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933章 信鴿姍姍未來遲(第四更)
  第933章 信鴿姍姍未來遲(第四更)
  “李家莊子建了許多倉庫,煤油燈和暖水瓶賣得不錯。”

  “去年下大雪,把許多地方的房子給壓塌了,羽林飛騎出動,李家莊子負責後勤。”

  “十裡一驛正在建,估計很快就到咱們這裡。”

  “大家現在養蟲子,豆蟲,叫豆天蛾,不要和霜天蛾弄混了。”

  “太白山有三萬募兵,聽說戰鬥力不弱。”

  “凡是逃戶到京兆府,給京兆府籍貫。”

  “黃河壺口瀑布陸地行舟成了。”

  “又來了許多降戶,還是被李東主安排。”

  “出來的時候李家莊子繼續收茶,過些日子應該會收蒿子。”

  “一到晚上,長安城中和周圍有人煙的地方,全是燈,李家莊子出錢。”

  他正想著,管家又進來:“東主,李家莊子來人,養鴿子的人,帶來八十羽鴿子和其他的東西。”

  換個人養,鴿子不熟悉,會出問題。

  東主提前透支了自行車的錢,不算是超發,用以在廣州市舶司進行貿易流通。

  可惜他現在回不去,即便姚崇下去了、盧懷慎也下去了。

  當稅收的比例乘以次數等於超發貨幣的時刻,超發貨幣的信用貨幣屬性就變成了本位貨幣。

  這便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優勢,很不講道理的資本掠奪。

  超發出來的兌換券,買到了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抵押品。

  他卻不能走,走了誰來當這個市舶使?

  但透支是在貨幣發行的時候體現,等購買了別人的東西,別人繳納關稅後,透支的程度隨之改變。

  張九齡怕自己走了,換上來的人不盡心,更擔憂對方收受賄賂。

  張九齡又問了一些情況,讓管事送二人離開。

  “是說李東主?李東主也沒幹什麽,李家莊子一般人進不去。”

  水都沒給呢,他就急切地問。

  李易現在就利用廣州市舶司進行嘗試,說他超發吧,他是透支。

  “對對對,有這事兒。”

  大唐貨幣穩定,其他國家來承受這個交易過程中的損失。

  他不是接人,而是接鴿子。

  “真想回去看看,有李易的京兆府是一年一個樣,不,是一個月一個樣。”

  現在他想回去,其實不難。

  李家莊子外派的人都不一般,扔到哪個縣,都可以當縣令的存在。

  龐新不理會別人,過去從箱子中抓東西看、聞、吃。

  隊伍的領頭人上前,介紹自己和鴿子飼養員。

  張九齡露出笑容,鴿子不錯呀,一隻隻的並沒有因長途跋涉而變瘦。

  張九齡知道了事情,發出感慨,他也想看著京兆府天天變得不同,百姓過得越來越好。

  其他人不用介紹,隊伍以他為主。

  “對對對,有這事兒。”

  他走到市舶司大門口的時候,養鴿子的人和其他人剛到。

  “快,去修新鴿舍,廣州地方潮濕,鴿子初來不適應,想養膘,去拿鴿食。”

  “我們把許多報紙帶過來了,張翁想看就給你拿過來。”

  “快請。”張九齡站起來,要親自迎接。

  “我知道一點,李東主賣給朝堂許多馬,然後往更北邊打井,要穿沙漠。”

  “李東主找了許多人加工東西。”

  要是算上購買東西在大唐銷售的利潤,超發的貨幣反而是增值的。

  養鴿子的人顯得重要了,鴿子習慣了對方,聽從指令。

  鴿子不能放,只能一直在鴿舍中呆著,一放就跑了。

  “我得守著,直到朝廷派人來,我教好了接任的人,才能離開。”

  眼看著每天大量的貨物交易,每一筆都不是小數目。

  “對對對,有這事兒。”

  關稅的作用就是把自己超發的貨幣給變成本位貨幣,需要一個流通過程。

  “長安眼下如何?”張九齡直接坐在王方正的對面椅子上,中間是茶幾。

  先前還琢磨著李易會把鴿子送去邊關,沒想到這就送到廣州了。

  梁家的人在說,童家的人在附和。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說著,說他們出來時候的事情,之後的事情他們也不了解。

  “張翁。”對方很有默契地一同抱拳。

  也就是說,只要外來商品供應方承認兌換券,兌換券就不存在超發。

  “諸位辛苦。”張九齡的眼睛看向鴿籠。

  一個月下來還不得十萬緡的稅?一年到頭,僅僅廣州市舶司便是百萬緡。

  當初就是因為這兩個人他辭的官,兩個人也如他所願,丟了宰相位置。

  一大堆的東西被搬進來,張九齡的管事把鴿食也送過來。

  “好,快進來。”張九齡給予足夠的重視。

  錢屬於李家莊子,流轉過程當中,抵兌稅收商品。”

  說明來的養鴿人路上照看的不錯,李家莊子找的人果然本事不凡。

  一隻隻鴿子也好奇地打量周圍,嘴裡發出咕咕的叫聲。

  王方正先說錢的事情,實際上超發也沒事。

  若是朝廷如此操作,加上十稅一的關稅,每十次貿易,就會把超發的抵押品給賺回來。

  “回張翁的話,一切安好。此次過來,有各種面值的兌換券二十萬緡。

  張九齡聽著,通過兩個人說的話,在腦海中想像。

  “見過張翁,我是李家莊子莊戶王方正,這個是養鴿人龐新。”

  然後就多了超發貨幣等值的可流通的貨幣。

  一個個的箱子,裡面放著不同的東西。

  “李東主把去年中舉的二百二十個人派到了京兆府的各村。”

  百萬緡可以讓大唐打一次大的戰爭,後勤補給充足的那種。

  過些個日子,如衛嶽峰說的,會有更多的船隻抵達。

  關稅越高,在外來商品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對本位貨幣的回籠速度越快。

  每一次印刷出來的紙幣,都能夠買到等同的東西。

  張九齡看著,露出滿意的神色,這才是養鴿人。

  “李易呢?”張九齡想知道李易又出了什麽東西。

  王方正跟著張九齡進去,其他人在外面清點東西。

  只要不挪用這個東西,即便對方拿著錢過來購買其他東西,這東西的價值還在。

  這就是為什麽李易那個時候地球另一邊的國家的貨幣貶值幅度低的原因。

  人家是國際貨幣,先天就帶著這個優勢。

  理論上,那個國家的貨幣不應該貶值,之所以出現貶值,就代表了其國內的消費需求大於貨幣發行總量。

   還有一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