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數風流人物》第2054章 癸字卷 攜手合作,平添奧援
  第2054章 癸字卷 攜手合作,平添奧援

  “大章,你這話可好沒意思,我這全是一番好意,你卻當了驢肝肺?”馮紫英笑吟吟地道:“豈不聞圖官在亂世?雖說這話有點兒庸俗了,但含義卻不差。”

  鄭崇儉三人都是凝神舉杯,細細品酒,目光裡卻多了幾分等候。

  “你我都是同窗好友,我也就不諱言了。我們都還年輕,我若不是趕著寧夏平叛,就沒有進翰林院的機會,若沒有在永平府趕上內喀爾喀人入侵僥幸一搏獲勝,也沒有順天府丞的位置。”馮紫英臉色肅然,“此番陝西局面險惡,我也知曉,朝廷既然安排我來,那我就打算要好好乾一番事業出來,但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沒有一乾人幫我,我做不下來,但做下來了,那就是大功,既然要立功,我當然要考慮我的同學故交。”

  鄭崇儉三人都是微微點頭,認可馮紫英觀點。

  同學、同鄉、同僚,還有同道,這是大周朝,或者說歷朝歷代中為官最重要的幾層關系。

  同道這個不好說,志同道合,很多時候不太好確定,某些觀點一致,但是某些利益上未必一致,這個事情上大家齊心協力,但是在另外一樁事情上卻未必,所以這裡邊變數很多。

  但在同學、同鄉和同僚這三同上,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這層人脈關系和感情在,那麽很多時候事情做起來就要融洽許多。

  “陝西局面關鍵在於旱災引發的缺糧,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場民亂演變成現在亂軍已經成氣候,有多方面原因,朝廷賑濟不力是其中一大原因,地方官府玩忽職守懈怠不力,這是重要原因,還有就是長期以來地方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形成的惡果,民窮紳苛,一旦遇災,百姓便無以生存,只能造反,死中求活,……”

  馮紫英笑了笑,“我不認為我一個人赤手空拳去就有多大本事,能把如此亂局平定下來,還得要各方支持,多管齊下,才能起到效果。”

  鄭崇儉和孫傳庭、陳奇瑜交換了一下眼神,這才道:“那紫英,伱覺得你要如何做才能解決這個局面呢?”

  這算是出考題了,行不行,也能讓他們對未來的行動做出一個評判。

  三位同學也要看看馮紫英的本事,是不是浪得虛名,這可不比翰林院裡出題作詩那麽簡單。

  “大章,光靠我嘴巴說幾句大話肯定是沒用的,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但我可以大致說幾個要素,一是要錢糧,這亂軍中絕大多數是貧苦民眾為求果腹而不得以為寇,如果要想招撫,得有錢糧讓其熬過這幾個月,但朝廷沒有給我足夠多的支持,只有三十萬兩銀子,……”

  馮紫英的話讓三人心中都是一涼,三十萬兩銀子能濟得了什麽事兒?陝西一省的叛亂,若沒有百萬兩以上的錢銀,根本解決不下來。

  “但你們可能也知道,我算是和山陝商人有些交情,他們那裡我能謀劃一二,這一點我還是有把握。”馮紫英看出三人內心的失望,笑著寬解。

  三人心中稍安。

  “糧食問題最關鍵,有錢無糧也是無用,但現在看起來無解,不知道大章、伯雅和玉鉉有無好辦法?”馮紫英笑著反問。

  鄭崇儉微微搖頭,孫傳庭皺起眉頭,陳奇瑜卻眼珠轉動,馮紫英都看在眼裡。

  “這個問題,不好解決,但是並非無解,不過是麻煩多後遺症大而已,暫且押後再說。”馮紫英笑了笑,“接下來就是軍隊問題了,我的想法是剿撫並重,先剿後撫,能剿方能撫,撫而後定。但沒有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剿便無從談起,榆林軍我能動用一部分,但是還不夠,我還需要你們幫我籌建整訓一支軍隊來用於邊軍打垮亂軍之後的乘勢收剿,確保局面穩定下來。”

  “但這還不夠,陝西民亂除了旱災、劣紳逼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陝西官場中官員的瀆職,我還需要整肅官場,這同樣需要你們的幫助,……”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如果三人都還不知趣,那就真的是榆木疙瘩不可救藥了。

  鄭崇儉三人心裡唏噓感慨之余,也都不得不承認馮紫英的成熟速度遠超自己三人,當自己還在琢磨如何做事謀求上邊認可時,人家已經在謀劃通盤大局的調整安排了,這就是差距。

  滿懷感觸的三人意猶未盡地離去了,馮紫英這才來接待曹范二人。

  對於山陝商人,最早馮紫英是沒有太多好感的。

  前世明清易代時候的晉商八大家給他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幫隻圖自身利益而罔顧名族大義的商人,似乎是在大明滅亡的過程中助了一臂之力。

  但在今世中接觸多了之後,也才認識到這個群體是相當龐大而複雜的,所代表的的利益群體也在這個時代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山陝商人是整個北地商人中代表群體,或者說頭部群體,相比之下北直、山東和河南的商人群體和他們相比都要遜色幾個檔次,他們實際上代表著整個北地商人的利益和走向。

  在江南商人憑借著江南雄厚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結合起來的商品經濟對北地形成了碾壓態勢時,山陝商人內心是相當惶恐和緊張的。

  他們需要尋找出路。

  一部分商人南下揚州通過特權蛻化為鹽商,一部分人通過憑藉九邊地理優勢與邊牆外的蒙古人、女真人、葉爾羌人發展貿易,成為以外貿為主的貿易商人,更多地則只能退縮在北地內部成為內貿商人。

  但北地缺乏發達的製造業和交通條件限制,再加上沒有強勢的明星產品,使得北地一直處於一種被動落後的局面。

  這種局面一直到馮紫英在永平府強力推動冶鐵工藝改革和建設大型煤鐵聯合體才開始出現,再憑借榆關開港和大沽擴建,加上水泥這個跨時代產物出現,使得北地終於有兩個足以進行海貿的大型港口能夠將逐漸形成優勢產品的鐵料、鐵器、石炭、水泥以及軍工產品大量外銷,還有朝廷政策的支持和漕運的中斷這種外部助力,北地才開始迎來了真正的興盛期。

  山陝商人有才如夢初醒般地開始介入和發展自身具備優勢的產業,而不僅僅停留於單純的邊貿內貿這種產業裡。

  雖然鹽業、金融現在也都還有厚利,但原來金融壟斷局面現在被海通銀莊的出現所擊破,新的金融模式不斷顛覆創新,海通銀莊後來居上,甚至漸漸形成半壟斷模式,而鹽業則隨時面臨朝廷政策調整而風險劇增,所以山陝商人中的聰明者已經迅速調整方向,開始進入製造業和海貿業。

  八大家裡邊的王家搶先抓住了這個契機,雖然其他幾家也跟附驥尾,但是這個時代本來就是眼明手快者勝。

  王家在北直隸諸府中一系列產業興辦中都居於主導地位,其他幾家雖然也都能從中獲利,但是肯定是無法和王家相比的,尤其是如曹家、范家這種原來甚至可以壓王家一頭的,現在卻被遠遠甩在了後邊,這種局面肯定無法讓他們接受,自然要尋求機會來打破這種格局。

  馮紫英西進陝西就是一個局面。

  理論上山西是他們的故鄉,晉商們自然不會放過,但是隨之而來的變亂局面也讓晉商們有所擔心。

  宣府大同二鎮的叛亂,陝西局面的惡化,都使得山西面臨著內外風險,更重要的是晉商們也對主政山西的官員們內心沒底,遠不及在永平和順天兩府投資興業時底氣十足。

  因人成事在這個時代是常例,馮紫英在永平府和順天府旗幟鮮明的態度使得山陝商人敢於上百萬銀子砸下去而不眨眼,因為馮紫英的金牌信譽讓他們能放心持久做下去,但是在山西家鄉,他們反而沒這個底氣了,他們寧肯再觀望一下。

  現在馮紫英要西入陝西巡撫,同時在大同逗留也展示了其影響力,那麽看到機會的山陝商人就不能忍了。

  再不抓住機會,萬一到陝西之後,有其他人來搶先一步呢?

  對於這種主動上門的識時務者,馮紫英當然不吝於支持,尤其是人家還能看到陝西現在的糟糕局面的情況下,依然願意”先期投入“以表示支持,馮紫英就更沒有理由拒絕了。

  王紹全他們現在心思都在北直諸府,根本沒有更多的精力來顧及山西乃至陝西這些地區了,能先把順天、永平、河間以及山東和遼東市場佔據下來,並開拓江南和日本、朝鮮市場,就已經是他們未來五年的規劃了。

  對於山陝這些他們傳統貿易地區,他們反而顧不過來了,這才有曹范兩家的機會。

  一直到回到後宅,馮紫英都還沉浸在和曹范二人商談的條件中。

  足夠的支持,當然就要得到足夠的回報,但對現在的自己來說,好像毫無阻礙,陝西局面都這樣了,還在乎什麽條件麽?

  不過就是市場獨佔罷了,以陝西的交通條件,當然,還有山西,似乎也只能依靠本土製造更劃算才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