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308章 科舉到來出行忙(第三更)
  第308章 科舉到來出行忙(第三更)
  二月十八,天氣不錯,沒有幾朵雲,適合考試。

  考生多,本來要連續考幾日,今年放到了禁苑,一起考。

  兩天,不管考什麽科,都能考出來。

  李易親自帶隊,送四十二個考生過來,然後他就要隨著漕運的船走了,到地方先安排。

  禁苑這裡有一塊區域安放了地暖,羽林飛騎輪換著守門的區域。

  羽林飛騎不需要地暖,他們自己有帳篷,平日裡時刻作好戰鬥的準備。

  以前學子們需要自己帶飯菜,也沒有什麽熱的地方,就吃涼的,或自己帶個小的炭盆也沒問題。

  今年不用,有尚食局的人負責給做大鍋飯,居然有白菜、蘿卜,肉更不缺。

  彰顯了大唐對人才的重視。

  不過李家莊子過來的四十二個學子卻自己帶著爐灶,小的,燒酒精的。

  他們的夥食用不著別人提供,怕吃壞肚子。

  硯台都準備兩塊,還有瓶子裡裝的墨汁,進士科要考兩天。

  所以睡袋、眼罩、耳塞、抗組胺藥片、口罩、計時器製作的小鬧鍾,都準備妥當。

  抗組胺的藥是怕情緒太激動無法入睡吃的,治療過敏用,同時又能起到一定的安眠藥作用。

  如果能正常睡著,就別吃。

  大食物箱子裡裝著棉被、冰塊、肉、蔬菜。

  就兩天,能夠保持好。

  連喝的水都用大玻璃瓶子裝上,先燒開,再灌進去。

  就這一套裝備,其他參加考試的考生都看傻眼了。

  門口檢查,沒有任何問題,啥都沒夾帶。

  “沒有思路不是問題,不是給你們說過幾道題麽,腦袋裡面一懵,就想想那些題,作一道,作不來也沒事,回頭繼續考科舉。”

  李易站在外面對四十二個學子說,他留了幾道腦筋急轉彎的題。

  考場緊張了,想一想題吧,想不明白,至少思維轉換了。

  說著李易往裡走,想看看考場的樣子,然後他就走進去了。

  走出去幾十步,反應過來,不對,我不能進來,他站在那裡看看,又走回去。

  負責看守這裡並負責檢查的千牛衛似乎沒發現有無關人員入內。

  他們檢查四十二個學子的箱子的時候也僅僅是掃一眼,未去翻動。

  吏部的官員在旁邊一起看著、一同檢查,同樣沒人理會李易出溜進去。

  “行,就這樣吧,你們去考,別想太多。”李易對學子們說,學子們進去。

  李易開始挨個看這裡的吏部官員和千牛衛的人,使勁點點頭,表示:我知道了,謝謝,回頭咱們……

  吏部官員與千牛衛也點頭:李東主客氣了,好說好說。

  “看到了吧?不知不覺中,他全給收買了。”更遠一點的車上,姚崇對張說和盧懷慎說。

  “嗯!”張說表示認同,剛剛他眼見著李易背個手溜達進去,居然沒人攔。

  是,現在還未開考,可別人你們為何不讓進?

  “他們是不認為李易會為誰作弊。”盧懷慎幫著說一句,家裡現在房子起來了,正裝修呢。

  沒說錯呀,李易過去看幾眼,沒離開大家視線,他自己又回來了,多好的少年啊,懂事兒。

  “等天暖和了,我家也要內部修一修。”張說鄙視性地說道。

  “修唄,你拿著天上人間的卡,吃東西又沒花幾個錢。”盧懷慎不怕這個。

  不就是沒給你們蓋新房子,但你們難道沒拿過好處?

  考生陸續往裡進,有人被檢查出來帶小抄,就哭著喊‘再給一次機會’,然後被記下名字趕走。

  再鬧就綁在旁邊讓大家看,當個榜樣。

  李易看著搖頭,太假了,直接寫小字縫袖子裡面,還能摸不出來?

  “李東主覺得他們不應該作弊,所以很生氣?”有陪同檢查的吏部人員在旁問。

  “不,我是認為他們作弊沒有技術含量,換成我,我把硯台切開,中間出肉,寫小字的東西裝裡面,外面刷層漆。

  或者自己調製醋酸,寫在白布的衣服上,考試的時候想抄,在火上烤一烤,字就出現了。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一個學問不好的人,想作弊都屬於下乘,而一個學問好的人,又不需要作弊。”

  李易好心地給介紹如何作弊。

  周圍幾個人聽了點頭、擦汗。

  第一種方法他們已經覺得很好用了,第二種根本沒聽過。

  “對,武舉考試今年也開始了,有一個叫郭子儀的人,若是考上了,無須多說,若沒考上,可叫他到我那莊子。”

  李易對吏部的官員說,他突然想起這麽個人來。

  “李東主放心,我等回去打聽。”吏部的小官回應。

  李易點點頭,背著手上車,回莊子,準備出行。

  他不等考完了來接,他想快到地方,安排妥當,馬上回來。

  行賄,無須非要等蝗災過來,那要等到春末夏初,加上整個夏秋。

  考試有的科目快,如明經科,上來是貼經,就是填空,貼一堆小段,隨即口試。

  考官帶到屋子裡問來問去,問十條大義的東西。

  再答三道時務策,口試連續問,沒答好的,淘汰了就,後面的不用考。

  考史科的費勁,歷史學得好是吧?問一百道大義題,時務測三道。

  童子科,十歲以下的小娃娃考《論語》、《孝經》,隨便問十個,全答上來,直接給官。

  如果是答上來七道題,給一個出身,比如同進士出身。

  進士考五道時務策,加上一大段的經書內容,不一定問哪裡的,全通過了,甲等。

  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科,算學考《九章》、《海島》、《孫子》……

  詩賦不一定哪一次都考,有時高興了給你加一個,或者是不高興了,加一個。

  今年有,早提前說過。

  考生們勤學苦練,非要寫出來好的詩。

  李易回到莊子,要一起過去,然後留到夏天才回來的莊戶們收拾好行李。

  去一百個人,雞一萬隻,鴨子三萬兩千隻,莊子上還留了五分之一左右。

  包含了張家村子、皇莊所養的雞鴨,大鵝不去。

  這些雞鴨吃慣了肉,相信過去後會努力吃,莊戶喜歡放鴨子,鴨子聽話,雞總是亂跑。

  想讓雞聽話,帶著食物,經常喂的過程中,雞一看到食物,知道要吃飯了,大群的跟著跑。

  “易弟,這些夠嗎?”李成器準備帶著去找漕運船,看向那邊叫喚個不停的小豬問。

  “杯水車薪,過去的主要目的是讓當地百姓知道好處,然後雞鴨在那裡下了蛋,就地人工孵化。

  把孵化出來的小雞、小鴨賣給百姓,或者是采取合作模式。不能孵化的,製作成變蛋。”

  李易搖搖頭,他不認為這點雞鴨能解決好幾個州府的蝗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