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1520章 一成不變因其惱(第一更)
  第1520章 一成不變因其惱(第一更)
  “小易,聽聞海外有很大的螃蟹。”

  盧懷慎關鍵時刻出聲,你一回來,怎火氣這麽大呢?

  “有,椰子蟹、帝王蟹,不好吃,肉多而已,沒咱們吃的河蟹與渤海的梭子蟹香。”

  李易說著找自己的包,裡面有平板電腦,他拍下來了。

  青松不吃飯,守在旁邊,直接拉開箱子,取出平板遞過來。

  “就這樣的,我沒往回帶,遊艇空間和載重不夠,路上消耗差不多了,才捕的海產品。”

  李易把平板交出去,叫大家傳看。

  他不可能為大家帶螃蟹而減少種子數量,那些螃蟹確實不好吃。

  藍鰭金槍魚的味道根本比不上鯧魚,覺得金槍魚好吃,純屬炒作。

  只有中華民族才有資格定義世界美食,論吃,中華美食是你們所有人的祖宗。

  “個頭大,能吃飽。”李成器相信李易說的味道不好,他認為味道略差可以接受,肉多,百姓能吃飽。

  “有鯨魚,殺一頭,夠許多人吃。實際上只需把網和漁船做好,咱們沿海能夠捕撈足夠多的魚。

  長江、黃河中的魚同樣不少,加上京兆府水網裡的河魚。

  鯨魚最好的屬於油脂,點燈、製作肥皂。

  鯨魚肉在海邊進行熏製,保存時間長,運輸到內陸,用梅菜配合著蒸,還行。”

  李易非常清楚,黃河、長江、大唐海邊的魚,根本捕不完,捕撈條件限制。

  “海邊的漁民賺錢少,好幾種因素。

  後續保存、加工處理技術。運輸成本和戶籍干擾。

  船隻小、漁網以麻為主要材料、人力劃槳驅動。

  海邊漁民並沒有真正地利用好海洋資源,受工具與過所制度所累。”

  李易說問題所在,為啥漁民生活差。

  宋璟終於逮到機會了:“若如李大夫所言,豈要置國之律法而不顧?大唐地廣、人口駁雜、以籍管地、因地行政。

  失之過所,人隨財走,富地口多糧少,貧地荒蕪草茂。

  李大夫你出言無度、行止失措,欲毀大唐根基乎!”

  宋璟說過,盯住李易,一副你難道不曉得我乃堂堂宰輔的樣子。

  李易端碟子轉頭到孩子的一桌,從盤子中夾一段紅燒帶魚。

  回來放到桌子上:“三哥你看,我從未教過張家村子的人給帶魚掛厚厚的糊油炸後紅燒。”

  說著他的筷子把帶魚上的一層皮一樣的東西掀開,掛糊沒有掛這麽厚的。

  “由於孩子喜歡吃菜,不願吃主食,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孩子。

  村子的人為了讓孩子多吃碳水化合物,刻意掛厚糊,吃糊本身就吃到了面。

  這叫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人啊,不能太過死板。

  種菜,凡需要爬蔓的,百姓一律打架子。

  種茼蒿、生菜,不可能與黃瓜在同一壟,韭菜更是如此。

  報紙上寫過許多小竅門,相信百姓覺得在學的時候琢磨用在其他類似的地方。

  我出海時間不短,之前寫的政治經濟方面的書,是不是堆在角落裡落灰了?”

  李易說著說著,終於說到重點,他為什麽火氣大。

  他離開的時候大唐什麽樣,回來的時候還是什麽樣。

  一群人學他抄的書,裡面的知識是用來等著考試的?
  唰!群臣低頭吃飯,今天的菜果然香,太好吃啦,顧不得其他的事情了。

  李易繼續用筷子揭掛的糊:“出去的時候,在倭國旁邊的一個島子遇到了一個人,回來的時候,又一次見到他。

  去時他一艘船,回來已三艘,他帶著家鄉的人出海賺錢,並準備造大船。

  兄長負責海邊事務,看海邊有能承擔責任,同時又有闖勁的人沒?

  每地選一到幾個,不要偶數,一、三、五,這樣的奇數。

  借錢給他們造船、買網,為領頭人發特殊的‘過所’,帶他們到洛陽、長安看。”

  李易對李成器說,他不只會提出問題,更會解決問題。

  隻說哪處不對,誰都會,關鍵在於不對怎麽辦?
  宋璟的臉通紅通紅的,恨啊,恨自己多嘴,這臉,像挨了巴掌似的,火辣辣的。

  “唉!”李易歎口氣,對宋璟說:“宋宰輔用人以務實為主,拒《良宰論》者走乾謁之路。

  罷河南參軍鄭銑、朱陽丞郭仙舟所處實職,度為道士。

  宋宰輔行事踏實,擇材而用,乃吾等楷模。”

  “璟自知才疏學淺,只能行此小事兒,有愧聖恩。”

  宋璟抬頭,看李易的目光中帶著感激,你李易終於說了句人話。

  “眾卿飲酒,大唐有諸位護衛,朕心甚慰。”李隆基放下心,趕緊改變下氣氛。

  大家端杯,自動忽略掉李隆基什麽眾卿啊、朕啊等詞匯的含義。

  李易終於剝完掛的糊,把糊塞自己嘴裡,帶魚放到永穆公主的碟子中。

  永穆公主夾起一條肉,轉身遞給站在她身後沒上桌的小蘭,小蘭趕緊探頭吃掉,重新站好。

  宰相們和團兒裡的人看到後皺下眉頭,認為李易有失君子之儀,怎能因女子而不顧外禮?
  李易不作理會,什麽禮不禮?

  我這是大男子主義,男人就應該照顧好女人,有危險擋在女人身前,要死男人先死。

  當然,男人說話,女人要聽,不可胡攪蠻纏。

  宰輔們不敢說什麽,有前車之鑒了,宋璟被懟成啥樣?被懟完,還理虧。

  誰讓你比不上人家李易的?陛下現在問政,賭命的那種,你敢跟李易較量不?
  姚崇自己端碗喝酒,高興,終於輪到別人了,自己當初那宰相日子過的……

  姚崇放下碗,看李易是越看越順眼,他想起件事情。

  “小易,前幾日有泉州刺史趙棟,收泉州晉江章氏子弟章瑞波賦稅八百緡進京呈獻。”

  就一句,說罷他看李易。

  李易回看他:“收拾了?兩千二百二十緡,加上利息,按日計息,複利,日息一分,都給我拿回來。

  我把錢給章瑞波了,叫他造大船,以後再收稅,發展階段,不可抽水。”

  李易一聽便知怎麽回事兒,既然姚崇說出來,保證抓人。

  “那個什麽刺史貪墨六成多?”永穆公主知道經過,她左手攥拳頭。

  “並非他一人,層層剝皮,地方能撈的油水少,財帛動人心。”

  李易實在是太過了解了,越窮的地方官員越腐敗。

  不過礦產資源多,錢多的地方,官員一樣腐敗。

  “日息一分的利滾利多了吧?差不多有兩個月,再過幾日,翻倍。”

  畢構都背下來大概多少息的多少日的複利數字。

  “當地貧困,貧不到官員。驛站也收拾了?”李易再次看姚崇。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