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2343章 外來有財內需才(第七更)
  第2343章 外來有財內需才(第七更)
  受到打擊的南田家的人暫時不考慮花錢的事情,家族的發展最重要。

  實際上是南田和子告訴他們,北曲的一晚上也得三百緡,還是友情價。

  北曲自從趕過來後,整天泡圖書館學習,或者練習樂器、曲子、舞蹈。

  她們有好老師,梨園的人。

  公孫大娘、吳道子都在梨園裡面。

  要研究學問,宰輔們絕對沒工夫,但有國子監的官員、弘文館的人。

  找他們,他們願意跟美女多聊幾句。

  別人實在太忙,還可以到圖書館找管理員,或者是跑到人工湖的位置看有小機器人曬太陽沒。

  逮到一個小機器人,什麽學問都告訴你,比你自己看書快。

  現在小機器人在政事堂被當成查資料用的工具,哪個州府裡的縣上書,想不起來當地的情況,問小機器人。

  “他們冶煉技術不行,拿著礦石沒用,挖了很多就放著,正好有換的地方。

  他其實認為不需要九年的糧食,三年夠用,還能種呢。

  學堂的繼續,特殊的兌換券已經不是錢的問題,給了它外的附加屬性。

  最後算完,一斤三兩三的肉賣六錢零三分一厘二五,算六錢,再給你搭跟骨頭,拿走吧!
  啥?你還想饒副腰子?行,給你,這年紀輕輕的,得注意節製,我認識一個會看這個病的,你……跑什麽?
  “呵呵呵呵……”李易想著想著就忍不住笑出聲。

  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應該都是口算嗎?一說買東西,稱斤論兩的,腦海中應該出現運算公式。

  甚至發行大唐紙幣的時候,李家莊子出面擔保。

  自己當初跟李隆基剛認識,有李隆基在,姚崇還總惦記。

  李易認同:“糧食,先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多虧是大唐的軍隊在,不然早被人給搶了,把藍寶抓住。

  不然朝廷拿出來別人不認可,兩種貨幣一起流通的時候,初期會出現百姓不願意收朝廷紙幣的情況。

  現在有的地方做買賣,加減法,還需要算籌來幫忙,不然算不出來。

  “紙幣發行也要易弟你管著,別人為兄不放心,他們見錢眼開。兌換券你不留一些?”

  另外價值不是按照倭國的物價水平衡量,東西到咱大唐,值五百萬緡,在倭國不值錢。

  “嗯嗯!是這麽個道理,下次去還有如此數量?”李隆基點點頭。

  海產品和鹿茸,倭國並不會在乎,很多海產品是咱們的船捕撈上來的。”

  李隆基始終記得要儲備夠九年吃的糧食,人家書上寫了。

  “行!三哥所言有理。等著海外貿易賺錢,朝廷可以發行大唐的紙幣,兌換券慢慢退出。”

  李易先說價值問題,茶葉在大唐值錢嗎?綠茶保密,發酵的茶家家有,用來招待客人,自己也喝。

  大多數換鐵製品,還有鹽,他們不會曬鹽,鹽價只要比別人煮鹽低,他們就用船運。

  宰輔們也記不住哪個縣的縣令是誰,除非印象特別深的。

  給後突厥,看看價錢還是一樣的不?
  絲綢在大唐也不便宜,走絲綢之路運到外面,價格翻幾十倍。

  李易找過來除了說倭國賺錢,更多的原因於此。

  一邊收,莊戶一邊統計。

  李家莊子需要先管朝廷借錢,無利息的,用這個錢買東西。

  “主要是糧食,其他珍珠什麽的有沒有皆可,從海外買糧,大唐儲備起來,攢夠九年糧就好辦了。”

  李易評估過藍寶的話,平城京的人都知道當地的情況。

  李易伸出手,五指張開:“五百萬緡。”

  一斤十六兩,三錢和兩的關系是十進製。

  連續兩日,三十艘大船的貨物全部接收完畢,又核對一番,李易像做賊似的找到李隆基。

  在南田家的人一路走一路看傻眼的時候,火車一列接一列從海州往莊子運輸東西。

  換個說法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不過古代人都餓怕了,真會餓死人的。

  等賣的時候回收兌換券,多設幾個地方。

  先得出一兩多少錢,乘三,再除十,再乘三,加上前面的斤兩。

  “易弟,如何?”李隆基壓低聲音。

  莊戶接收的時候進行確定,是的話就打個勾,感覺不對,畫個問號。

  “應該比這回還多,因為咱們船去得更多,裝大量的東西,包括肥皂、火柴。

  小機器人這方面的資料是提前輸入進去的,每一次朝廷各地的官員調動,數據匯總後就輸入。

  “只是不再印刷而已,慢慢回收,一部分繼續流通,給學堂教喻、夫子、孩子們獎勵。”

  並非刻意抬高讀書人,是叫大家都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

  兩後面可以加小數點來乘,三兩三就是得出一兩多少錢,乘三點三。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凶旱水溢,民無菜色。

  李易知道短時間內李家莊子的兌換券依舊會跟大唐的紙幣共同流通。

  別人已經知道那裡屬於大唐貨物交換的位置,有的人估計正在儲備貨物。

  “倭國那麽有錢?”李隆基從國力考慮。

  莊戶們拿著冊子登記、查驗。

  李隆基詫異,倒是沒問‘易弟因何發笑’。

  其實挺難的,比如一斤五錢,切一刀,一斤三兩三,得算一會兒。

  藍寶把收來的物品大概的純度、重量寫下,海產品的種類、品級、數量也寫。

  “明年讓百姓多吃地瓜、土豆,把能保存住的主糧省下來。”李隆基補充一句。

  他不能總拿莊子的兌換券來支撐,該退就要退。

  然後可能有人造反,國家動蕩。

  李隆基同樣想著換掉兌換券,所有人的共識,國就是國。

  李隆基剛批完奏章,準備出去看看,見李易到來,趕緊讓人關門。

  等其他地方的海上貿易路探出來,一年拿回來價值上億緡的東西,我都不吃驚。”

  當地的戶數、土貢,這誰能全給背下來?

  “回頭給孩子們專門開珠算課,算盤誰給提供都行,有車床,製作起來簡單,木頭也不缺。”

  李易又想到了一個小細節,他不好立即改變度量衡。

  大家都用著杆稱,星是標好的,突然變成十進製,稱要調。

  乾脆大家帶小算盤吧,孩子人手一個,多可愛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