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帶著系統來大唐》第420章 水果保存製罐頭(第四更)
  第420章 水果保存製罐頭(第四更)
  “吃櫻桃糕嘍,吃櫻桃糕嘍!”莊子上的孩子們喊著去取櫻桃糕。

  李易莊子上沒種櫻桃,北面的皇莊裡多。

  王興讓人摘下來,送到李家莊子。

  李易讓人把子給壓出去,剩下的果肉果汁裝進盒子中,放一放就成凍兒了。

  用井水連盒子一起泡,吃起來酸甜涼爽。

  王興跟過來,看孩子們吃,感慨:“櫻桃在北方成熟早,可惜就是難以保存。”

  “可以做成果脯和果乾。”李易不想吃櫻桃。

  櫻桃小,不製作成櫻桃乾,他小時候連核一起吃。

  後來才有大櫻桃,為了顯得更高貴,賣櫻桃的非要把大櫻桃叫車厘子,也就是Cherries音譯。

  跟加利福尼亞的大紅蘋果一樣,蘋果不叫蘋果,叫蛇果。

  中國本土的櫻桃小,吃一個吐核費勁。

  “把櫻桃樹挪到大棚中去,冬日不知可能吃到櫻桃。”王興想到了反季節蔬菜。

  “能,需要增加光照,點燈泡,點蠟燭和油燈也行,消耗大棚裡的氧氣,要通風。”

  李易決定今年就上燈泡,不賣給別人了,玻璃很貴呢。

  之前賣的一點,燒壞了,那些人不拿回來換,就留個玻璃泡。

  “今年就在大棚裡種櫻桃,皇莊跟著種,幾月移栽?”王興決定乾一次大的。

  “春季最好。”李易說著突然笑了。

  “皇莊的櫻桃樹挨著一大片,你把大棚蓋在上面不就成了麽?”

  李易發現移栽什麽的不如控制大棚。

  王興使勁一拍手:“對,蓋大棚,在櫻桃樹的范圍,然後追肥,護理。

  你把燈泡給我,用壞了再換,我自己準備發電的東西和人手。

  等冬天有了櫻桃,分給你一……一些,皇莊要優先供應宮裡。”

  “宮裡的櫻桃樹不缺,也蓋大棚啊,皇莊的分給我,宮裡我提供燈泡。”李易換個辦法。

  “好,我去說。”王興認為可行。

  “今年二十個縣,每個縣我要起五畝大棚,讓百姓看看。

  去年只有三個地方有大棚,百姓們沒親眼所見,不敢投入資金和人力。

  給他們打個樣,發現能賺錢了,他們才願意跟著作。”

  李易說起他的安排,二十個縣全有學子在,方便看護。

  “有的富戶已經準備了,行商的人,他們膽子大。今年荔枝下來,可以吃到荔枝乾。”

  王興說有人要學,話題一轉,饞荔枝了。

  荔枝現在就有,可惜送不過來。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李易順口念出來。

  “易弟你說的是什麽?”王興知道寫荔枝,還是往長安宮裡送,妃子是哪個?
  “沒什麽,突然想起來怎麽保存櫻桃和荔枝,我要製作成罐頭。”

  李易找到個能保存一下的方法。

  “罐頭?”王興重複。

  “把肉和麵粉,加上鹽和酒曲,放在壇子裡面密封,接著放在日頭下暴曬,曬十四天,出來的是肉醬罐頭,齊民要術有寫。”

  李易提一句。

  齊民要術裡還有製作奧肉方法,把肉放在釜中,加上調料和水,蓋好了。

  放在火上煮,等著肉熟了,水也就沒了,能保存一段時間。

  王興只能點頭,他不可能去背齊民要術。

  “我要燒瓷器,瓶口小一點,好用來塞軟木塞。

  燒出來,把櫻桃放進去,加上糖和水,放在鍋裡蒸,蒸差不多了,打開後立即塞軟木塞。

  外面再用蠟或油紙與泥封上,做好了能保存很長時間,不過罐子和軟木塞要先蒸,殺菌。”

  李易決定製作罐頭,不拿玻璃瓶子,用瓷器。

  賣給天上人間和自己莊子吃。

  “荔枝和龍眼也行啊,此法可傳出去?在當地收了荔枝,等龍眼成熟,照著作。”

  王興還惦記荔枝呢,新鮮的吃不到,吃個罐頭也行啊。

  “可,若短期保存,從那邊送過來就吃,用竹筒製作器皿。”李易又給出個辦法。

  竹筒密封性不夠好,會慢慢滲。

  想到就做,李易把流程寫下來,交給王興一份,讓他去找上面的人。

  他自己去工坊,陶瓷工坊,給出來圖紙,工坊的人開始製坯,準備燒瓷。

  王興匆匆趕回宮,沒找高力士,而是找楊思勖。

  楊思勖管他,他繞開楊思勖,是給楊思勖和高力士製造矛盾。

  楊思勖拿到東西一琢磨,趕緊給李隆基送去。

  三個宰相在,楊思勖看一眼高力士。

  將東西遞給對方:“李家莊子新想出來能保存蒸熟的果子的辦法。”

  給完、說完,他又回自己的地方。

  姚崇三人同時看高力士手上的東西,又默契地看李隆基。

  “先給諸卿看。”李隆基不急。

  高力士送過去,三個人湊到一起。

  步驟很簡單,製作大肚小口瓷器、準備軟木塞、準備要裝進去的果子。

  先把瓷器和軟木塞放大鍋裡蒸,順便處理果子,清洗乾淨,果核去掉。

  然後把果子放進去,最好是加燒開後的水,加糖。

  沒有別的糖,可以熬果子熬出來果糖,放裡面。

  繼續蒸,開了以後再蒸一刻鍾,打開蓋用最快的速度把塞子塞進去,外面再密封。

  上面寫:照此法,可保存至少六個月,多則幾年。肉亦可照此法做。

  三個人把紙給李隆基,等李隆基看完,張說開口:“打仗可給前方將士用。”

  “前方將士送果乾不是更好?”姚崇這個紫薇令兼兵部尚書出聲。

  “正是。”盧懷慎支持姚崇:“輜重若能運罐子,何不多送糧食和肉干。”

  李隆基想一想:“就是用來吃口相對新鮮的果子,易弟那給有製作肉松的辦法。

  肉松才是好東西,比肉干還要好,保存時間長,又方便吃。

  乾著吃嚼起來容易,跟其他飯一起煮,味道好,還能扔水裡燒個湯。

  在吐蕃和突厥邊界,主要麻煩在於運輸,運一石糧過去,路上要吃掉多少?”

  李隆基因消耗發愁。

  那邊的將士吃的是從蜀地運的糧食,這邊的糧食想運,要走長江,到蜀地。

  再從蜀地陸路運輸,蜀地山多,一路上要吃掉不少。

  “問問李易,有沒有什麽法子一眨眼就把東西送過去。”姚崇突然說道。

  大家一齊看他,眼神中帶著拷問。

  “就是問問,萬一呢。”姚崇被看得有些害怕,小聲又解釋一下。

  “把李易派過去,相信他能在當地解決許多問題。”張說跟著說。

  “諸卿且回去。”李隆基不想說話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