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洪荒:拒絕鴻鈞成聖,我證道混元》第154章 八卦
   第154章 八卦
  三十三天外,玄黃天中,玄黃靜靜地看著畫面之中,伏羲拜師孔宣,卻不由輕笑了笑。

  孔宣所悟之道,雖未大成,但玄黃早知道了,乃是儒道,仁義禮智勇。

  孔宣之道雖未大成,但也初露端倪,而現在,他讓孔宣以儒道教伏羲,卻不知會成就一個怎樣的人皇來。

  於是,就這樣,在各方的關注下,伏羲明悟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開始以教化人族為己任,克勤克儉,親力親為,製網罟以漁獵,馴野獸供庖廚,造書契以記事,作歷法定天時,又定人倫,製婚嫁之禮等等。

  在伏羲的治理下,部族皆溫飽而知禮節,又不失勇猛果敢。伏羲之仁德,漸漸傳揚開來,直至整個人族,因感伏羲教化之貢獻,眾人又推舉伏羲為人族之主。

  此外,因其種植五谷之貢獻,眾人敬慕之余,又愛稱其為神農。因此其為炎帝神農。

  此乃大功德之事也,足以讓他證得至人道果,成為真正的天皇。

  在他看來,這世間萬物,卻是冥冥之中蘊含某種玄機道理,然而這種道理,卻往往只能自己意會,而不能傳與他人,不能惠及人族。

  伏羲挽留不住,卻也隻好獨自繼續教化治理人族,轉眼又過了數百年。

  他的這些措施,對於人族都貢獻極大,因此神農在人族之中的聲威也漸隆,已經不下於伏羲之名望了。人們都真心愛戴他。

  至此伏羲在人族之中的威望,已經到達鼎盛,而人族大治,也漸漸呈現出洪荒霸主之姿。

  他對烈山氏感歎道:“吾興漁獵,而成人族共主,今你種植五谷,卻為農耕,亦大興人族,此乃新主更替之兆,理應接代吾之位也!”
    伏羲乃攜烈山氏之手,同回陳都,並再次會盟諸侯,力薦烈山氏為新任共主。

  從此之後,烈山氏便接替了伏羲,治理人族,正式成為了人族共主。而因其承繼伏羲木德,而以火德王,因此又稱炎帝。

  另一邊,卻說伏羲,自退位給了神農之後,伏羲便不再理會人族瑣事,頓感渾身輕松起來,開始四處遊歷,參悟玄機。

  神農在原來伏羲治世的基礎上,繼續勵精圖治,又立下了市廛,以為互通有無。其以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於是,伏羲盤坐在一四方台上,苦苦思索參悟,數月不食,也不言語,形如枯槁一般,一動不動。

  當彼之時,有諸聖顯化,為其加持,又有功德天降,使其修為大增,法力通玄。

  卻說人族之中,薑水之畔,有一女子名叫女登,一日遊於華陽,在一塊大石上睡著了,突然感覺似有神龍繞體,猛然醒來之後,便就此懷了孕。

  他以陰陽太極為宗,將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做成八卦,乃是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其中又暗含五行五方,萬物相生相克的道理,道韻自生,化作一副八卦圖。

  於是,伏羲便在眾望所歸之下,於陳都會盟諸侯,成為了人族的第一位共主。

  這兩大陣法比之伏羲從前所知的要更完善許多,顯然是玄黃證道後的感悟,進一步完善大陣。

  就連陳都之中,此時還是共主的伏羲也是聽聞,伏羲治理人族,已有數百年之久,聽到烈山氏製耒耜、種五谷、鑄陶器,隱隱有聖皇之德,不由心頭一動,繼而大喜。

  不過,不等伏羲功成,卻就在這參研的過程之中,伏羲領悟那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乃至於風雲雷電、萬物生靈等等,卻是不禁著了迷。

  ……

  而孔宣見此,便也自知再無可教伏羲,於是飄然而去,不知所蹤。

  五四.二五零.一五八.二零零

  烈山氏也是天賦異稟,聰慧非常,成長極快,數日就能言能走,僅僅一年就洞察世事。

  孕滿十月,女登在烈山石室之中生下孩子,因此名為烈山氏。

  而且相比漁獵之術,種植五谷之法,顯然更加安逸。於是,烈山氏憑著這種植五谷之法,漸漸卻是名聲傳揚開來。

  終於,接連參悟了數月,伏羲乃結合自己一身之所學,加之河圖、洛書,上感日月星辰,下悟山川河流,又領會生靈萬物,天地人三才具備矣。

  此時烈山氏在人族之中也有威望,又有伏羲保舉,因此無人不服,被一致推為了第二位人族共主,繼承伏羲的治世功業。

  烈山氏不似伏羲那般,為妖皇元神轉世,不過卻也不凡,其母女登所夢神龍,並非普通之龍,而是洪荒地脈靈氣所化,因此烈山氏亦為洪荒大地之子,天賦自然非同一般,並不弱於伏羲。

  烈山氏一面修煉廣成子所授的玉清仙法,漸漸修為增長,進步神速,讓廣成子驚歎不已,而一面又致力於人族發展,因見當時之人族所食多為肉食,而人族愈多,殺生太過,有違自然之理。

  而後為了讓種植五谷更有規律,並適應天時氣候,神農又立了歷日,以三十日為一月,每三月為一季,每四季為一年,讓人們按照季節來進行耕種。

  伏羲本就是愛陣之人,得了這兩大陣法之後,卻不禁參悟起來,仰觀日月星辰,俯察山川河流,一一對應,大有所得。

  在其出生之後不久,元始天尊便命門下弟子,十二金仙之首的廣成子下山前來教導。

  烈山氏,便是神農,乃是天命所定,人族的第二皇,地皇神農。

  甚至於,伏羲還萌發想法,意欲結合這兩大陣法,推陳出新,自己也開創出一絕世大陣來。

  卻說烈山氏,在廣成子的教導下,也立下了大志,要教化人族,以成聖德。

  天道生感,這一副八卦圖,頓時將伏羲身形托起,懸浮於人族領地的上空,令得所有人族都心生感應,抬頭就看到這一幕。

  卻是如今伏羲早已恢復修為,以準聖之能,推算天機,已經明悟了烈山氏便是下一任人族共主,於是伏羲便起了退位讓賢之心,前往尋找到了烈山氏。

  其將玄黃所賜的河圖、洛書徹底煉化,從中得到了兩大陣法,便是那周天星鬥大陣以及混元河洛大陣,此兩大陣法都記錄在兩件靈寶之中,玄黃也並沒有抹去,因此伏羲也能得之。

  於是烈山氏便從洪荒百草之中,挑選出來五谷,乃為稻、黍、稷、麥與菽。並將這五谷傳與族人,教族人耕種。又製陶器以烹煮,五谷既熟,既美味又飽暖。

  又有人族教主太清聖人,製崆峒印賜下,交予伏羲,命其為人皇,用以鎮壓人族氣運。

  後來他成為地皇神農,又被尊為炎帝,正是生於土,成於木,而聖於火,五德之中兼具了三德,更有大功德,大神通。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伏羲於是在陳都築造了八方高台,祭告天地,此時又有諸聖顯化,在諸聖的見證下,伏羲傳位於烈山氏,並傳崆峒印,以作為人族共主的信物和象征。

  看到伏羲出現,此時雖是神農治世,但人們卻也依然沒有忘記伏羲的貢獻,不由都對伏羲大拜,口呼共主。

  神農見狀,也不嫉妒,只是看到那八卦圖,卻不由心中一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