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325.第321章 逃逸塔
  第321章 逃逸塔
  “ten、nine(奈恩)、eight(A)……“

  在三哥咖喱味十足的英語中,班加羅爾ISRO實驗中心的一片荒地上,一個帶著圓弧尖錐以及一根長長“針頭”的三角體突然向四周噴射出橘黃色的熾熱火焰,拖著白色物體衝向高空。

  這是“加甘揚”飛船的逃逸塔地面0高度測試,它是飛船發射到進入大氣層時的第一安全保障。

  加甘揚飛船的逃逸塔結構很簡單,就是斜著放置了幾根小型固體火箭,再套上一個流線整流罩而已。

  如果火箭飛行途中出現意外,逃逸塔馬上就帶著飛船強行脫離火箭並飛出一個安全距離,然後脫離讓飛船用降落傘降落。

  這是宇航員的重要生命保障部分,也是較為“容易”的一部分。

  原本ISRO想單獨對逃逸塔進行測試,打算用一枚GSLV火箭使用的固體助推器改成火箭,將逃逸塔發射進高空進行測試。

  但在納季拉澤插手後直接將其取消,改為“零-零(零高度零速度)”地面測試,這樣不僅節省時間,也能同樣達到驗證目的。

  更何況,露西亞是把自家技術有限度地往“加甘揚”上面套,逃逸塔基本就是照抄,怎麽可能出問題。

  ISRO之所以想做實際飛行高空測試無非就是想多射幾枚火箭營造熱度,這對於飛船的開發進展沒有任何幫助。

  加甘揚飛船從接受露西亞技術支持到現在已經超過三個月,進度已經非常高,即將能夠進行驗證船試飛了。

  本身露西亞給的就是第二代載人飛船技術,過去了幾十年即使以印度工業的水平也能夠製造,加甘揚飛船無非是缺少設計經驗所以原始設計一團糟。

  納吉納澤實際的任務只有兩個:根據技術授權的許可范圍對“加甘揚”進行設計改造,滿足協約要求的水平;梳理印度航天工業,生產出合格的零部件以及建立合乎規范的裝配程序。

  印度得到的並不是什麽高新技術,而是一套載人飛船設計流程以及相關經驗,這比技術更加寶貴。

  至少納季拉澤是這麽解釋的,不然第二代載人飛船的古早技術如何能賣出幾億美元的高價?
  當然技術古早是古早,可靠性還是有保障的,就比如這次零-零點火測試,逃逸塔的飛行路線和發動機工作狀態都沒有任何問題,現場的科學部以及ISRO官員歡呼雀躍,覺得自己又離成功進了一步。

  “納季拉澤,晚上我們要舉行最隆重的宴會,請您務必參加!”

  “這……這,我還有工作要做。”

  希文·撒馬爾罕激動地邀請納季拉澤,但後者臉上的表情卻很尷尬,委婉地表示了拒絕。

  原因自然不是因為納季拉澤一大把年紀了還多麽敬業,而是當地的宴會……怎麽說呢,如果是單獨的高層邀請還好,基本就是西式餐點紅酒牛排,這種人多一點的慶祝就是大家席地而坐分咖喱,納季拉澤不太想去。

  好在撒馬爾罕也沒覺得掃興,反而更加敬佩露西亞專家的嚴謹工作態度。

  “啊,納吉納澤博士,您才是真心幫助我們的朋友,可惜我們的島國夥伴沒有接受你們的幫助,看看他們,我很懷疑他們的工作能不能如期完成。”

  “呵呵,呵呵。”納季拉澤勉強糊弄過去,最近種子島航天中心的事故讓三哥有點飄了覺得自己已經超越了島國,對此納季拉澤也不知道說什麽。

  雖然露西亞也看不起島國航天,但是島國的精工和光學設備可是鼎鼎有名,聯盟時期都要進口東芝的機床加工核潛艇螺旋槳;至於印度,納季拉澤隻欣慰最近車間裡聞不到牛尿味了。

  上次有個員工給他匯報工作,結果那家夥剛剛去恆河沐浴外加喝了一大瓶牛尿,差點沒把他熏嘔吐。
    現在也就是露西亞專家接管項目勉強將計劃正常推進下去,要是他們走了,還真擔心三哥在飛船外表面塗牛尿牛糞。

  欸?這個問題似乎真的存在,要不要回頭再算一下牛尿對燒蝕材料的腐蝕?可別敗了我露西亞的口碑!

  納季拉澤頓時知道晚上的工作,快速將撒馬爾罕糊弄了過去,然後急匆匆地叫人準備牛尿喝牛糞樣品去了。

  ……

  “小林,還是你們的公務機好啊,躺著可比坐著舒服多了。”

  大佬活動著自己的腰,誇讚著魔改ARJ21的舒適性。

  新遠那架ARJ21改的公務機大幅縮減了座位,標準乘員是16到30人,一般而言同時不會超過10人,機內空間相當充裕,除了單獨的休息間,座椅也全都升級為沙發,內部裝修也進行了升級改造。

  航天局的高層打算去九院辦點事,剛好這架ARJ21在京城,於是幾人也就體驗了一把真正的豪華專機。

  自曙光計劃開展以來大佬也是經常飛來飛去,民航班機的椅子可沒有這麽舒服。

  林炬聞言笑著說道:“那反正我們的飛機也經常飛這條線,不如以後您要去哪直接說一聲,要是來得及就可以直接捎上,也不差那點煤油。”

  大佬趕緊擺手,也就這一次是碰巧坐了一次,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應該,要是多坐幾趟記委就要找他談話了。

  不過他還是忍不住吐槽:“這ARJ21那麽舒服,你們還坐高教機飛超音速,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林炬:“確實沒ARJ21舒服,但是每趟三個小時也不短了,節省一點時間也好。唉,要是油價沒漲,我們就能坐圖144和協和式了。”

  林炬突然想到了上個世紀航空黃金期各國的超音速客機計劃,聯盟搞出了圖144,髪國和帶嚶聯合弄了“協和”超音速飛機,後者還飛了好多次香江航線,可惜最後這些先進的產物卻被上漲的油價乾倒了。

  大佬聽到這兩個名字也想起了很多事,“協和”,其實當年國內是想要留下來的。

  協和超音速客機的最大巡航速度可以達到2.04馬赫,最大起飛質量超過180噸是轟6的兩倍還多,即使當時全世界都知道運營超音速飛機不環保,國航都希望能夠引進幾架。

  除開超音速飛行的優點,仔細想想,這是一架能夠滿載140人,以最高兩倍音速飛行6500公裡的超音速飛機,載荷改一改,航程拉一拉,就是航程超過8000公裡的超音速轟炸機。

  哪怕拿不到技術,也是自己需要開發超音速大型飛機時的重要參考。

  但國內看得到,其他人看的更清楚,所以協和的引進項目最終還是告吹,只在當時的一小批人心中留下了一段難以忘記的往事。

  不過現在國內已經不需要再引進協和了,光是航天局的騰雲工程就不知道超越騰雲多少。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