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數風流人物》第2182章 癸字卷 重擊,再擊
  第2182章 癸字卷 重擊,再擊

  接下來的事情就顯得勢如破竹水到渠成了。

  固原鎮副總兵馬進寶從安定門入城,而安城門守軍雖然也是屬於西安右衛一部,但是這一部早就被馮紫英買通,固原軍縱軍而入直奔西安後衛營地,將剛剛倉皇逃回軍營中的西安後衛全數圍在營中,並且毫不留情勒令所有西安後衛的士卒全數繳械棄甲,否則便要以叛亂予以剿滅。

  無路可走的柳元培最終主動出面表示願意繳械棄甲,接受整編,至此,西安後衛“叛亂”徹底落幕。

  “大人,盧大人來了。”汪文言急匆匆地從外間趕來,“看樣子是坐不住了。”

  “哦?這就坐不住了,還早著呢。”馮紫英閑適地端起茶來抿了一口,“不至於這麽沉不住氣嘛,好歹也是在西安城裡稱孤道寡這麽多年的角色了,就算是我不留情面,朝廷也會給他幾分顏面的,哪裡就這麽手忙腳亂了。”

  汪文言訕笑,“大人,不一樣啊,西安四衛如果全數按照您的意見被清理出去,察院的人又咬得緊,沒準兒京師城裡都察院一乾大佬們就要蠢蠢欲動了,便是葉相都未必能壓得住啊。”

  察院在西安城裡折騰出這麽大動靜來,雖然是馮紫英的鼎力支持,但是熊建秋和常選德他們也不可能不向都察院那邊報告,畢竟馮紫英這個僉都禦史也就是掛名的,決定他們命運的還是都察院中那幾位大佬,張景秋,喬應甲,鄒元標,左光鬥,楊鶴等幾位。

  如果能扳倒一位正二品的左布政使,那對於都察院一乾人來說,絕對是值得冒險一把的榮耀,對於都察院這些大佬們日後的名聲都絕對是可以寫入歷史的。

  禦史們對名聲的追求是勝過一切的,即便是鄉黨人脈,上下級尊卑,都很難讓他們輕易讓步,當初掀翻陝西巡撫雲光,都察院的禦史們就一個個像吃了春藥一般瘋狂撕咬雲光,最終把雲光拉下馬,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正二品的盧川,無疑就讓這些禦史們嗅到了血腥氣息。

  如果不能掀翻盧川,禦史們也許還會稍微收斂一些,但是如果盧川露出了他可能被徹底掀翻的破綻,就很難說這些禦史們會如何行事了。

  所以這個時候盧川有些沉不住氣,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如果沒有馮紫英的縱容,察院這些禦史們是不可能如此猖狂的,特別是在西安四衛可能都會被固原軍給繳械押送出城的情況下,更是讓人覺得難以預料後事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盧川和馮紫英的交涉持續了半個時辰,但是成果乏乏。

  盧川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主動退讓,那只會讓敵手得寸進尺。

  他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探一探馮紫英的底,究竟打算做什麽,或者說他想和馮紫英尋求一個妥協,保留住自己這麽些年來在陝西的經營。

  無論是官場上還是營生上的,牽扯了太多的利益,到這個時候盧川才發現自己很多地方都力有未逮,照顧不過來,而且幾乎處處都有破綻,隨時可能被馮紫英抓住狠打。

  之前沒有巡撫一職,他可以一手遮天,就算是孫一傑也難以撼動他的控制權,但是馮紫英一來,不但一下子就控制了都司,謝震業這個孱頭幾乎就是納頭就拜,再加上對方先期在陝北的一番操作,一下子就擊中了自己的要害,特別是延安府的倒向對方,讓對方一下子就站穩了腳跟。

  這個時候盧川才發現馮紫英的老辣,遲遲不進西安,而是在延安那邊駐留扎根,通過各種手段敲打、拉攏甚至是收買這些官員,而自己原來對延安府這邊的人太過於輕慢了,潘汝楨、許俊陽、吳德貴、袁萬泉都紛紛倒向了對方,可以說幾乎是轉瞬之間,自己就失去了對延安府的控制力。

  而延安府的變動也直接影響到了慶陽府和平涼府,這兩府也是自己不太看重的地方,除了知府、同知等人外,像下邊知縣知州這些人中,真正和自己關系密切的或者說是屬於自己的人,並不多。

  這種風向甚至也影響到了西安府這邊,徐良彥雖然還不動聲色,但是盧川清楚,這廝從來就沒有真正投效自己,不過是見風使舵之輩,現在看到了馮紫英佔了上風,只怕就要改變門頭了。

  走出巡撫衙門,盧川在心中歎了一口氣,還是小瞧了這個家夥,或者說自己不小看,又能如何?其實在朝廷否決了自己接任巡撫,而由馮紫英出任巡撫時,這個結局就注定了。

  唯一讓出乎自己意外的就是馮紫英居然從局面最糟糕的延安出手破局,而且還真被他給得手了。

  原本還以為會是榆林軍出手,自己也早就備著,只要賀世賢敢出動大軍幫馮紫英來平亂,自己就會讓人在朝中鼓噪。

  但沒想到賀世賢甚至根本就沒有出兵,馮紫英就靠著他那點兒親兵和一乾民壯,收買了一幫亂匪,竟然就打開了局面,而且還以席卷之勢橫掃了延安府,甚至把慶陽和平涼都包了進去,也難怪慶陽和平涼府的人態度開始倒向了馮紫英。

  只是事已至此,又夫複何言?

  盧川可以想象得到,孫一傑一直在一旁虎視眈眈,觀察著自己和馮紫英之間的交鋒或者交涉,只要自己露出頹勢,他就會跳出來狠踩自己一腳,只是自己現在卻難以化解面前的困局。

  退讓一步呢?

  自己固然願意,但是馮紫英會就此罷手麽?

  還有,這退一步的“一步”怎麽說?
  一大步還是一小步?一小步馮紫英肯定不會答應,他要掌握整個陝西的主導權,退一小步很難滿足他的胃口。

  可一大步呢?自己心目中的一大步未必就和他心目中的一大步一致,他的一大步也許就會超出了自己的底線。

  不能輕易這麽退讓,一旦對方覺察出自己的虛弱,其只會下口更狠,也許就會把自己這幾年辛辛苦苦的積攢徹底吞噬,這是不能接受的。

  盧川的空手離開在馮紫英的預料之中,好歹也是盤踞了陝西幾年的地頭蛇,哪有這麽容易就俯首稱臣的,不是還指望著朝中次輔方從哲給自己施加壓力麽?
  馮紫英也不希望盧川就此低頭,他還需要察院禦史們拿出更勇猛的鬥志來對盧川發起進攻,如果不把盧川徹底拉下馬,日後自己要控制住整個陝西局面,還會費不少周折。

  “錢定均還不肯交待?”馮紫英問汪文言。

  “沒那麽容易,錢定均是盧川的死黨,而且四品官員,死咬不認,禦史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汪文言搖了搖頭,“盧川應該是知曉這一點,所以現在才會這麽淡定,如果撬開錢定均的嘴,他可能就真的要上門來請罪求饒了。”

  錢定均是布政使司參議,與盧川關系密切,禦史們循線追蹤,挖出了這個蛀蟲。

  他與西安府幾名官吏勾結,涉及私脫軍籍並轉入長安和鹹寧二縣,從中謀利超過十萬兩,馮紫英和汪文言都不相信錢定均敢把這足足十萬兩一個人就吞了。

  而西安府這幫人之所以配合這廝如此行事,那也是知曉他背後站著盧川。

  “嗯,我也知道沒那麽容易。”馮紫英沉吟著道:“這麽大的事兒,盧川如果不選一個口風緊骨頭硬的人來扛著,那盧川也早就該栽了,也在情理之中。”

  “大人,其實可以選擇另外一個突破口。”汪文言輕輕一笑。

  “哦?”馮紫英看了汪文言一眼。

  “西安府四年前的私改黃冊、侵佔無主土地一案,我調過這個案子的卷宗,裡邊十分混亂,薛家莊七戶人被山賊滅門,如此大案居然無聲無息地就湮滅在故紙堆裡了,長安縣推脫說是交給西安府了,徐良彥則說他來時這個案子就已經有了定論,九名山賊四名在追剿中死了,剩余五人三人被判問斬,二人下落不明,後來居然就沒有下文了。”

  汪文言娓娓道來,“這個案子是西安府前任同知崔文善和推官嶽珊寶辦的,這二人崔文善已經致仕回了老家浙江,而嶽珊寶現在是通判,……”

  馮紫英面色凝重,“這和私改黃冊、侵佔無主土地一案有何關聯?”

  “大有關聯,因為這七戶人家被山賊滅門其中有兩戶都算是上等人家,另外幾戶也都算殷實人家,在渭河邊上有良田五百余畝,照理說這些被山賊所殺的人家土地應該由其親戚繼承,但是落到這些親戚人家手中時,就只有二百余畝了,有三百畝地就被改了黃冊,然後落入他人之手,只是這廝再專賣過程中被人發現了端倪,查了官府中存檔底檔,這才被翻了出來,……”

  馮紫英猛然回過味來,“這山賊滅門,和私改黃冊莫非是一條龍?”

  “對,我便查了近十年來的這類案件,發現在長安、鹹寧、涇陽、高陵、渭南都有,……”

  馮紫英倒吸一口涼氣,這就未免太歹毒了,若是官匪勾結,匪徒得財,官人得地,讓人不寒而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