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315章 數據建模無奈歎(第三更)
  第2315章 數據建模無奈歎(第三更)
  “都是命啊!從小就在這樣的家裡,她又好學。丫頭……唉!命途多舛,終遇貴人,可惜寫出這四字的人,正如這四字。”

  馮老頭不曉得情況,他還發感慨呢。

  李易聽著點頭,知道。

  王勃寫的,寫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只不過李易的時候有人會寫成時運不濟,命運多桀。

  跟歷史上張九齡後期寫的‘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差不多的意思。

  張九齡就是宰相啊!後來因為政治鬥爭被貶,難受、想哭,於是開始寫詩了。

  他當宰相的時候不願意寫詩耽誤時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他寫的。

  唐朝所有的宰相其實都有李白、杜甫寫詩的本事,李隆基也一樣。

  所以李白、杜甫、孟浩然什麽的,在唐朝就是那樣,白居易又如何?
  “唉!”李易一想也歎息,是要給百姓好好當父母官,還是把精力用在寫詩詞上?

  “其實不矛盾,多吃紅燒肉就行。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這不挺好嘛!
  還有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多補補腦,就有精力把治國和寫詩詞一起完成了,多和諧。”

  李易嘟囔,反正他是不愛寫,除非不得不寫,需要裝比的時候。

  比如永穆公主受欺負了,對方哪個貴婦的男人裝逼。

  自己就得出面,唐詩、宋詞、元曲、漢賦、現代詩、散文,來吧!我保證碾壓死你,小樣兒的。

  “東主,大唐。”小機器人提醒,別總走神,萬一別人聽見了呢。

  “哦,吃烤串兒,燒烤這東西怎麽吃不膩味呢?”

  李易決定不走神,又突然發現個問題,好像大家都喜歡吃燒烤。

  “燒烤不就是吃飯的一種方式嘛!你吃飯還能吃膩味?會餓死的。

  東主你把燒烤單獨提出去了,覺得燒烤不是正餐,可古代燒烤就是正常的進食手段。

  餃子能單獨提出去不?炒菜能單獨提出去不?”

  小機器人小聲地跟李易說,你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定位也不同,所以才覺得火鍋和燒烤,是脫離在正餐之外的。

  “有道理,所以大宗貿易是經濟、小農買賣也是經濟。

  大力發展種植業的經濟作物、養殖業的禽畜存欄數量。

  這個是今年大唐經濟發展的主題和中心思想,不可以動搖的。”

  “東主,修路才是最重要的。沒有路,你發展啥呀?愁人。”

  “我發現你越來越聰明了。”

  “你是想讓我笨?”

  “你還敢頂嘴?”

  “你打我我保證不還手。”

  “頂得好,打你?用手打你我手疼,用棒子打你我還得兌換新的小機器人身體,你是雲系統。”

  李易用手摸摸小機器人的腦袋,好無奈地說。

  那邊一群小孩子在跑來跑去,沰兒也加入進來。

  他拉著他的妹妹嘟嘟,跑一跑,嘟嘟喊哥哥,要吃東西。

  沰兒就停下來,找個地方把妹妹抱上去坐好,找牛肉筋,熱的軟糯。

  他放在自己嘴裡嚼一嚼,再吐出來抿進妹妹的嘴裡。

  要麽就是烤茄子,茄子瓤嫩啊。

  他一手筷子一手匙子,把瓤放在匙子裡,吹一吹,再拿舌頭試試溫度,喂給妹妹。

  包括他的弟弟,就是當了妃子的武婕妤的孩子包兒,他全能照顧到。

  整個場面,所有的孩子,不論大小,就沒有一個哭鬧的。

  大家吃得開心的時候,宋德又匆匆過來。

  他看一眼古老頭,對李易說:“外面來了一個叫萬誠的人,我們正邀請他到此。”

  “是他呀!”太好了,他在鞏縣悲田坊當義工,當真利國利民。

  李易想起來了,對,有這個事兒。

  “安排一下,問他要不要先衝個澡,耽誤十幾分鍾。”李易又補充。

  古老頭聽到了,站起身:“老朽去迎一下,怎麽說都是老朽教過的。”

  “我陪你去。”李易不能說大家都陪著去,古閱沒這個面子。

  “我也去看看。”馮老頭也知道宰輔、皇子、皇女、陛下、太上皇等等不可能接一個沒入籍的人,人家李易面子給足了。

  一部分人繼續吃喝著,卻心不在焉。

  李易往莊子外面走,那邊有人引領萬誠進莊子。

  李易走著走著,突然有聲音響起,不是耳塞、音響、誰跟他在旁邊說話。

  這聲音似乎是響在他自己的腦海中,也可以說不是聲音,就是電流改變。

  “摩尼教教主別人口述形態核對中,符合百分之三十六點七七。

  尋找摩尼教教主宣教場所腳印配比,百分之六十九點一二。

  巡查影像,身體姿態對比,兩次捕捉,融洽度百分之七十六點一一。

  別人口述畫像透視胡須後對比百分之五十二點二五。

  比照初始建模開始,函數修正,調取間斷數據匯總。

  其他人物行動軌跡綜合分析,模型補償,數據調整。

  相似度,百分之八十九點一一六,鎖定成功,後續模型建立,繼續數據采集分析。”

  李易的耳朵中,或者說是腦海中出來了一系列的數據分析。

  就是那個萬誠被單獨鎖定後,數據在匯總。

  八十九點一一六,就是你了,在沒有你具體影像,只有你存在時候的腳印痕跡和其他人的描述,都能進行模型補充和重整,你往哪跑?

  李易聽著,卻偏偏高興不起來。

  抓到人了,知道是誰了。

  萬誠,曾經被滎陽鄭氏外戚逼的冬天住窩棚,一家七口凍死六個人,然後那個外戚就莫名其妙地被燒死主家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一瞬間李易就都明白了,萬誠從來沒有離開過,滎陽鄭氏外戚之死,就是他乾的。

  然後他遇到了摩尼教的人,一步步乾掉其他人,自己當教主。

  但他隱藏的身份是無籍貫者,又對悲田坊施恩。

  所有的迷局透視之後都很簡單,可這個過程中的仇恨與布置絕對不簡單。

  李易不高興,難題擺在面前。

  滎陽鄭氏的外戚欺負人,逼死一家七口中的六口。

  當地官府曾經因為滎陽鄭氏的原因偏頗,古閱老頭救活了人卻救不活心。

  對方心中已無國,又學了摩尼教的教義,正好在救治別人的時候偷摸傳教。

  李易好糾結,怎麽說呢,說對方應該守法。

  那麽就有一個問題,唐朝是怎麽來的?守法守來的?

  換成他那個時代,他國家的政權是怎麽來的?

  最初不是人家國抿黨嘛!為什麽換了?因為有人不守法呀!

  所以法這個東西,跟武力有直接關系。

   今天沒有了!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