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1400章 年節抓人夜當下(第一更)
  第1400章 年節抓人夜當下(第一更)
  “快走,磨磨蹭蹭,又想吃鞭子?”

  李易帶土著參觀遊艇時,一群從舒州被帶來的官員剛到霸橋。

  他們在幾裡外的地方下馬,直接戴上枷具。

  不止有穿官服的人,還有老人、婦女、孩子,他們沒上枷。

  霸橋的位置燈光明亮,大家看熱鬧,誰呀?哪地方的官又被抓了?

  是的,又,總有官員被從其他地方送到霸橋轉一下。

  即便在西邊抓的官員,一樣繞城來霸橋,有種儀式感。

  不到五裡的路,一共九個戴枷的官員,挨好幾下鞭子,還摔了十多個跟頭,差點沒摔死。

  “朝廷官員的顏面,你等居然不顧禮儀,肆意羞辱?”

  其中一個看官服應該是刺史的人哆嗦著出聲,應該不是生氣氣的,是疼的。

  “女娃兒在微光的環境下能夠看清楚東西,一個男娃兒喊的時候,聽著心跟著顫,另一個聽聲能夠判斷出方向、距離、人數。”

  他們進帳篷,周圍十六衛的人隔離開。

  以前做過了多少錯事,他清楚,但不願意去回憶,隻想著在團兒裡贖罪。

  畢賢承繼續喊,肚子突然被懟一下,叫人架著離去。

  “就應該過年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到現在他依舊沒想明白,怎麽能聽出來具體的東西形狀。

  “我要見陛下,我是畢載的堂兄,遠房的,我跟他沒關系。”畢賢承感覺出來情況不妙。

  查到了,告的人沒問題,查完若不一樣,告的人反坐。

  老頭突然間一肚子的恨意都沒了,事情已成定局,以後過好自己的日子。

  “哪裡有官?大家看到官員了嗎?”揮舞著鞭子的人高聲嚷嚷。

  李隆基說出三個孩子的天賦,他親自看了幾次,每次都對。

  周圍是百姓的笑聲,孩子太可愛了。

  李隆基在,呆在旁邊的帳篷中,他不想見這個刺史,刺史都是他經手過。

  能喊的那個,感覺沒什麽用。

  “押走。”宋璟扔下兩個字,回帳篷。

  “老夫也不是了。”姚崇同樣淡然。

  李隆基看看四個宰輔,笑了:“呵呵!易弟與朕說,那孩子喊的時候在不斷地調整發聲部位的共振,然後才有那麽強的穿透力。

  “我冤,我冤,我要見陛下,我……嗯!”

  他得掙扎,他指望見李隆基一面,然後看李隆基能不能心軟。

  另外有九個人,一對老夫妻,兩隊年輕的夫妻,一個十二歲的丫頭,兩個十歲的男孩兒雙胞胎。

  蘇頲選擇從自己的職務出發,當斥候厲害。

  今天為了看一眼這些官員,他們沒回家。

  查的過程不影響被告的生活,暗查。

  一路急趕,今天剛到。

  “撈好處的時候,難道家人沒跟著吃香?”

  去哪生活不是生活?別處比不得李家莊子安穩。

  “嚕嚕嚕嚕嚕嚕嚕!”兩個雙胞胎男孩兒把學自莊子裡孩子的鬼臉對畢載做出來,轉身蹦跳著跟爺爺回去。

  “你們還活著?”畢載吃驚不已,隨即後悔。

  還有其他人跟在一同在帳篷,他們出去,一大群。

  他們年前就到李家莊子,沒見到李易,李家莊子走報紙的渠道去查,很快消息傳回來。

  他決定留在李家莊子,自己的家不回了,找個人去那邊幫著賣掉。

  “哪裡抓來的,大過年就抓?”

  “不能當貪官啊,連累家人。”

  確定,有罪,有證據。

  “喊完李家莊子去查,發現確實有罪,是不是判得更重?”

  這叫奇人異士,如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人,面前就有。

  登聞鼓太危險,告別人,自己先挨頓打,為了避免有人誣告。

  他連忙改口:“你們的事情是誤會,活著好,好啊,我就擔心你們一家遇到危險。”

  百姓學會習慣,有人告狀告李家莊子,比登聞鼓管用。

  “官員為百姓著想,戴上了枷,何來官員一說?”

  畢構在旁邊:“……”

  “我算是知道為什麽被抓的狗官到李家莊子前面轉一圈了,喊冤吧,覺得自己沒做錯,喊!”

  魏知古看著對方,認識,畢賢承,舒州刺史,他搖搖頭:“畢刺史,你認錯了,老夫不是宰輔,早已不是。”

  “畢載畢明府,姓畢的,你可還認識我們?這張虎皮你要不要了?”

  畢構所說的武官位置就是郝靈荃以前當的,打仗的時候,在基層看信號,然後傳達。

  “陛下,可加入軍隊。女娃兒和另一個男娃兒。”

  他在為孩子著想,往後兩個兒子跟兒媳婦,還能繼續生孩子。

  老頭拿過虎皮:“沒用,李家莊子去查的你們,你們想不到吧?我們活著到了李家莊子。走吧,回去。”

  畢構跟著說:“喊聲大的,可用在軍中當大將軍子將。”

  “沒有,只有囚犯。”

  “還有刺史,哪裡的?當地百姓被欺負苦嘍!”

  老太太來到一個縣令官服的人面前,抖開一張虎皮,盯著對方的眼睛。

  “那二人確實不錯。”宋璟承認。

  要不是每一次摔倒,都有人在旁邊跟著墊一腳,應該就有掛掉的。

  直接轉給團兒裡的人,團兒裡的人快馬出發,到舒州,把人抓回來。

  手和腦袋套在一個枷裡,腳上有鏈子,摔個跟頭,得多疼啊。

  附近瞧熱鬧的百姓才沒人可憐官員呢,活該!
  “我要見陛下,我冤,我要見陛下。”刺史喊冤了,他不敢見李易,他要見李隆基。

  他的聲音平靜,沒有怨恨,對姚崇,他不恨了,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姚崇都進團兒了。

  李家莊子無須那般,告唄,告了李家莊子派人去查。

  百姓非常自覺,該幹啥就幹啥。

  “姚相、魏相,救我,我冤枉啊,我受牽連了,許多事情我不知道。”

  刺史看到來人,朝魏知古和姚崇喊。

  必須豁出去性命,才能證明自己。

  宋璟打頭,蘇頲、畢構、張九齡、姚崇、盧懷慎、李日知、劉幽求、尹思貞,魏知古也湊熱鬧。

  他知道,李家莊子許進不許出。

  “那個喊聲大的孩子,確實可惜了,若跟他弟弟一樣就好了。”張九齡一樣認為能喊沒啥用。

  在調整的過程中,孩子其實是模仿一些野獸和鳥類的聲音。

  比如老虎的吼聲,還有鳥叫時的清脆。

  易弟說,好好教教,孩子可以模仿任何一種聲音,模仿任何一個人說話。”

  李隆基說完,端起葡萄酒抿一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