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巔峰召喚》第2525章 秦吳魏VS蜀楚
  第2525章 秦吳魏VS蜀楚

  第2521章:秦吳魏VS蜀楚

  “張將軍,大喜啊。”審食其笑道。

  “喜從何來?”張任問道。

  “傷亡已經統計出來了,我軍戰死了五千五百三十二人,斬殺秦軍三千七百六十四人,所繳獲的秦軍橫刀、甲胄足夠裝備上萬大軍了。”審食笑道

  “三萬打八千,傷亡卻比秦軍高出了近三成,這又有什麽可高興的?”張任反問。

  “額,話是這麽說麽錯,可將軍要知道與暴秦作戰,能一戰對秦軍造成三千以上的傷亡,那可是屈指可數呀。

  而且秦軍的養軍成本,可比我大漢要高的多。

  這三千七百秦軍,加上撫恤金的話,能低我蜀國一萬五千大軍。

  如此算來的話,我軍隻付出五千五百人的傷亡,卻拚掉了一萬五千人的資源,這當然算是勝了。”

  韓信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所幸他已經攻下了房陵城,徹底截斷了上庸和漢中之間的聯系。

  韓信此言一出,眾將立馬閉嘴。

  若是所有秦軍都是如此的話,那我大漢還有希望嗎?”

  韓信淡淡的瞥了糜厚望一眼,心道:都督就都督,幹嘛要加個副?虧你還是糜家的人,連這點禮節都不懂。

  左路軍主將鄧禹,率軍五萬五千,由江陵攻襄陽;
  右路軍主將魏章,率軍四萬五千,由將江夏攻襄陽;”

  韓信可以先分出一支軍隊去支援襄陽,待打退楚國的兩路大軍後,再攻略上庸也一樣,畢竟只要房陵不失,上庸這塊肥肉就跑不掉了。

  韓信雖自傲,卻不自負,認識到錯誤,他就會及時糾正,而不是咬牙死撐到底。

  “報……薛大都督有令。”

  “軍師所言甚是,秦軍既能在竹山設伏,說明房陵必然已經淪陷,接下來倭軍該當如何?”張任問道。

  依在下所見,不如先退回西城,等到楚國出兵荊北,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奪回房陵城吧。”審食其道。

  “沒錯,房陵的戰略意義太重要,只要房陵在手,我大秦就進可攻退可守,先天立於不敗之地。

  眾將見此,都有些不明所以,金台則問道:“都督,薛大都督他,究竟傳來了什麽命令?”

  卻不想如今卻被戰績慘淡的張任識破了計策,這也讓韓信意識到自己小看天下英雄了。

  這也是為何,楚軍這次能夠那麽快就出兵。

  管仲五維中除了武力之外,另外四維都破百了,如此全能的人才,嬴昊自然是要重用的。

  張任將戰場打掃乾淨後,就率軍撤回了西城。

  “金台將軍,本督命你率一萬五千大軍,支援襄……”

  韓信也一樣,讓他指揮五萬大軍的話,他絕對有把握守住襄陽,卻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打贏,畢竟楚軍主將鄧禹和魏章也都不是泛泛之輩。

  需知,這次來犯的楚軍可是有十萬呢,隻憑五萬秦軍的話,無論誰領軍都未必有必勝的把握吧。

  第二次關中之戰開打後,楚國收到唐國的求援後,也是在第一時間聲援李唐,並且在江陵布置重兵,以此來牽製荊北秦軍,不讓其介入到關中大戰中去。

  “也只能如此了。”張任輕歎道。

  有房陵這座堅城,以及新城郡在手,上庸郡已經翻不起浪花來了,所以對上庸的攻略完全可以緩一緩。

  “是本督小看了張任,才有此戰之挫,非二位將軍之過。”

  荊州大都督薛仁貴,正端坐在主位上,刺史張九齡,和新任別駕管仲,則分別坐在他的左右兩邊。

  若是十萬荊州秦軍都在的話,別說楚軍隻來十萬,就是十五萬,秦軍也不會有半點畏懼,畢竟防守方更佔優勢。

  薛大都督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又怎麽可能下這種命令。”金台說道。

  聽到韓信此言,眾將頓時都傻眼了,不明白薛仁貴的信心從何而出。

  高覽則道:“當時末將也想著以逸待勞之下,我八千精銳大軍,未必不能正面擊敗三萬蜀軍的話,沒想到還是小看了蜀軍。”

  韓信點點頭,隨即說道:“張任的援軍既然已經到了,且軍中不乏猛將,再想奪取西城的難度增大十倍不止,故本督決定先不打西城了。”

  韓信不知道薛仁貴的信心從何而來,可既然薛仁貴這個大都督都給他下令了,那他這個下屬自然也只能聽命行事。

  審食其也知道打仗不能這麽算,可正面拚殺就是拚不過,那他只能從其他方面,找借口來鼓舞士氣;
  見張任並沒有理自己,一副發呆的樣子,審食其呼喊道:“將軍?張將軍?”

  “不會是讓咱們放棄房陵,回援襄陽吧?”陳奇說道。

  與此同時,襄陽郡,都督府內。

  “房陵城易守難攻,既被韓信所奪,再想奪回來定是千難萬難。

  最後留下斷後的那一千秦軍,減員八成卻依舊死戰不退。

  哪怕攻不下襄陽,楚國也要一樣要出兵,搓一下秦軍的威風,讓各國知道還有人敢對大秦亮劍,從而激發各國的反秦之心。

  設伏擊的將士雖折損近半,可是蜀軍的傷亡卻更大。

  可管仲被植入到了並州當別駕,而並州如今極為安穩,既沒有仗打,也沒有任何天災,管仲在並州根本沒有立大功的機會。

  以楚國目前的總兵力,最多只能出動十萬大軍攻秦,再多的話,一旦吳國來犯,可就未必能守得住了。

  陛下亦曾言: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韓信正色道。

  韓信一臉的詫異,完全沒想到屢戰屢敗的張任,在迫切支援房陵的情況下,竟然還能如此冷靜的識破自己的伏兵,這可完全不像是無能之輩的表現。

  劉秀和麾下眾謀士商議後,毅然決定出兵攻打荊北。

  只靠政績積累功勳晉升的話又太慢,管仲自己願意等,嬴昊還不願意呢。

  他手上要是有十萬大軍,肯定會直接強攻房陵城。

  需知,大秦擁有三千八百萬人口,幾千士兵的損傷,對於大秦來說根本不叫損失,眨眼間就能補充回來。

  “張任此將,鮮有勝績,本以為是一員平庸之將,不想如今卻識破了本督的伏兵之計。”

  可張任才打完一仗,立馬就退回了西城,明擺著不想和秦軍正面作戰,而韓信也不會將兵力消耗在攻城上,所以只能暫時放棄攻打西城。

  張任有點被秦軍給嚇到了,他久經沙場,就沒見過這麽頑強的軍隊,什麽劉季軍,什麽蚩尤軍,在秦軍面前統統不夠看。

  “可要是薛大都督覺得保衛襄陽更重要呢?”鄭倫反問道。

  “好了,爾等不要瞎猜了。”

  “諾。”

  張任若是不回西城死守,而是來房陵決戰的話,韓信自然有絕對把握攻取西城。

  蜀國和大秦拚消耗是注定拚不過的。

  韓信話音剛落,就有士兵來報:“啟稟都督,楚國起兵水路大軍十萬,分兩路進逼襄陽郡。

  “不,是末將的責任,在被張任發現之後,末將若是直接選擇退兵的話,就不會犧牲那麽多將士了。”金台一臉懊惱道。

  金台、高覽等將齊聲道。

  “額,不好意思,走神了。”張任歎息道。

  聽到張任此言,審食其沉默片刻後,開口道:“將軍的問題,恕在下無法回答,不過身為漢臣,食大漢俸祿,自當為大漢奮戰到最後一刻。”

  更何況楚國根本不可能出動十五萬大軍攻打荊北,畢竟裁軍後得楚國總兵力也只有二十萬,東邊還有吳國這個大敵。

  韓信主動攬責,將責任都歸結於自己小看了張任,這反倒讓金台和高覽有些不好意思了。

  韓信拆開一看後,眉頭不由緊皺起來。

  “房陵已下,上庸郡已是嘴邊肥肉,不過如今荊北空虛,考慮到楚國可能會趁虛來犯,還是要盡快徹底拿下上庸郡才行,以防止夜長夢多。”

  恰好,秦國為了奪取上庸郡,調走了五萬荊州軍,主動把機會給了楚軍。

  “副都督,可不打西城,咱們打哪呢?”糜厚望問道。

  以秦軍的戰鬥力和韌性,五萬秦軍對陣十萬楚軍,不能說不能打,但肯定有著一定的風險在。

  韓信的話還沒說完,就收到了荊州大都督薛仁貴的命令。

  “大都督在信中說,五萬大軍足以保住襄陽,不但不需要我等撤軍回援襄陽,反而讓我們繼續攻打上庸,並且將傷亡降到最低。”

  另一邊,韓信得知伏擊失敗,損兵三千余的消息後,卻並未則被金台和高覽。

  “張將軍,你這是怎麽了?”

  “沒什麽。軍師,你說秦軍士兵的戰鬥意志,為何會如此的頑強?

  韓信尚未攻下房陵城之前,駐楚蜀使張肅就見到了劉秀,向其陳明利害,請求楚國執行盟友之責,出兵荊北,幫蜀國分擔壓力。

  而一旦舍棄房陵的話,這一戰咱們可就白打了,將士們的犧牲也白費了。

  “經此教訓,我等都當謹記,莫要因我大秦勢大,國力強盛,就小看天下英雄。

  之前楚軍一直在搖旗呐喊,這也給了荊北秦軍一種楚軍隻敢聲援,不敢和秦軍正面硬杠的錯覺,卻沒想到楚軍這下真的打過來了。

  於是嬴昊就動用了一點私心,將管仲平級調來荊州擔任別駕,兼領軍師一職。

  蜀國除了劉裕之外,在用兵方面,根本沒人夠資格當他韓信的對手。

  “怎麽可能,薛大都督作為一代名將,久經沙場,怎麽可能會下這種命令。”高覽說道。

  可他現在手上只剩兩萬四千大軍,總不能強攻有三四萬守軍的房陵城吧?

  韓信是個很驕傲和自信的人,在他眼中,蜀國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又能孕育出什麽名將呢?

  隨著唐國滅亡,如今的神州八國之中,反秦最積極的楚國,只要是和反秦相關,楚國基本上全都支持。

  十萬大軍早就已經調集完畢了,劉秀一聲令下,鄧禹和魏章的兩路大軍就開始進軍,直接省掉了調兵遣將的過程,行動速度自然快了。

  為什麽對五萬對十萬,薛仁貴明明處於劣勢,卻依舊對這一戰信心十足,就是因為采用了管仲的計謀。

  管仲向薛仁貴獻計,遣能言善辯之士為使,遊說吳魏兩國君主,聲稱司州五萬援軍已出發,以此來堅定兩國的立場。

  除此之外,邀請吳國出兵攻打江夏郡,邀魏國和秦國一起攻打江陵郡,聲稱另一國已答應出兵,並做出書面承諾,無論成敗都有重禮回贈。

  以此來誤導魏吳兩國,讓其以為大秦以下定決心,要將楚國勢力徹底驅逐出長江一北,為了獲利利兩國必定會出兵助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