像華嚴經,開篇先說一下情況,誰要說啥了,接著極盡誇張之語描繪場景宏大、人物眾多。

  為啥大唐用佛教、道教呢?要平衡,平衡儒教。

  佛教中說的很多事情,儒教中都有說,道教亦說。

  李世民的時候對佛教並不是那麽看重,唐玄奘屬於非法出國,李世民才沒讓他出去呢。

  西遊記寫得是李世民怎樣,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兒。

  等唐玄奘回來,李世民正好要處理儒教的問題,用一下。

  到了武則天的時候,她受到的壓力大,他的兒子一個個的都被各個家族給利用了。

  她逮一個殺一個,告訴兒子們,別被人當工具人,否則……死!

  同時她收拾世家,立周武之朝,告訴別人,你們那一套不好使,別用在我身上。

  後來年歲大了,她妥協,世家殘留下來的也妥協。

  故此,即便她退位,她也不曾被收拾,這是敵我相互妥協的結果。

  但她留下了一個禍根,女人可以當皇帝,之後就有皇帝被女人毒殺,學她,包括太平公主。

  她所在的時代的女權才是真正的女權,李易時候的女權是男人賦予給女人的女權。

  差別在於,李易時候的女權是女人說我可以找到更好的,所以我看不上你。

  武則天時候的女權是,我就是最好的,沒有男人可以讓我去依靠。

  李易對這些去了解和學習,目前沒畢業,或許還有其他的知識要懂。

  但現在他不需要外來的信仰平衡,他有自己的理論和信仰。

  時代造就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還是錯,至少他那時的情況證明,大家愛黨愛國,更愛中華文明。

  李易的心路歷程別人看不透,李隆基夾段排骨放在李易的碟子裡:“易弟多吃,這排骨香。”

  李易低頭吃掉排骨:“三哥放心,骨如梁,弟這廂撐得起來。”

  李易明白,李隆基送排骨是告訴自己,沒有人能夠撼動自己的位置,自己是支撐之柱。

  誰敢動自己,就是動大唐的梁,不僅僅是房梁,還是脊梁。

  可惜做菜的都是淨排,若是有脊骨的話,估計三哥會把脊骨放在自己碟子裡。

  三哥夠意思,今天晚上能爭就爭,爭不好就殺了那些人。

  “易弟,仍有雨,飛雪飄零聚。”

  李隆基提醒,下雨呢,你的手段好用不?反正他們的是不好用了。

  “人生須經雪雨,而後更加華麗。”

  李易表態,沒問題,越這個時候我越牛逼,偶欺負死他們。

  一番交流,與座的人,包括永穆公主在內,居然全懂。

  大家吃飯的動作變了,很開心。

  李易則暗自感慨,穿越不容易呀!哪個方面的功底少一點都不行啊!
  文學素養沒有,人情事故不行,穿越了也是廢的,還好自己有系統。

  系統:“……”

  吃過飯,李易去睡覺,外面下雨,睡覺最舒服。

  司馬承禎吃得慢,他邊吃邊想事情,主要是聊天。

  “那方情況可知曉?”司馬承禎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問。

  “你我可知曉,小易更知曉。”

  畢構給出個答案,他在啃豬蹄,多吃點好,膠原蛋白多,有用沒用先不管,反正口感不錯。

  “他們布局甚廣!”司馬承禎又提醒一聲。

  他屬於站隊了,站在李家莊子一方。

  李家莊子的莊戶日子過得太好了,他又問過了其他在李家莊子乾活的百姓夥食。

  不管他怎麽求道,他也知道百姓日子好過比難過強。

  他一口一個無為說著,其實也願意看到百姓有肉吃,穿上合體的衣服。

  他這種人,不能違心說話,他的身份和地位要求他得要臉。

  不說洛陽宮,也不提河南府,整個河南道,百姓的生活都改善了。

  非因佛道的寺觀而改善,皆賴一人之德、行。

  “福生無量天尊!”、“南無阿彌陀佛!”

  葉法善和善無畏同時出聲,善無畏是密宗,卻也遵循一些規則。

  “布局甚廣?呵!”宋璟笑了:“廣過唐吐黃河源頭之役?廣過後突厥被逼求活小海之戰?
  小易出手,如海潮拍岸,層疊不休;若輪帆西去,江河逆流。

  佛道真有那許多本事,又何嘗只在繁華安穩之地圈地尋活?
  佛道之延,於國無焉。護民冀盼,灞水軍團。”

  宋璟此時承認灞水軍團,之前他站的位置不一樣。

  現在面對的是佛道,他特別反感,比李易還反感。

  李易至少還能交流一下,宋璟則直接把信佛信道的官員扔到閑職的位置上。

  包括王翰、王維,王翰歷史上得張說和張嘉貞的器重,結果他遇到了宋璟,這下完了。

  王維也總不乾活,最後弄到閑職的位置上。

  宋璟總找李易的毛病是工作需要,就像畢構一樣。

  他並非為了李易,他要捍衛自己的權利。

  當然,他覺得保護一下李易也沒什麽,李易至少值得信任,從沒坑害過自己,因為用不著。

  “俱李易所為?”司馬承禎估計是長時間沒通網,他知道一些情況,卻不清楚背後誰在運作。

  “早上他還忙著指揮北面一些部族采松子,東北一同歸來的七萬余人外族歸順大唐人的事情。”

  畢構此刻不說錢了,那就必須站在李易同一面。

  說錢的時候不是,他通常要選擇站在李易這個資本家的對立面。

  “他不為今晚講法論道準備?”司馬承禎更驚詫了,你李易真有閑心。

  “上午他順便作了台手術,別人腿骨斷了。斷很長時間了,蜀地那裡,小易飛過去救治。”

  姚崇不知道從哪鑽出來,不無諷刺地說道。

  他也是實用主義者,不然不可能找一群工匠要跟李家莊子比拚。

  歷史上畢構對蝗蟲就不動,他則要求殺滅。

  李易去殺蝗蟲的行為他認可,這便是朝堂上的學問。

  李易那個時候也一樣,一個村子、鎮子、鄉、縣……裡面的官員都在維護一種動態的平衡。

  利益為本,然後互相支持又攻訐,一旦逮到機會,就是落井下石,或者更多自己佔便宜的利益交換。

  “他,他真能飛?”司馬承禎又問了一個他聽聞的事情。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