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217章 參議
  第217章 參議
  在電視台的攝製組畫面中,長征十號的總師雲洪軍看上去有些乾瘦,兩隻眼睛下方是厚厚的眼瞼,無一不說明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是怎樣的瘋狂工作。

  長征十號的基礎設計用了多久?1分鍾,這是佘院士回憶的時候說出的時間。

  過去幾十年懸而未決,不斷爭論的問題,最後隻用了1分鍾就確定了基礎構型。

  曙光計劃通過的時候,長征十號團隊就火速組建,立即展開具體設計,並且從長五的團隊裡拉來了七八個人,套用長五的設計經驗,以最快的速度結束了長征十號的整體設計工作。

  然後得到具體尺寸的津沽火箭製造基地就開始生產箭體,六院拚命搞YF130,同時還要改進YF77真空版,YF75D等等。

  箭體方面也是壓力極大,首先5米直徑箭體來製造重力3600噸的火箭就意味著一定會有強度問題,捆綁四根千噸級助推器也需要從頭研製分離機構。

  這其中遇到的麻煩數不勝數,上面來的領導四次實地探訪,足以表明上級的焦急態度。

  10個月,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航天局以自己從未想過的速度,創造出了航天史上的奇跡,用最短的時間製造了足以登月的巨型火箭。

  不管長征十號的構型潛力如何,不管為之投入的資金有多少,但都無法抹去長征十號團隊的巨大貢獻,他們注定成為傳奇。

  長征十號的首飛雲洪軍全程要親自跟隨,他生怕這枚承載著登月夢想的火箭出現任何一點意外,所以乾脆就跟著轉運船一起前往瓊州,每天都要看著7個超長集裝箱才能安心。

  面對記者的采訪,雖然他說的都是些固定格式的套話,卻讓人能夠在他單薄的身影上感受到磅礴的力量。

  在這一天新聞的最後畫面中,雲洪軍對著鏡頭淡然說道:

  “我代表長征十號研製團隊,保證長征十號的發射能如期順利進行,曙光計劃將帶著它最初的目的,將我們的航天員平安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

  ……

  從津沽到瓊州海運路線很多,遠望號火箭運輸船將不中轉一路直達,只需要短短4天時間就能到達港口,然後用不超過10天時間完成卸貨、總裝和檢查,最早可以在8月12日發射,最晚8月15日。

  有人曾建議租安1250,兩次飛行48小時內搞定,而且從降落的新遠航天發射場到瓊州航天發射中心也快得多,但是被以穩妥為由否決。

  不過船運的時效也不算慢了,總比幾個內陸的發射場好得多,穩也確實穩。

  不像新遠唯一可行的水路路線需要通過擁擠的長江航道,這一段路很麻煩而且風險不低,被迫發展空運。

  8月5日的時候,7個集裝箱就被轉運車運到了瓊州發射場1號工位。

  這個容納過新遠一號系列、新遠二號、新遠二號甲、新遠三號的發射工位,終於迎來了自家的火箭。

  瓊州發射管理局為了慶祝這一點,特意為運送長征十號的車隊辦了歡迎儀式,整條轉運道路披紅掛彩,黃局長親自現場一路護送。

  從長征十號抵達瓊州開始,CCAV每天都要報道一次這枚巨型火箭,全國網友也在大范圍內進行討論。

  同樣,在外媒那裡長征十號也達到了極高的熱度。
    在8月1日那天,CNN的新聞標題只有簡單的一句:
  “Long March 10 will arrive at Wenchang launch site.(長征十號將抵達瓊州航天發射場)”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則更直白:“CASA is about to win the race to the moon(航天局將贏得登月競賽)”

  這鮮明代表了目前阿美對於長征十號的態度,不管NACA曾經做出過多麽巨大的成就,不管阿爾忒彌斯計劃集結了多國精華、總體達千億美元的資金,都在事實上落後了。

  SLS火箭尚未裝配完成,在這之後還要進行箭體測試、發射台改造等等,肯尼迪航天中心光是為了改造發射台就花了16億美元。

  當長征十號出現的那一刻,NACA和國會都直接炸開了。

  一大早克萊爾就被拽到了國會,參議員開門見山:
  SLS火箭首發還要多久?

  克萊爾此時也是撓頭,去年曙光計劃剛剛公布,他也看到了長征十號的規劃,對航天局目標今年8月發射是完全不信的。

  他並不清楚長征五號的具體進度,也就是說在NACA看來長征十號從箭體、發動機再到整體結構全都是全新研發的,就算是以最瘋狂的速度也需要兩年左右,最少也要一年半。

  相反SLS繼承自戰神系列火箭,又采用航天飛機的成熟技術,怎麽也會比長征十號先飛。

  但是現在,他知道太平洋對面的同行以遠超他想象的速度製造出了登月火箭,這讓他極為震驚。

  面對氣勢洶洶的參議員,克萊爾只能先回答他的問題:
  “SLS火箭的研製出現了些許問題,但我們解決了這些麻煩,依然將如期發射。”

  參議員:“你的意思是,SLS火箭要在十!二!月!才能發射,對嗎?”

  克萊爾硬著頭皮說道:“是的,最早能在12月初,保證2017年前SLS火箭一定能發射。”

  參議員:“我們今年就已經給了阿爾忒彌斯計劃高達600億美元的預算,據我所知,曙光計劃整體才不過80億美元,請你告訴我們這些經費去了哪裡,為什麽SLS火箭比長征十號更加落後?”

  一談到經費,克萊爾就更加頭疼了,阿美現在什麽情況眾所周知,工人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降低,尤其是高科技產業需要加班,給出的平均工資是海對面的5倍以上,采購價更是如此。

  現在SLS能提前這麽久首飛已經是瘋狂加人加班的結果了,600億美元已經快要花光了。

  但他決定不接招,而是嘗試辯解:

  “華國航天局只能使用長征十號火箭,他們需要至少四發火箭才能載人登月,但是阿爾忒彌斯計劃只會使用三發SLS火箭,即使現在延遲四個月,依然是我們更快。

  並且長征十號火箭研製和生產太過於急促,可靠性一定不高。”

  誰知參議員們聽到他的話後哄堂大笑,一名參議員直接站起來大聲吼道:
  “克萊爾局長,你在擔任現在的職位前是完全沒有了解過CASA嗎?看看世界火箭發射成功率排名,伱要讓我們把希望寄托於他們的失敗?!
  我們應該彈劾你,換一個清醒點的人上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