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179章 分數線
  第179章 分數線

  好在B+級的功底不是蓋的,郭申很快就思考出了一個又快又穩定的方案:
  “將四台H240稍微分開一些,中間塞一台H80發動機,正常情況下被四個大型噴口遮蔽無法啟動,回收時四台H240向外張到最開,然後中間的80噸級氫氧發動機H80啟動,進行回收程序。”

  在隨身攜帶的安裝了X32035的平板上畫了幾下,一個可行的方案就展示在了林炬面前,後者滿意地點頭:

  “這個二級改型要多久才能完成?”

  “下下個月就能用上了,改動不大,現在我們製造了六個二級,發射兩個前進號的軸向艙段用掉兩枚來不及改裝,後面的都可以了。”

  “這是什麽?”

  兩人旁邊冒出一個聲音,然後探過來大佬花白的頭髮。

  大佬在旁邊本來緊張兮兮地盯著新遠三號一級的回收程序,對這次前所未有的重型火箭回收充滿期待。

  和之前的幾次回收不一樣,新遠三號裡外三圈的發動機都在不斷間歇性點火,看上去毫無規律,但偏偏使火箭的姿態異常穩定。

  這其中大部分功勞要歸結於自重,19台底部的發動機使火箭重心太向下,一般的風根本吹不動。

  看上去是一個新遠二號一級PLUS的新遠三號一級火箭回收過程同樣絲滑,也是輕輕掛在了回收塔架上。

  77米高的火箭掛在百多米的回收塔架上一點意外都沒有,比將杓子掛在牆釘上還要穩定。

  這樣的技術力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普通群眾隻覺得非常震撼,而航天從業者則是不敢相信這是人類能辦到的事。

  這麽複雜的火箭,這麽複雜的回收程序,怎麽可能一次成功!
  這他娘的不科學啊啊啊啊!
  大佬倒是已經麻木並習以為常,他只是對林炬和郭申平淡的表情所驚訝,想來看看他們在討論什麽,對全球第一都這麽不上心。

  “回收二級?那你們成本至少能收回80%了吧?”

  林炬搖搖頭:“沒那麽多,75%吧,液氫太貴了,存儲和運輸都麻煩,二級用這個性能是不錯,但燃料成本就不低了。”

  實際上新遠三號不回收二級時重新整備發射一次的成本在5億元左右,接近新遠二號的四倍。

  回收二級就能省下至少1.1億,降低20%多成本,確實不低了,已經和新遠二號甲一個水平,顯然更劃算,還能少用一個回收工位。

  至於三級火箭是真的沒法回收,三級是往月球打的,顯然不太可能再飛回來。

  大佬:“三號火箭重新整備一次再發射大概要多久?”

  “大半個月吧,這火箭太大了,佔用的人員編制就不小。”

  半個月,半個月啊。

  長征十號火箭航天局能8個月造一發,要是不計代價也許可以6個月造一發;上個世紀阿美舉國體制造土星五號,也差不多能一年兩發。

  現在,比這兩種火箭還要多出100噸運力的巨型火箭新遠三號,半個月就能發射一次。

  也就是說,一枚火箭在一年內可以發射24次,向太空投射五千多噸質量!
  這差距,簡直讓人望不到頂。

  不誇張的說,新遠三號一次發射,入軌質量就能超過去年一年全球的總和。

  大佬對長征九號、新長征五號以及長征十五號的期待愈加迫切起來。
    ……

  新遠三號發射成功後,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世界直徑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火箭在瓊州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

  “多台並聯才是未來!N1魔咒將被打破。”

  “新遠三號為何而生?”

  “馬一龍:星艦將在5個月內完成從SSN-2到SSN-9的迭代,組合體將在明年實現首飛。”

  “露西亞航天局局長尤裡宣稱:華國航天已經是世界第一。”

  “NACA對新遠三號發射成功表示祝賀,並表示SLS火箭即將首飛,人類太空事業正在進入新時代。”

  “南方航空航天大學這幾個專業分數超過北大清華!”

  似乎混進了什麽奇怪的東西,尤其是最後一個。

  理論上來說,大學裡各專業的報考分數不同是很正常的,有些大學在某一專業特別有優勢,超過北大清華的也不少。

  但南方航空航天大學不一樣,他一整個學院,就是那個航空航天學院,下轄的各個專業報考分數都達到了很誇張的水平,遠超學校等次。

  其實不只是這裡,其他幾個院校也有那麽幾個專業報考分數特別高。

  原因自然很簡單,這都是與新遠宇航動力高度合作的專業。

  自從去年秋季林炬宣布免費“帶飛”以後,這些相關專業就單憑著這一點成為熱門。

  又是一年高考過去到了填報志願的季節,早就被學長數不盡的飛行VLOG刺激到不行的準大學生們非常樂意報考,而且還是本地,多好啊。

  新遠三號火箭又再度首飛,南方航空航天大學和其余幾個院校再將自己參與進去的人員貼出來,更是給這些專業貼金。

  近一年的合作過去,新遠與這些院校的合作非常緊密,學生教授的教材很多都是基地內工程師編寫的,技術規范、設計要點全都是為了新遠宇航。

  動不動就帶著學生來B級基地或者C級基地去參觀,不時就是安1250和伊爾76從頭頂飛過,甚至有時候還能在特許的情況下由教官帶飛,從新遠公司龐大的基地上飛過。

  在林炬給他們描繪的未來中,大學裡就將完整地學習新遠公司的航空航天技術,閑暇時間就可以免費飛行,更進一步直接就是預備航天員。

  未來有一天說不定就是坐著自家的飛船,上太空去工作!

  這待遇,別說一般的985、211,就算是北大清華又能給出嗎?
  所以就算林炬並沒有要求強製簽就業協議,這些大學生也是趕都趕不走,甘願簽下賣身契。

  自然這些專業也就水漲船高,教學質量高,幾乎還包分配,進入全球頂尖製造企業,全國都找不到的好吧?
  學校領導大膽提分數線,讓一眾學子叫苦不迭,老學長們紛紛慶幸。

  但報考人數依然眾多,依舊達到了要求,讓領導感歎終於拿到了好生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