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203.第203章 燒木炭 一更
  在許家村時,取暖方式都是燒柴,那會兒連火炕都沒有,縣裡有賣木炭的,青州還有賣煤炭的,但價格貴,鄉下人哪個舍得用?
  要是能自己燒製木炭,那以後過冬還愁啥呢?
  木炭比柴禾耐燒,擱在屋裡,還不用擔心煙熏火燎,甚至,他們要是學會了後,燒製的多了,還能當個營生。

  當然,這種種好處的前提是,顧歡喜願意教。

  徐村長想問,又怕她為難,正糾結著呢,就聽道,“村長叔,你看村裡誰家還有人在家閑著的?問問他們有興趣學燒木炭不?”

  徐村長精神一振,“你要教他們?”

  顧歡喜笑吟吟的道,“是啊,大家學會了,以後用炭也方便,冬天屋裡放個炭盆,也不用再受冷。”

  “好,好……”徐村長激動的搓著手,“阿鯉她娘,你真是,跟懷義一樣,仁義又大度,是咱村裡的恩人呐。”

  細細一想,顧歡喜對村裡做的貢獻,也不比許懷義少多少,逃荒路上,就教村裡的女人們做桑葉豆腐,給家家戶戶省下不少糧食,後來還又教了橡子粉的做法,這一善舉,讓大家夥兒再也不用擔心缺糧吃了,到了京城,又教著村裡的年輕閨女們做絨花賺錢、貼補家用,還開了豆腐坊,給了全村人一條生計,如今,恩情又多了一重。

  千言萬語,梗在心頭。

  徐村長不知道怎表達好,再次無比慶幸,當初做的決定,跟著這兩口子走,簡直太英明了。

  顧歡喜作為社恐人士,比他還愁著表達呢,只能乾巴巴的道,“您客氣了,都是一個村住著,互相幫襯也是應該的……”

  徐村長心想,哪有啥應該啊,幫襯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再說這兩口子的所作所為,早就不是幫襯二字那麽簡單了,是救命啊。

  “你用跟懷義商量下不?”

  “不用,他肯定會同意。”

  那冤家恨不能的揮灑善心。

  徐村長離開後,沒多久,就急匆匆回來了,後面跟了不少人,不過都是留守在家裡的老人跟孩子。

  老人來學技術,孩子們就是湊熱鬧玩了、

  扈村長和許茂元也在,顧歡喜見了,過去打了個招呼,這會兒,土窯也倒持好了,她便省下那些寒暄的步驟,直接讓衛良給他們先說一下土窯如何造。

  土窯的結構很簡單,衛良三言兩語就說明白了。

  村民們圍著土窯仔細轉了兩圈,心裡也就都有數了,確實不麻煩,只要掌握住幾個重要尺寸,其他的就是費點力氣。

  對鄉下人來說,力氣是最不值錢的了。

  接下來,如何燒製,就得顧歡喜來講,她指著旁邊早就搬來的一堆木柴,先從選材上說起,“燒木炭,得選擇乾燥的樹木,如柳樹、松樹等,如果是製作燒烤用途的炭,就選用櫻桃木、蘋果木、桃木等,那樣烤出來的食物有一股淡淡的果木清香……”

  “將劈好的木材豎直擺放,這樣方便充分燃燒,然後再用濕潤的泥土覆蓋,隻底部留個通風口觀察木材燃燒情況,頂部留一個引火口。”

  她說著的同時,衛良已經按要求,把木材都擺成了個圓錐形,最上面也用黃泥給蓋住了大半,隻留下個小口。

  顧歡喜又提醒了一下,“燒木炭一定要從頂部引火,而不是底部,底部引火只會將木炭燒得一乾二淨,頂部引火才會讓火焰根據風口向下方的幾個方向燃燒。”

  火很快燃燒起來,村民們往四周退了幾步。
    “盯著從下方風口,當火焰燒到底部風口位置時,就用濕泥封住所有洞口,把裡面徹底密封起來,這樣窖內的明火就熄了,木材進行……”顧歡喜把炭化反應四個字給咽下,含糊道,“這樣木炭就燒成了。”

  村民們聽完,就一個感覺,好像很簡單啊。

  事實上,也確實很簡單,只是以前沒人接觸過,就沒敢嘗試的,如今,顧歡喜的一番話,算是給他們開了扇大門。

  但是想要燒製成功,也得多試驗幾回,掌握些技術經驗和竅門。

  顧歡喜又提點了幾個注意事項,末了道,“燒木炭簡單方便,但也有缺點,若掌握不好分寸,很容易有損耗,木材直接燒成灰了,那就浪費了,還有就是,最外圍的木材炭化不徹底,而中間的木炭又因為過度燃燒而易碎,總之,得多練手才能成品率高。”

  她教完,徐村長代表大家,又問了幾個不太懂的地方,顧歡喜也都一一解釋了,等見木材燃燒到差不多的時候,她吩咐衛良把土窯所有的口都封了起來。

  其他人也上去幫忙。

  忙活完,村民們便迫不及待的趕著回家去壘土窯,這活兒是越來越多了,但越多他們就越高興,活多,才意味著日子有奔頭。

  打發走了這些人,顧歡喜暗暗松了口氣,她舍得傳授技術,卻頭疼跟太多人打交道,尤其是在古代,男女打交道更是不方便,彼此都不自在。

  “走,咱們去湖邊轉一圈去。”閨女又待不住了,伸胳膊蹬腿的,在她懷裡撲棱,顧歡喜把她放小推車裡,這才消停了。

  顧小魚應著聲,推著妹妹走在前頭。

  衛良又去山上砍柴了,衛慈和衛安跟在她們後面伺候。

  湖邊的景致一如既往的靜謐美好,恬淡悠遠的如水墨畫般鋪展在眼前,蘆葦飄搖,殘荷瑟瑟,讓人心境都跟著開闊起來。

  然後,逛著逛著,就又遇上了人。

  還是上回那兩位,依舊坐在岸邊品茶看書,旁邊還擱著根長長的魚竿,江墉穿著寬袍大袖的氅衣,風一吹,頗有種羽化成仙的高人風范。

  因著豆腐坊開業,人家送過字的這份‘情義’在,顧歡喜也不好裝作沒看見,還得多少略帶幾分高興的上前見禮。

  “江先生!”

  江墉早就聽老仆提醒,知道她帶著孩子過來了,聽到聲音,也不意外,轉過身來,微笑著回應了一句,“許太太。”

  雖然彼此都沒正式介紹過彼此的身份,但同在一個村,又是鄰居,若是再假裝不知道對方姓甚名誰,那就太虛偽做作了。

  打過招呼,再多寒暄,就是為難顧歡喜,別說是在男女大防的古代,異性之間本就不該多接觸,就是後世男女平等、風氣開放,她也不習慣跟異性打交道。

  所以,想套近乎,求人家給兒子當先生這樣的事兒,她還是別想了,讓許懷義操心去吧。

  不過,姿態得擺出來。

  所以,她笑得很客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