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357章 民心如是自生愛(第三更)
  第2357章 民心如是自生愛(第三更)
  隊伍繼續向前,路邊的岔路上不但有鐵鍬,還有棚子、掛在棚子下面的麻袋。

  百姓自己知道怎麽處理這條路,只要有工具,其他的不是問題。

  路邊新挖的水溝看土的顏色就知道今天又有人新培了土,回家的時候。

  出門的時候著急,管不得。

  等把山菜賣掉,到自己家的岔路上,就拿著鐵鍬挖一挖、修一修。

  李易看著,想起了小時候。

  當時家裡也是這樣,鄰居之間都會主動去修路。

  燒煤出來的煤渣,堆在路邊,下雪下雨後,撒上去,給別人一條路好走,自己也不摔跟頭。

  然後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鄰居冷漠了,路也沒人主動去修了。

  看到路缺一點,明明墊幾鍬沙子就好走,卻無人管。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咱們都要看重,你看今天的路。

  畢構糾結了,這就跟買東西時一樣。

  買衣服買貴了,也就幾錢的損失而已,朝廷運作,掉坑裡,後面加個萬也彌補不回來。

  “以後不吃刺嫩芽了。”蘇頲攥拳頭較勁,跟山野菜較勁。

  他琢磨著,就算你不答應我,也還是明天去挨刺扎,你答應我了,我就佔到便宜了。

  幾分鍾後,他對李易說:“小易,明日能不能不去采刺嫩芽?改日可好?”

  來之前怕是岔路為錯路,眼下看到,岔路是心路。

  畢構不上當,工具多了,覆蓋面也大了,那不行。

  自己家裡需要鐵鍬卻不拿,沒有監控。

  李易對蘇頲說出了最無情的話,采不采刺嫩芽與回不回莊子有關系嗎?
  宋璟張開自己的雙手,十個指頭:“小易,戴上那種有膠的手套,就不怕扎了?”

  “行,後天可以不?”李易給面子,宰輔說話了。

  越這樣我越給你更多,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除非我給你們更好的手套,用壽命兌換,顯然不可能對吧?”

  摳門的畢構不高興了,怎滴?我管的戶部缺個鎬頭錢?
  “還有水泥修水渠呢!”李易提出另一個問題。

  繼續走,不時看岔路口,全有人自己修。

  “得加鎬頭了,光是鐵鍬不好弄,我出。”

  “真的?你拿什麽保證?”

  蘇頲需要具體的,你寫個文書就更好了。

  看畢構那個表情,深深地鄙視之。

  君主說丟了聖杯,讓大家去尋找。

  你以為你有了防護你就敢下手,其實防不住。

  蘇頲看畢構吃虧,自己想一想,怎麽能不吃虧。

  李易認錯,對,不是所有的水渠與河道都用水泥。

  偶爾有年歲大的人出來除雪,其他人瞧著,露出一副有傻逼乾活的笑容。

  李易感動了,既然你們自己維護,我就給你們更多的東西。

  “啥事兒啊?打電話,小機器人給你無線連接,對不?”

  “怎麽可能?一樣扎透,戴著手套就是早上起來不那麽冷。

  “我拿時間保證,現在黃昏了,咱們在黃河這邊,回不去,必須住下。

  說這衣服五十錢,對折再對折,也就是十二點五錢。

  大唐德行,如天若淵,因為大唐有政權。

  而中華文明的聖杯曾經一直都在,哪怕到了民國時期,之後怎麽就……

  李易指指夕陽,像蛋黃似的,可漂亮了。

  然後對方在你話音落下的一瞬間點頭,好,十錢,拿錢吧!賣了。

  後來,寧肯踩著腳印也無動於衷。

  以前北方下雪,雪一停,所有人都拿著工具出來把路給鏟出來。

  “是文明之碑,萬古傳承,高於天樞,不表其外,縹緲有無。”

  李易繼續打擊,莊子裡製作的手套,能防住?
  “小易,老夫想起還有公務,送老夫回去唄?”畢構怕了。

  李易才不怕這樣的威脅,通信系統流暢著呢。

  咬咬牙,說,十錢,你說五十錢,我覺得十錢。

  “聽你的,就那麽點錢財,無所謂。”李易十分痛快。

  故此,明天早上想在莊子的山上找刺嫩芽,不可能的。

  “民心教化?”

  “小易,討價還價一下不行嗎?你這麽說,老夫覺得有問題。”

  現在鐵鍬沒丟,還多了棚子,自己那時丟的絕對不是鐵鍬哇!

  “然!”

  “易弟你放心,咱大唐不會越來越差,你管著錢,大家管著心。

  我跟你們講,采這種帶刺的東西,越是戴手套扎的越厲害。

  “你想差了,不回李家莊子,這邊山上也有刺嫩芽,別人都采了。

  一路走來,所有的岔路,百姓自己修。

  倒是你想吃什麽,晚上我給你做,包括明天的早餐,咱倆啥關系啊?別客氣。”

  今天晚上咱們找地方搭營帳住下,明天進山,配手套,塗膠的手套。

  你們戴著去采,至於我和護士徒弟,就徒手,刺兒都躲不過去,作手術得害死多少人?”

  立起來的保存好的鐵鍬,比幾柱香更能通天。”

  李隆基今天特別開心,黃河大橋修好,主路修出去幾十裡。

  現在畢構就是這樣,當然,他不是覺得便宜與否,他又不買衣服,他是認為裡面有坑。

  “不是出工具,是給鎬頭,給這邊單獨區域鎬頭。”

  “聖杯,聖杯哪去了?”李易嘟囔著,想起個西方的電影。

  “如此說來,無法辦公了?”這是蘇頲最後的堅持與倔強。

  “你當老夫傻?沒有水泥難道就沒有水渠?水渠與水泥有何關系?”

  “有小機器人在,你差哪?要不我單獨帶你飛回去?明天一早安排人領路,你去采刺嫩芽?”

  讓百姓看到一絲希望,他們就會努力。

  “易弟,剩的什麽杯?”李隆基沒聽清楚。

  蘇頲扭頭看蛋黃:“……”

  你們偷走我一把鐵鍬,你們也就是多一把鐵鍬,沒有更多。

  “老畢,是我錯了,你說得對,戶部出工具?”

  騎士和君主,有騎士救了君主的女人,然後這個女人跟那個騎士就那什麽了。

  一些騎士死了,一些活下來了,聖杯其實就在自己的心中。

  鐵鍬扔外面,百姓搭棚子放東西。

  你絕對不會開心,而是想著就不能再堅持一下?這麽痛快?是不是五錢也行?

  “小易,是瞧不起朝廷?百姓所需,鎬頭而已。”

  李易說著問畢構的小機器人。

  “不對,我聽老畢的,老畢,咱走不?”小機器人夠意思。

  “就咱倆啊?我推著你,往哪走?”

  畢構根本沒想過走,給他車他都不答應。

   今天沒有了,感謝兄弟姐妹們的訂閱、月票、打賞、推薦、收藏!農家鞠躬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