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巔峰召喚》第2398章 嬴州刺史府,移民與聯姻
  第2398章 嬴州刺史府,移民與聯姻

  第2394章:嬴州刺史府,移民與聯姻

  嬴昊將倭國更名為瀛州,既表明了他徹底征服倭國的決心,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倭島。

  若是不進行更名,不在當地設立政府,實施政統的話,那就只能進行軍統。

  軍統會牽製大秦的一部分力量,只在可以短時內實施,不可長期以往的,否則損耗的資源太大,得不償失。

  反之,將倭國更名為瀛州,先給予其實,再賦予其名。

  有名無實,根基不穩。

  有實無名,大義不存。

  有名有實,天下歸心。

  所以,瀛州刺史府的建立,更有利於對倭島的統治,以及收服倭民民心。

  嬴昊設立瀛州的用意,在場眾人都明白,但有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陛下,倭國珍惜礦脈眾多,必須掌握在我大秦之手,在倭國設立新州確實勢在必行,可‘瀛州’之名未免有些不妥。”張良進言道。

  話音剛落,王猛也站了出來:“陛下,不能因倭國出現了個東瀛國,就給倭島改名為瀛州,‘瀛州’之名,會讓倭人想起東瀛國,會影響到兩個民族的融合。”

  “是啊,是啊……”

  少部分人點頭附和起來。

  嬴昊見此則道:“愛卿,此‘瀛州’非彼‘瀛州’。

  山海經有雲:海外有三大仙島,一曰蓬萊,二曰方丈,三曰瀛洲,乃仙家之所在。

  朕所取的這個‘瀛州’,取自《山海經》,跟東瀛可沒任何關系。”

  “可倭人會不會認為倭島就是山海經中的瀛洲仙島呢?”

  “這……”

  嬴昊頓時無言以對,也意識到了這其中的問題,畢竟這名字真不能隨便亂取,不能只顧著自己的惡趣味自嗨,而為未來的治理留下隱患。

  “既然如此,那就……”

  嬴昊話剛說道一半,賈詡卻插話道:“不如改名叫嬴州如何,我大秦皇室的嬴。”

  聽到此言,嬴昊頓時眼前一亮,在場眾人也都議論起來,都覺得‘嬴州’比‘瀛州’要好。

  雖然讀音還和之前,但少了個那三點水之後,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嬴州,嬴氏之州,歸大秦所有。

  以大秦皇族的姓來命名,單從名字上,就表明了倭島的所有權,更有利兼並倭島,讓本土民眾歸心。

  “太傅此言,深得朕心,就更名為‘嬴州’吧。”

  嬴昊大笑道,那麽多的心腹愛臣,還是賈詡這個舅父,最懂得揣摩他的心思。

  “嬴州設立之後,第一任大都督,就由周瑜來擔任,至於第一任刺史嘛。”

  說著,嬴昊露出了思考之色。

  如今東瀛帝國雖然已被滅國,但不代表倭國就會恢復穩定,在秦魏宋吳明的軍事控制下,反而可能會陷入更大的動亂當中呢。

  一旦五國相互爭鬥,並以倭國作為戰場的話,那新的大戰又將爆發,倭國人口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暴跌。

  由此可見,這個嬴州刺史之位可不好做,必須既要懂政治又要懂軍事,否則根本處理不了那麽複雜的局面。

  一番思索後,嬴昊心中已經有了適合的人選。

  “雍州刺史,弘農郡公,秦政,可擔任任嬴州刺史一職。”

  秦政統帥96,智力98,政治104,他要是都不能處理好嬴州的局勢的話,那就真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了。

  張良、劉伯溫、荀彧等人聞言,也都不住的點頭。

  秦政是宗室中的頂梁柱,確實是治理嬴州的最佳人選,而且讓宗室之人擔任嬴州刺史也更合適。

  “擬旨,命雍州刺史、弘農郡公秦政,率領五萬大軍,前往倭島,擔任嬴州刺史。”嬴昊朗聲下令道。

  之所以還給秦政五萬大軍,自然是六萬征倭大軍,已經傷亡近半,如今只剩下三萬余眾,而投降的秦協軍去多達十幾萬。

  若是不增派兵力的話,隻憑那三萬大軍,未必能鎮得住十幾萬降兵,就跟別說是統治近兩百本土百姓了。

  “陛下,弘農郡公離任的話,那雍州刺史之位又該交給誰?”王猛說道。

  嬴昊想了想,說道:“吳啟(起)在征倭之戰中立下大功,朕打算破格提拔他來擔任雍州刺史。”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刺史之位,級別不算頂尖,但意義非凡,可不是誰都能當的。

  要知道在設立嬴州之前,整個大秦也就只有九個罷了,而這九人無一不是開國功臣,為大秦鞠躬盡瘁,立下了顯赫的功勞。

  憑吳起的資歷,跟他們相比,壓根沒有任何可比性。

  九大刺史之後,還有一堆開國侯,都還沒擔任過刺史呢,區區吳起又哪有這個資格?

  當然,若是不論資歷,單論功勞的話,以吳起在征倭中所立之功,破格提拔為一州刺史,也是勉強夠格的。

  也正是基於這個考慮,王猛等人才沒有反對,皇帝陛下喜歡破格提拔新任,這是好事,說明大秦充滿了活力。

  嬴昊見眾人沒反對,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氣,他手下並不缺頂尖人才,隻缺將這些頂尖人才合理的提拔上來,並且不讓不服氣的方式。

  為了提拔吳起、王翦,嬴昊也是煞費苦心,強行將兩人塞進征倭聯軍當中,讓他們建功立業。

  這兩人也沒辜負嬴昊的希望,將周瑜的風頭都搶走了大半,幾乎快將征倭變成他們的戰場,尤其是吳起,關東之戰打的太漂亮了,簡直讓人驚豔的挑不出刺來。

  也正是有這份軍工在身,王猛等人才沒反對嬴昊破格提拔吳起,否則憑他的資歷絕不可能這麽快就坐上刺史之位。

  “等秦政將嬴州刺史府搭建起來後,接下來就是向倭島移民的諸多事宜了。”

  言罷,嬴昊的目光落到了荀彧身上,說道:“荀愛卿,你是戶部尚書移民之事,就交由你來負責了。”

  荀彧再次站了出來,拱手進言道:“陛下,相比於移民,聯姻才是同化嬴州最快的方式,尤其是上層之前的聯姻。”

  嬴昊點了點頭:“聯姻確實是一大良策,倭島現在兩百萬孤寡,輕壯卻只有幾十萬,還都在軍中,這還了得,必須讓這些女人嫁人,繁衍人口才行。”

  “臣提議,征倭以及駐倭的軍隊,每人最少也要迎娶兩名倭女,至於將領就辛苦一點,迎娶倭族中的貴族之女,或為妻,或為妾。”

  聽到荀彧此言,嬴昊的嘴角不由抽動起來。

  荀彧啊荀彧,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家夥,怎麽也不正經起來了呀。

  荀彧還沒有說完,自顧自繼續道:“至於陛下您,也應起帶頭作用,作為眾將作為表率,納倭族皇女入宮為妃嬪。”

  嬴昊指著自己,一臉無奈道:“怎麽,這裡面也有朕的事?”

  他是真的不想再娶了,他后宮中的人數已經夠多了,宮外還有雲霄這位大宗師,每天一個換著來,一個月都不帶重複的。

  尤其是雲霄,在被嬴昊滋潤後,體會到了什麽是快樂,而後徹底放飛自我了,一有空就找因阿紅練劍。

  后宮的妃子,想找嬴昊練劍,都需要排隊呢,又更何況是雲霄這個外室?

  但考慮雲霄的身份、實力,以及性格,嬴昊實在拒絕不了她。

  現在除了一統天下外,最讓嬴昊頭疼的竟然是如何用他有限的時間做到雨露均沾,讓這些女人不要為了爭他而打起來。

  這讓嬴昊都不禁有些佩服羅老師了,他也想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啊。

  “將領和士兵層次的聯姻都是次要的,皇族之間的聯姻才是主要的。

  陛下您娶一個倭女,頂下面的士兵娶一百萬個。”

  說著,荀彧躬身一禮,道:“為了讓駐守嬴州的將士,不要沉迷女色而過於操勞,從而影響到戰力,還是勞煩陛下您辛苦一下,多娶幾個倭女吧。”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都有些繃不住了,紛紛憋笑起來。

  嬴昊一臉無語的看著荀彧。

  你倒是怎麽做到一本正經的說著這種厚顏無恥的話而不笑場的?
  算了,你贏了。

  嬴昊無力的揮了揮手:“荀尚書所言有理,不能讓將士們過於操勞,還是朕辛苦一點吧。”

  “陛下聖明。”眾臣齊聲道。

  “……”

  一番沉默後,嬴昊開口道:“此次征倭的大獲全勝,也算是為東部沿海地區,枉死於倭寇屠刀下的百姓報了仇。

  立即將征倭大勝的消息公布出去,讓大秦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他們的背後是整個國家。

  異族膽敢動我百姓一人,我大秦必滅他全族。”

  嬴昊此言,可謂是霸道、囂張至極。

  這要是在以前的話,他自然是不敢說這話的,但如今他敢,因為他擁有實現的本錢了。

  一道道聖旨從皇宮內發出,很快在天下間掀起一番風雨。

  對於大秦組建聯軍,以‘報仇’為名義,跨海征倭的舉動,很多在野的‘有識之士’是不理解的。

  他們都覺得大秦就算要為民報仇,也應該等統一天下之下,尚未一統就跨海征討異國?嬴昊不是傻了就是膨脹了。

  更何況區區秦魏宋吳四國的十二萬聯軍,又怎麽可能打贏擁有軍民六七百萬人的倭國呢?
  所以,對於征倭一事,這些人都極為不看好,並且多有詆毀。

  可當征倭大勝的榜文貼出來後,全天下所有不看好的人都傻眼了。

  秦魏宋吳四國十二萬聯軍,竟打敗了一百多萬大軍?
  這怎麽可能?也太不真實了吧?

  被打臉的這部分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這種事情,很容易就便別真假,大秦沒有必要為此作假,來消耗自己良好的公信力。

  那麽就只有一種可能了,秦魏宋吳四國聯軍,真的靠十二萬聯軍,打敗了倭國一百多萬大軍。

  一下子全天下的所有人都炸開了鍋。

  要知道,倭國可不算弱啊,當初倭寇犯邊,區區幾萬人而已,就給中原造成了幾十萬的殺戮,中原諸侯出動了十幾萬大軍才將其擊潰。

  可如今十二萬諸侯聯軍,卻殲滅了一百多萬倭軍,大秦已經猛到這種地步了嗎?
  沒錯,大秦,而非其他。

  沒有人覺得征倭的勝利,是魏宋吳三國的功勞。

  大秦才是征倭的發起者和主導者,四國聯軍之中,秦軍的人數做多,佔地最廣,殲敵數量也最多。

  所以,最大的功勞肯定是秦軍的,魏宋吳三國都是小弟,跟著混點功勞罷了。

  這個更能說明,大秦已經強盛至極,甚至都不需要全力一副,只需派出一支偏師,在需帶著三個小弟,就能滅亡擁有七百萬軍民的倭國。

  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征倭大勝的消息傳遍了天下。

  全天下的百姓都歡呼雀躍,紛紛爭走相告,自發的傳播這個大好消息。

  此時此刻,無論劉秀劉裕再怎麽抹黑嬴昊,都已經不好使了。

  百姓只知道嬴昊打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僅僅只出兵十二萬就取得了殲敵百萬戰績。

  這樣的一個強大、愛惜百姓的國家,自然讓各國的百姓們都向往不已,並希望嬴昊可以盡快統一天下,讓他們也成為大秦的一員。

  至於大秦本國的百姓,本就為大秦子民的身份自豪不已,而如今民族自豪感更是達到了極致,發自肺腑的為身為秦國的百姓而感到驕傲。

  周瑜、吳起、王翦、樂毅、趙光義、孫策、常遇春、呂布、趙雲等,在征倭大戰之中有著良好表現的將領,都是被百姓視為英雄,在民間廣為傳頌著他們的事跡,而這自然也讓他們名聲大漲。

  尤其是王翦和吳起,他們兩個之前沒有半點名氣,可是因為在征倭大戰中的優秀表現,兩人都直接一躍躋身為頂流名將,全天下的人都對他們接下來的表現充滿了期待。

  【叮咚,嬴昊作為大秦皇帝,主導四國聯盟征倭,並滅亡東瀛,名聲大漲,威望大增,魅力永久+1,當前魅力108;】

  【叮咚,周瑜作為征倭主將,統領征倭聯軍,攻打並消滅倭國,事跡廣為流傳,魅力永久+1,當前魅力102(+3);】

  【叮咚,郭嘉……魅力永久+2,當前魅力魅力98(+9);】

  【叮咚,呂布……魅力永久+2,當前魅力99(+4);】

  【叮咚,趙雲……魅力永久+1,當前魅力魅力101(+2);】

  【叮咚,王翦……魅力永久+5,當前魅力98(+5);】

  【叮咚,吳起……魅力永久+10,當前魅力95(+10);】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